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核安全局闢謠5G有害健康:雙盲實驗實測沒有問題

2021-01-14 TechWeb

近日,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局(ARPANSA)再次重申,沒有證據表明5G對人體健康有害。

澳洲許多民眾對於5G的態度並不友好,此前在8月份,澳大利亞曾爆發大規模反5G遊行,遊行者稱5G技術尚未經過「安全測試」,可能對智慧型手機用戶和兒童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

不過此次ARPANSA在反駁時曬出了實驗證據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ARPANSA進行了一系列雙盲實驗,他們邀請了許多自稱「電磁敏感」(比如在Wi-Fi環境中擁有身體不適等副作用)的人,將他們安置在Wi-Fi環境中,Wi-Fi開啟關閉時間都是隨機的,被試人員不知道何時打開關閉,研究人員也不知道。

實驗發現,這些人實際上沒辦法辨別房間內Wi-Fi是否處於打開狀態。

ARPANSA首席科學家Ken Karipidis表示:「我們相信他們(自稱電磁敏感者),但是,當對這樣的個體進行雙盲測試時,我們看不到他們與電磁場的聯繫。」

Karipidis還駁斥了基站對人體健康有害的謠言,並且表示高功率基站以及基站數量增加,有助於降低手機的信號功率,反而將高頻電磁場存在的可能傷害降到了最低。

相關焦點

  • 沒有雙盲實驗下的中醫,如何辯別藥有沒有效
    雙盲實驗是驗證藥品有沒有效的一種科學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既然沒有雙盲實驗,中藥也有方法證明其有沒有效果,在這裡借用鄭人買履這個小故事詳加說明,鄭國人買鞋,先在家中用草繩量好了尺寸,由於去集市匆忙,把草繩放在家裡,到集市上一看,沒有帶草繩,就悻悻回家了,寓言很短,諷刺意味卻很濃,現實中有沒有原形人物呢
  • 隨機雙盲對照實驗
    隨機雙盲對照實驗被公認為是評估藥物療效的黃金標準。為了更好理解其基本原理,我們在此設想一個具體的案例。假設為評估某種藥物的療效,研究者安排一組患者(亦稱處理組)服藥,然後再考察他們在服藥後的病情變化。現在的問題是,若處理組在服藥後從整體上看病情有所好轉,則是否一定歸因於藥物的療效呢?
  • 闢謠!「千滾水」「隔夜水」有害?科學實驗數據為你解惑
    「隔夜水」有害?7月11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在其直屬單位廣東省食品檢驗所舉辦食品檢驗機構實驗室開放日活動,邀請媒體記者、消費者代表、企業代表等60多人走進省食品檢驗所實驗室,用科學的實驗數據科普食品安全知識,破除謠言。
  • 雙盲實驗的啟示
    科學評價藥物藥效的試驗方法制定最為關鍵,雙盲實驗在此期間發揮了關鍵作用。「盲」在試驗中是一種基本的思路,用以在試驗中排除參與者的有意識的或者下意識的個人偏愛。比如,在非盲試驗中檢驗受試者對不同品牌食品的偏愛,受試者往往選擇他們偏愛的食品,但是在盲試驗中,即品牌不能被辨認的情況下,受試者可以真正排除個人品牌偏好而進行試驗。
  • 雙盲實驗了解一下!
    前有疫情不說,後有海外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不到位,以致很多留學生選擇回國上網課來「避難」;更有很多人由於政策、機票的原因沒有辦法回到國內來,在這裡希望大家都能做好防護健康平安。新冠肺炎疫苗在7月28日陳薇院士通報了關於疫苗研究進展的好消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通報內容以及當中涉及到的AP統計知識點。
  • 隨機雙盲實驗:讓騙子現形
    中美學者智庫 昨天科學的實驗方法是得出準確數據和正確結論的前提。我們不斷驗證、小心翼翼,認真審視這個世界, 然後我們做出選擇、不斷進步......現代文明就是建立在這種縝密、嚴格、細緻的科學體系之上。 世界上最著名的無神論者、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道金斯認為,最能提高每個人認知能力的科學概念就是「雙盲對照試驗」。
  • 雙盲:理想與現實
    實驗中,為了避免心理暗示,被測試的病人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吃的是藥還是安慰劑的;同時,實驗人員本身也不知道哪一組給的是藥,哪一組給的是安慰劑。這就是所謂的雙盲。當然實踐中也有很多變種,但基本邏輯是一樣的。乍一看,雙盲實驗設計得確實科學,好像把什麼都考慮到了。但做過實驗的人就知道,任何精妙的設計,一旦執行起來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走偏。根據最近讀到的一些論文,我們就知道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有多遠。
  • 【健康闢謠】手機輻射大?危言聳聽!
    【健康闢謠】手機輻射大?危言聳聽!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健康闢謠
  • 對照實驗俺知道,雙盲實驗是個啥?(上)
    我們看了許多有關疫苗研發進展的報導,在這些報導裡,一些名詞反覆出現,比如「臨床研究」、「雙盲實驗」。接下來的兩篇文章,小墨就和大家聊聊什麼是雙盲實驗,以及為什麼要進行雙盲實驗。不過在此之前,我們應該對疫苗的研發和生產的大致階段有一個粗略的了解。
  • 中國電信科普:5G基站功率、輻射量非常小,對人體健康無影響
    > 12月28日消息,中國電信官微今天向大家科普了一下5G基站密度與輻射的問題 具體來說就是,目前在5G基站附近10米內實測的輻射,大約為1-1.5 um/cm 。而根據各國制定的移動通信基站輻射標準,美國和日本是600um/cm ,歐盟是450um/cm ,中國是40um/cm ,更直白的說是,一個人站在微波爐前1米的地方,輻射量是每平方釐米268微瓦,而中國對基站輻射的標準只有微波爐輻射的1/6,遠低於微波爐產生的輻射。
  • 《柳葉刀》沒有刊登轉基因有害的英國科學家論文
    經常看見一些自媒體在散布謠言,說又是某某國家的科學家研究發現了轉基因「有害」,但是這些信息一律屬於「全無產品」。就是:信息的來源在哪裡?沒有。具體被哪個科學期刊刊登了?沒有。發現「有害」的論文在哪裡查閱、下載?沒有。你說有害,哪家權威媒體報導的?沒有。具體哪個科學家發現的?他們姓甚名誰?沒有。
  • 總是打嗝,暗示哪些健康問題?對身體有害嗎?
    是的,在很多人看來,打嗝沒有什麼要引起注意的,因此不會特別在意。但是友們知道,大眾微健康的養生專家告訴我們,偶爾打嗝沒什麼,但如果你總是打嗝,甚至影響到你的生活,這個時候要注意了,它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號,下面就讓其為我們解答吧!總是打嗝,暗示哪些健康問題?對身體有害嗎?總是打嗝,可能有病!別忽視這個可能!
  • 數據闢謠丨告訴你那些說電子菸有害的真相!我們給你證據!
    並且,在此我們要感謝一位vape圈的朋友,億拜老許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便拍攝了一段闢謠視頻,對此段進行了詳細且公正的評判,大家可以去http://www.acfun.cn/v/ac4586790觀看闢謠視頻。我們主要針對這篇文章之後的不實論點進行反駁!
  • 中醫是科學,別揪著雙盲實驗不放,時間一到就會真相大白的
    然而,很多人不認可中醫的療效,是因為中藥沒辦法通過雙盲實驗。首先必須承認,中藥、中成藥現在確實沒有辦法通過現在的雙盲實驗。因為這裡面有標準的問題,也有條件的問題。J20是科學,但是我們隨便在街上找一個人去開J20,就不科學。汽車是科學,但是把柴油加進汽油發動機裡,或者把汽油加進柴油發動機裡,就不科學。
  • 【深度】雙盲試驗啟示錄
    不過我們今天的文章,並非談論這些問題,而是討論被西醫奉為圭臬,且一直以此來詬病中醫的「雙盲試驗」。中醫藥的無數療效,都被這根大棒無情的打壓,無論實際效果如何,救治了多少病患,只要通不過雙盲試驗,中醫藥就被無情的稱為「安慰劑」或「毒藥」而被嗤之以鼻。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個「雙盲試驗」到底是什麼?
  • 為何要對新冠肺炎特效藥開展隨機雙盲對照實驗
    隨機雙盲對照實驗,被公認為是評估諸如藥物療效等處理效應的黃金標準。根據相關媒體報導,目前已有幾例新冠肺炎備選藥物正在開展這一類型的實驗。最終這些藥物是否靠譜,必須要等待實驗的結果。為幫助讀者更好理解這類實驗的關鍵點、優勢和可能存在的問題,本文以案例形式,對其基本原理進行一個直覺性介紹。
  • 健康闢謠|濃稠的酸奶都是加了增稠劑?別冤枉了好酸奶
    還是聽科學闢謠來捋一捋!酸奶能否助消化?可能有幫助,但別在飽腹後很多文章說酸奶中其實並沒有消化酶,起不到助消化的作用。其實酸奶助消化的關鍵是因為其中的乳酸菌,而乳酸菌確實具有幫助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的作用。在胃腸道生理功能正常的情況下,喝酸奶對胃腸蠕動和促進消化都會有幫助。
  • 國家核安全局談海陽核電廠兩起事件:沒有任何放射性後果
    國家核安全局談海陽核電廠兩起事件:沒有任何放射性後果 時間:2020-04 國家核安全局談海陽核電廠兩起事件:沒有任何放射性後果 海陽核電廠兩起事件是按照運行事件來報告國家核安全局的,這兩起事件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核事件分級手冊分級是0級事件,即 「沒有安全意義」的事件。
  • 遼寧:核輻射監測結果每三小時上報國家核安全局
    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發生後,我省生存環境是否受到汙染,一直是百姓縈繞在心的問題。3月30日,記者探秘瀋陽核輻射自動監測站,並獨家專訪了省環保廳核安全局、省環保廳核與輻射協會有關負責人。「日本發生核洩漏事故之後,我們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 一招提升認知力,科學思維工具之雙盲控制實驗
    雙盲控制實驗《自私的基因》相信對很多關注科學圈的讀者來說,都不陌生。這是一本出版於1976年的科普書籍,一經出版就暢銷全球,曾被評為20世紀百大經典名著之一。它提出的基因領域和社會科學領域的顛覆性觀點,一度引發社會重大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