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能量導致「天人合一」?人與宇宙有共同意識!

2020-11-25 宇宙人生007

全息理論告訴我們:「宇宙是一個各部分之間全息關聯的統一整體。在宇宙整體中,各子系與系統、系統與宇宙之間全息對應。」宇宙是個大系統,由大大小小的星系團、恆星系、行星系、星體組成。各個星系團、星系又有各自的子系統。與宇宙相比,人體是個小系統,由身體各個器官、細胞、分子團、分子等各級系統、子系統組成。無論是宇宙系統還是人體系統,都具有各自的信息系統,而大小系統之間全部信息相通。

宇宙系統的全息對應

推動宇宙各系統運轉的是一種能量。這種能量就是暗能量。暗能量無跡無形,無影無蹤,實際就是宇宙意識。宇宙意識做為一種能量,轉換為宇宙信息,指揮宇宙各個大小系統、子系統,按宇宙意識有組織地運轉。指揮人體各器官活動的是人的意識。人的意識也是暗能量,它同樣將意識轉換成指令信息,再通過神經系統傳遞至人體各器官,令其各司其職。這種暗能量與宇宙暗能量同屬宇宙系統,並息息相通。

暗能量對宇宙整體的作用

暗能量是人與宇宙的共同意識。意識化為信息,傳播信息的載體是量子。量子是什麼東西?它不是「東西」。它只是一個概念。如果將量子當作是一種比原子、電子更小的粒子,那就大錯特錯了。說量子是一個概念,但不是物理概念,它是一個數學概念。科學家將其定義為「離散變化的最小單元」。就如同樓梯「離散」後是一步步的臺階。臺階就是樓梯的最小單元。你可以一步跨兩個臺階,但不能一步只邁半個臺階。所以臺階就是樓梯的量子

樓梯你可以一步跨兩階,但半階怎麼爬?

量子力學的興起,使人類對了解量子對宇宙意識與人類意識的機理提供了無限可能。潘建偉曾表示,對量子計算機和量子力學基礎問題的研究,使我們了解到量子力學和意識的產生可能是有關係的。量子計算也許在將來可以揭示人類意識與宇宙意識的許多謎團。量子的隨機性和疊加態,決定了量子的不確定性特徵。正是這個特徵,與意識的自由性相呼應,使人類意識與宇宙意識得以自由發揮。最後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量子力學之父 潘建偉

「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就是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暗能量做為宇宙意識和人類意識,為宇宙和人類所共有。所以宇宙與人當然也應當是相通的。中國古代先哲用「天人合一」思想啟示我們,人類只是天地萬物中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體。而將天與人合在一起的動力就是暗能量。

相關焦點

  • 廣義天人合一與狹義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理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天人合一」的核心是順應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達到與宇宙、社會同步共振。這一理論是中醫學和氣功學的理論基礎,也是社會科學的理論基礎。天人合一還蘊含著現代系統論、協同論、控制論,尤其生物控制論、控制醫學、控制病理學等現代醫學邊緣學科很多內容。
  • 天人合一是哲學表達宇宙的最形象生動的語言
    為了說明以上的思想和內容,有必要對如下的概念加以說明。關於 「天人合一」的理解與解析,天人合一,從直觀上了解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人自身,人是「靈與肉」的統一。古代人稱「人是一壺天」,對人研究有兩個途徑,一是人的結構的肉身。道教對人身體結構的研究在《道藏》中有深刻的描述,從「鉛汞鼎邊來相見,靈光一閃見靈臺」,對受精卵的生成,及其一步一步在母胎中如何成長為嬰兒有很細緻的描述。
  • 深度解析「天人合一」:宇宙螺旋全息氣場!
    我們經常聽到「天人合一」,什麼是「天人合一」?天與人有什麼關係?也許有人會說:「天是天,人是人,這怎麼能合到一起,天與人又怎麼能談到關係」?但是,我們的老祖宗在幾千年前就發現了:宇宙與人是「全息對應」的,不能分開看。
  • 有了「天人合一」,再說「天人相分」不是互相矛盾嗎?
    「天」指自然、宇宙、神靈等概念,「人」指個體的人,「天」「人」存在存在「感應」和交流,其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相通,或者更進一步的合二為一,所以「天人感應」某些情況下可以表述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古代關於天人關係思考出的一種典型模型。
  • 自我療愈終極狀態:從宇宙中獲得生命的能量,最終天人合一
    意識療法到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很高深的,遙不可及的概念性的名詞,實際上它並不高深,所謂的天,他指的是宇宙,宇宙一詞在英文中是Cosmos或者是universe前者是由希臘語演變而來,意味著秩序跟規律,後者是有拉丁文轉化而來,表示朝著一個方向行動的整體,就是全部物質現象的總和
  • 為什麼要叫天人合一,而不是人天合一
    有時我始終在想,一念無我,人即與道相合,一念無我,即與自性相合,一念無我,小宇宙合於大宇宙,一念無我,應該是人天合一,人動而天不動,應該叫人天合一,不應該叫天人合一啊。今早起來,我想我一定要弄明白,解釋一下為什麼要叫天人合一呢?
  • 《易經》中獲取宇宙能量的方法,天人合一是什麼樣的存在?
    各位,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如何獲得宇宙能量,即常說的元氣和真氣,其實它們說的都是一回事,古人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因此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那麼天地人又是什麼樣的存在?用簡潔的六個字概括了天,地,人之間的關係,那就是:天之道在陰陽,地之道在柔剛,人之道在仁義,如果把天,地,人結合起來解讀,就是「天人合一」最好的詮釋。首先需明白天是什麼樣的存在?人眼中的天不僅僅是蔚藍的天空,還有那陽光般的能量。
  • 易學「天人合一」與現代宇宙觀
    怎樣解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易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但對於「天人合一」概念的含義,學者們的意見也不盡相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李申從《四庫全書》中找到200餘條明確表示「天人合一」的資料,他發現「天人合一」中的「天」字包含著以下的內容:1.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係的存在;2.天是賦予人以吉兇禍福的存在;3.天是人們敬畏、侍奉的對象;4.天是主宰人、王朝命運的存在;5.天是賦予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但今天的人們把「天」理解為自然界,認為「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合一」的內容,一條也沒有。
  • 中國人自古相信宇宙同構,天人合一,描寫宇宙的古詩詞繁若星辰
    中國人自古相信天人合一,描寫「宇宙」的古詩詞繁若星辰。這首以孤篇橫掃盛唐的巔峰之作,充滿了宇宙意識!該詩描繪出了一幅精美的春、江、花、月、夜圖,詩人在豐富細膩的情感中滲入了對春江花月夜這五種宇宙事物相互關聯的種種幻想,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引發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如何理解天人共生之道?中國有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但這還不夠
    天人之間真正的關係是夥伴,是朋友。作為朋友,天和人自身都是相對獨立的存在者。它們雖然是不同的,但卻是平等的。在此前提下,天人彼此需要對方。既然新的中國的智慧是古老的中國智慧的更新,那麼我們有必要回到中國智慧的基礎和核心——天人合一。關於天人合一的重新思考並非簡單的肯定和否定,而是一種在區分邊界意義上的批判。通過批判,我們可以發現,天人合一說思考的界限在哪裡。
  • 道家的天人合一理論,揭示了人類存在的終極真相
    有人說,中華文明的根莖是道家文化,有了道的存在,中國人雖然還會有時常的周期性王朝衰落,戰爭更迭,但是中華文化卻能一直保持著發展延續,即使是經歷了近代西方工業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大浪潮衝擊,依然屹立不倒,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的生命力,並在新的世紀裡,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向著王座堅定不移地一步步走來,
  • 中國寺院展現天人合一宇宙觀(圖)
    中國寺廟建築展現天人合一佛教在線6月8日訊 據北京科技報報導:在中國和歐洲旅行,那些極富歷史和藝術價值的宗教建築都是遊客的必選之地。「深山藏古寺」體現中國天人合一宇宙觀中國寺院建築有意將內外空間模糊化,講究室內室外空間的相互轉化。殿堂、門窗、亭榭、遊廊均開放側面,形成一種亦虛亦實、亦動亦滯的靈活的通透效果,所蘊涵的空間意識模糊變幻,這與中國天人合一、陰陽轉化的宇宙觀有深層聯繫。「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空間與時間的無限,即為宇宙。
  • 風水與算命術數的理論根據來源於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大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質與我們人體的結構存在著的一種相互對應的關係。如大自然中有河流,人體中有血液;大自然中有森林,人體中有毛髮;大自然會颳風,人體有呼吸;大自然會下雨,人體會出汗等等。這些有什麼用途呢?它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 天人合一的「天」在古代是什麼含義?
    古人所謂「天人合一」的「天」,就是指「自然」。自然和人為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人為效法自然,順應自然,人之所為合乎自然規律就叫「天人合一」,這也就是《道德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道的終極遵循和最高境界。天地都是自然的具體體現,故天也泛指自然,自然也簡稱為「天」。《周易》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典範。
  • 量子科學證明「天人合一」的宇宙真相,人活在巨大全息遊戲世界
    因此,「天人合一」這樣全息對應的智慧,是中國古老文化貢獻給人類世界的核心精髓,但是現在後人已經完全不再了解其中的真實含義。本著復興華夏祖根文化的發心,來自伏羲道傳承的專家老師,為我們揭密了有關「三生萬物」、「天人合一」的這個宇宙虛擬幻象遊戲的基本系統設定。
  • 從江本勝博士的水試驗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正確!
    中國傳統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天人合一,由此展現的意境之美,是一切嚮往美好生活的人,值得一生用心去追求和努力的。當我們還在討論西方哲學的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即物質是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時,早在二三千年前的中國古代哲人,特別是老子與莊子,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蘊含著對世界極具真知灼見的理解。即是世界本是一體,人我萬物一如。皆在道的一體中。
  • 「天人合一」,為何只說「天」和「人」,「地」哪裡去了?
    提起「天人合一」這句話,恐怕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它是《易經》之中所蘊含著的高深玄妙的哲理,不過,如果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統一」。我們今天並不打算去探討它的哲理,而是想提一個有趣的問題,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常說「天人合一」,可為何有「天」、有「人」,卻沒有「地」呢?要知道,天、地、人三才才是「最完美的組合」啊?
  • 「天人合一」與「內聖外王」(哲思短文)
    中國傳統文化有兩個基本點:一個是天人合一,一個是內聖外王。前者是其宇宙觀和自然觀的主要體現,後者則是社會觀和人生觀的重要依據。明白了這兩點,就抓住了其基本要義。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和釋家,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使人與人(社會)、人與物(自然)以及人與己(自我)的和諧相處,共生共長,共同發展。它們認為,只有在這樣的思想觀念引導下,人才能夠找到根本,社會才能最終走向幸福美好的「大同世界」。
  • 答網友問:「天人合一」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況且,「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包括了認識論、方法論、也有操做方法。2,天人關係是中華文化中最核心的內容。因為中華文化是獨有的「以天地為依的天道文化」。華夏先聖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天地而總結出運行規律,用於管理部落,指導百姓生活。比如,二十四節氣是最典型的代表。從只是符號形式的河圖洛書,發展到今天文圖並茂,內容非常豐富,一直在指導著我們的生活。
  • 宇宙暗能量與周易八卦
    這違背了宇宙運行的法則,所以是不可能的。由此推論:人的思維深處必有隱藏得很深的暗物質,思維這種暗物質所具有的作用效應就是暗能量。而在三維空間裡的一般的人不可能了解潛在於人思維中的暗物質暗能量,只有這樣陽性的物質世界才能按照宇宙的法則正確地進行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