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貨市場主導油價形成的大背景下,油公司只能是油價的被動接受者。面對當前的油價,我國石油行業應著眼於國際原油市場的大環境,各企業將自身放入國際原油市場運行中思考問題,增強國際化運營能力,在提高經濟效益和增強高質量發展能力的同時,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增強石油供應能力。當前看,應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關係。
一是國內生產與國際採購的關係。我國油企應充分認識到石油資源的稀缺性和國內原油生產成本居高難下,已經遠高於當前國際油價的現實狀況。加大國際採購力度,將有利於獲取更低成本的原油滿足國內能源需求,提高戰略石油儲備和商業石油儲備設施利用率,增加低成本的石油儲備。同時,減少國內高成本的原油開採,延緩產能釋放,將有利於保持我國的石油資源總量,增強未來石油供給的彈性。
二是國內業務與國際業務的關係。為了實施好「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我國油氣企業一直致力於海外業務的發展,在海外尋求好的油氣合作機遇。但是受制於21世紀以來的高油價,海外業務收購和合作成本居高不下。在當前的低油價環境下,應處理好國內業務和國際業務發展的優先關係,以把握海外合作機遇為原則,向國際業務投資傾斜,加快完成優質項目收購。
三是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關係。商品期貨是對商品價格實施有效管理,有效化解價格風險,減少價格波動對企業實現利潤影響,增強經濟效益穩定性的重要工具。在套期保值操作下,通過期貨市場可以對衝現貨市場的風險暴露,期貨端和現貨端盈虧相抵後使企業較好地實現預期收益。價格波動越大,期貨市場的作用越突出。我國油企應借鑑國際大石油公司運用原油期貨的成功經驗,解放思想,認識到風險也是機遇,從企業生產經營整體的角度確定風險敞口和風險暴露程度,研究制定與生產經營實際需求、企業風險偏好相配套的對衝策略和方案,改變過分依賴現貨市場、被動接受國際油價的管理運營模式,利用期貨市場進行主動管理,帶動生產經營管理方式的改進和優化,增強高質量發展能力。(中國石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