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博士

2020-11-2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用科技改變生活的「夢想家」

「夢想」,是記者在採訪劉若鵬時聽到最多的一個詞語。的確,31歲對劉若鵬來說,還是一個「做夢」的年紀,一個青春四射、活力無限的年紀。

但是,就是這個年紀,在他身上已經有了太多的光環和頭銜: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主題專家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廣東省超材料微波射頻重點實驗室主任。

記者問他,在科學家、創業家和夢想家三個頭銜中,最喜歡哪一個?他的回答很明確:夢想家。

讀大學就確定了人生目標

劉若鵬的小學和中學都是在深圳度過的。劉若鵬讀高中時的班主任李劍新,對他印象很深。他說劉若鵬除了搞好自己的學習外,還花時間組織和參與了很多班級活動,表現出一種能夠調動同學一起做研究的組織能力。

2002年,劉若鵬被保送進入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在大二下半年,劉若鵬走進了超材料的世界。所謂「超材料」,就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的複合材料。那時候,人們對這種材料和這個領域還非常陌生,甚至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偽科學」。可劉若鵬卻認定,這是一個具有無限可能性的領域。

劉若鵬從大二開始就確定了自己今後要從事這門學科的研究工作,本科階段就發表了超材料的國際論文。大學畢業後,劉若鵬獲得了美國杜克大學研究院全額獎學金,在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2009年,劉若鵬帶領其團隊通過超材料技術研製出「隱形衣」可以引導微波「轉向」,從而防止物體被發現。這一研究成果在美國《科學》雜誌上一刊登,就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懷著夢想回國創業

在杜克大學博士畢業後,劉若鵬決定回深圳創業。因為他看好深圳的創業環境和完整的IT產業基礎,他熟悉深圳這塊適合「做夢」的熱土。

2010年7月13日,劉若鵬率領其核心團隊在深圳成立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以下簡稱光啟)。「光啟」的名字來自300多年前的明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徐光啟作為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的先驅者,其主張經世致用、崇尚實學的思想,對劉若鵬有很大的啟示。

劉若鵬是懷著夢想回到國內的。什麼夢想?就是用科技創新來改變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在劉若鵬的名片上,印著一句袒露「光啟人」心跡的話:「光啟,改變世界的創新。」

「我們是為實現這個美好夢想回來的,而不是為了賺多少錢回來的。這是我們要回國的唯一原因。」劉若鵬反覆強調。

光啟成立僅一年,在基礎研究方面,超材料的微結構就由2009年發明「隱形衣」時的6000個,飆升至上億個。光啟在超材料領域迅速形成了對原創性智慧財產權的覆蓋,在超材料這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光啟所代表的中國力量已經擁有了標準話語權。而由光啟領銜成立的「深圳超材料產業聯盟」,則意味著一個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將由此誕生。

從2010年底至2012年,光啟研究院每年貢獻了將近1000項專利技術,截至2014年3月,光啟總共申請了超過2500件國內國際專利,佔全球相關領域專利申請量的85%。劉若鵬解釋說:「一是我們從事的是一個全新的最前沿的科研領域;二是我們的人員結構具有學科和知識優勢;三是我們是靠創新吃飯的,與從事商業模式的企業不同。」

讓創新改變世界

劉若鵬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科技創新上。他常常超負荷工作,經常是晚上10點鐘還在忙碌。為了一個項目的創新,光啟的不少人常常會主動加班到晚上八九點,甚至不惜犧牲周末時間。一位工作人員回憶說:「記得有一次,我們和劉院長一起,為一個項目每天加班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9點繼續上班,就這樣,我們這個20人的團隊加班了3天。」在許多同事眼裡,劉若鵬就是光啟「夢之隊」的助推器。

劉若鵬對光啟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他說:「超材料產業就像30年前的半導體產業。只需根據客戶需求,逆向設計,從人造微結構中挑出幾個或上千個,就可創造出一種實現超越電磁響應極限的功能材料,你可以想像這裡面有多大的應用空間。」劉若鵬希望能通過以超材料為代表的源頭科技創新,帶動在尖端裝備、臨近空間探索、個人「光子」生活等三大領域的產業化和商業化進程,為開創更加美好的人類文明和生活而進行永不停息的創新。(記者 易運文)

相關焦點

  • 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創新路上 追夢不止
    資料照片 這是一名年輕的科學家:25歲率領團隊成功研製出「隱形衣」,發表在《科學》雜誌後引起轟動;27歲獲杜克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創建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並擔任院長;如今剛滿31歲,已率領頂尖研究院在超材料、智能光子等三大革命性創新技術上取得多項產業化成果的轉化,涵蓋航空航天、無線互聯和智慧園區等領域
  • 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隱身衣下的創新與夢想
    隱身衣、「鋼鐵俠」飛行器、空間技術平臺「雲端」號、光子……這些在科幻小說裡常見的詞彙,現實中都與一個歸國留學創業人員聯繫起來——劉若鵬(上圖,新華社發),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   2009年,美國杜克大學以劉若鵬為核心的「光啟」團隊「隱身衣」的設計與製備成果刊登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 深圳5海歸回國創新科技 5年內發明近3000件專利
    7月13日,深圳光啟迎來五周歲「生日」。5年前的這一天,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在五洲賓館揭牌,創辦者是5位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海歸博士,院長是年僅27歲的劉若鵬。  「80後」科學家發明隱形衣五人團隊回國創業  2010年7月13日,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院長是畢業於美國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的深圳青年劉若鵬博士。創建團隊之所以選擇「光啟」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並以此勵志為中華科技復興而奮鬥。
  • 一直講故事的光啟科學:是資本市場的玩家,還是下一個深圳驕傲?
    「光啟系」主要通過旗下西藏達孜映邦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深圳光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參與定增,持股比例分別為42.6%、3.32%。定增完成後,達孜映邦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原第一大股東俞龍生退居第五大股東,深圳光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則位列第十大股東。
  • 年終特刊·新青年|劉若鵬:用超材料改變世界
    本報記者就此對話光啟集團劉若鵬,他說一切答案都在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光啟時,給予的兩句囑託之中。——編者按回國創業: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界我是一個在深圳長大的西安人,1990年我7歲,父母把我從西安帶到了深圳,我住進了深圳中興通訊的大院,發現父輩辛勤忙碌的工作狀態與從前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
  • 光啟技術12億擔保未信披 實控人劉若鵬等遭通報批評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3日訊 深圳證券交易所於近日公布的《關於對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給予通報批評處分的決定》顯示,經查明,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啟技術」,002625.SZ)及相關當事人存在以下違規行為: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光啟技術以定期存單形式為控股股東關聯方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光啟合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擔保
  • 超材料大規模應用於航空裝備 光啟技術籤訂重大任務協議
    原標題:超材料大規模應用於航空裝備 光啟技術籤訂重大任務協議   近日,光啟籤訂「基於超材料的先進多功能機載
  • 專訪光啟集團劉若鵬:講述雄安首家軍民融合創新平臺的成立歷程
    籤約儀式結束後,光啟集團總裁劉若鵬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專訪,透露了雄安首家軍民融合創新平臺的成立歷程、雄安開展軍民融合創新的優勢、以及「雙研究院」和「雙產業基地」的未來計劃。成立歷程方面,劉若鵬表示,光啟與雄安新區管委會在籤約前已經接觸了四五個月的時間,光啟集團、光啟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與雄安新區成立了專項工作組。
  • 光啟技術總裁趙治亞:做新時代的錢學森,10年初心未改
    從這點看,劉若鵬代表的光啟團隊和上述三者確有相似點。光啟成立10年來,因擁有新一代超材料隱身技術,在國防裝備領域可替代傳統的隱身塗料產品,為這家深圳明星企業蒙上幾層神秘的色彩,但在這個一切都加急處理的年代,光啟技術的超材料項目進展緩慢,遲遲無法量產,又讓民間對於這個創立10年的科技團隊猜疑爭議,甚至被傳為「披著皇帝新衣的PPT公司」。
  • 深圳醫院引入智能頭盔巡查發熱人員 2分鐘可檢測百人
    深圳人民醫院引入智能頭盔對入院患者進行體溫檢測。王星 攝   人民網深圳3月2日電(呂紹剛、王星)一眼掃過批量測溫、發熱人員聲光報警、2分鐘可檢測上百人……近日,深圳市人民醫院引進由光啟科學研發的醫用智能頭盔,超高效率無感機動巡查發熱人員,為醫院各科室恢復接診構築起高科技防線。   光啟醫用智能頭盔藉助AI校準算法與熱成像測溫技術結合,既可實現遠距離多點批量巡查體溫,又能實現無接觸人員信息記錄。
  • 無視重點監控,牛股光啟技術開盤漲停!劉若鵬到底是騙子還是中國版...
    一切還得回歸基本面無獨有偶,7月10日,一篇作者為林中行的文章《十年磨一劍,四萬字深度解讀深圳光啟》開始在網上流傳。目前,西藏達孜映邦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深圳光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合計持有光啟技術9.92億股,佔總股本的46.07%。按照今年5月份的公告,上述大股東持有的股份93.54%處於質押狀態。「有一段時間大股東質押已經處於爆倉邊緣,風險很大。」上述多年關注光啟技術的投資者稱。
  • 超材料背後:光啟的空間開發是現實還是噱頭?
    資料顯示,2012年12月,習大大在深圳考察時只去了兩家民營企業(機構),其中一家就是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2014年5月,光啟在香港主板買殼,7月份完成交易,殼公司被更名為光啟科技(代碼00439.HK)。
  • 【致敬改革開放40年40人】劉若鵬:當民企進軍國防軍工
    特區長大作為一個在特區長大、又步入特區建設的人,劉若鵬對特區精神的總結是「不畏艱難」,「沒條件自己創造條件,勇於直前,殺出一條血路的創新精神,只要特區精神在,創新就永無止境」。劉若鵬是一個在深圳長大的西安人,1990年他7歲,被父母從西安帶到了深圳。
  • 打造全球超材料龍頭企業 科技創新促深圳企業加速「蝶變」
    打造全球超材料龍頭企業 畢業於美國杜克大學的劉若鵬博士和團隊成員於2010年7月在深圳成立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主攻超材料的設計與研發。
  • 十年磨一劍,四萬字深度盤點深圳光啟
    4.創建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2010年劉若鵬博士和他的團隊成員陸續回到中國,落戶深圳,2010年7月13日組建成立民營非企業性質的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研究院之所以選擇「光啟」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明代科學家徐光啟,並以此勵志為中華科技復興而奮鬥。為什麼一定要建立這個研究院?
  • 【向祖國報到】科技人才劉若鵬學成回國 曾成功研製「隱形衣」
    央廣網北京6月1日消息(央廣記者 潘毅)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科技人才劉若鵬學成回國,他曾成功研製「隱形衣」,可以引導微波「轉向」,防止物體被發現。16-6-01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從事著最新學科「超材料」研究的年輕人劉若鵬,在他二十多歲、在美國讀博時就曾利用超材料研製了「隱身衣」,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引起廣泛關注。
  • 「隱形」超材料大批量投產,光啟技術市值不到一個月翻倍
    由汽車轉型超材料光啟技術的前身叫龍生股份,主營汽車配件。2017年,公司通過非公開股票的發行,完成了尖端裝備企業深圳光啟尖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資產注入。公司主營業務已從傳統汽車零部件的生產製造轉型成為超材料尖端裝備的研製與生產。
  • 光啟科學,假作真時真亦假
    說起深圳知名的科技企業,人們自然會想到華為、騰訊、中興,還有華大基因、大族雷射,再就是最近炙手可熱的大疆科技。你聽說過光啟麼?——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考察時只去了兩家民營企業(機構),一家是騰訊,另一家就是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
  • ...隱身衣」 發明者、全國人大代表劉若鵬: 每一次顛覆性創新都...
    封面新聞記者 張想玲 北京攝影報導國字臉、 微胖,站在人堆裡,劉若鵬不是特別出挑的那種。 說話時聲音洪亮,思緒湧動。不說話時,沉靜內斂,周身所散發,更多是理工男踏實和穩重。生於1983年的他,有著金光閃閃的履歷。
  • 光啟劉若鵬:底層創新將重構科技產業鏈
    本屆大會延續 「 創新引領未來 」 主題 ,在「新格局下的產業鏈創新鏈重塑」的論壇上,光啟集團董事長劉若鵬指出,在新的形勢下,科技領域正在發生一個重大轉變,中國在國際產業鏈分工裡面,越來越多的承擔了跟以前不一樣的角色——從原來的集成、組裝,到現在尤為重視從源頭創新構建起來的科技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