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人有46個23對染色體,21、18、13三體就是胎兒的第21對、第18對、第13對染色體比正常的2個,多出來1個,就叫XX三體。其中21三體就是唐氏綜合症。
任何年齡的孕婦都有可能懷上染色體異常的胎兒,但是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隨著孕婦年齡的增長而明顯增加,如25歲以下的孕婦中染色體異常的發生機率為1:1185,而35歲時則高達1:335,故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需做染色體檢查。寧波市第一醫院婦科張富斌
1.唐氏篩查為可能性檢查:高危人群只是說胎兒更有可能是唐氏兒,低危人群中也有可能是唐氏兒
2.在全部孕婦中約有1/10的孕婦篩查是高危人群,高危人群中1~2/100是唐氏兒,也就是在孕婦中有1~2/1000是唐氏兒
3.當驗血篩查值大於1/270為高危人群,正常值是1/700左右。國際上標準是1/270
4.唐氏篩查值是修正值。影響唐氏篩查值的因素主要有:孕婦年齡,體重、孕周,胎兒分泌的胎甲蛋白,胎盤分泌的人絨激素,藥物因素,遺傳因素等。保胎時吃「多利媽」使人絨激素超出正常值可能影響唐氏篩查值。
確診方法
要確定胎兒是否為唐氏兒醫學手段有羊水穿刺術,進行胎兒細胞染色體核型分析,及酶學檢測,從而對胎兒的染色體病和代謝性遺傳病作出診斷,值得一提的是,一種無創產前檢測方法可以直接從孕婦外周血液中提取胎兒DNA,從而確定是否為唐氏兒。
羊水穿刺術:抽取羊水,培養胎兒脫落在羊水中的細胞,檢驗細胞的染色體(檢驗胎兒的21染色體),準確率100%。
抽取羊水:取20ml羊水,風險是可能感染,羊水洩露,流產,流產的可能性(概率0.1%)
培養胎兒脫落在羊水中的細胞,成功率98%。
4、注意事項
在產前篩查時,孕婦需要提供較為詳細的個人資料,包括出生年月,末次月經、體重、是否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雙胎,是否吸菸,異常妊娠史等,由於篩查的風險率統計中需要根據上述因素作一定的校正,因此在抽血之前填寫化驗單的工作也十分重要。
5、結果評估
高危結果
(1)確診是否的確為唐氏兒
準媽媽檢查結果為「高危」只是表明了胎兒患唐氏兒的概率高於1/270,但並不表示胎兒就一定為唐氏兒。所以,接下來要近一步確診胎兒是否真的是唐氏兒。
確診唐氏兒一般都用羊膜腔穿刺。羊膜腔穿刺適宜孕16~20周的孕婦。
(2)唐氏兒的處理
唐氏症候群還沒有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最好是終止妊娠。
低危結果
(1)確診是否的確為唐氏兒
一般而言,唐氏結果是低危只是表明胎兒患唐氏症候群的風險較低。但篩查結果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決定的,可能引起誤差,最好採血排除遺傳性的呆傻疾病。
(2)堅持孕期檢查
堅持做其他孕期檢查,準確了解胎兒的發育狀況。
綜合症狀
唐氏患兒具有嚴重的智力障礙,伸舌樣痴呆、生活不能自理,部分患兒伴有複雜的心血管等疾病,需要家人的長期照顧,會給家庭造成極大的精神及經濟負擔。
誰會生出「唐氏兒」?
唐氏症候群是一種偶發性疾病,所以每一個懷孕的婦女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兒」。生唐氏兒的機率會隨著孕婦年齡的遞增而升高。(30歲以上的懷孕婦女生出唐氏患兒的機率成倍增加)
如何篩查?
一般來說,做唐氏篩查時檢查前一天晚上12點以後禁食水,第二天早上空腹來醫院進行檢查(空腹不是必須的)。另外,檢查還與月經周期、體重、身高、準確孕周、胎齡大小有關,最好在檢查前向醫生諮詢其他準備工作。
篩查包括抽取孕婦靜脈血,以及超聲指標NT(頸背半透明膜厚度)或甲型胎兒蛋白(AFP)和絨毛促性腺激素(HCG)和游離雌三醇(uE3)和抑制素A(Inhibin A)(中期四項)的指標,結合孕婦預產期、體重、年齡和採血時的孕周,計算出「唐氏兒」的危險係數,這樣在假陽性率5%時,可以查出80%以上的唐氏兒。
1、產前篩查
在母血清產前篩查多項指標的檢測中,一般採用放免、酶免,時間分辨免疫螢光法,化學發光方法。由於放免、酶免結果變異較大,一般多採用時間分辨免疫螢光法和化學發光法。
2、無創DNA檢測
基因檢測手段應用於產檢,該技術2010年開始進入臨床。原理很簡單,胎兒的細胞通過胎盤會滲透到母血中,被母體免疫系統破壞,胎兒的DNA就會殘留下來。抽5ml的母血,就足夠檢測出胎兒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