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終身學習的時代,前所未有。害怕困難的人永遠也學不會,能學會的人從來不害怕困難。
盲象目前在一家少兒閱讀能力訓練中心做課程諮詢工作,今年暑假期間的夏令營,公司請來了中國魔方冠軍-王鷹豪給夏令營的學員做分享展示,非常精彩,很多學員對魔方充滿了興趣。
盲象最早接觸魔方是在小學,通過魔方的動畫片和同學的玩具魔方,我只是看過,但從來沒有學過,頂多就是手指痒痒,找個東西轉一下,顏色也不會區分。關於什麼是角塊、稜塊、中心塊,更是一問三不知。
夏令營結束之後,很多老師都在學習魔方,盲象也學習了最簡單的金字塔魔方,然後又學習了最常規的三階魔方,現在這個把這個心路歷程分享給大家。
1、可怕的認知偏見
我對魔方的認知是來自於一句話,大概意思是,十分鐘把它拼好是很聰明,五分鐘把它拼好就更聰明,十秒鐘就能拼好是最聰明,大家可以通過量化方法來判斷一個人的智商,但是最有智慧的人從來不玩這東西。
人,一旦對某件事形成了一種認知,尤其是偏見,那麼他的一切選擇都會受到這個偏見的影響,而且每一次選擇之後,都會更強化這個偏見。偏見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這件事跟我絕對絕緣,絕對絕緣,換一句通俗的話就是:老死不相往來。
有了絕對絕緣的心理狀態,那麼這件事幾乎就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為什麼成年人學東西很困難呢?因為成年人已經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太多太多的偏見,老年人更是如此,不是沒有機會接觸新事物,而是形成了偏見之後從骨子裡拒接、排斥這件事,自然而然學不好。
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赫克曼經過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國家和家庭,投資0-3歲的孩子,回報率是最高的,在0-3歲,投資1塊錢有18塊錢會回來,3-4歲投資1塊是7塊錢的回報,小學階段是3塊錢的回報,到了大學變成1塊錢的回報,成年人則是負的。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說到也是這個意思,不能到了「老大」這個階段再努力,因為你需要投資3塊錢,才能得到1塊錢的回報,自然而然沒有人願意再投資自己了。
2、盲象學金字塔魔方
同事中,一位很用心的媽媽,給孩子買了很多種魔方,自己學習然後教會了孩子,因為孩子有時候來校區上課,所以也會經常自己練習,一來二去,很多老師和小朋友也就有了興趣。看到孩子手速飛快的操作,魔方在手中快速旋轉,這種風採是很多人羨慕的。
其他老師能學會,我也想試一下,在他們很多人鼓勵說不難的情況下,我大概學了不到一周時間才學會。簡單說一下,金字塔魔方是最簡單的魔方,只有4個面、四個顏色。學習過程是需要不斷觀察別人如何操作的,因為完全零基礎,所以他們怎麼轉,什麼顏色,怎麼觀察,完全看不懂。開始時,只學習了把底面拼好,然後再學側面,複雜的拼法就需要背公式。幾位已經掌握了的老師輪番教我,我也這件事上表現除了極為難得的求知慾,也總去問問題,最後又老師把三分鐘的視頻發給我,地鐵上也是邊看視頻邊練習,終於有一天拼好了。拼好之後,自己非常興奮,因為我對魔方從來沒有產生過興趣,而且偏見已經形成了近十年時間,而且也從來沒想相信過我能拼好。
學會了就要找機會多練習,有一句話說:教學相長,對知識掌握最牢固的方法就是教會別人,於是盲象在課間就會找一些魔方零基礎的孩子,如果他們感興趣,我就試著教他們,有些孩子專注力好,觀察力強,半個小時就能學會。這可能就是那位研究者說的,投資1塊錢,回報3塊錢的證明吧,小孩子學習知識確實速度更快。
金字塔魔方學會了之後,盲象有些自滿的情緒,這個自滿的情緒是源自對比自己過去的水平。同時,內心裡也清楚自己只是學會了最簡單,面對更複雜的三階魔方,還是無能為力,面對未知,我心中還是有畏難情緒,自己在網上也看了幾段,完全看不懂,就又放棄,一晃兩個月就過去了。
3、改變來自於兌現承諾
盲象教會了一個三年級的孩子金字塔魔方之後,她經常找我來比賽,結果現在轉得比我還快。一次跟她媽媽聊天,得知她曾經學過三階魔方,但是沒有學會,我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做承諾,我說我也沒學過,我可以學會了再教給她,就這樣,我開始學三階魔方了。
因為有了承諾,要兌現承諾,就要自己做出改變,改變首先就是要學習。盲象趁休息時間,問了幾位已經熟練掌握拼魔方技巧的老師。但是魔方魔就魔在沒有固定範式,三個老師各有自己的方法,有的老師一種拼法從頭用到尾,操作簡單,就是步驟太多,有的則是講一個故事,把步驟串起來,還有更高階的就是按照公式來拼,這個速度快,就是需要記憶的內容比較多。
拼三階魔方分為7步,前五步,我花了兩個小時就學會了,但是最後兩步是最難的,轉得我眼花繚亂。於是我每次轉完第五步,我就把魔方再次打亂,練習前五步的拼法。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個節奏走完全程,總會遇到兩三個卡住自己的關鍵門檻,只有翻過去,才能繼續前進,但是翻過去的過程,是非常耗時間的,顯然第六步就是這個檻兒。第七步,經過學習我也掌握了,但是第六步始終不明白,我跟幾位老師反覆學習,他們教的方法也不一樣。每次他們講的時候,我都有種蒙圈的感覺。
這種感覺在盲象過去30年的經歷中經常出現。當我不明白他們說的內容的時候,我就假裝自己有點明白,需要自己單獨再琢磨消化一下,可當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又絕對不會碰這個問題。當時不過是為了找一個臺階往下走而已。這種感覺太熟悉了,熟悉到讓自己感覺回到了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的課堂,甚至回到了曾經領導的辦公室,他們向我解釋一個問題、一個概念或者一個思路,而我不懂裝懂,說我需要自己消化一下。其實,這些東西我根本沒有咽到肚子裡,它們如鯁在喉,卡得我實在難受,我需要一個沒有旁人的時機把這個新東西吐出來,藉口自己需要消化,不過是為了逃離當時的尷尬環境。
但這一次不行!因為我要熟練掌握,然後教會別人的!於是我跟老師要了視頻,要了文字的公式。雖然那種想逃離的感覺一次又一次出現,但我最終還是戰勝了它。
今天上班地鐵裡,我又對著視頻學了一路。在出地鐵的向上的扶梯上,我在思考,任何事都是一個完整的閉環,行百裡者半九十,有的時候就是半途而廢的經驗太多了,完成一件事的興奮感反而變得陌生,陌生就意味著遺忘,遺忘之後就再也沒有動力做得更好。我告訴自己,你需要先完成,一次又一次,把那種完成的狀態重新找回來,否則花費再多時間再多精力也是無用功。
中午休息,我比平時晚去了半個小時吃飯,對著視頻,研究拼法,終於拼好了一次。吃完飯,我又練了兩次,已經沒有問題了,就是速度慢一些,但是思路已經有了,發現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就是那句:難者不會,會者不難。經過這件事,我對這句話有了新的體會:害怕困難的人永遠也學不會,能學會的人從來不害怕困難。以上就是我學習魔方的心路歷程,一個三十而立的成年人學習新事物的心路歷程,打破偏見,開始學習,戰勝挑戰,最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