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印第安人幫助英國打美國,是良機還是妄想?

2020-12-06 枯藤老樹文明史

美國要脫離英國、要鬧獨立,英國人自然不肯幹。

不幹怎麼辦?

那就只能用拳頭來解決了。

衝突在所難免,經過兩次艱苦卓絕的獨立戰爭,美國終於擺脫了英國的控制,獲得了名副其實的獨立地位。

當然建國的事情早就已經完成了。

這是新生力量戰勝老牌帝國,並不奇怪。

真正奇怪的是,在這兩次戰爭之中,印第安人幾乎清一色地站在了英國人一邊,他們紛紛與英國人結成聯盟,對抗美國。

印第安人

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對那些飽經苦難的印第安人來說,究竟是天賜良機,還是痴心妄想呢?

答案也許永遠都是個謎!

不過,卻值得我們深思!

印第安人與英國人結盟,反抗美國,理由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因為美國大陸軍才是印第安人的心腹大患,雖然殖民的源頭在歐洲,但殖民地的歐洲人才是迫害他們的真正元兇。

鞭長莫及的英國人與印第安人其實並沒有太多的直接衝突和深仇大恨。

另外就是,英國人也給了印第安人不少的承諾與好處,比如容許印第安人與英國人通商。

印第安人

因為以上這些原因,絕大部分印第安人都站在了英國一方,在第二次獨立戰爭期間,大約有兩千五百印第安戰士與英國人協同作戰。

也就是在那段崢嶸歲月裡,印第安人的英雄、天才的將領特姆庫塞橫空出世。

特姆庫塞是肖尼族的酋長,是蓋世的英雄,他極具組織才能和軍事天賦,是難得一見的領袖人才。

更為難得的是,他還口才絕佳,演講才能卓越。

在他的組織下,印第安人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就像一個巨大如鐵錘一樣的拳頭,狠狠地砸向了美國大陸軍。

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可能會遇到坎坷,遇到劫難,但是在那些千鈞一髮的時刻,只要有一個人振臂一呼,將力量集中起來。

就很可能會創造奇蹟,這樣的人物我們稱之為偉人。

美國獨立戰爭

特姆庫塞幾乎就是那樣的偉人,在他的率領下,印第安人給美國大陸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1811年,特姆庫塞的兄弟在蒂普卡魯之戰大敗哈裡森。

稍後不久,特姆庫塞又率軍與英國人聯合起來攻陷了底特律,並俘虜了那裡的兩千五百名美軍。

1813年,特姆庫塞與英軍協同作戰,擊退了美軍對底特律的反攻,全殲了美軍一個旅。

不久之後,特姆庫塞就戰死沙場,與世長辭了。

印第安人冉冉升起的明星就此墜落了。

他的死,直接導致了英印聯盟的瓦解,印第安人的抵抗運動也大打折扣。

因為他的個人魅力而團結起來的印第安人又開始了各自為戰的狀態。

印第安人

一個巨大的拳頭,分成五個指頭,總是疲軟無力的,戰爭也是如此。

往後,印第安人的鬥爭仍然依舊,曠日持久,而且鬥志昂揚,也給美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已經徹底地失去了扳回局勢的機會。

克裡克人與美國打了兩年,切洛基人與美國打了十一年,結果卻是自己的地盤逐漸遭到蠶食,自己的人丁逐漸凋零。

印第安酋長黑鷹為了保衛家園,率領三百多戰士和一千多平民與美軍展開了生死戰鬥,他神出鬼沒的遊擊戰術確實給了美軍沉重的打擊。

只不過那時,印第安人早已是一盤散沙,聲勢浩大的抵抗運動也已經接近了尾聲,黑鷹再強也獨木難支,無奈最終被捕。

就義前他不無悲痛的說道:「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的玉米地和我的人民,我是在為他們而戰!」

印第安人

這樣的錚錚鐵骨,卻無法為自己的子民保駕護航,真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印第安人無懼犧牲,為自己的家園而戰,然而結果怎麼樣呢?

損失慘重,切洛基人僅僅在被迫遷移的途中,就失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克裡克人和契洛克人在被迫遷移的途中,居然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正是那些哭泣的母親和哀嚎的小孩,修建了印第安人驚心動魄的血淚之路。

1820年,密西西比河東部有12 .5萬印第安人。

1845年,密西西比河東部就只剩下3萬人了。

1861年,密西西比河東部就幾乎已經看不到印第安人了。

再回過頭來想想,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印第安人幫助英國人打美國人,到底是天賜良機,還是痴心妄想呢?

印第安人

我個人覺得,相對來說,那是一個好機會。

因為美國與英國之爭,必有一敗一勝。

如果美國人獲勝,對印第安人來說,肯定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這不管在之前還是之後都有事實來證明,因為他們是利益的直接衝突者。

如果英國人獲勝,情況就很不一樣了,雖然英國人的承諾不一定管用,但英國人對美洲大陸的控制力,一定會大打折扣,在那種情況下,印第安人大有可為。

甚至還可能繼續保持與英國人的聯盟關係,不要忘記,對美洲大陸虎視眈眈的可不止是英國人。

印第安人在戰爭中也會成長,無論是知識,還是技術,毫無疑問,這是很重要的。

在美國取得獨立戰爭的最終勝利之後,如果不是實力過於懸殊,印第安人也不至於敗得那麼慘。

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就幫忙點個讚,評個論,加個關注,鼓勵一下唄。以後小編會多多的給各位老爺奉送更加精彩的歷史類文章哦。

相關焦點

  • 揭秘:印第安人與美國有著什麼樣的歷史恩怨?
    自1974年以來,達科他印第安人一直堅持為獨立而鬥爭,並通過了類似當年美國宣布脫離英國的獨立宣言。為實現獨立,他們還拜訪玻利維亞、智利、南非和委內瑞拉使館,向海外尋求對印第安人獨立事業的同情和幫助。17世紀初英國殖民者來到北美時,印第安人還是處在部落社會階段的「化外之民」,根本不知「民族」「國家」為何物,因此也不像歐洲來的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德意志人、義大利人等等,不管出身、背景如何,統統都在北美「找到了組織」,逐漸融入了「美國人」的大家庭裡。
  • 美國介入的戰爭中有哪些是沒打贏的
    獨立戰爭使美國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美墨戰爭使美國奪取了2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美西戰爭使美國獲得了原來的西班牙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和關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先是以中立國身份大發戰爭橫財,繼而跟隨協約國集團取得戰爭的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先以中立國身份大發戰爭橫財,在戰爭後期成為戰勝德、日法西斯勢力的中堅力量。
  • 美國歷史:感恩節的由來——幸運的火雞與不幸的印第安人
    這些新移民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開始適應這片土地的生活。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終於獲得豐收。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把豐收的日子定為感恩節,邀請原住民一起過節,來感謝他們的饋贈,這就是最初感恩節的由來。最初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1789年,華盛頓總統正式規定,11月26日為全國統一慶祝的感恩節。
  • 獨立戰爭時期,法國為何出兵10萬人幫美國打英國
    美國獨立戰爭是1775年到1783年爆發的局部國際性戰爭。經過8年奮戰,美國擺脫英國統治取得了獨立的地位,並利用200多年的時間,快速成為全球實力第一的超級大國。時至今日,美國的發展歷程都是很多世界歷史專家和愛好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 印第安人的反抗給了美國人一個教訓,然而結果呢
    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經過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又被人們叫做弗羅裡達戰爭,是美國和住在美洲的塞米諾爾人之間發生的三次戰爭之中的一場,這場戰爭被人們稱為美國與印第安發生的戰爭中最昂貴的一場,那麼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經過是怎樣的呢?
  • 美國獨立宣言:要繼續效忠英國嗎?膽子大的人,讓美國獨立
    1775年年末,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第二次大陸會議的代表們,以為加拿大的法國人一定很想脫離英國人的控制。在他們看來,英國徵服對北美洲殖民地太苛刻了,肆意破壞殖民地的商業,就連他們自家人都受不了,更何況是一個外國人——法國人呢。
  • 種族滅絕政策:美國如何用400年的時間將印第安人變為少數民族?
    ,美國人極為重要的節日之一,感恩節就此誕生,但美國人感恩的並不是幫助他們的印第安人,而是感恩上帝之恩。 這期間人數實力均佔優勢的印第安人仍具有較大的話語權,各國的殖民者就選擇在政治上與印第安人進行聯盟,經濟上開展貿易,承認印第安各部落是擁有獨立主權的政治實體,他們被視為主權,國家交往也遵循了國家間的交往形式,均可以自行管理其內部事務。
  • 印第安人為何要求退出美國,回顧美國與印第安人的血腥歷史
    血淚的審判:美國獨立前後對印第安人的殘酷壓迫16世紀前後,歐洲殖民者的到來,給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根據統計,在早期殖民時代,西班牙所屬的領地便有1300萬印第安人被殺,巴西地區也有大約1000萬人被殺。而在美國成立之後,為了爭奪生存空間,雙方更是展開了激烈的較量。
  • 說到醜化印第安人,這部美國片是第一名
    1865年四月9日,美國結束了四年多的南北戰爭。這是一場美國歷史上的內戰,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他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奴隸制。此後,美國的資本主義得到騰飛,並以最快的速度成為了世界範圍內的強國。這是南北戰爭帶給美國的特殊禮物。
  • 美國曾經多罪惡:剝頭皮重賞,種族滅絕,他們曾如何對待印第安人
    於是在第二年豐收之時,英國移民和當地人進行了三天的慶祝和狂歡。此後,這次宴會被這些早期移民冠以「感恩節」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隨後數十年,移民們視印第安人為「高貴的紅人」,雙方和睦共處著。之後隨著美國獨立,感恩節也逐漸成為了美國的標誌性節日,用來感謝印第安人早期對移民的幫助。而「五月花」號帆船,也被標榜成了美國的歷史性起點。
  • 美國最傑出的四位總統對印第安人的大屠殺
    當你繼續閱讀下去,你就會發現,美國是建立在印第安人血淚和生命之上的。我們質疑這個神聖的雕像代表了什麼類型的民主。這些石頭上的美國國父總統有共同的特點。所有這四位著名的美國總統都推進了滅絕印第安人。 他們都是那個時代堅定的反印第安人的倡議者,都是種族屠殺西半球印第安人的執行者。
  • 誰先沾滿了印第安人和伊拉克人民的鮮血?答案不是美國人
    可能大家在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美國,其實不然,第一個沾滿印第安人和伊拉克人民鮮血的其實是老牌資本國家英國。的確,按照美國在19世紀時期的定義,印第安人毫無疑問是他們眼中的野蠻人。居住在這個國家之上的印第安部落是殘暴的未開化之人,他們的對土地的佔據是一種戰爭…保留他們對國家的佔有,等於讓國家停留在蠻荒狀態。這是1823年,美國法院的一份判決書。這也是奠定美國對土地的所有權的判決,該判決書中確認了,印第安人並不擁有北美大陸的土地,因為是美國人發現的,對其擁有產權。
  • 1812年英美戰爭,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連首都都丟了的戰爭!
    1812年英美戰爭,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連首都都丟了的戰爭!美國在1775—1783年的獨立戰爭獲勝。既然美國是通過打敗英國,推翻它的殖民統治而獲得獨立的,那麼兩國的恩怨就自然不會因為一場戰爭而了結。第一次獨立戰爭之後,美英兩國籤訂了《巴黎條約》,規定密西西比河以東是美國的領土,但美國並不滿足,而是想要藉助戰爭的勝利繼續擴張領土,這就威脅到了英國的利益,英國並不想看到美國實力壯大起來。所以,英國對於美國仍然採取在各方面打壓的態度。
  • 200多年前,美國人究竟是靠什麼擊敗了英國人?
    在列剋星敦的槍聲之中,英國人和北美民兵交火,美國獨立戰爭正式開始。 畢竟咱們就是因為不想交稅才造反得嘛,這獨立還沒成功就先要錢不合適吧?再加上沿海大城市很快被英國人控制,看起來美國的獨立在剛開始就要涼涼了! 不過,好在大洋彼岸的法國老大哥及時出現! 畢竟在七年戰爭中,法國損失極大。
  • 歷史上的14號,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也代表著美國內戰的開始
    1784年1月14日,歷史上的今天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歷史背景:哥倫布發現美國大陸後,各國殖民紛紛來臨。其中,大英帝國在北美西海岸建立了13個英屬殖民地。殖民地為英國本土提供了豐富的物資。但是,抵抗行動已經發生,壓力也被部署,戰爭開始,死亡的話就不能協調了。特別是在邦克山之戰中,英軍獲勝,但傷害了1000多人。當時,英國在北美的駐軍也只有1萬人。這樣,血淋淋的事實使英國徹底生氣,喬治三世拒絕了和平請願書,發表了殖民地現在處於各種心術不正當的亡命者引起的公開叛亂,英國政府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打擊,呼籲美國忠實的臣民使叛國者繩索的方法。然而,殖民地仍然不想與英國面對面。
  • 美國人屠殺印第安人,後遭殘酷詛咒,五位美國總統死於非命
    在美國有個特別的詛咒,聽起來特別的匪夷所思。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對於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都會歸結於怨靈作祟,但這個在美國存在數百年的詛咒卻不同。這個詛咒可是有原由可尋的,那就是來自於北美大陸的土著民印第安人的詛咒。
  • 白宮被燒毀後美國是被神風所救?1815年1月8日美軍結束1812年戰爭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歷史上的今天白宮被燒毀後美國是被神風所救?1815年1月8日美軍結束1812年戰爭1815年1月8日:美軍於紐奧良戰役獲勝結束1812年戰爭。很多人不知道1812年戰爭,這也被稱為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它從1812年開始,持續了接近3年時間。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啥不調集部隊繼續打?它在怕什麼?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英美戰爭萬般無奈之下,讓美國撿了便宜。歷史上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評價高到什麼地步呢?是典型的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戰役,並且此次戰役為之後包括但不限於為拉丁美洲和法國大革命開闢了新道路。
  • 俄羅斯遠東地區為何沒有爆發獨立戰爭?
    這些強大的殖民帝國都曾擁有極其遼闊的疆域,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幾乎都被打回了原型,曾經的輝煌也已成為過眼雲煙。比如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早開始航海以及對外殖民的國家。兩國鼎盛時期,一度瓜分了美洲,甚至還妄想過中分世界。但隨著英法等國的崛起,西葡的的國勢便江河日下,最終到了1810年,西葡的美洲殖民地爆發了波瀾壯闊的獨立戰爭。
  • 書摘|美國獨立戰爭,終結了捕鯨業的黃金歲月?
    美國獨立戰爭對於殖民地捕鯨活動的影響是毀滅性的。在戰爭期間,楠塔基特島從未正式宣布支持任何一方,並且一直在盡最大努力維持中立地位,不過大陸上的人們仍然會指責楠塔基特島人積極支持英國。比如1775年12月,康乃狄克州的州長喬納森·特朗布爾(Jonathan Trumbull)就給麻薩諸塞普通法院寫信暗示楠塔基特島的船從長島進口的物資最終流入了英國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