為什麼有些人說邏輯學是知識的知識?邏輯學在生活中該如何運用?

2021-01-08 隨緣james

如果要說邏輯學是知識的知識,那麼首先你得先搞清楚:什麼是邏輯?什麼是邏輯學?

「邏輯」一詞源於希臘文,原意指思想、理性、規律、語詞等。而邏輯學則是一門思維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人們的思維形式及其規律。邏輯知識是根植於實際生活之中,是人類思維的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邏輯就在你我身邊,它並不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測的東西,而是隨時隨地可以觸及、完全能夠理解的東西。邏輯知識大有用處,只有很好地運用我們所掌握的邏輯知識,我們的思維活動才能正確展開,思想交流才能順利進行,處理問題才能取得效果。所以說,邏輯學是知識的知識。

其實,邏輯學是應用性很強的科學;它所介紹的基本概念和規則、規律,也只有在應用中才能比較深刻地理解和比較鞏固地掌握。而運用掌握的邏輯知識來解答和解決邏輯問題,本身就是一種應用。那麼,邏輯學在生活中該如何運用呢?我可以這麼說:生活中的邏輯無處不在。限於篇幅我只能在此舉幾個事例來闡述一下:

事例一:小鳥在藍天飛翔,飛機在空中航行。一旦它們相撞結果會怎樣呢?據統計,鳥類危害飛機的事件,世界各地幾乎每天都有。一個空軍基地發生77起飛機事故,其中26起是鳥禍。由此我們可以運用邏輯學中的歸納推理推導出——小鳥撞飛機將會導致空難事故發生的結論。

事例二:一顧客問營業員:「這件衣服真是現在最流行的嗎?」營業員說:「這是現在最流行的時裝!」 顧客說:「太陽曬了不退色嗎?」營業員說:「瞧您說的,這件衣服在櫥窗裡掛了三年了,到現在還像新的一樣。」至此,這位顧客可以看出這個營業員的回答自相矛盾,從而得出這件衣服是過時的結論。推而廣之,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以運用矛盾來試探生活中的真假,運用邏輯學來揭穿謊言。

事例三:我們要寫一篇文章,如果是議論文,那就要有論點論據和論證,要重視這篇文章的邏輯結構。一篇組織好的文章,也就是有內在邏輯的文章,這樣才能讓人一看就懂,一眼就能明白整篇文章到底寫了什麼,要表達什麼意思。而一篇邏輯表達雜亂的文章,則會讓人感到難以理解,以至於讀不到一半就不想讀下去了。

誠然,日常生活中,我們光有理論上邏輯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應對變幻莫測、光怪若離的世界,應對紛繁複雜、隨機多變的現實生活,我們就一定要到實際生活中去進一步學習和運用邏輯學知識,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生活中處處皆學問,我們要用邏輯思維的方式對待生活。

邏輯學的生命在於聯繫思維實際,邏輯學的力量在於指導實踐。只有聯繫豐富多彩的實踐,聯繫生動具體的日常思維活動,我們才能打開腦洞,挖掘我們的潛能,啟迪我們的智慧。當然,這不是唯一條件,但確實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作者的話:生活中處處皆學問,邏輯就在你我身邊,我們要用邏輯思維的方式對待生活。此文旨在拋磚引玉,如有欠妥之處,歡迎廣大網友多多關注評論指正!謝謝!)

相關焦點

  • 批判性思維是邏輯學的日常應用
    前者注重專業知識,後者注重思維訓練;前者涵蓋全面的邏輯知識(比如命題邏輯、謂詞邏輯甚至模態邏輯),後者只部分覆蓋。按此思路,選邏輯學還是批判性思維,各取所需即可,比如,哲學專業可以教邏輯學課,而有些專業則可以教批判性思維。簡言之,根據第一種聲音,邏輯學和批判性思維沒有任何重合;根據第二種聲音,邏輯學和批判性思維的內容有部分重合。
  • 邏輯學的演進
    編者按     知識是人類在實踐過程中認識自然、社會以及自身所形成的理論成果,而邏輯學則是知識體系的分析工具和建構工具。如何認識邏輯學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作用?邏輯學經歷了怎樣的歷史演進過程?邏輯應用的範圍是什麼?現代邏輯有著怎樣的前沿課題和發展方向?本版今天特組織刊發3篇文章,希望能引發讀者的思考與討論。     邏輯學是關於論證分析與評價的學科,關注的是如何把好論證與差論證區別開來。
  • 學習邏輯學,就選這一本——劉文君《邏輯學教程》編前絮語
    1974 年《大英百科全書》目錄卷的科學分類欄目中,邏輯學位居各門自然科學之首;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制的學科分類,也把邏輯學列在七大基礎學科的第二位,僅次於數學。當然這裡指的是整個邏輯學科,並不是每個人都要把邏輯學的研究當作自己的專業;但是學習、掌握普通邏輯的知識,懂得邏輯知識的日常應用,無疑是每一個現代人提升其文明素養的基本要求。
  • 2019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生活中的邏輯學
    其實邏輯無處不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都和邏輯打交道,比如走路、吃飯、買東西、看電視……下面黑龍江公務員考試網就和大家聊聊生活中的邏輯學,希望大家能在例子中體會邏輯學的真諦。   【案例一】有關矛盾律   觀世音問:「悟空,你看到了什麼?」
  • 教育部答覆全民普及邏輯知識建議:將加強邏輯學相關專業建設
    教育部在成文於10月23日的《答覆》中指出,加強邏輯知識教育,對於提升思維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推進我國基礎研究水平提升和創新型國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教育部、中國科協採取一系列舉措,加強邏輯知識教育,推動提升全民邏輯知識素養。1.加強相關課程與教材建設。一是持續加強高校邏輯知識教育相關課程建設。
  • 邏輯學是科學的基礎
    1953年,愛因斯坦在給斯威策的信中指出:「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裡得幾何學中),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發現有可能找出因果關係(在文藝復興時期)。」愛因斯坦所說的西方科學得以發展的基礎正是西方傳統邏輯的演繹與歸納。
  • 《簡單的邏輯學》:邏輯學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2我們得生活中充滿了灰色地帶,有些是不能被認清和確認出來的,有些是人為的灰色地帶。但大部分的事物還是清晰的。很多人都說寒門再難出貴子,河北女孩王心怡以707份的成績考上了北大,她家境不好,她從小到大學習中都很努力,她不能確定自己一定會上北大,但她努力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增加概率的資本,經過模糊混沌的時刻,光明總歸是到來了。3事出有因,原因又有哪幾種呢?
  • 從生活中感悟邏輯學的真諦
    這個例子就像我們學過的「矛與盾」的故事一樣,由此我們發現,可以用矛盾來試探真假,用邏輯的知識來戳穿謊言,這又何嘗不是邏輯帶來的生活的智慧呢?就連日常最基礎的交流,都是建立在邏輯上的。邏輯是思維正確和順利交際的理論,沒有邏輯的話語讓人摸不著頭腦,使交流陷入困難,更使交際寸步難行。人在開口之前,便是通過邏輯在腦中組織好言辭再開口的。
  • 這幾本邏輯學的書,讓你讀完變成聰明人
    關於邏輯思維能力,這段時間有很多人在後臺私信我。表示自己對邏輯學感興趣,但是卻不知道該從哪方面入手,希望我能提供一份書單。那麼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聊聊我們普通人想入門邏輯學,該讀哪些書。01《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邏輯本身不生產知識,邏輯只是提供一套規則和方法,可以讓我們組織和運用知識。如何理解這句話呢?比方說居裡夫婦發現鐳元素這件事。鐳元素天然存在於自然界中,在居裡夫婦發現鐳元素之前,就已經有記錄證明了鐳元素的存在。
  • 邏輯學概論(一)什麼是邏輯學?
    邏輯學的研究對象是「推理」,是用來區分正確的推理與不正確的推理的方法和原理。正確的推理往往有著許多客觀的標準,如果不了解這些標準,也就無法運用它們。邏輯學的任務就是去發現這些標準,去表述這些標準,並且去研究這些標準的基本原理。
  • 明治人對邏輯學的期待
    這裡說的「論理」,指辯論是非之理,具有辨理的意思,這一約定俗成的「定義」,在將「邏輯學」譯成「論理學」時,雖然有時也會模糊譯意,但日本人還是堅守了「論理學」之「論理」,與傳統漢語之「論理」的不同立場,中國則將Logic譯為「名學」。歐洲學術傳統,非常重視Logic,日本人在翻譯西學中意識到這一重要性,於是作為應對新時代學問的手段,日本人開始重視學習新Logic。
  • 邏輯學,正在清華「開花結果」
    每周2堂課,1堂講授邏輯學的技術內容,1堂討論哲學和語言學的文獻。在講授邏輯學技術的同時,我們努力引入關於這些技術的哲學討論,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技術背後的思想;同時,我們也引入採用邏輯工具對哲學問題和自然語言進行分析的文章,讓學生學習如何能將邏輯學技術應用到自己的哲學或語言學研究中去。Q您希望學生從課堂上獲得什麼?
  • 框架法學習示例:如何從邏輯學之中設計出一個簡單的框架!
    面對一本書要如何學習呢?個人採取框架法來學習,並以如何學習邏輯學,作了一個完整的示例,這個示例呢,其實涉及到個人的另一個專欄:從0到1設計一個簡單的邏輯框架!學習邏輯學,最後輸出什麼呢,輸出一個框架,這個框架長成啥樣子呢,看下圖:從0到設計一個簡單的框架,只是使用「建構符合認知機制的學習方法論」中的一部分方法,那就是框架法!設計一個框架來組織邏輯學所涉及的各個概念!
  • 《簡單的邏輯學》:做更有邏輯的人,從避免生活中的邏輯謬誤開始
    D.Q.麥克倫尼《簡單的邏輯學》  作者在前言中說,《簡單的邏輯學》期待造就實踐者,而不是理論家。就個人而言,作為邏輯學的入門新手,我採取的是學生時代記錄「錯題本」的學習方式,在了解邏輯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更多關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邏輯謬誤」——做更有邏輯的人,首先從避免生活中的邏輯謬誤開始。  錯誤的推理形式被稱為「謬誤」。初接觸邏輯學的人可能會認為,了解謬誤並沒有積極意義,甚至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
  • 陳波談「邏輯學和理性精神」
    所以我們的推理通常分為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演繹推理是根據某種一般性原理和個別性例證,得出關於該個別性例證的新結論。歸納推理是從一定數量的個別性事實,抽象、概括出某種一般性原理。邏輯是研究推理和論證的,研究演繹推理的邏輯叫做演繹邏輯,研究歸納推理的邏輯叫做歸納邏輯。邏輯學研究推理,但是不同的人,我們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身份,不同背景的人,每年都在做各種各樣的推理。
  • 邏輯學對象的第三次轉變
    亞里斯多德之前的邏輯學萌芽時期,柏拉圖、蘇格拉底等人,雖然熟練地、自覺地運用了許多邏輯規律和方法,作了初步的闡述,但他們是將邏輯學問題與論辯術、修辭術混為一體來研究,是亞里斯多德把邏輯學從修辭術中分離出來,創立了西方邏輯史上第一個邏輯體系,使邏輯學成為研究論證的形式規律的科學,這就意味著邏輯學的研究對象發生了第一次轉變。
  • 邏輯學入門工具書
    定位:邏輯學的入門工具書適用人群:對邏輯學感興趣的人,想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的人。閱讀形式:雖然書很薄,但信息密度大,適合反覆閱讀;核心思想比較明確,書的結構也很有層次。邏輯學的主題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既然是工具書的書評,我的主要工作是串聯書中內容,儘量帶著讀者去理清作者的思想,但無法代替對這本書的閱讀。邏輯學是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學科。它是構造形式系統、表達知識、研發智能系統的必要工具。
  • 為什麼我們必須學點邏輯學?
    推薦有毅力、善思考的人,細細品讀。此書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學習邏輯學的思想準備。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邏輯的思考者需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邏輯學的第一要義是反應真相,探尋出真相,邏輯是讓人信奉真相的技術。真相有兩種形態,一為本體真相,一為邏輯真相。本體真相,指的是客觀事實的真相。邏輯真相,是指命題的真理性,它是在我們的思維和語言中自動呈現出來的真相。
  • 黑格爾邏輯學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我想我還沒有資格在這裡這樣說,因為我所了解的僅僅是皮毛,但是在我的發現中,確實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描述黑格爾的邏輯學十分之恰當,我們現在來展開敘述下。黑格爾思想中「三」的重要性黑格爾思想大體分為三大部分:邏輯哲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
  • 從邏輯學看公文寫作
    通常,說公文寫作的指導理論是邏輯學,一般是指形式邏輯學。  概念、判斷、推理是形式邏輯的三大基本要素。公文寫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涉及到三大基本要素,每一篇公文都需要嚴格遵循邏輯學的基本規律。   (一)形式邏輯指導我們正確運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