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石油企業需積極處理三個關係,以應對低油價

2020-11-30 騰訊網

在期貨市場主導油價形成的大背景下,油公司只能是油價的被動接受者。面對當前的油價,我國石油行業應著眼於國際原油市場的大環境,各企業將自身放入國際原油市場運行中思考問題,增強國際化運營能力,在提高經濟效益和增強高質量發展能力的同時,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增強石油供應能力。當前看,應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關係。

一是國內生產與國際採購的關係。我國油企應充分認識到石油資源的稀缺性和國內原油生產成本居高難下,已經遠高於當前國際油價的現實狀況。加大國際採購力度,將有利於獲取更低成本的原油滿足國內能源需求,提高戰略石油儲備和商業石油儲備設施利用率,增加低成本的石油儲備。同時,減少國內高成本的原油開採,延緩產能釋放,將有利於保持我國的石油資源總量,增強未來石油供給的彈性。

二是國內業務與國際業務的關係。為了實施好「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我國油氣企業一直致力於海外業務的發展,在海外尋求好的油氣合作機遇。但是受制於21世紀以來的高油價,海外業務收購和合作成本居高不下。在當前的低油價環境下,應處理好國內業務和國際業務發展的優先關係,以把握海外合作機遇為原則,向國際業務投資傾斜,加快完成優質項目收購。

三是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關係。商品期貨是對商品價格實施有效管理,有效化解價格風險,減少價格波動對企業實現利潤影響,增強經濟效益穩定性的重要工具。在套期保值操作下,通過期貨市場可以對衝現貨市場的風險暴露,期貨端和現貨端盈虧相抵後使企業較好地實現預期收益。價格波動越大,期貨市場的作用越突出。我國油企應借鑑國際大石油公司運用原油期貨的成功經驗,解放思想,認識到風險也是機遇,從企業生產經營整體的角度確定風險敞口和風險暴露程度,研究制定與生產經營實際需求、企業風險偏好相配套的對衝策略和方案,改變過分依賴現貨市場、被動接受國際油價的管理運營模式,利用期貨市場進行主動管理,帶動生產經營管理方式的改進和優化,增強高質量發展能力。(中國石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油價斷崖式下跌對石油上遊市場的影響分析總結
    今年三月,沙特率先打響「石油價格戰」,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世界石油市場反應強烈。油價下跌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新冠肺炎疫情是「因」,石油需求增長減緩引發的資源國對石油市場的爭奪是「果」。該事件對世界石油供給格局、我國石油勘探開發產生深遠影響。
  • ...深度透析國際石油定價機制,認識我國石油價格機制的原理及問題
    國內油價定價機制不透明,「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的具體計算辦法從未透露過,失去了群眾監督的作用,同時國家監管不到位,使得國內油價漲跌幾乎完全由石油巨頭壟斷。從2008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新的企業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稅率從原來的33%降為25%;原油增值稅稅率為17%;資源稅繳納的金額非常低,一般為噸油利潤的3%,徵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平衡自然資源與社會環境條件不同企業之間的收入差異;資源補償費的性質為國有資源損失補償,繳納的金額約為企業銷售收人的1%~ 2%,而在礦業發達國家該項費用徵收比例約為10%,差距非常大;礦業權使用費收取比例低,開採原油費率為
  • 深度剖析丨國際油價暴跌背後的邏輯關係
    儘管產油國石油生產直接成本很低,但其財政收支平衡對油價依賴很高,2020年沙特經常帳收支平衡油價為61美元/桶,而俄羅斯為45美元/桶,可見兩國均無力承擔目前油價水平的長期持續。   5.國際石油公司生產成本不支持長期低油價   據估計,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大型國際石油公司石油生產成本超過45美元/桶,個別石油公司成本可能更高。
  • 為什麼美國的油價能比我國低?除了稅率低外,還有一點我們做不到
    文/龍小林作為一個高收入的發達國家,美國的物價水平整體上比我國高不少。如果是同樣的錢,在我國的購買力會比在美國要高。不過,美國也有比我國更便宜的東西,而且是日常需要用到的,那就是成品油。為什麼美國的油價能比我國還便宜呢?
  • 美國為什麼不喜歡「低油價」了?態度轉變背後,或有3個考量因素
    2018年美聯儲連續4次加息,而在2019年卻調轉政策方向,降息3次,就和美國政府方面的施壓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美聯儲聯邦基金利率區間上限數據來源:金十數據中心那這和美國政府訴求低油價又有什麼聯繫呢?這是因為高油價將是美聯儲降息路上的一大絆腳石。控制通脹和促進充分就業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兩大目標。
  • 負油價,美俄沙誰是贏家?
    根據測算,大多數美國頁巖油企業需要油價穩定在50美元每桶,才能實現新增油井的收支平衡,而目前的油價意味著任何開採活動都是虧損的。儘管美國總統川普發推特「喊話」稱,已指示能源部和財政部制訂本國石油天然氣企業的扶持計劃,但油價暴跌不可避免將對美國經濟產生廣泛的區域性影響。
  • 中國全世界「狂掃石油」!為何油價依舊較高?比美國貴一半?
    不過,在「當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前10個工作日的平均價格低於40美元/桶,國內油價不作調整」的「地板價保護機制」之下,車主們連續迎來了8次調整擱淺。但是,雖說國內的油價不再繼續下降了,但是車主們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往年想要加到「5元油」甚至是更低價的油,還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現在反轉來得太快了!
  • 研報精選:需求復甦油價上漲
    我們認為,在我國城鎮化率逐漸提升、天然氣管網布局日趨完善,以及環境治理等多重因素推動下,我國天然氣需求仍將處於黃金髮展期,未來發展潛力和增量空間巨大。   (二)油價延續震蕩格局,依舊處在低位區間   原油成本佔企業營業成本的 40%-70%左右,因此油價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石油化工行業的盈利能力。
  • 後疫情時代下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衝擊與我國對策
    在疫情沒有明顯好轉的情況下,低油價將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歷史上,低油價一般在1-3年結束,此輪低油價走出低谷當然也需以國際生產生活的恢復為前提,而在此期間,原油價格的低位波動將是常態。  三、國際原油價格下降對中國的影響  (一)宏觀經濟層面  低油價對於後疫情時期的經濟恢復是有利的,最基本的影響表現於低成本。對於以石油為原材料的製造業,尤其是塑料、橡膠等化工行業的投資,較低的石油價格有助於緩解之前原材料成本壓力。
  • 國際油價創近11個月新高,在美頁巖油企新潮能源值得關注
    2021年剛過一周,全球石油市場便拉開了油價大漲的序幕。截止目前,WTI原油突破5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突破55美元/桶,刷新自去年2月以來的國際油價新高,引起相關行業高度關注。有分析師表示,近期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於沙烏地阿拉伯意外宣布計劃大幅減產原油,以及美國上周商業原油庫存顯著下降等利好因素刺激。
  • 我國石油開採成本遠高於國際油價,為何寧可虧損也不停產呢?
    國際油價暴跌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由於現在很多國家由於疫情的原因,原油消耗量不斷的減少,但是很多石油出口大國還在不斷的增加產量,這是導致石油價格暴跌的主要原因!現在的原油價格甚至已經比水還要便宜了!我國也是石油生產大國,而且由於地質的原因,我國的石油開採成本會遠高於國外,大概需50-60美元,而現在的國際油價都不到40美元,這樣的情況就讓很多人疑惑了,為何我們寧可虧損也不選擇停產呢?
  • 華創宏觀張瑜:沙俄油價戰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全球原油或將供...
    需求端,疫情擴散衝擊將衝擊全球需求,且貿易與運輸是首當其衝的受損領域,中國作為生產大國更加體現早周期屬性,這一點可以體現在10y美債相對同步油價(同步關係也對應的不佳),但10y中債領先油價6-9個月(不僅領先,且對應關係好)。
  • 美國頁巖油企業遭殃了,5家申請破產保護,低油價威力開始呈現
    近期,油價大跌,深深地影響著世界上的每一個行業,不僅購買了原油寶的投資者虧得一塌糊塗,而且美國的多家知名頁巖油公司也不能倖免,據統計,短短一個月內,美國已有至少5家大型油氣公司倒下了。4月1日,美國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之一慧廷石油成為今年首家在低油價危機中倒下的大型頁巖油公司,除此之外,美國的丹伯裡資源公司,卡隆石油公司,切薩皮克能源公司等也聘請了債務顧問。近日,又一家美國老牌海上鑽井公司戴蒙德公司申請了破產保護,低油價威力開始呈現,頁巖油氣公司正處在這場石油巨震的風口浪尖。
  • 英媒:油價持續低迷 中國石油巨頭開始削減國內開支
    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的石油公司正在關閉不盈利的油田和裁員,持續的低油價迫使石油行業採取削減國內開支這一從政治角度看很艱難的行動。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25日報導,這些措施使石油產業陷入與鋼鐵和煤炭產業同樣的境地。
  • 石油是經濟發展的命脈
    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所需能源應以「有限」為目標,在調控能源結構的同時,調控產業結構,尋求最佳值。於永達:我國是石油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原油短缺給人們生活帶來十分的不便,也引發了社會對石油供給的高度重視。國際石油危機曾對一些石油進出大國產生重大衝擊,我們必須引以為戒,未雨綢繆。
  • 低需求低油價衝擊,美國頁巖油行業將成喪屍行業?
    ,完井時間從三個月到一年不等,這些油井的衰退速度也是非常快,產量一般在完井之後的第二個月產量達到峰值,半年內產量就會衰減一半,在兩年之後就會失去經濟價值。2011年起頁巖油進入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在2014年暴跌,這個產業的良好發展勢頭,開始出現了疲態,而隨著本月初,美國頁巖油企業申請破產保護之後,如今油價暴跌恐怕也會令美國內的其他石油公司步他的後塵,走上破產或者是重組的不歸路,而外界也開始關注這個至2009年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美國頁巖油行業會不會因為低油價以及負油價的影響而變成喪屍產業?
  • 美國石油產量暴跌才是推高油價的主要因素
    因經濟復甦和歐佩克國家積極減產措施得到延長,近期油價回升並穩定在40美元左右。而美國石油產量驟降也是推高油價的一個重要因素。但當前油價水平對美國頁巖油商的困境於事無補。根據美國能源署統計,目前美國石油產量已經降到1050萬桶/日,遠低於此前3月創下的日產1300萬桶的記錄。而日產量在過去11周的持續性下滑也是1983年以來幅度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相應地,美國活躍鑽機數僅剩185口(圖2),甚至類似雪佛龍、大陸能源等大型美國石油企業也開始了關停潮。
  • 油價又漲了!中國石油曝漲價原因
    這也是繼6月28日油價上調之後,年內「第二漲」。中國石油表示,在全球石油市場深陷價格危機的情況下,核心產油國重回談判桌並最終達成減產協議,而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部分國家和地區開始解除封鎖重啟經濟,美國6月服務業大幅反彈,幾乎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 「三低」油氣田如何實現產量持續攀高
    經過50多年的努力,長慶油田攻破「三低」油氣田開發世界性難題,終於建成了我國最大油氣田,成為我國近10年油氣產量貢獻最大的油氣田。一個6000萬噸級特大型油氣田的出現,對保障國家油氣戰略安全有著怎樣的現實作用和深遠意義?在有「磨刀石」之稱的「三低」油氣田,實現油氣產量持續高速增長和低成本開發兩大奇蹟,長慶油田是如何做到的?經濟日報記者來到長慶油田進行調研。
  • 低油價傷到美國頁巖油了嗎?
    4月1日,美國最大的頁巖油生產商惠廷石油公司申請破產,成為受到疫情與油價雙重打擊後首家申請破產的頁巖油氣公司。4月14日,不堪20億美元債務重負的尤特拉石油公司申請破產。價格暴跌和供應持續過剩,讓頁巖行業只能限制產量、削減成本並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