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療過程中,中醫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很多人不認可中醫的療效,是因為中藥沒辦法通過雙盲實驗。
首先必須承認,中藥、中成藥現在確實沒有辦法通過現在的雙盲實驗。
因為這裡面有標準的問題,也有條件的問題。
J20是科學,但是我們隨便在街上找一個人去開J20,就不科學。
汽車是科學,但是把柴油加進汽油發動機裡,或者把汽油加進柴油發動機裡,就不科學。
這兩個例子說明科學是有先決條件的。
如果把某一個單獨的因素提煉出來,而不考慮這個因素存在的環境,哪怕是科學的要素,也會變得不科學。
》科學是什麼?
科學是一整套系統。這套系統包括三大部分:理論,理論的推理,以及對推理的驗證。
整個這一套系統構成了科學體系的可證偽性。
我們所說的雙盲實驗是指對一個藥物有效作用的驗證。在整個科學體系它是屬於最後的一部分。
同時,科學的每一個分系統也是有嚴格條件的。
光的雙縫幹涉實驗是科學。但是我們在a4紙上刻兩條縫拿去做幹涉實驗,就不會有結果。難道我們能夠據此說明,光的波動性不存在嗎?
因為光的雙縫幹涉實驗,縫的尺寸以及縫的間隙都和光的波長必須接近。而可見光的波長很短,所以普通人沒有辦法完成這個實驗。
一方面,中藥有切實可靠的療效,這是有無數的患者親身證據的;一方面又無法滿足藥理學意義上的雙盲實驗。
原因是,目前按照西藥標準做的雙盲實驗,無法達到足夠的嚴格。
》上世紀有一個著名的科學公案,可以說明嚴格檢驗和不嚴格檢驗有什麼區別。
這就是量子糾纏的問題:兩個處於糾纏態的量子可以在任意距離瞬間傳遞信息。
關於量子糾纏的解釋有兩種,一種是愛因斯坦代表的一方,他們認為:量子之所以能夠產生糾纏,是因為有一種隱含的物理變量在其中起作用。
而另一方,以玻爾為代表的科學家被稱作哥本哈根學派,認為量子糾纏代表世界的本質,無需中間有任何關聯。
究竟是愛因斯坦對還是玻爾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辦法判定。
後來有個叫貝爾的科學家,給出了一個判定,量子糾纏之間是否存在隱變量關聯的檢測。
這就是所謂的貝爾不等式檢測!
》貝爾不等式檢測要在極高的精度和極其嚴格的條件下操作,才支持玻爾的判定。
在2000年之前,實驗的精度是沒有辦法達到判斷玻爾、愛因斯坦關點真偽的程度。
即便是現在的手段來做貝爾不等式檢測,也不能保證100%判定,而是有一個概率性,只不過這個概率偏向於100%。
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只能說按照比較寬泛的標準來對中藥進行雙盲檢測,中藥沒辦法通過。
一方面有人認為中藥是藥,另外一方面有人認為中藥純粹就是安慰劑,在雙方意見爭執不下的時候,要儘可能的把實驗建立在極其嚴格的標準前提下。
那麼,什麼樣的標準是極其嚴格的標準呢?
應該達到數學和理論物理意義上的嚴格。
按照中醫本身的理論,人體的狀態和時間有關聯,和外界的氣候和天氣有關聯。
按照目前的實驗手段,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能夠達到嚴格判定的條件,相差的實在是太遠。
所以中藥通不過雙盲實驗,這個不奇怪。
這並不是中藥本身的問題,而是目前的檢驗手段的問題。
》中藥的有效性是經過了千錘百鍊驗證的,否則,這門學問老早就滅掉了。
否定中醫不是從現在開始的,而是從西藥傳入中國境內就開始了。
1912年,發生了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在北洋政府的默許下,教育部門在新頒布的學制及各類學校條例中,只提倡建立西醫醫學專門學校,而沒有涉及中醫。1913年,教育總長汪大燮公開提出廢除中醫中藥。
但是中醫在各種的打擊和壓力下一直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當然社會上打著中醫旗號騙錢的不少,正是因為中藥在某些時候有奇效,而且它的最基本理論又高深莫測,所以才會成為某些騙子藏身的地方。
假冒偽劣產品所仿冒的都是大牌產品,這也反過來證明了大品牌的價值。
中醫理論是過去的科學,是現在的科學,本質上是未來的科學,時間一到就會真相大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