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英雄航天員費俊龍講成長故事

2020-12-03 我們的太空

1965年5月,我出生在江蘇省崑山市美麗的陽澄湖畔。

在那個年代,孩子們都想當解放軍,我也不例外。自己還用薄鐵皮做了好多的五角星,刷上紅漆,釘在自己的帽子上。

1982年,空軍在崑山招飛,我沒和家裡商量,就偷偷地報了名。體檢散瞳是檢查科目的最後一個科目,檢查完我戴著墨鏡回家,在媽媽的再三追問下,我才不得不說出實情。那天晚上,爸爸甩給我一句話:你自己的選擇,以後不要後悔!從此,爸爸的這句話伴隨我一直走到今天。

我相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也暗下決心,既然要當飛行員,就要當最好的飛行員。

很幸運,我通過了各項檢查,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的一員。在四年的航校生活中,我一直記住父親的那句話,在訓練中加倍努力,基本上每個科目我都能是第一個「放單飛」。由於成績優秀,被留校任教,成為了空軍的一名飛行教員。

在空軍部隊工作近10年期間,我從祖國的西北飛到華北,從東南飛到西南,我深深地為祖國的大好河山而感到自豪,為自己能成為一名飛行員而感到自豪。

1992年9月21日,黨中央作出發展載人航天的重大戰略決策,開啟了叩問蒼穹的艱辛路程。3年後,第一批航天員選拔工作在空軍部隊展開。機會來了,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我的嶽父從事火箭研究40多年,了解航天的風險,勸我慎重考慮。但是我的妻子王潔卻說:「只要俊龍願意,我全力支持!」

她一直很支持我的事業,即便是我們的兒子出生,也沒有耽誤過我的工作。

當飛行員經常高度緊張,有一陣子我開始用抽菸來緩解壓力。有一天,妻子王潔回到家看到煙霧繚繞,就質問我說:「你要是真想當航天員,就別再抽菸了!」 從那天起,我真的再也沒有抽過香菸,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當航天員!

1996年初夏,我接到通知,到廬山療養院參加航天員的初選體檢。初檢合格後,我又接到通知,到北京空軍總醫院參加臨床體檢。順利通過體檢後,我和其他同志又被安排到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現航天員中心)參加特檢,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特殊檢查。

1998年1月,我摘下飛行徽標,換上鑲嵌地球標誌的金色航天徽標,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中國首批航天員。

來到航天員大隊,面臨的第一道坎就是理論學習。當了十多年飛行員,現在重新坐進教室,坐進課堂。《載人航天工程基礎》《航天醫學基礎》《解剖生理學》《星空識別》《高等數學》……許多課程都要從頭學起。

為了儘快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初來的兩年時間裡,晚上12點之前我基本沒有睡過覺。那段時間,為了記住單詞和語句,就每晚從航天員公寓往家裡打電話,讓妻子王潔在電話裡一遍又一遍地反覆提問,通過努力,最後終於順利地通過了考核。

第二道坎是航天環境適應性訓練。這是一項非常艱苦的訓練。僅以其中的「超重耐力」訓練為例,在飛船處於彈道時返回,超重值可達到十幾個G,即人要承受相當於自身重量十幾倍的壓力。教員介紹,這很容易造成呼吸極度困難或停止,意志喪失、甚至黑視。

我想,我是從飛行員過來的,對超重耐力也知道一些,我相信科學,更相信自己。

那段時間裡,為了能儘快達標,訓練之餘,我就給自己「加餐」。有一次,王潔回家時發現我一個人在客廳裡不停地旋轉,就問我你這是在幹什麼?我說:「過兩天我們就要做轉椅訓練了,而且要進行考核,我先刺激刺激自己。」

就是拿著這種「刺激刺激自己」的勁頭,我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在其他的體質訓練、心理訓練、專業技術訓練、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救生與生存訓練等等,各項訓練成績也都是比較好的。

2003年首飛任務時,我入選了5人名單,最終沒有進入3人名單。作為航天員,都想進入太空,但現實條件擺在那裡,儘管每個人都有選不上的心理準備,不過心裡總還是有些失落。

委屈是前行中落下的雨,堅強是奮鬥中飄浮的雲。我儘快從失落的情緒中走出來,看到差距找到原因,「神六」成為了下一個目標!

我在訓練中更加努力。比如轉椅訓練時,一秒鐘轉18圈,轉10分鐘就是優秀,我一般都要做到15分鐘;頭低位訓練,我以前沒有練過,整整5天時間,腳高頭低仰面朝天,躺在一塊特製的「床板」上,連腿都不能蜷一下,大小便都是在「床」上處理的,簡直是像個重病號,有時想看書,但是看不進去,腦袋充血,眼睛發脹,吃飯也成了問題,因為正常時吃飯,只要吞咽就可以下去,但是在那種情況下,食物是往上走,但是我還是堅持堅持再堅持;離心機訓練,4個G做80秒,6個G做60秒,直到8個G,相當於在胸部壓了8倍的自身重量,停下來腦子還感覺在轉。

那段時間,我們經常待在「飛船模擬器」中,熟悉飛行程序和操作程序。後來,一閉上眼睛,座艙裡所有儀表、電門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楚楚;隨便說出艙裡的一個設備名稱,我馬上可以想到它的顏色、位置、作用。厚厚的飛行手冊,我能背下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不看手冊也完全能處理好。

2005年1月,航天員中心完成了神舟六號任務飛行乘組的初選工作,選出了10名航天員、組成5個乘組。我和海勝分到了一組,接下來的初選、複選、定選,我和海勝相互配合、非常默契,即便是一個眼神,也能準確傳達信息。教員們說,我們這個乘組,整體工作效能實現了「1+1>2」。

10月12日凌晨,我和海勝被工作人員從夢中叫醒,經過常規體檢、早餐、在問天閣公寓房門上簽名後,我們身穿乳白色的航天服走出問天閣。

一向降水稀少的酒泉發射場突然天降瑞雪,我和海勝踏雪出徵。9時整,神舟六號飛船拔地而起,我們終於飛上了太空。

與神舟五號相比,神舟六號任務首次需要在軌道艙生活,我們要在軌道艙進行一些相關的科學實驗,以及飛船自身的相關飛行試驗。

神舟六號任務共安排了5天飛行。上天前,大家都擔心我們能否適應這種長時間太空飛行,進入太空後,我和海勝適應得都很好。

飛到第3天,我就想,以什麼樣的形式讓地面的科技人員和親人、戰友們放心。我就大膽地在座椅上一連做了4個「前滾翻」。後來才知道,這幾個「跟鬥」,讓地面的人們既緊張又放心。

「神六」飛船還第一次啟用了環控生保系統,吃喝拉撒睡都是試驗的任務。儘管這些安排讓飛行程序變得很複雜,也增加了我們很多的太空工作量,但也為我們以後戰友們的飛行任務積累了寶貴的太空生活經驗。

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號飛船按計劃返回祖國。我和海勝自主出艙,為中國人第二次太空之行劃上了圓滿的句號。任務完成後,我和海勝被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我們切身感受對後續工程產品提出了一切建議,有些已被採納,並應用於後續飛船改進。

2006年,我出訪比利時,遇到一位已在當地生活了35年的老華僑,老華僑向我談起了「神六」成功後自己生活的變化。多年來,每逢節日,從沒有主動邀請他去參加聚會,都是老華僑去請別人;但是2006年元旦,這種多年的習慣被打破了,他的一些朋友第一次主動邀請他參加聚會。對老華僑來說,雖然僅僅是一次小小的聚會,但它卻丈量出國家強盛,中國人在海外的地位。我常常和戰友們談到這件事,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自豪,為自己是一名中國航天員感到自豪。

執行神舟任務回來後,由於工作需要,從事航天員的選拔、訓練管理工作。但是,我一直沒有停止參加航天員的訓練,有些高難課目練習,堅持第一個做、第一個訓,就是為了更好地驗證計劃安排的科學性、任務的合理性。

堅持參訓、嚴格訓練,就是為了不忘初心,當任務來臨的時候,能夠再一次出徵,再一次看看我們的太空!

來源 | 我們的太空

主播 | 費俊龍

後期 | 樊迎新、孔方舟

圖片 | 中國航天員中心

編輯 | 蓋曉婷

相關焦點

  • 【飛天時代楷模】費俊龍:在徵服宇宙的大軍裡
    那個年代,孩子們都想當解放軍,費俊龍也不例外。他愛讀戰鬥英雄故事書,愛看戰爭電影片,愛畫畫,特別是照著小人書臨摹楊子榮、郭建光等英勇軍人的畫像……  對軍營的嚮往,一直是費俊龍不變的情懷。上中學時,姐夫送給費俊龍一套舊軍裝,這可把費俊龍高興壞了,一直穿了好多年。磨破了就縫縫補補,個子長高了、衣服顯小了還捨不得扔。
  • 費俊龍
    姓    名:費俊龍  性    別:男  出生年月:1965年5月  民    族:漢族  籍    貫:江蘇崑山人  政治面貌:共產黨員  學    歷:畢業於長春航校,大學文化  家庭成員:妻子王潔、兒子費迪  簡    歷:        費俊龍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三級航天員
  • 聶海勝手託費俊龍入軌道艙(組圖)
    艙內的費俊龍輕鬆地玩著手中的筆,繫著繩子的筆在他面前飛來飛去。  十分鐘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下達「打開返回艙平衡閥」的指令。通過北京指控大廳大屏幕看到,費俊龍在地面指令引導下,從坐椅上起身,將頭頂上方的返回艙與軌道艙之間的艙門拉開,在聶海勝的幫助下進入軌道艙工作。
  • 費俊龍聶海勝其中一人將領軍神七 出艙太空漫步
    費俊龍(左)、聶海勝向人們致意。新華社資料圖片   費俊龍聶海勝或領軍神七  將在太空漫步一小時  新快報訊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即將於今年10月發射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預計搭載三名航天員,並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
  • 「航天英雄」楊利偉、費俊龍母校,文職招聘部分崗位專科即可
    為部隊輸送了6萬餘名優秀航空軍事人才,湧現出「航天英雄」楊利偉、「英雄航天員」費俊龍等一大批英雄模範人物。文職招聘學校此次的文職招聘對於學歷方面的要求還是比較低的,學校在章程中要求為:報考人員應當具有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
  • 載人航天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神六發射前,為費俊龍、聶海勝送行的戰友們不約而同說出的,還是這句話。   「我們之間的戰友情誼,達到了能夠託付生命、妻子、兒女的高度。」聶海勝說。   2008年1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10周歲生日。
  • 首部航天題材電視劇在錫殺青,《飛天英雄》講述航天英雄故事
    (晚報記者瓔珞)今年4月,由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電視藝術中心、無錫市委宣傳部和無錫瀚騰文化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電視劇《飛天英雄》正式開拍。經過近5個月的緊張拍攝,我國首部航天題材電視劇《飛天英雄》近日正式在錫殺青。
  • 費俊龍家鄉今成歡樂海洋 英雄母親喜極而泣(圖)
    費俊龍的家鄉崑山巴城鎮,今天黎明前迎來了巨大的喜悅。當神舟六號成功著陸,太空人們安全走出返回艙時,小村莊終於點燃了壓抑了許久的激動。  凌晨3點半,空氣中瀰漫著霧氣,通往費家浜的路上不時有車輛來往。人們從四面八方奔向費俊龍家,共同見證歷史時刻。3點40分,記者到達費俊龍父母家中時,這裡已人聲鼎沸。
  • 費俊龍:瞞著父母報考飛行員(圖)
    1965年,費俊龍出生在江蘇蘇州陽澄湖畔的費家浜村,家裡有兩個姐姐。據其父費長寶回憶,俊龍小時候就和別的孩子有點不一樣,性格內向、文靜,卻也堅毅,而且特別崇拜英雄人物,他房間的牆上貼滿了自己畫的黃繼光、楊子榮等戰鬥英雄的畫像。  1982年,17歲的費俊龍在巴城中學讀高二,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一紙招飛通知書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他知道此事也許會遭到父母的反對,於是乾脆瞞著父母報了名。紙包不住火,費俊龍決定向父母坦白。
  • 講給你孩子聽的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
    此後不斷經過歷代演變、添加,不過基本上如下所述,我們可以把幾個版本融合大意講給孩子聽:傳說,在很久以前,那時候還沒有天和地,沒有世間的一切。世界處於一片混沌之中,就像是一個生雞蛋,略有形狀但還是一片黏稠又極脆弱。就在這一片混沌之中孕育出了最原始的生命——盤古。
  • 中國航天日|在為上過天的英雄點讚時,這批特殊航天員也該被記住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上天,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同時進入太空。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上天,翟志剛,景海鵬和劉伯明三位航天員進入太空。翟志剛身穿國產「飛天」航天服實現太空行走。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上天,景海鵬,劉洋和劉旺三名航天員進入太空,與天宮一號對接。其中,劉洋為我國第一名上天的女航天員。
  • 中國航天員太空經典鏡頭回放
    新華網酒泉6月17日電題:中國航天員太空經典鏡頭回放新華社記者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在太空工作生活的畫面,喚起了人們對此前6位中國航天員太空飛行的記憶。他們在太空定格的那些經典鏡頭,也是中國航天的珍貴歷史。
  • 中國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背後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別錯過!
    後來楊利偉問過俄羅斯的航天員,他們不給新航天員講這個過程,就怕他們害怕。楊利偉講了,給戰友把每一步都講了,讓他們有思想準備,告訴他們不用緊張,很正常。授予翟志剛同志「航天英雄」、劉伯明和景海鵬同志「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並頒發「航天功勳獎章」。   2008年12月5日至10日,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訪問香港、澳門。   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在大匯演上。
  • 堅持訓練22載只為有朝一日能圓飛天夢,現役唯一尚未飛天航天員
    1998年1月5日,中國航天員大隊在北京航天城成立,從中國空軍脫穎而出的14名佼佼者成為了首批航天員,包括楊利偉、翟志剛、景海鵬、李慶龍、吳傑、費俊龍、聶海勝、劉伯明、劉旺、張曉光、鄧清明、陳全首批航天員宣誓儀式在這14人中,航天英雄楊利偉、翟志剛分別是第一個進入太空和第一個太空行走的中國人
  • 向航天員致敬!中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明日將發射
    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航天員們是值得我們尊重的英雄,他們都是萬裡挑一的頂尖優秀人才。要知道我們在一個不熟知的地方都可能會感到恐懼,而他們面對的卻是一整個未知的廣闊宇宙。做出的是對國家航天事業上的巨大貢獻。
  • 航天員的秘密,原來如此
    進入太空,曾經是人類多年的夢想,如今被一群叫「航天員」的人實現了,他們在科技的幫助下,擺脫了地心引力,飛向太空,為人類探索未知的世界!可是,你知道航天員是怎麼選拔出來的嗎?他們穿的衣服有何秘密?他們是如何在太空生活的?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探尋答案。
  • 中國十一位飛天英雄
    費俊龍男,漢族,1965年生於江蘇。費俊龍在2005年10月12日搭乘神舟「六號飛船」和聶海勝一起執行中國航天第二次載人飛船飛行任務。聶海勝在2005年10月12日隨「神州六號」與航天員費俊龍一起執行中國第二次載人飛船任務。「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飛天」任務的載人飛船,同時是人類歷史上第243次太空飛行。
  • 聽楊利偉講端詳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隨「天宮二號」一起飛天的,還有一本書——《家風》,在太空翱翔了兩個月後,這本書由神舟十一號任務乘組航天員帶回地面。為什麼會選擇《家風》?今天,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北京市第八中學校長王俊成,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工會主席任颺博士做客人民網,暢談這背後的故事。
  • 英雄聯盟宇宙世界觀大曝光 凱特琳成長故事被揭開
    或許你熟悉皮城女警,但你是否了解凱特琳的成長故事?或許你已經了解《英雄聯盟》中英雄的所有技能,但你是否對英雄的故事和城邦的傳說感到好奇呢?英雄們不只在峽谷中與召喚師們一同浴血奮戰,在另一個世界——符文之地,他們也有著自己的生活和恩怨情仇。為了讓每一位召喚師更好地了解《英雄聯盟》世界故事,1月13日,「英雄聯盟宇宙」世界觀平臺中國版正式上線。在這裡,英雄和城邦背後的秘密將被逐步揭開。
  • 楊利偉滿臉鮮血出艙,11位神舟飛船太空人「飛天」背後的故事
    在酒泉戈壁深處的東風航天城內,11名已執行過飛天任務的中國航天員畫像已掛在問天閣外。他們是探索太空的英雄,他們是中國民族的驕傲。接下來,小編將為您一一揭秘,這些航天英雄們「飛天」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