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宋代詩人陸遊曾寫到:「絲瓜滌硯磨洗,餘漬皆盡而不損硯」。從詩中我們大概就能知道,絲瓜的作用,並不局限於食用,它還能當成工具,以前是滌硯磨洗,如今卻是代替海綿作刷碗、洗澡的工具。看似普通的家蔬,卻大有用途。
絲瓜,從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當下正是大量上市的季節, 夏天人體的水分丟失多,就需要多吃這補水蔬菜,吃1斤它,相當於喝450毫升水。瓜類蔬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含水量基本都在90%以上。
經過研究發現,絲瓜中的含水量尤其的高,當你吃1斤絲瓜,那麼相當於你喝了450毫升高質量的水,而且絲瓜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屬於典型的高鉀低鈉的營養食材,夏天經常吃絲瓜,可以起到寧心神,安定情緒的作用。
此瓜味道鮮美,夏天正當季,2塊錢買1個,能炒能蒸還能做湯。絲瓜的瓜、根、藤、 葉、花、籽、皮、絡均可入藥,也就是說它全身都是寶,而且每一種都是可以食用的,當然我最喜歡吃的還是絲瓜瓜,它鮮嫩滑口,尤其是把它和粉絲一塊蒸,鮮香撲鼻,給這個炎熱的夏季帶來了不少的清涼。
在我們老家,每年房前屋後都會栽種一些絲瓜,它容易存活不用怎麼管它,到了收穫的季節,都可以收穫滿滿一籮筐。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缺水,喜歡吃絲瓜的朋友,可以試試我的這道粉絲蒸本地絲瓜,鮮嫩爽口,還能起到降火的作用。
01【粉絲蒸本地絲瓜】
食材準備:本地絲瓜1根、粉絲1小把、蒜瓣2個、小米辣2個
輔料:香油、鹽、味極鮮2勺
製作過程:
1、本地絲瓜衝洗乾淨,切掉兩頭,用削皮器把絲瓜的皮削去,接著用刀把它切成條狀,擺放在乾淨的大盤子中。
2、粉絲需要提前用冷水浸泡,冷水泡出來的粉絲,不僅有韌勁,而且口感也會爽滑,泡發以後撈出洗淨。
3、取出剛才裝有絲瓜條的盤子,把泡發好的粉絲擺放在上面,絲瓜一定要墊底,這樣香味就會殘留在粉絲上。
4、找一個小碟子,把蒜瓣去皮切成末,小米辣洗淨把它切成圈,裡面放入鹽1勺,倒入味極鮮2勺,你也可以放入涼拌醬油。
5、攪拌均勻以後,把料汁澆淋在盤子上,鍋中注入適量的清水,隔水開始蒸,大概蒸12分鐘左右,完全熟透。
6、用夾子把這道粉絲蒸本地絲瓜取出來,淋上香油,一道營養美味的家常菜就製作完成了,清淡但營養卻非常高。
食刻tip:
1、絲瓜的品種有很多,我們這的本地絲瓜,個頭比較的矮,比起那種長絲瓜,肉質要更軟,而且含水量也比較的高。
2、粉絲需要提前用冷水浸泡,讓它完全的泡發起來,這樣的話它吸收的水分就比較的少,從而能夠讓絲瓜的香味滲透進去。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首發於百家號:「小談食刻」,圖片均由本人拍攝。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