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西安交大10餘年研發關鍵技術!
2020年7月23日13時25分,中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而在&34;的背後,西安交通大學的貢獻不可忽視。
-
世界最輕金屬材料「新型鎂鋰合金」被西安交通大學攻克!
據@西安交通大學官方微博報導,世界最輕金屬結構材料在西安交通大學誕生!這種金屬名字是:新型鎂鋰合金,其密度根據用途可達到每立方釐米0.96至1.64克每立方釐米之間,是世界上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
-
交大"超牛"技術助力"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新型鎂鋰合金。鎂鋰合金材料是通過向金屬鎂中添加金屬鋰,使其具備了低密度、高比剛度、高比強度的優異力學性能和減震、消噪的高阻尼性能,以及抗輻射、抗電磁幹擾性能,代表了鎂合金髮展的技術前沿,被稱為未來最為&34;的革命性材料。與鋁合金相比,同樣大小,重量僅是鋁合金的一半,但比強度高於鋁合金。
-
「天問一號」有三門峽元素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而此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應用的金屬結構材料——新型鎂鋰合金,是河南省西交輕質合金新材料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柴東朗教授及團隊歷經10餘年研製開發的世界上目前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
-
「天問一號」有三門峽元素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讓三門峽人激動的是,此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應用了一項新型金屬結構材料,而該材料正是位於三門峽高新區的河南省西交輕質合金新材料研究院所研發的。據了解,2019年8月,「首屆陝西高校科技成果走進三門峽」活動在三門峽舉辦。
-
但駕長徵御天問 夢啟九州探蒼穹 河南省西交輕質合金新材料研究院柴東朗教授 新材料技術應用「天問一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通訊員 周小軍 楊淑婷2020年7月23日13時25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話題:鄭州輕研合金造超輕鎂鋰合金助力「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話題:鄭州輕研合金造超輕鎂鋰合金助力「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原標題:鄭州輕研合金造超輕鎂鋰合金助力「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2020年5月30日4時1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十一火箭成功將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和H星送入預定軌道,實現了「一箭雙星」發射的圓滿成功。
-
世界上最輕的合金——鎂鋰合金的發展歷程
為了減輕太空飛行器的質量,科學家千方百計研發新型材料,就這樣鎂鋰超輕合金應運而生。30年代有許多研究者對鎂鋰合金二相平衡相圖進行了測定。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蘇聯科學院開始研究鎂鋰合金,相繼開發出了MA21、MA18等合金,並制出了強度與延展性優良,組織穩定的鎂鋰合金零件,成功的應用於太空梭和宇宙飛船上,鎂鋰合金的應用使航天飛行器的重量減輕效果非常明顯。
-
各元素對鎂鋰合金的影響
鎂鋰合金是迄今為止密度最小的合金材料。由金屬鎂和金屬鋰為主要元素而製得的鎂鋰合金密度很小,一般為1.35~1.65g/cm3,是所有金屬結構材料中最輕的,它比普通鎂合金輕1/4~1/3,比鋁合金輕1/3~1/2,所以鎂鋰合金也稱為超輕合金。
-
陝西民企研製的鎂鋰合金材料在我國高軌衛星上首次應用
此次進入太空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三號,在預埋件、支架和部分機箱機殼等部位應用了西安四方超輕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鎂鋰合金材料。這些鎂鋰合金材料使整個衛星減重約173公斤,大大提高了衛星的有效載荷量。 記者獲悉:這是我國首次在高軌衛星上應用鎂鋰合金材料。西安四方超輕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位於西安航空基地的民營企業,一直堅持走軍民融合發展道路。
-
航空基地生產鎂鋰合金材料在「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三號」成功應用
據了解,本次發射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三號,在預埋件、支架和部分機箱機殼等部位應用了西安航空基地入區企業——西安四方超輕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鎂鋰合金材料,這使整個衛星減重約173KG,大大提高了衛星的有效載荷量。這是我國首次在高軌衛星上應用鎂鋰合金材料。作為鎂鋰合金材料的研製方,西安四方超輕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位於西安航空基地的高新技術企業,於2006年12月註冊成立。
-
「天問一號」 西安貢獻了什麼?
「天問一號」 西安貢獻了什麼?此次「西安製造」的78臺發動機,將開啟動力接力,完成助力火箭升空、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進而實現精準著陸的任務。西安硬科技為「天問一號」製造「最強大腦」 此次,位於西安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為「天問一號」設計了「最強大腦」,來適應火星探測的特殊任務。
-
貴州省主導制定的鎂鋰合金領域國際標準發布
本報訊 (劉珍意 記者劉豔)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由貴州省主導制定的ISO20258:2018《鎂鋰合金鋰含量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
「天問一號」升空「洛陽創新」助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王雪娜 通訊員 張雲眾 劉攀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從北鬥到天問,這些材料來自上海交大教授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探測器成為中國繼「嫦娥系列」月球探測任務後的又一大航天探測工程。從「天問一號」到「北鬥三號」,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SiC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多項科研成果為中國航天添翼助力,科技助推我國行星探測、衛星導航發展。
-
鎂盤點:2018年鎂業重大新聞回顧
鄭州輕研合金科技成功研製0.014mm超輕鎂鋰合金箔材 近日,鄭州輕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採用卷式法成功製備出厚度僅為0.014mm的超輕鎂鋰合金箔卷材,這也是國內乃至世界上首次製備出這麼薄的鎂合金箔材。
-
【供應鏈】輕薄NB大戰 鎂鋰合金冒出頭 將成非蘋NB品牌新利器
鎂鋰合金供應商安力材料指出,近期確實有多家NB廠考量採用鎂鋰合金機箱,後續向來厚重的電競機種,也可望更輕薄。鎂鋰合金機箱似乎是解答。事實上,日本富士通及NEC,早在4年前,就曾推出鎂鋰合金外殼的NB,強調產品輕量化,然售價都偏高,且主要銷售以日本市場為主,直至宏碁近期推出Swift系列,不僅壓低重量,更導入窄邊框,獲市場消費者青睞,也帶動鎂鋰合金在NB外殼滲透率,大幅提升。
-
鎂鋰合金打造 同方夜鷹鋒銳X30京東首發
接口齊全 而同方夜鷹鋒銳X30之所以能做的這麼輕,很大程度上源於其採用了比較罕見的鎂鋰合金,而鎂鋰合金除了輕之外,其還據有較強的抗衝擊效果與剛性,安全性十足。https://item.jd.com/5079695.html#crumb-wrap另外清華同方夜鷹商務本現已開啟免費試用活動詳情點擊:http://bbs.zol.com.cn/huodong/d2_26814.html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鎂鋰合金打造
-
東輕材料助力「天問一號」順利升空
繼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後,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發射升空,東輕為長徵五號火箭的順利升空再次提供了材料支持。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此次把「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到逃逸軌道上,需要徹底地擺脫地球引力。只有火箭與探測器分離時的速度超過第二宇宙速度,探測器才可以完全擺脫地球引力,沿地火轉移軌道飛向火星,進行火星探測。
-
天問一號升空!我國火星探測,西安2所「神仙」高校,居功至偉
這是2000多年前,屈原仰望星空發出的《天問》,他好奇日月變換,星辰明暗之間的運行規律。2000多年後的2020年,我國將火星探測系列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這是對屈原「天問」的延續,表達了中華民族對追求真理的堅韌和執著,對宇宙深空探索的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