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數據造假,Science正式表達對中國學者文章可信度的關切!

2021-02-19 中外學術情報

2020年7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與化學學院宋懷兵和朱斌在Science上發表文章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提出了一種半導體異質結構設計(NaxCoO2/CeO2)來增強質子導體的方法,使得界面處的場誘導金屬態加速質子輸運,從而開發了一種離子電導率為0.30 S/cm的PCFC,它在520℃下功率輸出為1 W/cm2。

中國地質大學宋懷兵/朱斌Science:半導體異質結大幅降低燃料電池工作溫度然而,文章剛發表,文中的圖就被質疑,此前已有公眾號報導。而今日,這篇文章數據可信度正式受到Science官方的關切!

Science編輯部收到兩個獨立來源的郵件,聲稱文中的圖S9B和S10和作者之前的論文中的圖高度相似,而數據的來源是不同的電池組成。這些控告後來發表到PubPeer上。編輯部在等待作者所在機構的調查澄清的同時,也在告知讀者對論文數據完整性的擔憂。上述兩個圖看得不明顯?看下面的重疊對比(來自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B4C761167701BD73360EFEDC38FE0C)。下面一個評論還提到了scale bar的問題,這兩個圖肯定有一個scale bar用錯了!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8/1171.1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0/184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B4C761167701BD73360EFEDC38FE0C

(後臺回復「群」,加入名校博士群)

編輯/審核:Andy

——想留學?掃碼關注——

微信號:國外碩博招生

急缺碩博生源!關注獲取學校信息

更多重要優質信息,敬請關注:

本站分平臺-人民網/人民號「中外學術情報」;新浪微博「學術與高校」。

送福利!關注本號,1、後臺回高薪獲得本平臺為你監控發布的碩博高薪職業機會;2、回復公開課,獲取中外名校讀博/申博/訪學教程,各學科研究方法、科研軟體學習課程、英語學習和個人發展課程。3、回復交友,和來自中美歐澳日數百所名校單身碩士博士直接互動交流。

說明:本平臺多數文章為原創或首發編譯,或獲授權轉發。部分優選文章無法聯繫作者,若有不當,請及時聯繫我們處理。商務合作、開通專欄、發布成果、申請兼職、提出建議等可以後臺回復「」獲取本站編輯聯繫方式。


想讀博/發論文?點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今年1月,Elisabeth Bik博士(曾舉報曹雪濤院士大數量論文造假的學者)在pubpeer上質疑一位中國權威學者學術不端。該人系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周德敏。網站上Elisabeth Bik博士指出,其作為通訊作者或共同作者的6篇學術論文,存在明顯的一圖多用現象。其中包括一篇發在Science上的重磅論文。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合作者包括關西醫科大學教授廣田喜一、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張華鳳等中日韓的學者,以及塞門扎所就職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校長丹尼斯·維爾茨(Denis Wirtz)。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合作者包括關西醫科大學教授廣田喜一、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張華鳳等中日韓的學者
  • Bik博士質疑北大藥學院院長周德敏教授6篇文章涉嫌造假,本人已回應
    ~本文綜合自百家號「教育很有料」、搜狐號「查爾斯沃思論文潤色」繼曹雪濤院士之後,又一位國內學術權威人士被同一人質疑涉嫌學術造假。他就是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科技部973首席科學家、全國生物候選藥物牽頭科學家、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德敏教授。質疑者Elisabeth Bik博士通過仔細比對周德敏教授的論文,發現有6篇論文疑似存在學術造假問題,並在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公開質疑。
  • 觀點 | 諾獎得主涉嫌論文造假:有全球聲譽的科學家更要愛惜羽毛
    這些論文被質疑的問題包括,一圖多用或圖片PS,複製粘貼,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此外,在受到質疑的論文中,有一篇文章已撤稿,兩篇已勘誤或更正。這些情況也說明,對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目前尚不能完全定論。但也從中反應出其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尤其是處於塞門扎諾獎的光環之下,這些問題更引人矚目,影響也更大。
  • 這本SCI期刊正徹查論文造假,涉嫌造假論文作者均來自中國
    事實上,根據不完全統計,在最近一周內,Bioscience Reports就有超過30篇論文被掛在pubpeer上,共同的原因就是:涉嫌圖片誤用/造假!以下為部分舉例,大家可以移步pubpeer網站查看詳情。
  • Nature:「涉嫌造假」,闡述轉基因有害的文章被撤回
    2016年1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最近,幾篇報導「動物食用經過遺傳改造的莊稼後產生危害後果」的文章因數據造假正在接受檢查。這篇由義大利Naples大學的科學家們報導的研究結果出現了漏洞:該文章中的的圖片涉嫌故意修改。對此,該實驗室的主要負責人稱不會發表任何意見。該文章的結果與之前由全球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的安全測試結果(即表明轉基因作物安全無危害)大相逕庭。然而,這些官方結論受到了多數反轉基因網站的抵制。
  • 這本SCI期刊正徹查論文造假,涉嫌造假論文作者均來自中國
    事實上,根據不完全統計,在最近一周內,Bioscience Reports就有超過30篇論文被掛在pubpeer上,共同的原因就是:涉嫌圖片誤用/造假!以下為部分舉例,大家可以移步pubpeer網站查看詳情。
  • 論文涉嫌造假?網友:頂級學者也P圖?
    近日,學術圈打假鬥士PubPeer爆出,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格雷格·塞門扎(Gregg Semenza)在2011年到2018年期間,有30多篇論文涉嫌造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網友:頂級學者也P圖由於我並非醫學專業,所以針對質疑內容只能做翻譯解讀。
  • 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被曝涉嫌論文造假!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生理與醫學諾獎得主被涉嫌論文造假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截至目前,知名學術大家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塞門扎問題論文已經達到40篇。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其實抄襲現象一直存在
    中國新聞周刊 記者/李明子6月15日,德國獨立科學記者列昂尼德·施耐德在其主辦的科學新聞網站For BetterScience上發布了中國數學領域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的報導。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
  • ...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有人說數學圈純淨,其實抄襲現象...
    6月15日,德國獨立科學記者列昂尼德·施耐德在其主辦的科學新聞網站For BetterScience上發布了中國數學領域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的報導。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
  • 30 餘篇論文被指涉嫌 P 圖造假...
    該網站指出, 在 2001 年到 2018 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 38 篇論文中至少 32 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 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根據公開資料得知,20 世紀 90 年代初,塞門扎發現轉錄增強因子 HIF 的表達會隨著氧濃度的改變發生相應的改變,還可以控制 EPO 的表達水平。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牽扯中科大教授等多國學者
    截至今年10月16日,Pubpeer已經掛了塞門扎至少32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 牽扯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等多國學者在塞門扎被質疑的32 篇論文中,所涉及的共同作者就包括不少他的學生、助理等青年學者,其中合作者包含了來自中日韓三個東亞國家的學者。 上文提到的名為《Mitochondrial Autophagy Is an HIF-1-dependent Adaptive Metabolic Response to Hypoxia》的文章,在領域內的影響力很高。
  • 博客熱議:對小保方晴子涉嫌論文造假一事的看法
    原標題:對小保方晴子涉嫌論文造假一事的看法 日本女科學家小保方晴子涉嫌論文造假事件已經在再生醫學和生物醫學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最近小保方晴子終於公開露面反駁日本理化所的調查不公平,並堅持對主要發現有信心。
  • 學術造假是學者的自殺行為
    中國一些有嚴重學術不端行為的人依然在做著院士、校長和教授,這是不可理解的    中國青年報記者:王志國辯解說,「那兩篇文章中用以說明數據的圖片在合成中出現錯誤,論文其餘部分包括結論準確無誤,實驗結果也可重現」,這種解釋為何不被認可,為什麼不讓他重現實驗結果就作出這樣的處分?
  • 比克博士再揭121篇涉嫌造假論文,113發表在同一雜誌;還在等之前400餘篇處理結果
    ;SCI論文2020年7月5日 ,華爾街日報刊出Eva Xiao的文章,揭露來自中國的121篇論文涉嫌造假。而本報告的原始數據分析,正是來自於知名學術打假學者Elisabeth Bik(伊莉莎白·比克)博士的報告。同一天,在伊莉莎白·比克博士的博客裡,亦提供了這造假鏈條,並總結了這些文章詳細的造假方法。比克博士認定這些文章涉嫌造假,並且來自於同一「造假論文工廠」,依據是這些論文使用的圖片來源於同一組圖片,或在此基礎上做的修改;另外,這些論文的寫作和描述也存在雷同。
  • 英國一雜誌一次性撤回70篇來自中國涉嫌造假論文,河南佔30篇
    不要說是SCI文章,就是稍微有點質量的論文,如果不造假,也難。何況一般的省級醫院市級醫院和縣級醫院?非要政策性人為逼著他們造假,然後又嫌這事給中國抹黑,真夠可惡的。來自大木蟲:2021年1月20日,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簡稱RSC)表示,他們正在考慮撤回68篇可能出自「論文工廠」的文章,但當時並沒有公布這68篇文章的詳情。
  • 412 篇論文涉嫌造假,上百家醫院淪陷,全方位服務中國客戶的論文...
    近日,因揭露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涉嫌學術不端事件而聲名鵲起的前史丹福大學助理研究員 Elisabeth Bik,再次曝出驚人消息:她和她的團隊發現,至少超過 400 篇來自不同作者和機構的文章,似乎都是由同一個「工廠」產生的,而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來自中國的醫院。
  • 東南、地大學者被曝「造假」?或成science首篇被撤文章
    這篇涉嫌學術不端的文章,題為《電場誘導異質界面金屬態構建超質子傳輸》(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ate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 ),中國地質大學宋懷兵與東南大學朱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