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天人合一」這句話,恐怕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它是《易經》之中所蘊含著的高深玄妙的哲理,不過,如果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統一」。
我們今天並不打算去探討它的哲理,而是想提一個有趣的問題,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常說「天人合一」,可為何有「天」、有「人」,卻沒有「地」呢?要知道,天、地、人三才才是「最完美的組合」啊?
我們知道,「易經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是六個爻,在這六個爻之中,下面的兩爻代表「地」、中間的兩爻代表「人」、最上面的兩爻代表「天」,每一個卦象所顯示的都是天、地、人三才,可是,一句「天人合一」就把「地」摘去了,這又是什麼道理呢?其實,只說「天人合一」而不提「地」的事情,是有幾點原因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首先,我們中國人無論是說話,還是寫文章,尤其是在寫文章上,總是喜歡用四個字的詞語,而且,還總愛把不是四個字的語句,概括成為四個字,關於這一點,也不用去懷疑,成語便是最好的證明,當然,這並不排除非四字成語,但那總歸是極少數的。明白了這一點,那麼本該叫做「天地人合一」的說法,就只能忍痛捨棄一個字,捨棄哪一個字呢?「地」字便首當其衝了。道路也很簡單,「合、一」兩字不能捨棄自不必說,而「天地合一」無法突出「人」的重要,「地人合一」又不能顯示「天」的尊貴,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就只能把「地」字捨去了。
其次,以上的這個說法不免顯得有些牽強附會,我們還是來看這第二種原因吧。眾所周知,「乾」為「天」,為「陽」,代表的是君、是父、是擴張、是主動,等等;而「坤」為「地」,為「陰」,代表的是臣、是子、是收縮、是配合,等等;總之一句話,位「尊」者為「陽」、位「卑」者為「陰」,所以,只說「陽」、不說「陰」,既不破壞「天道法則」,也不有違「人倫道德」,合情合理,挑不出毛病。
最後,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在我們說「天人合一」的時候,就已經是包含「地」在內了,換句話說,「天人合一」本就是「」天地人合一」,這正是我們獨有的「陰陽之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互體,陰陽化育,所以說,「天人合一」不但有「天」、有「人」,也同時有「地」哦!
親愛的朋友,關於「天人合一」這句話,你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快來留言討論吧!
歡迎關注文化新篇,一個沒啥文化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