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一條高速公路主幹道,突然間路基崩裂,必然面臨車毀人亡的絕境。主動脈夾層,即是這樣一種被號稱為「外科最兇險的疾病」。
2015年12月3日晚19:45,一名腰背部劇烈疼痛的男性患者進入嘉興市第一醫院急診,隨之急診科、血管外科、麻醉手術、ICU等醫護團隊,遭遇了一場10年不遇的、合力搶救嚴重主動脈夾層患者的生死阻擊戰!
10年不遇的嚴重病例,背水一戰!
患者有高血壓病史,突發腰背部劇烈疼痛,右下肢麻木,右下肢股動脈、膕動脈、足背動脈搏動消失——一個危險的疾病信號從種種複雜的臨床表現中浮現,值班的張杰副主任醫師判斷:這可能是主動脈夾層!
急診CTA證實:患者主動脈夾層(DeBakey Ⅲ型)並向左腎動脈及兩側髂總動脈、右側髂內外動脈延伸,右側髂總、髂外動脈基本閉塞;左腎大面積梗死。
——這是一個近10年臨床遇到最為嚴重的主動脈夾層病例,整條主動脈縱向貫穿撕裂,血液大量湧入血管壁的夾層中,死神正步步緊逼!
與此同時,血管外科主任許瀏接到病區的報告電話,立即登錄醫院移動辦公系統,查看患者第一手檢查資料,一邊指導正確處置,一邊迅速從家中驅車趕往醫院。
在與家屬溝通後,許瀏團隊決定爭分奪秒實施手術,採用胸主動脈支架植入術,經股動脈將覆膜支架送至主動脈夾層破口處將破口覆蓋隔絕,阻截異常血流通道。同時,緊急聯繫上海權威專家會診,指導進一步診療。
生死關頭,背水一戰!手術一直進行到凌晨2點。
屢陷深淵不放棄,絕地逆轉!
術後,患者被送入ICU監護搶救,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相繼出現。
腎梗死、心肌梗死、腦梗死,「三梗」病症無不攸關性命。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多器官功能障礙(MODS)——更致命的威脅緊隨其後。
氣管插管,機械通氣,高頻吸氧,抗菌素抗氧化,靜脈透析(CRRT)……ICU全科討論制定搶救方案,醫務科組織全院專家會診,一道道救治措施果斷對症實施。
重典治猛痾,數日後患者病情逆轉,稍趨穩定。因患者為杭州人,應家屬要求,醫院評估病情允許後同意轉省醫院繼續治療。
一個月過去了,從杭州傳來好消息:患者病況好轉,已進行康復階段。
被喻為「外科最兇險的疾病」,原因何在?
許瀏主任介紹,主動脈是體循環的動脈主幹,從左心室發出,分為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相當於從人體的第2胸肋關節高度至第4腰椎體下緣,再分為左、右髂總動脈,將血液輸送給相應的器官。
主動脈夾層過去曾稱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係指由各種原因造成的主動脈壁內膜破裂,血流進入主動脈壁內,導致血管壁分層,剝離的內膜片分隔形成「雙腔主動脈」,死亡率極高。其致命的併發症並非是夾層擴展本身,而是夾層擴展所造成的後果,3/4的死亡病例是由於剝離的夾層裂形成心包壓塞或縱隔、胸腔大出血。其他患者可由並發急性心功能衰竭、遠端器官灌注不良、出現急性腦卒中、急性腎功能衰竭、腸壞死及肢體壞死等死亡。
據了解,近幾年,市一院每年接診的主動脈夾層患者不少於40例,隨著急診及臨床診治水平的提高,多數病人都在醫院得到及時救治,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許主任說,主動脈夾層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幾乎所有的主動脈夾層患者都存在控制不良的高血壓現象。因此,高血壓的控制對於主動脈夾層的預防、治療、預後有著全面的影響,是最基本和最不能忽視的治療及預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