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媒:中美科學家仍在合作共事
香港《南華早報》10月22日文章,原題:儘管川普有敵意,中美科學家依然合作共事 在中國東部城市合肥,由物理學家潘建偉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發了一種可以在戰場上使用的新設備儘管中美兩國政府之間存在爭鬥,但兩國科學家仍在繼續聯合進行研究,包括一些可能引起關注的應用。今年4月,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光譜分析實驗室主任李健(音)與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合著了一篇論文,提出了一種針對電子和潛艇戰中信號幹擾攻擊的對策。一位熟悉國際研究合作的上海科學家說:「目前情況下,研究人員所做的每一步都要小心。到處都是雷區。」
-
中美科學家合作發現麥角硫因生物合成新通路
中美科學家合作發現麥角硫因生物合成新通路 來源: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1-05 今日/總瀏覽:6/3037
-
中美持續22個月的經貿摩擦:矛盾衝突與合作互利共生
應美方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於本月13日至15日率團訪問華盛頓,與美方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一)目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還沒正式籤署,內容自然沒有公布。
-
中美科學家合作揭示被子植物繁衍關鍵機制
來源標題:中美科學家合作揭示被子植物繁衍關鍵機制來自山東農業大學和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科研團隊近日在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發表研究,揭示了被子植物繁衍的關鍵機制。團隊研究人員表示,一般情況下,為防止出現遺傳紊亂,被子植物的一個胚珠只允許一個花粉管進入。
-
中美科技合作成果登上《自然》雜誌 大氣環境領域合作成為典型案例
這一案例作為中美國際科研合作成功的典型於近日被刊登在《自然》(Naure)雜誌上。據《自然》編委表示,中美兩國之間的科研交流合作已有很長的歷史,尤其是近年來,兩國科學家的合作比其他任何雙邊合作都要多得多。該研究項目負責人、耶魯大學氣象學冠名教授、大氣環境中心的美方主任李旭輝認為,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人力和資源支持,該項城市熱島研究不可能如此深入與全面。
-
電影之外,中美能合作開展火星救援嗎?
那麼,目前處於政治夾縫中艱難前行的中美航天合作,能否在未來的載人登陸火星任務中成為現實呢?中美能在航天領域開展實質性合作嗎?2011年,美國國會以立法形式通過共和黨眾議員沃爾夫提議的NASA撥款附加條款,禁止NASA與中國航天機構開展合作,至今已經過去整整5年。
-
頂尖科學家發聲——楊振寧呼籲中美必須合作
日前,楊振寧在一次致辭中談及中美關係,他表示,中美兩個大國必須進行合作,如果發生衝突,那將是整個人類的災難。從早年起,利用自己獨特的地位和條件,楊振寧為中美文化和科技交流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並於2017年恢復了中國國籍,在他的影響下,一些世界級科學家紛紛回國工作,為祖國科技事業發揮聰明才智,做出了巨大貢獻。
-
今年,中美科研合作不減反增
港媒稱,根據一項新研究,儘管中美關係不佳,但是新冠疫情使得兩國科學家合作增多。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3日報導,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了從2018年年初至2020年4月間發表的1萬篇涉及冠狀病毒研究的論文。在截至2019年年底的兩年內,有3.6%的論文涉及中美兩國科學家的合作,而在今年頭4個月內,這一數字上升到了4.9%。
-
中國行星探測中美合作的契機
美國提出了大國競爭美國第一的國家戰略,導致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即中美關係遇冷,全球合作遇到前所未有的阻礙,但是中美關係轉折點來了那就是中國的行星探測,希望美方拋棄競爭重歸合作加強與中國在行星探測方面的科技合作。
-
港媒:超越政治緊張 研究稱中美科研合作不減反增
港媒稱,根據一項新研究,儘管中美關係不佳,但是新冠疫情使得兩國科學家合作增多。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3日報導,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了從2018年年初至2020年4月間發表的1萬篇涉及冠狀病毒研究的論文。在截至2019年年底的兩年內,有3.6%的論文涉及中美兩國科學家的合作,而在今年頭4個月內,這一數字上升到了4.9%。
-
中美攜手才能戰勝病毒 三大領域合作是當務之急
放棄幻想,中美需要同心協力不應抱有幻想。戰勝這場流行病是關鍵的國家利益,需要兩國同心協力。如果不能精誠合作,美中雙方都無法獨自完成這一目標。從未來12個月內的經濟增長,到兩國公民對於各自政府的信心,再到兩國的全球地位和聲望,這次考驗的成敗牽動世界人心。在真正的戰爭中,死亡人數是關鍵。在經濟方面,真正的增長才能產生盈利。
-
中美科學家合作揭示嵌合抗原受體工程細胞的治療前景
中美科學家合作揭示嵌合抗原受體工程細胞的治療前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7 13:43:29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Christopher E.
-
張之香:合作應當是中美關係永遠的選擇
會議主辦方之一、美中教育基金會主席張之香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合作應當是中美關係永遠的選擇,希望今天的研討為下一代人在處理中美關係時帶來更多的智慧和指引。 張之香說,中美雙邊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不光是對於中美兩個國家而言,而且對於整個世界的和平繁榮穩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存在海洋安全、網絡安全、氣候變化以及經濟安全等主要問題,所有這些事項的實現,沒有美中合作是無法實現的。
-
沈逸:歐巴馬訪華與中美在核擴散上的合作
沈逸:歐巴馬訪華與中美在核擴散上的合作 復旦大學 國際政治系博士 沈逸 【新民網評】2009年10月9日,在事先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入主白宮不足一年的美國總統歐巴馬被授予了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其致力於加強國際外交和世界人民之間的合作所做的非凡努力」,
-
中美科學家鼎力合作,研發出超級金屬,困擾國產航發的頑疾解決了
近幾年,中國在軍工領域的遍地開花,就與我國科研實力急劇提升緊密相關,譬如,殲-20、電磁彈射、量子通訊、高超音速武器、雷射武器等,哪一項不是中國科學家一路攻城拔寨的結果中英合作研發的碳化物塗層,未來在高超聲速飛行器、航天飛行器、航空發動機等國防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
綜述:中美氣候合作仍有潛力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 綜述:中美氣候合作仍有潛力 新華社記者周舟 張瑩 自川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以來,美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將何去何從引發外界擔憂,也給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
看這個人可不可以共事,用下面這三個標準對照就行
我們和一個人進行一塊幹事的時候,往往是比較魯莽和沒有經過思考的幹著幹著,開始出現一些矛盾,當矛盾越來越激化的時候,你們之間的共事就宣告結束,多少人在這樣的悲劇當中一直惡性循環下去,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去判斷一個人能不能一起共事,可以嘗試一下下面這幾個小方法,當你看到這個人的同時,也能夠給自己的角色做一個整體的參考。
-
楊潔篪:把「保護海洋」打造成中美合作新增長點
原標題:楊潔篪:把「保護海洋」打造成中美合作新增長點 新華網華盛頓6月24日電 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楊潔篪24日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特別代表國務卿克裡共同出席在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舉行的中美「保護海洋」特別會議。
-
讀懂中國 讀懂世界:氣候變化下的中美合作
主辦方供圖與會代表和專家認為,氣候變化應該成為中美兩國合作的重要領域。中美在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和行動方面都有重要新變化,面臨新形勢、新發展。我們應探討新形勢下多種合作機制,包括省州市級雙邊合作內容和合作機制,進一步推動雙邊合作。加州和廣東省是友好省州,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涉及低碳發展、貿易、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
-
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搭橋」促交流合作
第二屆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現場。 鄭江洛 攝第二屆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現場。 鄭江洛 攝中新網福州9月20日電 (鄭江洛)「中國商業航天有政府的支持,並且可以在國家航天成就基礎上發展,這是很大的優勢。」在第二屆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發表視頻主旨演講時,美國國防研究院分析科技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巴維亞·拉爾如是說。由中國宇航學會和安全世界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19日在福建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