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研究的論文面臨重大考驗,因汙染問題,可能使3萬篇論文作廢

2020-12-03 易美雲學術

隨著科學的發展,各種先進技術不斷提升,在細胞科學的研究方面,我們取得了讓人驕傲的成績,但是最近有一份調查顯示,這數十年來有超過3萬份醫學研究論文因汙染細胞而無效,科學家使用的細胞系中有20%-36%的汙染或者被錯誤識別。目前實驗室用於研究的細胞,實際上是來自豬和老鼠的身上,但是其中一部分卻被未知的其它細胞汙染了,因為這些受汙染細胞而取得的實驗成果,發表的論文,最後都沒有得到妥善處置,這些汙染細胞的研究,起碼損失了幾十億美元,如今全球最具權威性的Science進行了報導。

經過Science的報導,其中一種被汙染的細胞是HeLa細胞,就是癌症宮頸細胞,在20世紀50年代,這種細胞被首次培養,在實驗室中無處不在,經過檢驗之後,發現這種細胞會汙染和它接觸過的各種細胞,特別是HEp-2和INT 407,這些被汙染的細胞,如果科學家進行研究的話,意味著科學家可能在研究HeLa細胞,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科羅拉多大學的遺傳學家Christopher Korch經過了系統性的研究,發現1182種期刊中的5800篇論文中的HeLa可能汙染了HEp-2;271種期刊中的1336篇文章可能將HeLa與INT 407混合在一起;根據Science雜誌的報導,這7000篇論文又被其他論文引用214000次,這樣大的擴散,引起的後果是無法估量的。

這還只是兩個細胞系的汙染,如今有超過400中細胞缺乏來源證據,在實驗室的時候與人或者其他動物交叉汙染。細胞在進入培養的階段,會需要一段時間,如果有其他單個細胞進入這些原始細胞的種群,這時候人們很難發現,隱蔽性非常高。

有醫學研究者表示,如今很多抗體也存在這種驗證機制,Nature及其子刊,如今要求論文作者提交相關的證據,證明他們使用的細胞系的準確性,通過外界幹預的手段,防止汙染的細胞進一步擴大,從而創造更多的有價值的研究。

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進行了很多研究,如今如果需要將這些有問題的論文實驗從新來過,這樣的損失真的是太大了,但是我們卻不得不這麼去做,否則導致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錯誤的結論會讓我們的科學受到很大的挑戰。

你們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PLoS ONE:HeLa細胞幽靈---細胞系汙染導致大約3.3萬篇論文存在問題
    2017年10月19日/生物谷BIOON/---幾十年來,像著名的HeLa細胞這樣的永生細胞一直在汙染著實驗室中的其他細胞培養物。因此,關於某些細胞的科學研究實際上是在討論其他的細胞。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內梅亨大學的Willem Halffman和Serge Horbach發現了3萬多篇關於這些錯誤的細胞的論文。
  • PLoS ONE:HeLa細胞幽靈---細胞系汙染導致大約3.3萬篇論文存在...
    2017年10月19日/生物谷BIOON/---幾十年來,像著名的HeLa細胞這樣的永生細胞一直在汙染著實驗室中的其他細胞培養物。因此,關於某些細胞的科學研究實際上是在討論其他的細胞。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內梅亨大學的Willem Halffman和Serge Horbach發現了3萬多篇關於這些錯誤的細胞的論文。
  • 小保方晴子「萬能細胞」論文造假 或面臨刑事訴訟
    央廣網北京2月11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昨天召開發布會,宣布有關STAP細胞不正當研究的處分安排,對論文被認定存在違規問題的前研究員小保方晴子「予以解僱處分」。正考慮對小保方等人提起刑事訴訟,並要求歸還研究費。
  • 危機 | 35000篇論文或因圖像重複不當而撤稿
    最終他們確定了59篇文章是有問題的。隨後,他們把這個情況通報雜誌社,最終有42篇論文更正了圖片,5篇被撤稿,還有12篇沒有採取任何應對措施。mBio主編Arturo Casadevall認為稱,這是意料之中的,因為許多論文重複用圖並不是故意的。
  • 問題軟體毀了5篇論文
    本報訊 2006年12月22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刊登了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蛋白質結晶學家Geoffrey Chang和5位共同作者的一篇請求撤銷發表在《科學》上的3篇論文的信,其中1篇論文發表於2001年,另外兩篇論文發表於2005年。
  • 她獲國際奧賽金牌、保送北大、連發3篇Science論文,公司大獲成功
    隨後,連發三篇Science論文,入選福布斯2014年30歲以下30個科學醫療領域領軍人物,入選2017年度「全球青年領袖」榜單……並且在2017年,楊璐菡和George Church教授共同創立了杭州啟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使用基因編輯技術生產出可用於人體移植的安全有效的細胞、組織和器官,解決中國和世界器官移植供體嚴重短缺的問題。
  • 細胞系交叉汙染導致數萬項無效研究,新技術助力新的鼻咽癌細胞系
    來自荷蘭內梅亨大學的Willem Halffman和Serge Horbach發表 於2017年10月12日PLoS ONE期刊上題為「The ghosts of HeLa: How cell line misidentification contaminates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的研究(1),發現3萬多篇論文使用了HeLa細胞交叉汙染的錯誤細胞系導致研究結果無效
  • 臨床試驗已導致多人死亡,世界幹細胞權威專家再被指18篇論文造假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系統性總結這些論文問題的正是前不久因指出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大量論文存在圖片問題而名聲大噪的分子生物學家Elisabeth Bik(伊莉莎白·畢克)。Catherine Verfaillie的論文描述了一種多能成體祖細胞(MAPC),這是一種來自骨髓的幹細胞,論文中宣稱它們幾乎可以生長分化為任何細胞類型。正是這篇論文,讓她的實驗室名聲大噪。
  • 分析了3篇全國「百篇優博」論文,我發現了學位論文選題的關鍵!
    可以說,明確的問題意識是學術創新的必由之路,也是所有優秀學位論文的共同特性。本文選取作為分析樣本的三篇論文,都曾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都是本學科百裡挑一的優秀研究成果。儘管論文的作者分屬於政治學和中國哲學等不同學科,但他們研究的主題都是政治學中的問題,是典型的規範論文,以之作為樣本分析的材料是合適的、恰當的。首先分析論文的問題意識。
  • 他騙了全世界 美國知名心臟專家31篇論文造假
    然而讓人震驚的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近日宣布,曾在這個機構任職的安韋薩有31篇論文因造假需要撤稿。這一消息震驚全球學術界。心肌上動「心機」 他騙了全世界心肌細胞是心臟泵血的動力來源。心肌細胞出問題可能導致嚴重疾病甚至死亡。
  • 2019 十篇Nature生命科學研究論文盤點
    Nature 刊登過許多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研究進展,比如1953年那篇被譽為「生物學的一個標誌,開創了新的時代」的DNA雙螺旋結構的論文。本文將對2019年Nature刊發的10篇生物醫學重磅論文進行盤點。
  • 2017年最受全球媒體關注的百篇論文,7篇有中國學者參與
    截止到今年11月15日,Altmetric統計了過去一年中產出的超過220萬篇科學論文的1850萬次曝光和非學術論文類引用,整理並公布了2017年的論文Altmetric指數百強榜單,列出了那些在社會公共領域引起最強烈關注或討論的科學研究。
  • GPT-3獲NeurIPS最佳論文獎,華人學者獲經典論文獎
    包括GPT-3在內的三篇獲得最佳論文獎,一篇2011年論文獲得時間檢驗獎。該結果解決了博弈論、計算機科學和經濟學之間一個長期存在的開放性問題,並且可能對涉及中間人的遊戲產生重大影響,例如,、最出圈的論文,來自OpenAI的研究,也就是鼎鼎大名的GPT-3,作者數量達到31人之多!
  • 學術圈「造假之王」,200餘篇論文有183篇論文被撤稿
    其中騙子之王更是達到前無古人的地步,發表論文數212篇,因涉嫌造假而遭到撤稿的就達到了183篇之多。然而打假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也因此誕生了有名的「學術警察」。學術界可能是這世界上僅以「自我審查」作為主要行為監督方法的群體之一。
  • PubPeer網站對她4篇研究論文的質疑
    近日,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的4篇論文出現在了PubPeer網站,這四篇論文被質疑存在
  • 中國科學論文篇數超美,躍居世界第一
    考驗一個國家的科技含量的是這個國家的科技投資、科技研究者以及他們所發表的科技論文數。以前中國在全球所發表的科技論文不論在質量上還是數量都大大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然而現在據日本研究所統計分析,中國科學論文篇數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論文質量也在慢慢追上美國。
  • 【中國科學報】細胞出版社中國年度論文和機構揭曉
    論壇揭曉了細胞出版社2019中國年度論文和年度機構獲獎名單。中國科學報社作為第三方,通過特邀專家評審、結合數據分析,在特刊入選論文中遴選出年度論文,並綜合各研究機構在細胞出版社發表論文數量及國際影響力,遴選出年度機構。  據介紹,歷經45年的發展,Cell Press目前已擁有50種出版物,學科覆蓋領域也逐漸從生命科學領域向全科學領域拓展,為中國科學家展現科研成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世界舞臺。
  • 曹雪濤論文受質疑續:3篇論文作者承認用錯圖
    隨後的2天內,有6篇論文的作者(5篇論文的第一作者,1篇論文的通訊作者)針對此事作出回應。截至目前,有3篇文章的作者表示,論文中確實用錯了圖片,導致文內圖片重複。北京時間11月18日下午,Bik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採訪。她對已有的回應表示滿意,但認為仍有數十篇論文中的疑點需要解答。
  • 這所大學的22篇博士論文被抽檢,竟然高達30%的論文存在問題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因研究生論文送審後不合格,高校處罰導師,包括停招、影響晉升等》,如下:5月7日,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網站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我校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結果及處理意見的通知經送審與增評,2篇碩士論文被認定為「存在問題學位論文」,合格率98.53%。共有10篇論文被出具一份不合格意見,佔全部送審論文的7.35%,其中博士學位論文6篇,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3篇,專業碩士學位論文1篇。
  • 兩篇Science論文構建出胎兒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其中的一個細胞圖譜繪製了15種胎兒組織中單個細胞內的基因表達,另一個細胞圖譜繪製了這些細胞內單個細胞的染色質可及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1月13日的兩篇Science論文中,論文標題分別為「A human cell atlas of fetal gene expression」和「A human cell atlas of fetal chromatin acces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