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原型——理解穩態的關鍵

2021-02-18 無我有道

小時候經常做的應用題的情境:一個水池一邊注水一邊放水.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題目成了挖苦教育的笑話。然而這真的只是個笑話這麼簡單麼?網上有這樣的段子,「一邊充電一邊玩手機」「一邊熬夜一邊喝枸杞」「一邊吃宵夜一邊去舉鐵」最終我們都活成了當年嘲笑過的泳池管理員。

其實,水池一邊注水一邊放水的問題是一個理解很多現實生活問題以及科學問題的原型。生活中的收支管理、身材管理都可以用這個模型來解釋,在科學上它是理解穩態(負反饋調節)和平衡的關鍵,在高中生物第三冊《穩態與環境》中有著很廣泛的用途。

水池可以看做一個系統,往水池裡注水可以看做對系統的輸入,水池往外排水可以看做系統向外輸出,當注水與放水相等時,系統內是平衡的,當注水比放水更多或更快時,「水位」會上升,反之則會下降,我們據此可以分析系統維持平衡狀態的條件或者系統內的動態變化。以體溫調節為例,人體體溫之所以維持相對的穩定,是因為產熱與散熱的平衡。產熱相當於注水,散熱相當於放水,體溫相當於池中的水位。體溫的變化取決於「注水」和「放水」的相對關係,如果產熱大於散熱,體溫就會升高,反之體溫會降低。身體中所有為體溫恆定做出的努力都可以歸結為「注水」和「放水」兩個方面,骨骼肌顫慄、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分泌等反應是產熱的途徑,也就是「注水」,血液流經毛細血管、汗腺分泌汗液是散熱的途徑,也就是「放水」,遠古時代人類的祖先還像其他動物一樣毛茸茸的時候,立毛肌收縮可以讓毛髮變得蓬鬆,在皮膚和外界空氣之間形成一個空氣保溫層,起到減少散熱的作用。應對寒冷時,體表與環境的溫差增大,散熱會增加,相當於「放水」更快了,身體的反應是增加「注水」(即產熱)儘量減少「放水」(即散熱)來維持平衡。應對炎熱時,人體通過熱輻射向外散出的熱量會減少,人體做出的調節的努力是通過增加散熱,減少產熱,炎熱的夏天人會出很多汗,儘可能伸展身體增大與外界的接觸面積,同時不想活動,但要注意的是,基礎代謝產生的熱量無法顯著降低,另外過分炎熱可能會引起應激反應增加腎上腺素這樣的增加產熱的激素的分泌促使人擺脫不良環境。如果環境溫度超過體溫,人體無法通過熱輻射散熱反而會吸收環境輻射的熱量,這個時候唯一有效的散熱方式就是出汗。即將發燒時,為了應對病原體的入侵,需要升高體溫,身體的反應其實是應對寒冷的反應,感覺一陣一陣冷,起雞皮疙瘩(立毛肌收縮),發抖,身體想抱縮一團,這些其實是在增加產熱減少散熱,如果氣溫明明不低出現上述的症狀要特別警惕,大概率是要發燒了。以前經常拿這樣的案例來逗學生,一個人發燒到體溫39度一天一夜,這段時間裡他的產熱和散熱是什麼關係?大部分學生會不假思索地認為發燒應該是產熱大於散熱,但卻忽略了維持39度的發燒也是體溫恆定。直覺不一定總是對的,科學教育的任務之一是教人使用理性。

同樣的思路我們可以用來理解水鹽平衡調節、血糖平衡調節等調節過程。我們也可以以水池為原型分析動態變化,如分析種群數量變化時,也是從「注水」和「放水」兩個方面考慮的,「注水」的途徑有遷入和出生,「放水」的途徑有遷出和死亡。在封閉的體系內,不考慮遷入和遷出的話,決定種群數量或種群密度的只有出生和死亡,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分析種群數量隨時間變化的S型或J型等曲線時,種群數量增長意味著出生率大於死亡率(不考慮遷入和遷出),種群數量穩定不變意味著出生率等於死亡率。

 

趙高崗

2021年2月13日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穩態經濟學助力高質量發展
    打破經濟「無限增長論」針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所帶來的一系列危機,1973年,美國生態經濟學家赫爾曼·戴利在借鑑西方古典經濟學家靜態經濟思想的基礎上,正式發表了《走向穩態經濟》文集。這標誌著現代穩態經濟學的形成。穩態經濟學強調資源的絕對稀缺決定了經濟不可能無限增長。
  • 研究人員發現突觸穩態調控的結構基礎
    突觸後穀氨酸受體減少會產生逆向信號誘導突觸前神經遞質釋放的增加以維持突觸傳遞功能,這個調控過程稱為突觸穩態。突觸後受體如何跨突觸逆向影響突觸前結構和功能是神經生物學研究的核心科學問題。
  • 「穩態假說」輸給了「大爆炸」?到底什麼是穩態假說?
    隨著科學傳統的誕生,科學家們開始更加貼近現實的理論,或者說是以可以被檢驗和證明的物理定律的角度來理解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挑戰者:穩態理論隨著太空時代的到來,科學家們開始用可觀察到的現象來檢驗宇宙學理論。由此,20世紀下半葉出現了一些理論,這些理論試圖解釋所有物質和支配它們的物理定律是如何形成的。
  • 規範流程下的原型設計——你的原型真的有價值嗎?
    標準設計流程下的原型原型作為設計流程中的一個關鍵部分,被廣泛應用在設計的各個階段,注意是各個階段,而不僅僅是原型設計階段。事實上,設計思維在海外設計教育中一般都是最早傳授的關鍵課程,它教會我們如何系統化的思考及運用設計手段解決問題。
  • 生態小水池、沉默舞臺劇……一大波小學生的創意設計來了
    杭州市學軍小學這次展示帶來了學生的「生態小水池」作品。周鑫元老師說,學生設計的原型是學校的水池,這是學生們以改造水池為動機進行的項目式研究。實踐STEAM教育多年的保俶塔實驗學校這次也帶來了新產品。在學校的校園安全教育中,學校增設了小劇場,讓學生設計演繹不同的場景,例如吃不健康的食品,排隊時不遵守秩序等,在演繹的同時對傳播了安全教育。
  • 脅迫條件下動物細胞內穩態調節機制獲揭示
    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鄧詣群教授、文繼開教授研究團隊揭示了細胞在真菌毒素、細菌脂多糖等脅迫條件下通過PKR/ SPHK1信號通路交互調控細胞凋亡與存活,從而維持細胞穩態的關鍵作用機理。相關研究8月15日在線發表於《細胞死亡及分化》。
  • 《心經》的理解,最關鍵的地方在於「空」字
    一、重要的解釋對心經的理解,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務必領悟「空」字。石頭、山川、河流、這些東西看似不會變化,好像永遠都存在,其實,它們的本質也都是由能量結構組合起來的,由某種能量組合方式維持著這個暫時的穩態而已,這種穩態下,這個穩態裡面的東西,也是在不斷運動變化的。
  • 家裡養烏龜,怎麼樣把小烏龜養得好好的,水池布置食物投餵是關鍵
    庭院養龜,是充分利用房前屋後的小塊零星雜地建造龜池;也可利用原有小水池、廢棄水坑、水溝等改造後養龜。庭院龜池建造,通常需要有水源、電、陽光排水等,通過精心管理龜池,可以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良好效益。庭院養殖適宜小規模投資,飼養各種生態類型的龜鱉動物。庭院小規模生態養龜池,最小可為2平方米,最大可達1000平方米。面積大小無固定模式,水池形狀可根據實際地形靈活變化。
  • 雙穩態繼電器的工作原理詳解
    雙穩態繼電器有兩個穩定狀態的一種繼電器。 雙穩態繼電器工作原理 雙穩態繼電器就是給它一個正脈衝電壓它由常閉閉合狀態改為常開閉合,給它一個負脈衝電壓則由常開閉合狀態回到常閉閉合。所以雙穩態繼電器比較節能省電,線圈不會發熱。
  • 沉積物和海洋中氧化還原的雙穩態
    他們證明自然界的缺氧體系變化可能存在關鍵的門檻,即臨界點的閾值;而且共存另一個穩(定)態,返回前一個穩態存在滯回障礙。他們的分析表明缺氧體系氧化還原的化學表現為非線性動力學,特徵是既具有很強的抗拒力 (大的鐵氧化物或有機碳供給變化也不一定會導致氧化還原狀態的轉變);而在臨界點附近Fe或S輸入通量沒有任何明顯變化的情況下,會出現大的和突然的氧化還原狀態的變化,以響應微小且漸進的外力變化。
  •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與強磁場科學中心
    高秉鈞研究員建成了20T的穩態混合磁體,後來他應邀到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工作,與當時的實驗室主任Hans一起提出了新的Bitter磁體方案,獲得了世界上最高的45T穩態混合磁體。中心承建的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SHMFF)」於2008年5月開工,2017年9月通過國家驗收,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荷蘭、日本之後第五個擁有穩態強磁場的國家,從而極大地帶動了我國物理、材料、化學、生命科學等諸多學科在強磁場等綜合極端條件下的前沿探索。
  • 天涯明月刀手遊家園水池怎麼填上 家園室外填水池攻略
    天涯明月刀手遊這款遊戲讓各位玩家們十分喜歡,因為有很多玩家都在這裡體驗到了屬於自己的江湖世界,不僅可以和各位名人大佬一起並肩作戰,還能夠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我們每個玩家都可以建造屬於自己的家園,很多玩家們都表示自己找不到在哪裡填水池,今天40407小編和各位玩家們介紹一下填水池的攻略!
  • 缺氧巨型水池急速冷卻法 水冷控的福音
    ,降溫很快,但第二次蓄水900噸後,溫度高達60多度,只能讀檔改造水池。結果就是冷卻後的清水於汙水碰撞產生bug,導致水池豎向溫度急劇下降。 按圖建好 按圖建好   下圖為原理及注意事項   (1)③和④是壓縮水庫的關鍵
  • 穩態假說能否從大爆炸模型中勝出
    隨著科學傳統的誕生,科學家們開始從可以被檢驗和證明的物理定律的角度來理解宇宙。隨著太空時代的到來,科學家們開始用可觀察到的現象來檢驗宇宙學理論。由此,20世紀下半葉出現了一些理論,試圖解釋所有物質和支配它們的物理定律是如何形成的。在這些理論中,大爆炸理論仍然是最被廣泛接受的,而穩態理論在歷史上一直是它最大的挑戰者。
  • 談一談什麼是房價的兩種終極穩態
    說實話,剛開始我是不打算用「穩態」這個詞的,因為我是學經濟搞金融的,用「均衡」這個詞更能表達我的意思。不過,真要是用了「均衡」這個詞,估計大部分人不知道我要說啥,所以想想還是用穩態這個詞權當代替一下。我們都知道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變化很快的時代,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朋友都非常關心房價。一方面是自身利益切身相關,另一方面,誰不希望能住上一個舒心的大房子呢。
  • 曹流:細胞自噬與細胞穩態以及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
    中國醫科大學曹流教授參加了此次論壇,並發表了題為"細胞自噬與細胞穩態以及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的精彩報告。曹流教授,現任中國醫科大學教育部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遼寧省"衰老相關性診治與預防協同創新中心"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面上項目、中國老年學會衰老與抗衰老科學委員會理事、中華醫學會醫學細胞生物學會委員。
  • 啥是「穩態強磁場」? 下午兩點,來認識這個熟悉的陌生人
    說到「穩態強磁場」,很多人可能會感覺陌生。不過其實你可能早就接觸過它。例如,磁共振成像(也就是核磁共振成像,一聽到「核」是不是很可怕?所以為了減少恐懼,一般就把「核」省略了:MRI)就是穩態強磁場的典型應用之一。在進行MRI掃描檢查時,你需要換上病號服,摘掉首飾、手錶等金屬配飾,戴上耳塞,接著進入一個黑暗、管狀的空間,在這裡呆上30分鐘到1小時。
  • 中國科研團隊預研建世界最高強度穩態強磁場裝置
    吳蘭 攝 中新網合肥7月18日電(劉鴻鶴)坐落於安徽合肥的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承擔了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包括已建成的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SHMFF)和正在建設中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7月17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發布消息稱,目前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已取得眾多國際領先成果。
  • 如果不小心掉進核廢料水池裡,會發生什麼?
    人們談核色變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核電站發生重大事故會導致周圍的環境和居民受害。而且,核電站平時正常運行也存在著一堆核輻射的隱患,例如核廢料的處理。核廢料的產生讓很多人認為核能並不是一種清潔能源,這個觀點至今仍然存在爭議。那麼核廢料是怎麼產生的?又是怎麼處理生物呢?大多數核電站裡進行的是以鈾235為核原料的核裂變反應,這種反應方式只需要少量的原料就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
  • 假如不小心掉進核廢料水池裡,會發生啥事?
    在眾多的核電站裡面,人類都會設置核廢料水池,裡面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核廢料。很多人剛剛聽說核廢料水池的存在時,都會想到類似於火山熔巖一樣咕嚕嚕冒泡泡的不明粘稠物體,實際上核廢料水池和我們想像的大相逕庭。核廢料水池首先真的是水池,裡面的液體全都是水,沒有其他奇奇怪怪的化學元素,而裡面的核廢料則是以燃料棒的形式存在著的。你可以理解為核廢料水池就是一個裡面放滿了核燃料棒的普通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