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妹喜、玉藻前有什麼關係?看中日誌怪小說,談談兩國狐文化

2021-01-14 浩然文史

關於狐狸傳說的詳細記載,文史君推薦兩本書作為我們的參考。在中國,宋初李昉等編成的《太平廣記》中有九卷的篇幅;而東鄰日本的《今昔物語》也分三部分講述了狐狸傳說。

一、《太平廣記》的狐

《太平廣記》開篇第一卷第一篇《說狐》中,唐代狐具有變人之術,多為女子,且常為蠱魅的狐妖形象。文史君歸納出《太平廣記》中狐的特徵:

第一種是以狐喻妓。在《太平廣記》卷四百五十中,唐河東薛迥在東都與娼婦玩樂,有一日午夜,娼請數次請求離開,薛迥交代看門人不開鎖,娼婦便變成變成野狐,從儲水窖中逃了出去。李建國在《中國狐文化》中認為「這是第一例狐妓故事,標誌著狐妓原型——宋以後曾不斷出現於小說之中——的建立。」認為這是「開創了以狐喻妓的先河,給娼妓文化注入新的觀念。」

後來,在淫狐的妖媚形象中,從性誘惑到正常婚戀,甚至成為了賢妻良母的角色。《太平廣記》卷四百五十四中女狐一改之前蠱惑男子與其交接吸取精氣的形象,李氏為計真育七子二女,隨著丈夫東奔西走而毫無怨言。同樣的還有卷四百五十一「賀蘭進明」條。這些故事中的女狐已不再是風流的妖狐形象,而更多地表現出善的一面。

此外,還有狐男士人的形象。卷四百四十九中李元恭條中所載故事中,儒雅風流,江郎才俊,超凡脫俗,富有學識,具有非常明顯的儒生文人特徵。與其唐代士人和科舉制度推行的背景相聯繫。故事中狐男通過搶佔民女而達到與高位聯姻的目的,反映了士人其時對門第的一種渴望。而狐男最終被道士所殺,反映了士人身份低微,希望落空的結局。具有一定的時代色彩,是一種其時代的映射。

現實世界的狐狸

二、《今昔物語》中的狐

《今昔物語》共分為天竺、震旦、本朝三部分,分別講述印度、中國、日本的志怪故事,其中有關狐的故事,同樣也可粗略地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被佛法救贖或者懲罰驅逐的狐。其中卷十四第五篇《為就死野幹寫法華人的故事》講述了一名男子通過超度《法華經》使得死狐超度的故事。文章實際上是宣揚「佛法無邊」。「狐」作為超度對象死而復生,而男子誦讀《法華經》使狐狸復生,夢中醒來深受感動越發的堅定信仰,實際上故事更多地具有教化信眾的功利意義。這也符合《今昔物語集》作為佛教故事集的特點。

伏見稻荷神社,位於日本京都

第二類是「狐變」,也就是所謂的狐妖作祟。卷二十七第三十九篇《狐變人妻形來家的故事》所載故事中狐的變化之術上升至與真人面孔絲毫不差的程度。

神社狐狸雕像

第三類主要講狐狸善惡具有兩面性。卷二十三第十七篇《尾張國女降伏美濃狐的故事》中狐為「娶狐為妻之人的第四代孫」,便是指上文中「狐直」傳說中的夫婦。此篇中的狐並不是僅僅作惡,美濃狐懂得報恩,信守承諾,這是狐意象的一種「人性化」。狐並不再是單純產生妖祟的獸性產物,而是擁有了人性。

葛飾北齋關於狐妖的圖畫

三、兩作品中狐形象的異同表現

兩書中狐形象的設定類似,以狐女為主;狐妖作祟的形式相近,都是變幻人形,誘惑男子,欺騙財物等。並且兩書中的狐妖形象都體現了人性化色彩,狐形象具有善與惡的兩面性。

狐狸面具

兩書的差異也很明顯。《今昔物語集》中更多體現了佛法教化的作用,例如一些狐通過佛法得到了救贖,一些狐被僧人做法懲罰驅逐,狐的結局與《太平廣記》不同,關於狐作祟被暴露的結局,多是遁走,而非《太平廣記》中的擒殺。

四、兩作品狐形象存在異同的原因

(一)同:中國古典文化源流對日本的影響

日本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在古代時期吸收學習了中國文化,中國古典文化源流對日本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文學作品狐意象的藍圖上,日本狐文化不斷發展和演變,形成了如今我們熟知的日本狐形象。中日狐形象的共同之處,說明了中國古典文學對日本的影響。

日本動漫《火影忍者》中的九尾狐

如上文所說,中國的九尾狐形象,在日本演變成最知名的「玉藻前」形象,並在傳說的敘述中有著從中國逃往日本的時間邏輯聯繫。中國的狐形象蘊含的五行學說等理念影響了日本稻荷神的民間信仰。日本的稻荷信仰依照狐狸是土德的代表將稻荷神作為土地神祭拜,乞求五穀豐登,相生相剋的理念無疑受到了中國的狐妖形象,另一方面又是一種對中國早期瑞狐形象的繼承。而中日兩國的古典文化作品對於狐均有著兩面性的評價。以日本為例,日本一方面有著狐幻化為人,欺騙人類的狡詐形象,一方面又有著稻荷神的祥瑞形象。同樣中國也有著祥瑞和不祥的雙重意象。

遊戲中的「玉藻前」

雖然在《今昔物語集》中,狐的形象較為本土化和單一化,但在書中狐文化形象的內核仍與中國狐文化有相通之處。換言之,日本狐文化是一種脫胎於中國狐文化,加以本土化發展再創造的文學文化。

(二)異:日本本土文化價值觀的影響

日本狐文化雖然與中國狐文化有著很多相通之處,但仍然存在著很多差異。這是由文化傳播過程中的本土化所造成的。差異具體表現為:

首先是雙方在狐故事差異中體現出的自然觀差異。中國在儒學影響下形成了人定勝天,以人為中心的自然觀。這種自然觀認為人處於自然界的最高地位,可以支配世間萬物。體現在狐文化上便在於大多數狐均有著斃命的下場。而處於自然環境惡劣而對自然充滿敬畏的日本人的自然觀中,萬物有靈,人是自然中的一員,應與自然和諧相處。佛教故事集《今昔物語集》中由於附加了佛教思想,日本人的自然觀體現得更為明顯,狐多是被懲罰而自行遁走,不存在狐被輕易殺死的情況。

《今昔物語集》書影

其次是對狐的感情色彩不同。漢唐之後中國志怪小說中對狐的態度多為排斥和貶低,僅有少數體現其「善」的一面。這是中國對於「物老成精」的一種對異類的排斥。而日本對於稻荷神社的崇拜,將對於瑞狐的崇拜上升為一種民間信仰。

文史君說:

中日文化雖然存在著國別差異,但在具體關照下又有著許多相似。日本狐文化源於中國,受當地價值觀、宗教等因素影響和作用下,日本狐形象從中國狐形象中脫胎並不斷本土化,形成了如今日本文學作品中極具有特色的日本狐形象和日本狐文化,反應在衍生的文學動漫影視作品中。

參考文獻:

1.金偉譯:《今昔物語集》,萬卷出版社2006年版

2.(宋)李昉等:《太平廣記》,中華書局1961年版

3.李建國:《中國狐文化》,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4.徐麗麗:《中日古典文學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年

(作者:浩然文史·鄭大嵩陽國學會)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馬欄山觀止客廳首次向公眾開放 上演絕美「狐」文化沉浸式藝術體驗
    「《狐說》是一部闡述狐狸精文化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術著作。它不僅僅是一本嚴肅的社科讀物,還具有可讀性和趣味性。」文化沙龍現場,李鄭龍講述了《狐說》成書緣起與過程。他表示,嶽麓書社歷來以古籍出版為主,但是傳統文化的外延是很寬泛的,傳統志怪文化則是中華傳統文化星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而「狐」又是其中最具典型的形象。
  • 日本的「鬼」文化源於中國,日本人卻說日本的「鬼」和中國不一樣
    "狐文化"的淵源 前一段時間,國漫《百妖譜》前兩集剛剛播出,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過的朋友應該都還記得其中那個情深義重、冒著生命危險自斷尾巴去拯救兒時夥伴的灰狐。狐文化在中國文學裡可謂是非常獨特的一個元素,最早的狐狸傳說也出現在《山海經》當中:"又東三百裡,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
  • 狐狸狐狸,說的到底是什麼狐?
    上一篇狗年專輯「說狗話狼」中我們講到了上海動物園的四種狼:鬃狼、黑背胡狼、北極狼和狼,不過,犬科大家族裡還有一大類不容忽視,那就是人們常說的「狐狸」。「狐狸」在動物分類學上,也屬於食肉目犬科。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喜歡把狐叫做狐狸,其實狐和狸是兩種同屬於犬科的動物,因都是夜間活動,體型外貌和食性又相近。
  • 韓瑞亞:《異類——狐狸與中華帝國晚期的敘事》
    內容簡介狐狸,作為一種神秘的存在,在古代中國似乎無所不在:閣樓上的奇怪聲響,野外的草廬墓穴,茶餘飯後的奇談,輕鬆的閒暇讀物,它甚至成為了民間信仰的一員。從唐傳奇開始,至明清小說盛行,狐狸作為一種介於人與非人中間地帶的存在,在志怪小說中的形象不斷發展。
  • 中國志怪小說的發展脈絡是什麼樣的?
    這已經與後世志怪小說中經常講的因果報應故事相差無幾了。然而這樣的記述雖然有了志怪的雛形,但並不等於就是志怪。志怪的真正獨立,要到漢代。這一時期的志怪,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受《山海經》影響的地理博物類志怪,典型的代表是託名東方朔的《神異經》。第二種是受《穆天子傳》影響的傳記類志怪,比較典型的代表有劉向的《列仙傳》《徐偃王誌異》等。
  • 日本鬼怪文化雖興盛,源頭卻在中國,看看山海經神獸你就明白了!
    但是有一個事實是,鬼怪也是一種文化的存在,它是有淵源的。日本妖怪種類有非常多,數量有6、7百種,但是這些妖怪的原型,只有10%來自日本,70%都來自中國。封建社會日本是中國的附屬,其實他們很多妖怪都不是「本地妖怪」,都是中國出口過去的。 為什麼大部分妖怪的原型都來自中國呢?
  • 「後日美同盟時代」的中日關係展望
    因其缺少平等內涵,有日本學者索性稱日本是美國的「附屬國」。鳩山政權對美外交的關鍵詞就是「對等」二字,其用意與其說是要加強兩國的同盟關係,倒不如說是要告誡美國:「從此以後請尊重日本獨立自主的關切!」日美關係直接影響到中日關係的發展走向,日美兩國不僅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實力大國,又是結盟關係,這對鄰國的威脅確實很大。不過。美國總統歐巴馬上臺後,努力調整美國的亞太戰略。
  • 五位專家談中日關係現狀及發展
    因此,中國領導人與日本朝野政治家及各界人士的廣泛接觸,將有助於切實增進兩國政府和人民之間的了解,為兩國關係在正確認識歷史的前提下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記者:當前中日關係的基本特點與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蔣立峰(中華日本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日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中日關係是我國對外關係的重要方面。
  • Fate:為了這套玉藻前cos,美女熱到中暑,最後的正片不負眾望
    Fate:美女熱到中暑,只為這套玉藻前cos,網友:美到無可救藥Fate:為了這套玉藻前cos,美女熱到中暑,最後的正片不負眾望Cn:AkuNa安_o3o今天給大家帶來fate中的玉藻前cosplay,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玉藻前這個角色在fate裡面是賢妻志願滿滿的巫女咒術師。
  • 淺談中日關係的現狀和趨勢 中日關係真的解凍了嗎?
    至誠網(www.zhicheng.com)2月19日訊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月16日發表文章稱,中日關係中的不信任和信任始終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雖然私人資本通過貿易和投資主導著中日之間的信任,但由於內部和外部政治結構關係,不信任情緒依然盛行。
  • 《赤狐書生》上映,狐狸為何從祥瑞的象徵,變成誘惑世人的狐妖
    在《赤狐書生》引人期待的同時,也不由得讓人思考這麼一個問題,前有《姜子牙》的九尾狐,後有如今的《赤狐書生》。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學作品中,總是有這麼多的狐狸呢?馬克思的哲學告訴我們,不是社會意識決定了社會存在,而是社會存在決定了社會意識。換句話說,我們的生活,決定了我們的文學作品。因此,要追溯文學作品的意象,往往要溯源我們的生活。
  • 中日智庫學者:需從全球變局背景下理解研判中日關係轉圜
    中新網北京5月13日電 (記者 肖欣)中日兩國智庫專家學者12日在北京以「全球變局下的中日關係:務實合作與前景展望」為主題,就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政治安全關係、社會文化民間交流、在國際地區事務中的溝通協調等議題,深入探討中日實現全方位務實合作的路徑方式,對兩國關係未來發展作出展望與預判。  兩國學者共同指出,目前應從全球變局的時代背景下理解中日關係。
  • 第14期跨文化交際中的中日文化交流
    第二點是探索,在日本的媒體輿論當中,我們對中國最直接的印象是中國遊客,去年大約有500萬遊客到日本。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中國遊客?我相信這個原因很複雜,比如經濟政策逐步開放、中日關係逐漸回暖。如果從文化中看,古代的時候,日本向中國學習探索,而現在很多中國遊客到日本旅遊。拿我自己舉例,我03年來到中國,雖然日文和中文翻譯很不一樣,但無論是看報紙還是去什麼地方,最起碼我是可以進行交流的。
  • 歷史上狐狸原本是瑞獸,為何在後來逐漸成為淫獸?其實狐狸很冤枉
    其實狐狸被扣上了這些個「莫須有」的標籤,有點冤屈。自然界中的狐狸也並非像大家想的那麼陰險、狡猾,狐狸和其他的小型獸類並沒有什麼區別。在歷史上狐狸甚至一度曾是中國代表祥瑞的神獸之一,那為何現在會成為「淫獸」呢?狐狸在早前的形象首先我們需要先明白狐狸到底是指什麼?
  • 狐狸是什麼時候開始稱大仙的?
    提問:中國文化中對狐狸的崇拜最早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
  • 山海經裡排名不高的上古神獸,卻是志怪小說裡的常客
    其實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山海經》也可以被理解成一本志怪小說,但是由於它出現的時間被推測到了戰國時期,那個時期不論是消息還是知識的傳播都相對來說非常的閉塞,它的出現被很多人認為是當時最主流的巫術典籍。在這其中有一種神獸叫做饕餮,論戰鬥能力,在書裡的排行可能連前五的到不了,但是它卻非常受志怪小說作者的青睞,仿佛提到上古時代,若是沒有提到饕餮,就仿佛遺落了一段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它跟人類的關係真的就如此緊密嗎?
  • 《決戰平安京》玉藻前怎麼出裝 玉藻前出裝推薦
    導 讀 決戰平安京手遊裡,隨著S4賽季的到來,也帶來了全新式神玉藻前,他是一位中路的式神,輸出能力十分的強大
  • 中日相互認識的未來走向
    目前,中日兩國第一次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彼此以較為平和的心態試圖平等地看待對方。 從輿論調查看中日相互認識的變化作為「北京—東京」論壇的一環,自2005年起,中國日報、日本言論NPO每年一次在中日兩國同步進行「中日關係輿論調查」,目前已進行到第6次。
  • 馮昭奎:中國對日方針與中日關係演變
    中國對日方針的重要思想是要一分為二看日本。今後中日關係發展可能出現兩種前景:一是中日關係「退大於進」,兩國關係持續緊張;二是中日關係「進大於退」,中日關係保持緩和趨勢。從中長期看,中日關係「進大於退」的可能性將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