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天人合一理論,揭示了人類存在的終極真相

2021-01-12 微風書生不點兵

有人說,中華文明的根莖是道家文化,有了道的存在,中國人雖然還會有時常的周期性王朝衰落,戰爭更迭,但是中華文化卻能一直保持著發展延續,即使是經歷了近代西方工業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大浪潮衝擊,依然屹立不倒,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的生命力,並在新的世紀裡,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向著王座堅定不移地一步步走來,而過往的歷史也證明了,能打敗中國人的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拯救中國人的也只有中國人自己。

那麼為什麼在全世界只有中國人這麼特別,一枝獨秀那,這是因為中國人的信仰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我們的根系文明歸根結底就是道,西方和其他國家,歸根結底都是神明崇拜,非常籠統地把一切的不可抗的自然和規律的力量總結為神明,並且賦予了神明以非常強烈的人格化,他們思維的核心就是在如何討好神的基礎上為自己謀取利益,歸根結底,還是拿人類社會那一套來解釋這個人類的架構,這個毫無疑問,從一開始就走進了死胡同。

只有道家,用最明晰和本真的語言解釋了這個社會甚至是宇宙的真相,他給你提供了非常清晰的前景,為你規劃好了道路,將大自然和宇宙的規律全面地展現在你的面前,不需要討好那個神明,我們只需要了解這個事物的本質以及他以後可能的發展脈絡,基本上就會立於不敗之地啦,道家的先進在於他的思想從中華文明誕生至今,一直引導著人類向前,從未過時,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也並沒有真正地參悟他的真理。

比如其中的天人合一這一個說法,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聽說過,可能也會覺得這句話十分精美,但是真正了解這句話含義的人在全世界少之又少。按照傳統解釋,所謂天人合一就是天人合德,天人相應,宇宙是個大天地,人自身是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共通的,因此,人做任何事情應該順應自然規律,如此才能事事順心,平穩發展。故老子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樣的解釋其實來講,也是沒有什麼大錯的,但是又有其籠統和局限性所在。人和自然,人和宇宙,人和地球來講,是共通的,但是也是有從屬關係的,人歸屬於地球宇宙,所以,人類也是宇宙和地球的一部分。我們個體的渺小當然無足輕重,但是作為一個人類整體,其共情共性所產生的力量就大得驚人啦。宇宙和地球是有思維和意識的,只是不是能為我們現在所了解,就如同人一樣,一生氣一浮躁就會上火起痘痘,地球也是,一上火就也會起痘痘,不過這個痘痘有點大,那就是火山噴發。人作為地球宇宙的一部分,人的意識也是地球意識的一部分,如果人類集體失德,大自然就會興起各種災厄來懲罰人類,近年來,人類貪慾日益增加,國際爭端愈演愈烈,對大自然的破壞已經達到了觸目驚心喪心病狂的地步,所以,洪災,瘟疫,乾旱,糧食減產等自然災害接踵而至。人的墮落會帶著自己走向毀滅,整體的墮落,則會引來不可預料的懲罰,這絕非虛言。

所以,古人一直讓我們對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可笑現在的無知小兒還在嗤笑當時的人們封建迷信,還一直強調什麼人定勝天,相信科學,可笑只是一葉障目,井底之蛙而已。當你了解得越多,你會變得越謙遜,當你越接近真相,也許你反而會越平靜

相關焦點

  • 廣義天人合一與狹義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理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天人合一」的核心是順應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達到與宇宙、社會同步共振。這一理論是中醫學和氣功學的理論基礎,也是社會科學的理論基礎。天人合一還蘊含著現代系統論、協同論、控制論,尤其生物控制論、控制醫學、控制病理學等現代醫學邊緣學科很多內容。
  • 深度解析「天人合一」:宇宙螺旋全息氣場!
    中國的經典《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無不滲透著天人合一的文化,人與自然、與宇宙萬物的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全息宇宙觀」的真諦。天就是大自然,就是宇宙。人就是人類,就是我們自己。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觀點。在儒家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
  • 易學「天人合一」與現代宇宙觀
    如何讓古老的易學為創造人類新文明作出貢獻?日前在國際易學論壇?易學思維與科技研討會上,與會的易學學者圍繞上述話題展開研討。   易學思維與科學思維互補   當代人類面臨著三大挑戰:生存環境的惡化、高技術評估的困難和科學與人文發展的不平衡,這是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科學未來的發展方向呢?
  • 天人合一的「天」在古代是什麼含義?
    古人所謂「天人合一」的「天」,就是指「自然」。自然和人為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人為效法自然,順應自然,人之所為合乎自然規律就叫「天人合一」,這也就是《道德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道的終極遵循和最高境界。天地都是自然的具體體現,故天也泛指自然,自然也簡稱為「天」。《周易》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典範。
  • 答網友問:「天人合一」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況且,「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包括了認識論、方法論、也有操做方法。2,天人關係是中華文化中最核心的內容。因為中華文化是獨有的「以天地為依的天道文化」。華夏先聖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天地而總結出運行規律,用於管理部落,指導百姓生活。比如,二十四節氣是最典型的代表。從只是符號形式的河圖洛書,發展到今天文圖並茂,內容非常豐富,一直在指導著我們的生活。
  • 風水與算命術數的理論根據來源於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大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質與我們人體的結構存在著的一種相互對應的關係。如大自然中有河流,人體中有血液;大自然中有森林,人體中有毛髮;大自然會颳風,人體有呼吸;大自然會下雨,人體會出汗等等。這些有什麼用途呢?它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 天人合一與全息理論
    按傳統的說法,這種理論依據的是天人合一的原理。用現代科學表述,叫全息理論。即每一個個體中,都包含周邊的整體信息;而整體環境,反過來是個體的衍射。比如時下的全息照相技術。全息相片每一小部分都包含著整個相片的完整影像。如果我們把一張地球的全息相片分割成兩半,會發現每一半都有整個地球的影像。
  • 暗能量導致「天人合一」?人與宇宙有共同意識!
    全息理論告訴我們:「宇宙是一個各部分之間全息關聯的統一整體。在宇宙整體中,各子系與系統、系統與宇宙之間全息對應。」宇宙是個大系統,由大大小小的星系團、恆星系、行星系、星體組成。各個星系團、星系又有各自的子系統。
  • 「天人合一」與「內聖外王」(哲思短文)
    中國傳統文化有兩個基本點:一個是天人合一,一個是內聖外王。前者是其宇宙觀和自然觀的主要體現,後者則是社會觀和人生觀的重要依據。明白了這兩點,就抓住了其基本要義。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和釋家,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使人與人(社會)、人與物(自然)以及人與己(自我)的和諧相處,共生共長,共同發展。它們認為,只有在這樣的思想觀念引導下,人才能夠找到根本,社會才能最終走向幸福美好的「大同世界」。
  • 道家思想——中國功夫理論之源
    這套理論影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武術也不例外。在對易經思想的認同上,儒家更側重於「體」(宇宙起源)的一面,道家則更側重於「用」(陰陽八卦)的一面,因而道家對中華武術的影響更大。在武術史上與外家拳「雙峰並峙」的內家拳,其拳理即主要來自《易經》與道家思想,而內家拳又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拳種。
  • 自我療愈終極狀態:從宇宙中獲得生命的能量,最終天人合一
    意識療法到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很高深的,遙不可及的概念性的名詞,實際上它並不高深,所謂的天,他指的是宇宙,宇宙一詞在英文中是Cosmos或者是universe前者是由希臘語演變而來,意味著秩序跟規律,後者是有拉丁文轉化而來,表示朝著一個方向行動的整體,就是全部物質現象的總和
  • 繁衍,是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嗎?
    對於人類而講,繁衍是存在的終極意義嗎?物種的繁衍生殖,是地球上生物賴以延續的,重要的手段,沒有其一。作為高等生物的人類,據科學考證,已經存在了幾百萬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人類的進化,還算是挺快的。
  • 有了「天人合一」,再說「天人相分」不是互相矛盾嗎?
    這是《太上感應篇》開頭,也是核心,這段話透露出思想,在古代非常重要,叫「天人感應」。「天」指自然、宇宙、神靈等概念,「人」指個體的人,「天」「人」存在存在「感應」和交流,其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相通,或者更進一步的合二為一,所以「天人感應」某些情況下可以表述為「天人合一」。
  • 從江本勝博士的水試驗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正確!
    中國傳統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天人合一,由此展現的意境之美,是一切嚮往美好生活的人,值得一生用心去追求和努力的。當我們還在討論西方哲學的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即物質是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時,早在二三千年前的中國古代哲人,特別是老子與莊子,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蘊含著對世界極具真知灼見的理解。即是世界本是一體,人我萬物一如。皆在道的一體中。
  • 道家思想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啟示
    生態危機是當今人類發展的最大障礙,如何改善人與自然的關係,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問題。而道家學說倡導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與現今提倡的生態文明、環境保護等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道家思想的生態觀包含哪些重要內容?其對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有哪些現實意義?
  • 《易經》中獲取宇宙能量的方法,天人合一是什麼樣的存在?
    各位,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如何獲得宇宙能量,即常說的元氣和真氣,其實它們說的都是一回事,古人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因此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那麼天地人又是什麼樣的存在?用簡潔的六個字概括了天,地,人之間的關係,那就是:天之道在陰陽,地之道在柔剛,人之道在仁義,如果把天,地,人結合起來解讀,就是「天人合一」最好的詮釋。首先需明白天是什麼樣的存在?人眼中的天不僅僅是蔚藍的天空,還有那陽光般的能量。
  • 為什麼要叫天人合一,而不是人天合一
    有時我始終在想,一念無我,人即與道相合,一念無我,即與自性相合,一念無我,小宇宙合於大宇宙,一念無我,應該是人天合一,人動而天不動,應該叫人天合一,不應該叫天人合一啊。今早起來,我想我一定要弄明白,解釋一下為什麼要叫天人合一呢?
  • 女媧補天背後的神秘真相
    一個完整的超級哲學與超級科學的超級綜合體——《天人學》建立起來,一個人類世界延續了數萬年的人天分裂圖景再一次合一,一個完整的天人世界重新建立起來。《天人學》是當今世界人類尚未窺其玄奧的治國理政的最高政治科學。
  • 道家《太平經》中「天人相應」觀點:萬物都是陰陽相合的產物
    道家《太平經》中「天人相應」觀點:萬物都是陰陽相合的產物 | 文 青衫文齋據範曄《後漢書·襄楷傳》說,順帝(126-144)時琅琊天花亂墜,宮崇獻上《太平青領書》170卷,該書是方士于吉在典陽泉水上所得神書,其書以陰陽五行為宗,而多巫覡雜語,
  • 中國有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但這還不夠
    同時,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的共同存在的世界,而不是自然死了的單一的技術世界。這使中國的歷史不同於現代西方技術化和工業化的歷史。總之,天人合一成為了中國智慧的標誌。它形成了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同一性,並構成了與其他文化的差異性。但天人合一有它的限度。這在於天人合一忽視了天人的差異。天地人固然共屬一起,但它們卻屬於不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