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咖啡保衛戰:探尋拯救野生咖啡的超級基因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中美洲咖啡保衛戰:探尋拯救野生咖啡的超級基因

非洲農民正在收穫咖啡豆(資料圖片)

  今年3月,包括了世界頂級咖啡研究專家在內的大約20人聚集到哥斯大黎加圖裡亞爾瓦的熱帶農業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CATIE),討論咖啡——這種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作物,在中美洲地區撲朔迷離的前景。

  研討會的主題是一種危害極大的農業病:咖啡銹病——在當地的西班牙語中被稱為Roya。真菌感染咖啡葉導致銹病,使其無法獲得生長所必需的陽光。過去幾年中,中美洲地區種植的約100萬英畝(1英畝約合0.4公頃)的咖啡中,有一半左右慘遭銹病的蹂躪,並導致這一地區2012年的咖啡產量下降了約20%。

  不幸的是,這僅僅是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咖啡作物面臨的眾多危機之一。在圖裡亞爾瓦咖啡館裡,法國農業發展研究中心(CIRAD)的遺傳學家和咖啡育種專家貝努瓦·貝特朗說:「我們現在所種植的大多數咖啡品種,既無法抵抗疾病和病蟲害的侵襲,也沒有能力抵禦氣溫升高,以及其他因氣候變化所導致的環境威脅。」

  的確,因為缺少遺傳多樣性(這是決定物種存亡的關鍵因素),咖啡既不能適應酷熱的氣候,也無法抵抗病害的侵襲。實際上,全球70%的咖啡都屬於同一品種——小果咖啡。種株、產地和烘焙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咖啡多種多樣的口味,但這也混淆了人們對於咖啡遺傳史的正確認識。我們現在喝到的所有咖啡,幾乎都是近幾個世紀以來從衣索比亞引種的,而引種所採用的原種野生咖啡的種類少之又少。

  現在,對於咖啡種植業面臨的緊迫威脅,研究人員已經開始通過科學手段,希望能夠亡羊補牢,拯救咖啡。

  咖啡界的拯救者

  科學家擔心,氣候變化和銹病將為咖啡種植業帶來巨大衝擊。雖然噴灑滅菌劑可以抑制銹病,但這種化學製劑的價格非常高,而且無法消滅那些新出現的菌株。

  蒂姆·席林是一名遺傳學家,被人們戲稱為咖啡界的印第安納·瓊斯,負責世界咖啡研究組織的監管工作。在他看來,採用遺傳學手段才是唯一可行的、長效的解決方案。首先,他打算從咖啡基因庫中(包括小果咖啡和其他種植咖啡品種)已有的適應性突變著手。中果咖啡連同小果咖啡,是目前咖啡作物中僅有的兩個物種,不過由於種植地區的不同,它們也各自衍生出若干個品種,並且帶來了一定的地域性遺傳差異。

  在席林的大方案中,一項較為簡單的研究已經拉開了序幕,那就是咖啡種株的異地引種,然後觀察這些引種的咖啡樹是否比在原產地的長勢更好。目前,科學家已經在研究中找到了來自10個國家、產量最高的30種咖啡種株。

  但總的來說,利用現有咖啡作物的基因變異還不足以拯救咖啡作物。因為出於商業目的種植的咖啡作物,與小果咖啡和中果咖啡之間的基因差異微乎其微。相比之下,野生咖啡之間的基因差異性則讓人嘆為觀止。研究人員在咖啡基因組測序工作中取得了最新進展,用貝特朗的話來描述就是:野生咖啡中堪稱一部卷帙浩繁的咖啡基因大全。因此,貝特朗希望能夠藉助這部基因大全,讓咖啡作物變得更具適應性、產量更高,同時更加美味。

  坐落於CATIE的聯合國糧農組織衣索比亞咖啡展示園正是這些咖啡基因差異性的匯集之地。在大約21英畝的土地上,整齊地栽種著近10000株小果咖啡樹,除了來自衣索比亞外,還來自馬達加斯加等非洲其他地區以及亞洲的葉門。

  研究人員正在尋找各種能夠使咖啡作物變得更加「強壯」的基因,以防止銹病感染,提高其抗旱性和耐高溫性。為此,貝特朗和席林正在進行篩選工作,目的是從儘可能少的種株身上,發現儘可能多的優良性狀。席林表示:「之後的事情就是利用這些種株,雜交出我們所期望的美味、高產、可抵禦目前所知一切病害的咖啡品種。」

  尋找超級基因

  席林和他的同伴們還有更大的野心:創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集各種優點於一身的「人工小果咖啡」,讓它既擁有小果咖啡的美味口感,又具有中果咖啡的高產量。席林的計劃是:回到一切開始的起點——重新雜交小果咖啡。小果咖啡最初是由中果咖啡和歐基尼奧伊德斯種咖啡雜交而成的。現在,工作的重點是尋找基因多樣性遠遠高於傳統小果咖啡的父系品種。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的視線不能只局限在現有基因庫中,他們必須重歸大自然,在茫茫的野生咖啡中找出那些關鍵的未知基因。

  地球上約有125種咖啡,其中每一種所產生的基因變異,都遠非是基因庫裡那些少量樣本所能涵蓋的,更不用說那些尚未被發現的品種了。只是希望,研究人員能夠在這些尚未被發現的品種滅絕之前,儘快找到它們。

  阿龍·戴維斯從1997年開始研究野生咖啡。他的一系列發現表明,野生咖啡在熱帶地區分布廣泛,從非洲到亞洲,甚至遠及澳大利亞,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在小果咖啡目前的主要產地衣索比亞,一些森林裡密集地生長著小果咖啡樹。戴維斯相信,這些野生咖啡樹中,很多都可以實現人工種植。

  可是,與咖啡作物一樣,野生咖啡也面臨著重重危機。70%的野生咖啡有滅絕的危險,其中10%可能在10年內徹底消失。土地開發是野生咖啡面臨的最大威脅。

  戴維斯擔心的是,研究人員把太多精力耗費在已保存下來的咖啡品種上,與此同時,可能包含更重要基因的其他野生品種卻在逐漸消亡,或因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而滅絕。

  衣索比亞政府執行的有關政策也令人感到憂慮。作為咖啡的原產地,該國蘊藏著大量獨有的野生咖啡種群,但衣索比亞政府卻禁止外國科研人員對其進行採集。研究者迫切希望該國可以放寬政策,解禁這些寶貴資源。而與此同時,科學家也將利用現有資源,積極開展研究工作。

  與時間賽跑

  在世界咖啡研究組織成立後不久,咖啡銹病便席捲了中美洲地區。為應對這次災難,席林決定在瓜地馬拉舉辦一次小型會議,商討可行對策。會議計劃一經公布,便立即收到了大量參會申請。

  席林的會議還受到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關注。因為中美洲地區的咖啡種植業一旦崩潰,將可能會導致大批移民湧入美國,這也是美國國際開發署背後的美國政府所顧慮的。據世界咖啡研究組織估算,2012年中美洲地區的銹病暴發,給咖啡種植者帶來的損失高達5.48億美元。如果政府和科研機構繼續無所作為,那麼到2050年,中美洲地區的咖啡產業可能被徹底摧毀。

  席林認為,面對銹病等一系列威脅,建立長效的協調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席林的項目最終獲得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資助,該項目將通過高科技育種計劃,為種植者提供氣候適應性和抗病蟲害能力更強的新咖啡種源。

  銹病的流行,僅僅是全球咖啡種植業所面臨諸多威脅的一個預演,在氣溫升高和極端天氣的影響下,已經脆弱不堪的咖啡作物將對新出現的病害毫無抵抗之力。要想在危機中求生,咖啡作物必須擁有更強的適應能力。正如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反文化咖啡公司總裁布雷特·史密斯比喻的那樣,選擇咖啡作物的基因,就像是「僅有少數幾隻股票可供挑選的證券投資組合」。史密斯對於席林及其研究夥伴充滿信心,儘管這場「咖啡保衛戰」才剛剛打響。

  最後,唯一的疑問就是相關研究是否能及時完成。「如果能在10年前就完成這些研究工作,那麼我們今天也就不必面對這些棘手的問題了。」席林的首席合作夥伴之一、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的執行理事裡克·萊因哈特說,「而現在,如果我們還不開始工作,時間將會更加緊迫,咖啡也許再也等不到明天的來臨了。」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咖啡樹面臨嚴重危險? - 手機百度
    目前,科學家已經在研究中找到了來自10個國家、產量最高的30種咖啡種株。利用現有咖啡作物的基因變異,或許會在短期內起到一定作用,但總的來說,這還不足以拯救咖啡作物。因為出於商業目的種植的咖啡作物,與小果咖啡和中果咖啡之間的基因差異,簡直就是微乎其微。相比之下,野生咖啡之間的基因差異性則讓人嘆為觀止。這些具有差異性的基因,有不少可以從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基因庫中找到。
  • 咖啡師養成記 | 卡杜艾咖啡品種詳細攻略 為什麼中美洲咖啡產國大多以卡杜拉和卡杜艾混合種植?
    它是由巴西坎皮納斯的聖保羅州農學院(IAC)利用新世界(Mundo Novo)和黃卡杜拉(Yellow Caturra)的人工培育雜交品種,最初稱為「H-2077」。新世界是波旁(Bourbon)與鐵皮卡(Typica)自然雜交的結果,最早1943年在巴西聖保羅的蒂特米尼羅斯發現。卡杜艾繼承了新世界高產量、抗病性強、杯測品種佳的屬性,繼承了卡杜拉體型小,優質酸感、曝曬咖啡的屬性。
  • 薩爾瓦多咖啡推薦 薩爾瓦多咖啡風味特性 薩爾瓦多產區聖安娜咖啡
    薩爾瓦多位於中美洲,北部與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相鄰,西部及南部國界為太平洋海岸線。薩爾瓦多是中美洲面積最小的國家,同時也是中美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多火山,聖安娜活火山海拔2,385米,為全國最高峰;北部為倫帕河谷地;南部為狹長的沿海平原。薩爾瓦多國土面積雖小,但卻擁有幾十座火山,是世界上火山密度最大的國家,因此被稱為「火山之國」。
  • 是什麼帶給咖啡和巧克力豐富多變的口味? 咖啡與巧克力的成分有...
    是什麼帶給咖啡和巧克力豐富多變的口味? 咖啡與巧克力的成分有相似之處嗎?時間:2016-04-25 12:18   來源:生物探索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是什麼帶給咖啡和巧克力豐富多變的口味? 咖啡與巧克力的成分有相似之處嗎?
  • 中美洲的薩爾瓦多,為什麼會被稱為「火山之國」和「咖啡之國」?
    薩爾瓦多是薩爾瓦多共和國的簡稱,屬於北美洲,是一個位於中美洲北部太平洋沿岸的沿海國家,陸地上與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兩國相鄰。從經緯度位置來看,國家中心大致位於北緯13.5°和西經88.5°,地處北半球低緯度地區熱帶地區,位於西半球,從時區來看屬於西六區。
  • 咖啡對基因的影響?
    為什麼有些人在睡覺前喝一杯咖啡,然後安靜地睡覺,而其他人卻保持清醒幾個小時?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答案也許在基因中。
  • 世界咖啡地圖 咖啡豆種植基地分布圖 全球產區咖啡味道描述
    但前街咖啡並不會直接讓客人看餐牌點咖啡,客人來店消費一杯咖啡並不是前街咖啡的初衷,前街咖啡陳列這麼款咖啡豆,而且每到新的產季都會更換符合當季潮流的咖啡豆,在咖啡豆品種上下功夫,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客人能夠更多地了解不同產區的咖啡豆,更希望客人能與我們交流咖啡文化,這是一種相互成長的過程,喝咖啡的人能不斷豐富自己的咖啡風味認知系統,而前街咖啡也在同步進步當中,不斷去挖掘更多產區的咖啡豆,展現給更多人。
  • 萬國咖啡之印度——奶茶下的咖啡文化
    相比較於奶茶,咖啡在印度的普及程度似乎就弱了很多。但早在十七世紀,印度就開始了咖啡栽培業,是除了埃塞與葉門的第三號古早味咖啡。擁有著「舊世界咖啡」的野香韻味,醇厚度比中南美洲與非洲豆高。印度咖啡的生產量比起衣索比亞與任一個中美洲國家還多出許多,有90萬公頃的土地種植咖啡豆,是全球咖啡第五大生產國。除了產量大以外,印度的另一張咖啡名片就是風漬咖啡。這種季風處理法咖啡是無意間由大自然創造出來的新風味。
  • 不喝咖啡會死星人慌不慌?60%咖啡樹品種有滅絕風險
    在中國咖啡產業迅速增長、都市消費者嘗試變換各種口味的咖啡之時,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在全球已知的124種野生咖啡樹中,大約有60%面臨滅絕風險。長期看,全球咖啡產量將受到威脅。此外,28%的野生咖啡品種並不在保護區內生長,只有大約一半的野生咖啡品種保存在種子庫中。目前對野生咖啡的保護措施「不夠充分」。咖啡愛好者們喝到的成百上千種咖啡主要只來自於兩種咖啡豆——阿拉比亞咖啡和羅布斯塔咖啡。其餘大多數野生咖啡品種並不好喝,但它們的一些基因表現更好,比如會更耐寒。
  • 世界五大頂級咖啡產地
    而一個咖啡愛好者,一定會選擇購買咖啡豆、現磨衝泡咖啡細細地品味。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世界著名的咖啡產地。衣索比亞是著名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的誕生地,在所有產區中,以希達莫和耶加雪菲最為出眾,人們至今一直保持採收野生咖啡豆的傳統。海拔超過1500米的咖啡園,經過千年多的演變與適應,形成了獨特的咖啡風土。衣索比亞咖啡多為水洗豆,花香濃鬱,順滑細微,還有濃烈巧克力味和果香味。
  • 全球第四大咖啡生產國:薩爾瓦多的咖啡歷史,了解一下!
    到了80年代,薩爾瓦多成為全球第四大咖啡生產國,當時的產量是現在的兩倍還多。19世紀,化學染料被聰明的地球人發明出來了。薩爾瓦多之前依仗的經濟作物正是一種用作靛藍色染料的槐藍屬植物。這樣一來,這種植物完全失去了經濟價值,農戶只能改種咖啡,直接促進了咖啡產業的發展。種植槐藍的土地有一小部分由精英團體所控制,而種植咖啡需要的土地遠遠不止這些。
  • 利用基因尋找完美咖啡
    法國、中國等多個國家的研究人員4日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公布了咖啡的第一份基因組草圖。這一成果揭示了咖啡因在咖啡中的演化歷史,也有助於培育風味更佳、可抵抗氣候變化與害蟲的咖啡新品種,即完美咖啡。  法國發展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對兩種最重要的商業咖啡———中果咖啡和阿拉比卡咖啡進行了基因組測序。中果咖啡入口有酸味和澀味,而阿拉比卡咖啡則不容易有苦澀味。
  • 咖啡提神作用多久?基因告訴你
    根據這項研究,蘇格蘭的科學家已經確定了一個基因,可能對於身體如何分解咖啡因發揮了作用,這個基因中的變異可能會影響一個人飲用多少咖啡。這項研究稱,在攜帶PDSS2基因某種變異的人當中,咖啡因在體內分解的更慢。研究人員說,更慢的分解意味著,咖啡因在體內停留的時間更長,所以一個人不需要喝很多咖啡,就能獲得相同的效果。
  • 世界各地的咖啡你知道多少
    稱為Altura的墨西哥咖啡意味著它是在高海拔地區種植的。波多黎各咖啡於1736年從馬提尼克島帶到波多黎各,到19世紀後期,該島已成為世界第六大咖啡出口國。但是,颶風和其他咖啡生產國的競爭迫使該島尋求其他謀生手段。如今,咖啡行業正在通過精心種植的優質阿拉比卡咖啡品種復興而來,這些咖啡品種均以最高標準生產。
  • 未來的咖啡居然會是奢侈品!
    但會不會有一天再也沒有咖啡可以喝?你能想像就連到星巴克也買不到咖啡這樣的杯具情況嗎?        這不是什麼末日預言,咖啡雖不至於在我們有生之年絕跡,但是據澳大利亞氣候研究組織 The Climate Institute 最新報告預測,由於氣候變化、全球變暖、旱災、暴雨等,全球咖啡產地將於 2050 年消失一半,未來咖啡將供不應求、價高珍貴。
  • 什麼是優質咖啡 世界六大著名咖啡豆 瓜地馬拉咖啡豆 盧安達咖啡
    1、瓜地馬拉安地卡咖啡豆 瓜地馬拉試咖啡界相當著名的咖啡品種之一。肥沃的火山巖土壤造就了舉世聞名的口感,柔和、香醇略帶熱帶水果豐富的滋味,完美協調,加上一絲絲煙燻味,更強調它的古老與神秘。位於中美洲,墨西哥東南方的瓜地馬拉,擁有許多著名的上等咖啡栽植區。
  • 薩爾瓦多精品咖啡產區 為什麼說帕卡瑪拉咖啡品種拯救了薩爾瓦多
    曾經是世界第四大的咖啡產國薩爾瓦多因為數十年的內戰拖垮了整個咖啡種植業。隨著內戰的停止,當地人們開始整理已經荒廢已久的農地,重新種植了一批又一批的咖啡樹。近年咖啡樹開始收成,薩爾瓦多的咖啡也恢復了生機。最近前街不斷尋找薩爾瓦多多個產區莊園的咖啡豆,進行烘焙、杯測,通過對比,前街覺得薩爾瓦多咖啡豆特點以細膩柔和酸質和甜美均衡口感為主,風味走的是清新路線。
  • 復咖咖啡第一屆咖啡沙龍報名開始啦!
    ——《關於一杯咖啡的哲學》   COFFEE TIME   還記得9月的美食品鑑會嗎?   專業的咖啡師   為大家介紹了一杯咖啡的製作過程   帶領著大家探尋咖啡文化的獨特魅力   從選豆、烘焙、
  • 咖啡處理法 水洗法
    我們相繼分享了咖啡瑕疵豆系列、咖啡命名科學、咖啡大數據…(後臺回復相應關鍵詞可閱讀)咖啡處理法系列,本期話題:水洗處理法Washed/Wet Processing流程 Process篩選咖啡果採摘後倒入一個滿水的水池,進行枝椏
  • 世界上最著名的咖啡-貓屎咖啡
    當然是喝一杯提神咖啡啦。貓屎咖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咖啡種類之一,是全球最貴的咖啡種類,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關於貓屎咖啡的種種,一起來看一下吧。概述麝香貓咖啡,是印尼人指一種俗稱「麝香貓」的樹棲野生動物,屬於印度尼西亞的一部分。這種咖啡有個別稱,叫做有屎以來最香的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