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清金融產品營銷術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21-01-09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春節前後,不少人陸續拿到了數額不菲的年終獎。除了購置年貨任性「買買買」,也有人想在投資領域有所收穫。股票、基金、理財、黃金、P2P……如今的投資市場上,金融產品異常豐富,豐富到很多投資者「傻傻分不清」究竟該買什麼,更遑論何時買何時賣。也正是因為如此,一些機構和平臺在銷售金融產品時避重就輕,以銷售業績為導向,忽悠了不少投資者。

從銷售角度看,金融產品與普通商品並沒有本質區別。微信群薦股也好、自媒體推薦P2P也罷,大部分銷售人員是為了把產品賣出去,從而獲得更高的銷售佣金。但是從產品購買者角度看,買商品是為了使用,買金融產品是為了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對金融產品的期待更高,也更容易被營銷話術所蠱惑。所以,對普通投資者來說,購買金融產品除了要具備基礎的金融知識,更要明辨其中的營銷話術。不然,即使躲開了雷也可能掉進坑。

2018年,股票、偏股型基金等權益類資產收益非常慘澹。看看各大基金銷售平臺就能發現,首頁重點推薦的產品往往掛著「今年以來收益超過20%」「成立以來累計上漲超30%」的標籤。可是投資者一旦下定決心買入之後,卻又容易陷入「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怪圈。其實,對這類產品而言,「過往業績不能代表未來」才是最應該出現的「購買提示」。價格波動和行業周期性決定了投資這類資產的邏輯,要麼抓住價格波動套利,要麼看懂周期變化長期持有。只循著既往的業績,最終的結果只能是緣木求魚。

既然權益類資產收益的不確定性如此之高,那麼選擇固定收益產品總能靠譜吧。看看銀行的理財產品和網貸平臺的投資標的,最醒目的賣點就是「期限短、收益高」。遺憾的是,2018年銀行理財產品在嚴監管和定向降準的背景下收益不斷走低。P2P爆雷潮後,很多底層資產不透明或者風控不嚴格的平臺相繼發生兌付風險,更別說那些「借新還舊」的騙子平臺了。事實上,收益、安全和流動性已經成為固收類產品的「不可能三角」。如果有一種產品同時滿足了這3個條件,那麼投資者的第一反應應該是「這是一個騙局」。

買點黃金總能保值增值吧?的確,在不少黃金銷售平臺上「一元起購、存金生息」的口號確實吸引眼球。可是從投資的角度看,目前的黃金生息,利息來源於黃金出借的利差,並非黃金真的能夠產生利息。如果把投資時間放在5年甚至10年這樣的時間維度上,黃金在所有資產中的投資收益並不理想。不過,黃金雖然升值空間不大,但是能夠抗通脹。如果想靠投資黃金獲得高收益,還是放棄這個想法的好。

還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銷售人員在賣產品時往往宣稱,今年某某市場表現不佳,但是明年一定會見到「黃金坑」「鑽石底」。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但就金融產品和資本市場而言,消息面上的變化和市場走勢往往只有相關關係,沒有因果關係。不論是買產品還是研判市場走勢,儘量多分析原因,而不是有了結果再找原因,這可能會讓你的投資思路豁然開朗,進而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他自己掏錢租賃影片,購買電影放映機、數字電影機等設備,先後更換了9套放映機,行程10萬多公裡。他在義務放映生涯中,從未收過群眾一分錢、吃過群眾一頓飯、收過任何禮品和紅包。 石志光沒有經商也沒有存款,購買更新放映設備,租電影拷貝的花費均來自他微薄的工資和兼職打工的收入。一些老電影的拷貝大部分都在300元左右,最便宜的一部也要100多元。
  • 風雨彩虹二十年 資本市場擔重任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資本市場作為現代金融的核心,推動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資本市場的推動作用不但表現在資本籌集,還表現在推動公司治理提升、提供風險釋放通道、提升市場信息透明度等方方面面。可以說,資本市場方面不僅推動著經濟持續增長,而且大大提升了經濟增長的質量。  經濟發展需要財富的積聚和優化配置,社會的進步需要財富的大幅度增加為前提。
  • 在「城市礦山」中尋珍覓寶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這些粉末在性能上與原礦產品相當,其售價不菲,同時可以有效緩解國內原礦石的不足。對廢棄物進行「吃幹榨盡」的綠色處理,有效避免廢棄物的二次汙染,一直以來是格林美公司對待廢棄物再利用的理念。 從一臺臺廢舊家電中分離出來的廢塑料,被加工成塑木型材,可替代普通木材,做成露天鋪地板、柵欄、護牆板等,既結實又環保。
  • 華羅庚、陳景潤在數學領域的成就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隨後,陳景潤又把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尖端技術和人類密切關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他先後在國內外報刊上發表了科學論文70餘篇,並有《數學趣味談》、《組合數學》等著作。1979年,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講學與訪問,受到外國同行的廣泛關注。1981年,陳景潤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
  • 超級計算機能算「天地人」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這個快節奏時代,再用傳統的模式開展產品研發已經不可能追上市場的腳步」,企業成立之初,他們就在探索產品研發新模式新路徑。 通過與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合作,超算中心將過去傳統的研發模式一遍遍調整設計,利用超算強大的算力極大縮短了研發周期,研發成本也大幅降低。 這僅是超算天津中心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
  • 德耀中華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他自己掏錢租賃影片,購買電影放映機、數字電影機等設備,先後更換了9套放映機,行程10萬多公裡。他在義務放映生涯中,從未收過群眾一分錢、吃過群眾一頓飯、收過任何禮品和紅包。 石志光沒有經商也沒有存款,購買更新放映設備,租電影拷貝的花費均來自他微薄的工資和兼職打工的收入。一些老電影的拷貝大部分都在300元左右,最便宜的一部也要100多元。
  • 世界屋脊上的「吉祥天路」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雪域高原見證了4年來的非凡歷程,青藏高原各族人民見證了4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青藏鐵路告訴世界,一流高原鐵路實現了「安全持續穩定、運輸暢通無阻、服務優質高效、環保全面達標」的目標,為青藏兩省區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運力保證,被沿線各族人民譽為「經濟路、團結路、生態路、幸福路」。
  • 廣東佛山啟動「暖化企業」行動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日前,廣東省佛山市美家生活電器公司總經理高興地告訴記者,現在他每天都會收到佛山市順德區經濟發展促進局「政企通」平臺發來的服務簡訊。 「這只是我們目前開展的『暖化企業』春天特別行動的一個例子。」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悅倫介紹說,針對當前企業經營壓力加大、成本上升、融資困難、稅費負擔偏重等情況,佛山市從3月2日開始啟動「暖化企業」春天特別行動,多措並舉助力企業發展。
  • 質量強國之路從質量安全起步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今年上半年,中國消費者協會受理質量投訴達到15.8萬件,佔全部投訴的51.6%;全國質檢系統12365投訴舉報系統共受理產品質量申訴3.85萬件。 客觀地看,近年來特別是《質量振興綱要(1996年—2010年)》頒布實施以來,我國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顯著提升,我國質量總體水平一直在穩步提升,有效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 兩化融合:求實創新才有深度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導讀:今年4月,工信部、科技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對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工業轉型升級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措施。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和9省市日前共同開展了「兩化融合深度行」活動,以促進信息通信技術在工業體系中的充分運用,建立起資訊時代的競爭新優勢。
  • 魯錦,當是彩虹落人間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手工技藝的傳承之路 郭文建的精力並沒有僅僅投向工廠的擴大生產上,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將魯錦織造技藝這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下去,「機器生產魯錦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買得起魯錦產品,通過直觀感受來了解魯錦。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髓不在這裡,而是在農村婦女的手搖紡車上,在『軋軋』的織布機中。」
  • 反「四風」決不能做表面文章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希望「採訪札記」中所反映的問題得到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並得到切實解決,同時希望今後經濟日報有更多這樣貼近基層、文風樸實、感人至深的報導與讀者見面。 網友「心誠絕對會靈」:現在的工作方法叫「三點工作法」,即開展試點,打造亮點,推介看點,三點一出來,成績就出來了,但並沒有給群眾帶來普遍的獲得感。
  • 想辦法破解紡織原料瓶頸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如果說提升品牌競爭力和提高產品附加值是紡織業發展需長期堅持的方向,在破解原料難題的過程中,棉替代纖維開發和廢舊紡織纖維回收再利用「上下兩端」的用力,或許能為紡織業帶來一些啟示和破解良方。 我國紡織行業既是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同時又是一個資源依賴型和環境敏感型的產業。作為紡織產業鏈最前端的纖維材料製作產業,化纖業也是紡織的主要原材料產業。
  • ——南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創新紀實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00年,公司與歐洲合作,通過聯合研發、消化吸收引進,建設了當時西南地區最大的鋁合金門窗幕牆廠,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鋁合金節能幕牆門窗產品。 因優異的質量和節能效果深受市場歡迎,南南鋁成為國內第一家大規模推廣節能門窗的企業。目前,國內許多重要標誌性建築的門窗幕牆工程,都採用了南南鋁的產品。此外,公司節能門窗還遠銷國外。
  • 鄧迪受邀參加第三屆十字門金融周「金融+數字經濟與數字科技」分論壇
    11月18日,第三屆十字門金融周「金融+數字經濟與數字科技」分論壇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全國工商聯併購公會區塊鏈專委會主任、太一集團董事長鄧迪受邀參加。鄧迪與其他數字經濟專家《實踐數字經濟 發展數字產業》圓桌論壇隨著國家 「產業轉型升級」政策深入,數字經濟與數字科技滲入到眾多領域。
  • 自然災害造成全球發展滯後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日內瓦電 記者陳建報導: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天氣、氣候以及與水相關的自然災害正在全球範圍內呈上升趨勢,並造成大量生命損失,使經濟和社會發展滯後數年乃至數十年。從1972年到2012年,全球共發生了8835次自然災害,造成194萬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2.4萬億美元。
  • 工商總局發布企業「生命曲線圖」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金融、電力企業「壽命」最長 2008年至2012年全國退出市場的企業中,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三個行業企業數量最多,佔退出企業總量的63.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金融兩大行業的企業平均壽命最長,都超過了8年;房地產、租賃和商務服務兩個行業的企業平均壽命最短,均不到5年。
  • 解開伊波拉病毒感染的密碼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高福開玩笑說,自己開了一個專做「表面文章」的實驗室。 在動物細胞表面,有一層細胞膜,它是生命的防線,阻擋病毒的進入。但細胞膜上也有「帶路黨」,它們被稱作受體,是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分子。聰明的病毒會利用細胞表面分子的包裹,給自己穿上「迷彩服」,突入細胞防線並增殖產生新的病毒蛋白。
  • 新材料:業績源於科技和產業融合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營收大幅增長主要是由於:1、風電葉片產能的擴大,八達嶺和酒泉新建的各500套/年(1.5MW)產能的生產線分別於2009年6 月和2009年底建成,因而葉片銷售規模較去年同期擴大;2、覆膜濾料產品銷售規模較上年同期擴大,銷售收入增幅84%。上半年毛利較上年同期提升2.51個百分點,達到32.9%,主要是毛利相對較高的風機葉片銷售佔比提升所致。
  • 中科院院士楊學明——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