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之債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2020-12-05 中國法院網

2009-04-13 14:53:49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丁偉

  【案情】

  2007年10月,甲某與乙某籤訂借款合同,由乙某出借人民幣10萬元給甲某。為保證債務履行,甲應乙的要求請來丙作保證人,並與乙籤訂了書面保證合同(連帶)。後甲某經營虧損,合同到期後無法償還借款,乙向法院起訴甲、丙,法院判決甲在規定期限內償還借款,丙負連帶責任。案件執行過程中,乙申請追加丙的妻子戊為被執行人,要求執行丙戊的夫妻共同財產。

  【分歧】

  圍繞丙某所負擔保之債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本案形成了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可以追加戊為被執行人,理由是本案債務形成於夫妻關係存續期間,應當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種種意見認為,不能追加戊為被執行人,理由是丙某的擔保行為是個人行為,該擔保行為既非出於夫妻合意,又沒有使家庭獲益,應該認定為個人債務。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主要理由如下:

  一、從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方面來看。夫妻共同債務是為了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其目的是為了家庭,或者家庭從該債務行為中獲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件時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對夫妻公共債務作了列舉式規定?1、因日常生活所負的債務;2、因生產經營活動所負的債務;3、夫妻一方或雙方治療疾病所負的債務;4、因撫養子女所負的債務;5、因贍養老人所負的債務;6、其他應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債務。由此,夫妻共同債務的目的一定是為了夫妻(家庭)共同生活,或者使夫妻(家庭)生活從中獲益。本案中丙的擔保行為顯然不是為了夫妻共同生活,家庭也顯然沒有從中獲益,因此,該擔保之債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二、從保證合同的性質來看。保證合同的成立基礎是保證人的個人信用,既包括對其人格的信任也包括對其償債能力的肯定。而夫和妻在法律上具有獨立的人格,兩個人的個人信用也是相對獨立、有所區別的,因此,不能說夫和妻的信用存在必然連帶關係。本案中乙之所以同意丙進行擔保,一方面是乙相信丙的個人信用,另一方面是相信丙的償債能力,這完全是乙與丙兩人之間生的信任關係,而乙對丙的妻子的個人信用無從得知,也根本沒有信任可言。因此,該保證合同關係形成完全是基於甲對丙的人格信賴,而與戊無關,更不可能因丙的擔保而使戊對合同債務負連帶責任。

  三、根據合同相對性原理,夫和妻一方的個人行為所產生的民事債務也不應涉及合同以外的第三人,當然也包括夫妻另一方,除非該債務的形成有夫妻雙方的合意或使家庭獲益。本案中,戊並沒有參與擔保合同的訂立,不是合同當事人,因此,該保證之債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綜上,確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債務屬於夫妻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應考慮兩個標準:夫妻有無共同舉債的合意,夫妻或者家庭是否分享了債務所帶來的利益。本案中,除非乙能夠舉證證明,丙的妻子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丙的擔保行為,並且認可此擔保保行為,否則不發生連帶清償責任。因此,丙的擔保行為是個人行為,擔保之債應認定為丙的個人債務。法院不應追加戊為被執行人。

作者單位:河南省襄城縣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民法典第1064條(夫妻共同債務範圍)理解與適用+典型裁判規則
    (1)對於約定之債,原則上夫妻一方所負之債應當是有償的。對外擔保之債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2)對於法定之債,若是為家庭利益而負擔,可能被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如為家庭生計的計程車司機因交通肇事所生債務。 (3)為家庭利益所負債務應當具有正當性。因夫妻一方盜竊、搶劫、賭博、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違法犯罪行為等所生債務即使是為家庭利益,也不構成夫妻共同債務。(4)為家庭利益所負債務應當是有償的。
  • 以案釋法|用於家庭日常生活及共同生產經營的借款 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王某認為該筆債務不是夫妻共同債務,其不應承擔共同清償責任。江某提供了微信聊天記錄、微信轉帳記錄、支付寶轉帳記錄和工商銀行網銀轉帳記錄予以證明。微信聊天記錄中載明張某的借款原因有訂魚苗、山上景區盤點、購買停車位、償還他人借款、還螞蟻花唄、還信用卡、給王某交500畝吊死幹的承包費等。通過以上證據能夠證實張某向江某借款既有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也有為家庭共同生產經營需要。
  • 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能否主張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法院裁判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四條規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
  • 肖俊:債務加入的類型與結構
    《歐洲私法統一框架》(DCFR)也明確規定「為了債務人的利益由新債務人作出的獨立的單方法律行為,新債務人即可被增加為債務人」(第III-5:209條)。我國學界也有新的觀點認為,對於不符合擔保法律特徵的承諾,在自願加入債的關係並作為並存的債務人時,應將其定位於單方允諾。
  • 侯檢說法: 共同債務需償還,不執行判決已犯法
    侯檢說法: 共同債務需償還,不執行判決已犯法 發布時間:2020-11-26 16:47 星期四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東 通訊員 丁斌 陳曉麗 2011年期間
  • 為他人債務作保證會產生哪些法律後果
    民法典規定:「保證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本案中,趙某三、黃某四與陳某一之間沒有約定保證方式,則趙某三、黃某四的保證方式為一般保證;姜某五則與陳某一明確約定了保證方式為連帶責任保證。
  • 父母去世留下一屁股債 這筆債該不該由女兒還
    父母去世後欠下一屁股債  兩個女兒被32位債主告上法院  早在2011年,潘父因經營資金缺口及治療疾病等開始四處借貸,因其支付的利息特別高,而企業營利又有限,只得借新債還利息,這樣最終累計了數百萬元的債務。  到了2013年底,潘父病重,一些債主怕潘父死後無處追討。
  • *ST飛樂「父子兄弟」三角債終於理清 尚欠上海儀電集團1.36億元債務
    《電鰻快報》注意到,11月10日晚間,*ST飛樂發布抵銷債權債務並籤署《還款協議書之補充協議(二)》的公告,該公司與股東及股東關聯方的「三角債」終於以抵消的形式算清了,最終「結帳」該公司仍欠帳上海儀電集團1.36億元。
  • 怎麼理解化解存量隱性債務?
    隱性債務認定的基本原則  目前金融機構與城投平臺之間的一個很大的業務障礙可以概括為兩個問題,一是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邊界,二是如何化解存量隱性債務。  在《隱性債務化解的出路在哪裡?》  按照填報說明,地方債務清查涉及的主體範圍非常廣,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兩大類主體,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包括各級黨委、政府所屬部門、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有企業則以融資平臺公司為主,包括銀監會、財政部、地方政府認定的融資平臺公司目錄以及其他符合監測定義的國有企業,具體包括但不限於:  (1)銀監會認定的融資平臺公司目錄;  (2)財政部2014年清理甄別存量地方債務時認定的融資平臺公司目錄
  • 9263億美債被減後,外媒:中國或減1562億美債,美國或發生債務危機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無家可歸的現象,也正是美國債務經濟模式不可持續的一個縮影。分析認為,這都是許多美國人不思進取、提前消費,最後資不抵債甚至陷入破產而造成的困境。彭博社日前分析報導稱,大流行或導致美國發生債務危機。而在此之前,許多美國人就已為欠債上癮的美國經濟而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比如,數周前,有超過3000名百萬富翁逃離了美國伊利諾州,這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富人外流之一。
  • 人死債消?父債子還?都不準確!
    人不在了,欠的錢沒還完,這樣的錢能要回來嗎?若能要,又該向誰討?針對這種情況,民間一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是「人死債消」,另一種是「父債子還」。這樣的欠款到底應該怎樣處理?清江浦區法院近期審理的一起案件,告訴我們這兩種說法都是不準確的。
  • 贛榆區農發行完成 地方平臺債務信息共享比對工作
    原標題:贛榆區農發行完成 地方平臺債務信息共享比對工作   為進一步全口徑債務數據質量,夯實地方政府性涉債管理的基礎,農發行贛榆區支行積極按照上級行及監管部門通知要求
  • 龍俊| 民法典中的債之保全體系 | 比較法研究202004
    在最高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中,法院為了將債務人對次債務人的權利轉化為到期金錢債權,甚至以一個牽強的理由將債務人和次債務人之間的合同認定為無效,從而產生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到期金錢債權)作為代位權的客體。儘管從結果上看法院的判決大體是妥當的,但是,此路徑「幹預債務人權利」的程度之劇烈遠勝擴張代位權的客體範圍。也就是說,原本是出於避免過度幹預而採取的保守立法模式,為了實現個案正義卻導致了更加激進的結果。
  • 永煤債風波猶存600億公司債等發行計劃擱淺 中金介入豫能化債務重組
    原標題:永煤債風波猶存600億公司債等發行計劃擱淺 中金介入豫能化債務重組   根據最新統計結果,11月10日永煤違約事件東窗事發,近兩周以來,包括公司債、企業債
  • 合同編之看點:在完善中發揮債法功能
    但在不設置債法總則時,將懸賞廣告規定在合同編中,也有一定的道理,一是可以填補法律漏洞,因為我國司法實踐中就懸賞廣告發生了一些糾紛,但在立法層面並沒有對其作出規定,合同編對懸賞廣告的規則作出規定,可以有效填補法律漏洞。將單方法律行為之債規定在合同訂立部分,使得單方法律行為沒有因為債法總則的缺失而被遺漏。
  • 債的法定分類體系
    大家好,我是法律小主,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債的法定分類,債的法定分類在法律中是如何規定。一,自然之債自然之債的含義,是指缺乏法定的原因,不產生法定義務,因此不能通過訴訟程序滿足,但是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得請求不當得利返還的債。
  • 論夫妻共有房產單方處分行為的效力
    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取得的房產,在涉及夫妻內部關係時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但在涉及夫妻外部關係時,如果該房產未經依法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對於夫妻財產實行婚後所得共有制,即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房產概莫能外。
  • 債的相對性主要體現在哪裡,債的相對性是怎麼體現的?
    北京盈科(合肥)律師事務所李夢茹律師解答: 特定債權人得向特定債務人請求給付的法律關係,學說上稱為債權(債之關係 具體言之,債之相對性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任何人不得擅自為他人創設債權債務關係; 2、非債之關係的當事人不得享有債權承擔債務; 3、債務人只對債權人承擔不履行債務的責任,不對債權人對外的任何人負債法上的責任; 4、債之關係的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