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公曆中的日期怎麼確定

2021-01-13 淵淵淵老淵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這是盡人皆知的常識。但是我們現在是公曆農曆並行,由於公曆是純陽曆,農曆是陰陽曆,這就使得春節在公曆的日期每年都在變化。不過,這個變化也是規律的。

我們都知道公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而農曆平年為353天~355天,閏年為383天~385天。農曆平年一年的天數要比公曆少11天,閏年要比公曆多19天。這就是說,農曆春節在公曆的日期是受到閏月影響的。

農曆平年要比公曆少11天,有閏月的農曆年要比公曆多19天,二者合起來是30天,正好30天。就是說上年農曆是平年,本年農曆閏年,再下一年的春節要比前年晚30天。其中平年使下一個春節提前了11天,閏年使得下一個春節推後了19天。這就是春節在公曆日期上的變化基本規律。

比如:農曆己亥年正月初一是公曆2019年2月5日;己亥年沒有閏月,下一年庚子年的春節提前11天,就是2020年1月25日。農曆庚子年潤四月,下一年辛丑年的春節推後19天左右,是2021年2月12日(2020年是閏年、公曆1月大)。

又因為農曆冬至後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是閏月,基本上是19年7潤。因此春節的公曆日期基本上是每19年重複一次。例如:

1945年春節是2月13日

1964年春節是2月13日

1983年春節是2月13日

2002年春節是2月12日

2021年春節是2月12日

2040年春節是2月12日

相關焦點

  • 每年春節的公曆日期變化有規律嗎
    每年春節的公曆日期變化有規律嗎由於春節是按農曆來計,它與公曆是兩種不同的曆法,故每年春節的公曆日期總是變化的,當你閱完上一條目「陽曆、陰曆和陰陽曆有什麼區別」之後,就會發現二者之間有三條規律可循。第一條,如果上一年沒有閏月,本年春節要比上一年提前11天到來。
  • 為什麼春節的日期總是搖擺不定?原來是月球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但對應到陽曆則總是搖擺不定,或早或晚。比如今年的春節是2月5日,去年是2月16日,前年是1月28日,每年都不一樣。那麼春節的日期到底是怎麼定下來的呢?與陽曆相比,春節不是一個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產生的自然年;與節氣相比,春節做不到太陽直射維度般精確的時分秒。那為什麼這麼一個「跳躍」的節日會成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一天呢?
  • 正月初一是春節,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為啥清明節的日期不固定?
    在我們的習慣認識中,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為啥清明節的日期不固定呢?(清明節)清明節已有2500多年歷史,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但是,清明節的日期不固定,大多集中在每年陽曆4月5日左右,上差下差不超過2天。
  • -過年,春節,農曆,閏月, ——快科技(驅動之...
    因為採取的是相同的參照系,所以節氣與公曆日期的對應非常精確,就像「節氣歌」中說的,「最多相差一兩天」。了解了這些背景之後,我們才能真正地定義「早晚」這個概念。不難發現,今年的春節在一個回歸年之內的位置的確更靠後了:去年的大年初一在1月23日,大寒之後的第二天,而今年的大年初一在2月10日,立春之後的第六天,二者相差18天,一個多節氣,可見大家「過年晚」的直覺是非常有道理的。春節在哪一天是怎麼定的?
  • 公曆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7、8月份都是31天?
    元旦,公曆新年伊始,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元旦雖然沒有春節濃厚的節日氛圍和隆重的儀式,但更具有辭舊迎新的意義,畢竟我們使用的每一個年度數據都是以公曆年來統計的。元旦標誌著全新一年的開始,之前在數據上的榮辱得失皆已翻篇,即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這對全世界的人來說,都是如此。
  • 公曆和農曆的區別 公曆和農曆怎麼看
    我們在計算時間和日期的時候,使用的是公農曆相結合。同時,我國大多數傳統節日都是按照農曆日期來過的,如清明、中秋、端午。那麼,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看吧!  公曆和農曆的區別  公元,即公曆紀年法,是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
  • 公曆2020年和即將到來的農曆鼠年都是閏年
    據新華社消息,公曆(即陽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這也就是說,公曆2020年和即將到來的鼠年都是閏年。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陰曆、陽曆、公曆、農曆,你分的清嗎?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很多小夥伴很困惑,其實,這是因為使用了不同的曆法,農曆和公曆。而說到農曆和公曆,就不得不說陰曆和陽曆。因為農曆和公曆就分別來自陰曆和陽曆,卻又比陰曆和陽曆更加科學,更加具有實用性。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分不清陰曆、陽曆、公曆、農曆的,下面我們就來說道說道。
  • 2012年春節是幾月幾日? 2012年春節比今年提前11天
    2012年春節是幾月幾日?2012年春節是幾月幾日?陽曆:2012年1月23日農曆:臘月二十九2012年春節比2011年春節提前11天2012年春節是幾月幾日?細心的市民發現,2010農曆春節在陽曆的2月14日,而2011的春節卻在2月3日,2012的春節則在1月23日。同樣是春節,為何陽曆日期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天文專家介紹,我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兩種曆法。春節每年固定在農曆正月初一,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不固定。專家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
  • 為啥牛年春節這麼晚?專家答疑來了
    「為什麼牛年的春節會這麼晚?」翻看著新買的掛曆,王女士有些疑惑。知乎天文學領域答主、華南師範大學天文協會發起人溫濤告訴記者,關於為什麼2021年的春節要比2020年的晚?已經有多網友在提問了。溫濤解釋說,中國傳統的農曆是按照朔望月來計算的。
  • 農曆閏月多出18天 辛丑春節來得稍晚點兒
    「為什麼牛年的春節會這麼晚?」翻看著新掛曆,不少人生出疑惑。知乎天文學領域答主、華南師範大學天文協會發起人溫濤稱,主要是因為農曆和公曆置閏的方式不同導致的。農曆庚子年有384天,比2020年(366天)要多出18天。春節作為農曆節日,自然也會在公曆的日期上順延18天。
  • 論農曆、陽曆、陰曆、公曆的差別
    人們從日升日落中確定了基準:天。由於天的單位太小,人們可能又先後確定了月和年的概念。月來自月亮的圓缺變化,變化一個周期為一月,我們稱之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大約29.5309天,下面只按29.5天來說明。
  • 農曆和公曆、陰曆、陽曆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就分清了!
    除了這兩種對日期的說法,我們還常聽到一種叫做公曆、農曆的日期,那麼這四種說法到底有什麼區別?可能很多人都有些蒙圈;如果簡單通俗講農曆就是陰曆,陽曆就是公曆,對於普通大眾知道這個區別就夠了,不過要準確的說可不是一回事!
  • 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一生有幾次
    我國的農曆屬於陰陽合曆,農曆的月是按照月相變化的周期(稱為朔望月)來確定的,小月29天,大月30天,平均起來與朔望月的長度相等,為29.5306天。農曆的一年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包含12個月,根據大小月的不同,年長為353—355天。為了讓農曆年的平均長度和回歸年一致,人們需要在某些年份添加一個閏月,這就是閏年。閏年的長度為383—385天。平均而言,每19個農曆年中需要設置7個閏年。
  • 過生日應該用農曆還是公曆?為何有的人說幾十年才能過一次?
    我國現在同時使用兩種曆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曆和農曆,其中農曆又屬於陰陽曆;過生日並沒有統一的曆法,有的採用農曆,也有的採用公曆,各有各的特點,不過現在出生的人,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統一採用公曆日期。
  • 春節背後的歷史:「春節」一詞的來歷以及演變過程
    春節歷來都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時勤勞的中國人民勞作一年,享受豐收喜悅的日子,春節更是在外工作的遊子,歸家團圓的日子。今天閒話君就跟大家說一說咱們中國的這個「春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它的背後又有怎麼樣的歷史背景?
  • 每日科普|公曆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 的經歷一生會有幾次
    每個人的出生日期都有公曆和農曆兩個「版本」。除了出生當年,人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並不重合。這讓人們可以吃兩次生日蛋糕,享受「雙倍」的生日快樂。但也有人有疑問,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什麼時候能「合二為一」呢?每過一次生日,我們就年長了一歲,這代表著地球又帶著我們繞太陽轉了一圈。這一圈所花的時間,天文學上叫回歸年,約為365.2422天。
  • 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 這樣的經歷你一生會有幾次
    每個人的出生日期都有公曆和農曆兩個「版本」。除了出生當年,人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並不重合。這讓人們可以吃兩次生日蛋糕,享受「雙倍」的生日快樂。但也有人有疑問,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什麼時候能「合二為一」呢?
  • 每日科普|公曆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的經歷一生會有幾次
    我國的農曆屬於陰陽合曆,農曆的月是按照月相變化的周期(稱為朔望月)來確定的,小月29天,大月30天,平均起來與朔望月的長度相等,為29.5306天。農曆的一年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包含12個月,根據大小月的不同,一年的長度為353~355天。為了讓農曆年的平均長度和回歸年一致,人們需要在某些年份添加一個閏月,這就是閏年。閏年的長度為383~385天。平均而言,每19個農曆年中需要設置7個閏年。
  • 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這樣的經歷你一生會有幾次
    作者:李鑑(北京天文館研究員)每個人的出生日期都有公曆和農曆兩個「版本」。除了出生當年,人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並不重合。這讓人們可以吃兩次生日蛋糕,享受「雙倍」的生日快樂。但也有人有疑問,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什麼時候能「合二為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