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運即將到來,各大交通運輸部門也進入了準備階段。作為出行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的飛機,航空食品的安全備受關注。
根據預測,2019年春運期間,民航旅客發送量將達到7300萬人次,比去年增長12%。旅客人數增長了,航空食品的配餐數量也有所增加。
北京航食行政總廚師長 付燕君:現在我們(日均配餐)10萬份,春運的時候應該是12萬份。
配餐量增加了,怎麼保證食品安全呢?記者了解到,為了保證加工環節不被汙染,航食企業生產車間裡的原材料採購、儲存、粗加工、熟制和包裝五大區域的清潔等級是逐級加深的,車間內部人員只允許從高清潔區向低清潔區單向流動。加工溫度和時間都有嚴格地控制標準。
北京航食行政總廚師長 付燕君:加工時間要控制,原材料、加工到配餐,24小時之內要消耗掉。
新聞連結:航空餐有哪些種類
我們在乘坐飛機的時候,經常能吃到航空餐,不同時段、不同航程,包括不同航空公司提供的航空餐都不太一樣,這是怎麼區分的呢?飛機上的航空餐跟地面的餐食有什麼區別呢?來了解一下。
航空餐並不由航空公司直接生產,而是由航食企業負責生產製作,航空公司向航食企業購買,再提供給乘客。具體吃什麼,由航空公司客艙服務部根據艙位、航程和飛行時段來設計食譜。
按照行業慣例,配餐標準大概為:飛行時間在一小時內的航空餐為幹點餐,有麵包、燒餅或漢堡;飛行時間在兩小時以上,又正值飯點,飛機餐為正餐;若航程和飛行時段約兩小時,又正值飯點或在飯點之間,乘客也有可能獲得輕正餐或者點心餐。
在食材的選擇標準上,航空餐與地面餐飲也不太一樣。出於安全的考慮,飛機上吃的食物中不能有硬物,肉食要去骨的,魚肉不能帶有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