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教授團隊揭示 Anti-CRISPR 對I-F型CRISPR-Cas複合物的抑制機制

2020-11-28 哈爾濱工業大學新聞網

近日,我校生命科學中心黃志偉課題組與美國史丹福大學趙華(Wah Chiu)教授課題組合作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發表了題為《冷凍電鏡技術揭示AcrF9,AcrF8和AcrF6對I-F CRISPR–Cas複合物的抑制機制》(Inhibition mechanisms ofAcrF9, AcrF8, and AcrF6 against type I-F CRISPR–Cascomplex revealed by cryo-EM )的研究文章。該研究使用冷凍電鏡首次解析了三個Acr蛋白(AcrF9,AcrF8和AcrF6)抑制Csy複合物的結構,其解析度分別為2.57Å,3.42Å和3.15Å。

原核生物和病毒之間的共進化已經持續了數百萬年。原核生物利用由CRISPR和CRISPR相關(Cas)基因組成的適應性免疫系統來對抗病毒。細菌I-F型CRISPR-Cas通過crRNA指導的Csy複合物來識別外源DNA並募集核酸酶-解旋酶蛋白(即Cas2/3)降解病毒DNA。Csy複合物由四種Cas蛋白(Cas5f-8f)和一個60 nt的crRNA組成,即Cas5f16f17f68f1:crRNA1。病毒進化出多種anti-CRISPR(Acr)蛋白來識別並抑制CRISPR-Cas系統的功能,其中AcrF9、AcrF8和AcrF6抑制csy複合物的作用機制並不清楚。

課題組通過解析三種複合物結構發現具有68個胺基酸殘基的AcrF9由一對反平行β-摺疊組成,兩個分子AcrF9結合一個分子Csy複合物,多個氫鍵和疏水性相互作用介導了它們的互作。Cas7f亞基的富含賴氨酸的區域(K76,K78,K84和K256)對於Csy複合物的DNA結合至關重要,並且結構上也發現它也與AcrF9廣泛相互作用,推測AcrF9可能競爭性結合Csy複合物的DNA結合位點。事實上,AcrF9突變體(Q38A和F40A)不再對Csy複合物的活性產生抑制作用,底物DNA被迅速降解,所以AcrF9通過競爭性結合DNA結合位點發揮其anti-CRISPR功能。此外結構發現AcrF9還與Cas8f亞基有互作,並導致整體構象的變化,Cas8f的環區域移動到閉合位置,從而將複合物與AcrF9的結合鎖定;通過相似的結構生物學以及體外活性檢測發現AcrF8結合Csy螺旋骨架抑制識別DNA底物。與前兩者不同,AcrF6在Cas7.6f和Cas8f之間的交界處結合從而抑制DNA雙鏈解旋。

史丹福大學生物工程系( 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張凱銘、李珊珊和我校生命學院王碩、朱玉威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趙華(Wah Chiu)教授和黃志偉教授為本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相關焦點

  • ...發表論文揭示 Anti-CRISPR 蛋白抑制 SpyCas9 活性的分子機制。
    4 月 28 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課題組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目為《Anti-CRISPR 蛋白抑制 CRISPR-SpyCas9 活性的分子機制》(Structural basis of CRISPR-SpyCas9 inhibition by an anti-CRISPR protein)的研究論文。
  • ​華人研究組Cell發布CRISPR研究新突破:I型CRISPR複合體作用機制
    Maofu Liao教授這項研究成果的突破所在:新研究獲得了近原子解析度的結構圖像,解析了CRISPR如何搜索靶標DNA,並製備可以用於Cas3酶切割的DNA的關鍵步驟;研究結果揭示了防止意外基因組損傷發生的多層錯誤檢測機制
  • CRISPR相關工具網站集錦
    CCTop: https://crispr.cos.uni-heidelberg.de/10. WU-CRISPR: http://crispr.wustl.edu.Cas-OFFinder:  http://www.rgenome.net/cas-offinder/2.
  • Mol Cell:從結構上揭示出最大最複雜的CRISPR-Cas系統的作用機制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哥本哈根大學諾和諾德基金會蛋白研究中心的Guillermo Montoya教授說道,「我們解析出迄今為止所看到的最大、最複雜的CRISPR-Cas複合物的三維結構。我們如今了解了這種系統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發揮作用的。」這些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稱為Cmr-β的複合物,它屬於所謂的III-B型CRISPR-Cas複合物的一個亞組。
  • 研究揭示anti-CRISPR沉默CRISPR-Cas9系統的分子機理
    該工作報導了2.45埃的apo AcrIIC2和2.28埃的結合了Neisseria meningitides Cas9 (Nme1Cas9) BH domain的AcrIIC2複合物晶體結構,結合體內和體外實驗,系統闡述了anti-CRISPR蛋白AcrIIC2沉默CRISPR-Cas9系統的分子機理。
  • Mol Cell:從結構上揭示出最大最複雜的CRISPR-Cas系統的作用機制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哥本哈根大學諾和諾德基金會蛋白研究中心的Guillermo Montoya教授說道,「我們解析出迄今為止所看到的最大、最複雜的CRISPR-Cas複合物的三維結構。我們如今了解了這種系統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發揮作用的。」這些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稱為Cmr-β的複合物,它屬於所謂的III-B型CRISPR-Cas複合物的一個亞組。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anti-CRISPR沉默CRISPR-Cas9系統的分子機理
    該工作報導了2.45埃的apo AcrIIC2和2.28埃的結合了Neisseria meningitides Cas9 (Nme1Cas9) BH domain的AcrIIC2複合物晶體結構,結合體內和體外實驗,系統闡述了anti-CRISPR蛋白AcrIIC2沉默CRISPR-Cas9系統的分子機理。
  • Science:揭示哺乳動物線粒體複合物I的作用機制
    一種稱為複合物I(complex I)的巨型分子質子泵至關重要:它啟動了一連串的反應,構建出質子梯度來驅動ATP產生。儘管複合物I發揮著核心作用,但是它跨膜運輸質子的機制至今仍不為人所知。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所的Leonid Sazanov及其研究團隊破解了複合物I的工作原理之謎:它的構型變化與靜電波相結合,將質子移入線粒體基質中。
  • 《科學》:揭示哺乳動物線粒體複合物I的作用機制
    一種稱為複合物I(complex I)的巨型分子質子泵至關重要:它啟動了一連串的反應,構建出質子梯度來驅動ATP產生。儘管複合物I發揮著核心作用,但是它跨膜運輸質子的機制至今仍不為人知。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所的Leonid Sazanov及其研究團隊破解了複合物I的工作原理之謎:它的構型變化與靜電波相結合,將質子移入線粒體基質中。
  • Nature:從結構上揭示一種新型基因編輯複合物的作用機理
    論文通訊作者為哥倫比亞大學瓦格洛斯內外科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物理學助理教授Samuel Sternberg博士和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物理學助理教授Israel Fernandez博士。
  • 研究揭示CRISPR-Cas12a蛋白複合體切割雙鏈DNA的動態調控機制
    2019年8月6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春來研究組在Cell期刊新推出的子刊《iScience該論文利用單分子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single-molecule FRET)直接觀測Cas12a複合體切割過程中動態構象變化,建立了相應的定量動力學模型,並揭示了crRNA和DNA的匹配度對複合體動態結構和切割位點調節機制。Cas12a蛋白(又稱Cpf1)在哺乳動物的基因編輯中展現出了比Cas9蛋白更高的切割特異性。
  • 生物物理所解析III-A型CRISPR-Cas效應複合物原子解析度電鏡結構
    當外源基因入侵宿主後,該複合物通過「掃描」入侵者轉錄的RNA以找到與crRNA的guide區域互補的target RNA並與之結合,進而激活Csm3/Cmr4亞基降解此段RNA;同時,該複合物中Cas10的ssDNase活性也被激活,從而將與轉錄產物相關的ssDNA降解;2017年,該系統的另一種獨特的調節機制被揭示,當target RNA出現時,III-A型CRISPR-Cas效應複合物具有腺苷酸環化酶的功能
  • Cell:通過CRISPR篩選鑑定出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基因和藥物靶標
    他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的哪些基因和基因調控網絡是SARS-CoV-2感染所需的,抑制這些基因賦予了對這種冠狀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他們描述了一系列以前沒有被認為是SARS-CoV-2治療靶點的基因。
  • 科學家以光為媒介用CRISPR手術刀精準切割DNA 觀察到超高速DNA修復
    6月12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實驗結果,不僅揭示了DNA修復過程的新細節,而且,研究人員說,還可能加快和幫助人們了解DNA活動,而這種活動通常會導致衰老和許多癌症。「我們的新基因編輯系統允許在激活後幾秒鐘內對DNA進行定向切割。而採用以前的技術,基因編輯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甚至是幾個小時。」博士後研究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研究團隊成員Yang Liu博士說。
  •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他們成功地展示了更精確的基因編輯,並抑制了稱為脫靶效應的非預期基因缺失、插入或突變。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cell cycle-dependent CRISPR-Cas9 activation system based on an anti-CRISPR protein shows improved genome editing accuracy」。
  • 研究發現CRISPR轉錄的關鍵抑制因子
    研究發現CRISPR轉錄的關鍵抑制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6 14:14:30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Alan R.
  • 生物物理所揭示噬菌體防禦CRISPR-SpyCas9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工作成功解析了Anti-CRISPR 蛋白AcrIIA2 與Streptococcus pyogenes Cas9 (SpyCas9) 蛋白及single-guide RNA (sgRNA) 的三元複合物3.3 埃的晶體結構,並結合體內和體外的功能實驗,系統地闡述了噬菌體運用Anti-CRISPR 蛋白防禦CRISPR-SpyCas9系統的分子機制。
  • Cell最牛解析:揭秘CRISPR「中心法則」,一圖了解CRISPR系統作用全...
    之後2013年,四個研究團隊報告了這一被稱為CRISPR的系統,自此CRISPR技術紅紅火火的發展了起來,許多科研團隊利用它來刪除、添加、激活或抑制人體、老鼠、斑馬魚、細菌、果蠅、酵母、線蟲和農作物細胞中的目標基因。近期來自蒙大拿州立大學的兩位學者以「CRISPR-RNA-Guided Adaptive Immune Systems」為題,介紹了CRISPR-Cas免疫應答系統。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子宮內編輯治療肺部疾病來自費城兒童醫院(CHOP)和賓夕法尼亞醫學的團隊在動物模型中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成功阻止了致命的肺病,在這種動物模型中,一種有害突變在出生後數小時內導致死亡。這項研究發表在「 科學轉化醫學」雜誌,該研究表明子宮內編輯可能是一種在出生前治療肺病的有前景的新方法。
  • 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發文揭示C2c1-sgRNA複合物...
    4月4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題目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序列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of stringent PAM recognition by CRISPR-C2c1 in complex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