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能精確到啥程度?

2020-11-26 中國網財經

  將來15分鐘後1公裡內的天氣都能知道

  本報記者 溫傳斌

  當你在暴雨中行駛,地圖軟體會提醒你:「前方道路已嚴重積水,您的車輛駛入可能會遭水淹,建議您繞道文三路。」這並非好萊塢電影中的場景,而是不久的將來,高德地圖將實現的重要功能。

  2014年5月27日,中國氣象局與阿里雲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挖掘氣象大數據的深層價值。海量氣象數據將通過阿里雲計算平臺,變成可實時分析應用的「活數據」,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民生。其中,雙方將促進氣象數據與高德地圖的合作,結合地圖數據提供更加精準的區域天氣預報,以及制定線路的天氣實況以及氣象回顧服務,對可能影響物流運輸的天氣給予預警等。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未來,高德地圖將告知使用者15分鐘後1公裡內的天氣狀況,以及某條街道24小時前刮過很大的西北風,前方500米的立交橋下有3米深的積水,某條路因為暴雨可能爆發泥石流等等……這些數據分析結果,來源於阿里雲計算的超強計算能力對氣象大數據精準挖掘的結果。

  據介紹,基於構建在阿里雲上的高德LBS服務,高德地圖將可以實現基於位置的天氣預警服務,主要應用在包括旅行、交通、自然災害、城市突發天氣的預警等方面。曾經暴雨事件給人們留下的陰霾,如若有導航可以提前告知立交橋下可能有深度積水,挽回的將是最珍貴的生命;對驢友們來說,如果從四川到西藏自駕遊,那麼沿途所經地區的天氣預警,也將為旅行提供極大的便利與安全保障。

  同時,有別於以往簡單的路況播報和最短路線查找的單線條導航,高德地圖利用雲計算和大數據,將實現多維度的立體GPS導航功能,打造「實時交通+實時天氣」的服務模式,實現精準到每平方公裡的天氣預報。

  「氣象是飄在天空中的『雲』,阿里雲是提供海量計算能力的『雲』。這兩朵雲結合,未來產生的經濟社會價值不可估量。阿里巴巴將結合旗下各項業務,率先推動氣象大數據在中國的應用。」 阿里雲計算總裁王文彬在發布會現場向記者表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步入數據化運營時代,雲計算將成為像新時代的基礎設施,為各行各業提供公共服務。

相關焦點

  • 日本天氣預報精確到3小時以內 體現中暑指數等
    防範這種極端天氣和突發天氣狀況,天氣預報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是據媒體報導,很多市民都反映天氣預報不靠譜,比如天氣預報35℃的時候,實測溫度高達45℃。有專家就指出,氣溫預報確實低於城市居民體感溫度。出現這種矛盾的原因是傳統意義上的天氣預報已經不能跟上城市擴張步伐和人們的個性化需求,未來亟待推出更為精細化、人性化的預報。在這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
  • 天氣預報準確率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每逢暴雨或高溫預報之後,似乎總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有的說「天氣預報越來越準,說下雨就真的下雨了」,有的卻說,「又被忽悠了,說好的暴雨為何遲遲不來」「說好的暴雨為何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些爭議的背後,是否有人們認知上的差異以及主觀感受的不同,客觀上的天氣預報準確率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我國天氣預報的水平又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揭秘航空天氣預報:每天起得最早 預報精確到1小時
    很多人認為空管隸屬機場,其實這是一個獨立存在的行業,他們在候機樓旁高高的塔臺之上,萬裡高空之下,24小時不間斷地為航班指引出一條安全、順暢的「天路」……天氣是複雜多變的,什麼樣的天氣會影響飛機起降?航空氣象預報與一般的氣象預報有何區別?
  • 揭秘航空天氣預報:起飛前3小時準備 精確到1小時
    原標題:揭秘航空天氣預報:起飛前3小時準備 精確到1小時預測「天公」表情的「慧眼」班組他們在候機樓旁高高的塔臺之上,萬裡高空之下,24小時不間斷地為航班指引出一條安全、順暢的「天路」。高原機場上凍霧、高吹雪、強沙暴、強雷雨等複雜天氣時常出現,考驗著「慧眼」班組職工的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慧眼」班組的航空氣象觀測員在分析衛星雲圖。
  • 天氣預報是個啥?憑啥說預報不準?氣象局有話說!
    &nbsp&nbsp&nbsp&nbsp首先,說說究竟誰能發布天氣預報——&nbsp&nbsp&nbsp&nbsp氣象法規定「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按照職責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並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補充或者訂正。
  • 天氣預報準不準?——關於概率預測
    我總覺得小時候的天氣預報比較科學,該說啥說啥,明天中到大雨三級風,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至於下不下那再說。現在可好,降水概率60%,這叫啥態度,報不準你可以說不一定,啥叫60%?那到底是下雨還是不下雨?有沒有人也這樣質疑過?
  • 天氣預報呈精準化趨勢:網格預報精細到點位、分鐘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以及智能終端的普及,人們希望隨時隨地查詢天氣——10分鐘後會不會下雨?自己所處的街道降雪量會有多少?應運而生的智能網格預報,可以解答大家的疑問,提供更精細、更個性化的氣象服務。 什麼是網格預報?氣象部門官方的網格數據公眾啥時候能用上?智能預報的發展會帶來哪些變化?3月23日「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記者走訪中央氣象臺的有關專家,帶您走近還略顯神秘的網格氣象預報。
  • 天氣預報為什麼越來越準?
    從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到很久以前,人類都認為神對天氣有使用權和支配權,渺小的自己,怎麼能預測天氣呢?觀測意識和儀器的出現啟蒙運動帶來了理性之光。你手裡有了錘子,那看啥都想敲一敲。你心中有了理性,那看啥都想測一測。於是從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人陸續開發了一系列的儀器,對溫度、溼度、風向、氣壓等天氣因素進行定量觀測。
  • 上海天氣預報免費下載
    上海天氣預報免費下載將為您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軟體體驗 快來下載天氣預報預報吧,內容精確到幾點幾分!上海天氣預報免費下載軟體亮點:【實時天氣信息】實時獲取您當前位置的天氣預報和空氣品質汙染指數;【逐小時天氣預報】輕鬆查閱24小時內天氣變化,提早預防早晚溫差過大;【7日天氣預報】簡約7日天氣,風向,溫度,空氣品質預報;【空氣品質預報】分時空氣品質和未來5天空氣品質信息查詢
  • 漲知識|空氣品質預報、重汙染預警和天氣預報操作有啥不同?
    她希望「空氣汙染預警能夠像天氣預報一樣,預測未來7天。那麼,空氣品質預報、重汙染預警和天氣預報在操作上有何不同?空氣汙染預警最早能提前幾天?準確性多高?空氣品質預報、重汙染預警的嚴格作業流程不僅與天氣預報相似,而且與天氣狀況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在空氣品質預報作業流程中,預報員們需要分析未來7-10天數以百計的空氣品質相關數值預報、氣象數值預報、實時空氣品質監測、氣象實況觀測相關圖形和數據產品。
  • 「天氣預報瓶」真能預測天氣?
    這樣一個神奇的瓶子,真的如它的名字那樣,可以準確預報天氣嗎?記者用網購的「天氣預報瓶」進行了多天的觀測,結果發現「天氣預報瓶」預報天氣並不準確。業內人士表示,天氣預報瓶可用於觀賞,但拿它預報天氣,並不科學。[疑問]長啥樣?呈水滴狀「顏值」高  「天氣預報瓶」從何而來?
  • 天氣預報準確率能到80%?真的!
    大家都習慣了天氣預報帶來的便捷服務,但是否知道目前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多高?它的「前世今生」怎樣?未來的天氣預報會如何發展?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給大家作出了解答。預報準確率可達80%曾慶存介紹,目前的3天預報,在全球範圍可達70%至80%的準確度,如果是一定區域,比如我國華南地區的3天預報,準確度能高於80%。同時,國際上天氣預報的有效性已從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
  • 經常吐槽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真的沒有以前準了嗎?
    天氣預報與生活密切相關。老百姓通常依據氣象臺預報的陰晴冷暖計劃穿衣和出行。天氣預報的準確程度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關於天氣預報的笑話和疑問也不少,「天氣預報怎麼越來越不準了?」「為什麼一開運動會就下雨?」「局部地區是什麼地方,怎麼老下雨?」……實際上,這些常見的和看似簡單的問題裡面涉及到很多科學問題和天氣預報的實踐問題。1.
  • 師太不同意第一期:天氣預報瓶,真能預報天氣?
    隨著天氣的變化,瓶子裡溶液的結晶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觀察結晶就能預報天氣。然後就是各種淘寶賣家的介紹,都說能預測天氣——「當瓶中液體清澈乾淨,代表天氣晴朗;當瓶中液體混濁朦朧,代表天空多雲陰鬱;當瓶中出現大片結晶,代表將降溫甚至下雪。」
  • 天氣預報能追溯到五千年前?古人如何預知陰晴雨雪?
    天氣預報能追溯到五千年前?古人如何預知陰晴雨雪?今年的冬天還沒到來,有關「60年以來最寒冷的冬天」的消息卻早已在網際網路上鋪天蓋地,在這其中,很多自媒體還煞有介事地搬出「拉尼娜現象」試圖進行佐證,這也辛苦了中國氣象局,即使發了很多次闢謠新聞,但看來現在依舊有許多人相信。
  • 2020年中國氣象預報或精確到「小區」
    小微說:這對於大部分人是沒必要的,但像某些特殊作物種植、收割就很需要精準的天氣信息了。中國氣象局近日發布了《國家氣象科技創新工程(2014—2020年)實施方案》。隨著一系列氣象科技攻關任務的實施,到2020年,中國天氣預報精細化程度可能從現在的「區縣級」提高到「小區級」。《方案》提出,通過技術攻關,建立覆蓋整個中國區域1-3千米解析度的精細化區域數值預報模式系統,帶動典型區域1千米解析度區域數值模式發展。
  • 霧天能見度 精確到個位
    「霧天是怎麼預報的?」「能見度是如何觀測的?」最近兩天的持續大霧讓不少市民對霧的預報很感興趣。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告訴記者,以前測算大霧能見度主要靠目測,從去年開始,青島使用能見度觀測儀器,通過這種雷射儀器觀測,霧天能見度數值可精確到個位數。目測能見度一天測8次    「目前,我國氣象部門能見度觀測分為人工目測觀測和自動設備觀測。
  • 數值天氣預報——現代天氣預報的基石
    事實確實如此,2018年全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已達87%,暴雨預警準確率提高到88%。為什麼天氣預報能達到這樣一個水平呢?這主要得益於數值天氣預報的不斷發展。可能大多數人對數值天氣預報比較陌生,下面就為您揭開數值天氣預報的神秘面紗。
  • 數值天氣預報(上)
    這樣方法叫數值天氣預報,亦稱「天氣預報的流體力學方法」。它是目前全世界都在用的一種天氣預報方法尤其對3~7天內的預報,比較準確。它是根據描述大氣運動規律的流動力學和熱力學原理,構成閉合方程組,也就是大氣的數值模型,只要知道某個時刻大氣的初始狀態,就可通過數學方法求解,計算出來某個時間大氣的狀態,亦就是通常所說的天氣形勢及有關的氣象要素如溫度、風、降水等。
  • 四川將建頂級雷達 能精確預報降雨雷暴時間(圖)
    能精確預報幾時幾分成都市區裡會打雷、降雨,總價值5700多萬元的國內頂級「測雨雷達」將在蓉城「落戶」。昨(23)日,該雷達的規劃設計圖在省氣象局「現身」,承載該雷達的探測塔將於今年底動工。  「測雨雷達」也被稱作都卜勒雷達,是我國新一代頂級天氣雷達,其主要功能是探測  和測量天空中雲層的移動速度及其雨粒含量,它能預測出包括降水、熱帶氣旋、雷暴、龍捲風、冰雹、凍雨等在內的眾多災害性天氣,大大增強城市的減災防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