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的相對性主要體現在哪裡,債的相對性是怎麼體現的?

2020-12-06 騰訊網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了解到合同關係只能發生在特定的合同當事人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合同的另一方基於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那麼債的相對性主要體現在哪裡,債的相對性是怎麼體現的?

網友諮詢:

債的相對性主要體現在哪裡,債的相對性是怎麼體現的?

北京盈科(合肥)律師事務所李夢茹律師解答:

特定債權人得向特定債務人請求給付的法律關係,學說上稱為債權(債之關係)的相對性。

具體言之,債之相對性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任何人不得擅自為他人創設債權債務關係;

2、非債之關係的當事人不得享有債權承擔債務;

3、債務人只對債權人承擔不履行債務的責任,不對債權人對外的任何人負債法上的責任;

4、債之關係的當事人,即使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的後果,債權人亦不得直接向第三人請求損害賠償。

根據《合同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北京盈科(合肥)律師事務所李夢茹律師解析:

按照合同的約定或依照法律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係。民法意義上的債與生活中的債的概念不同,即不僅指借貸關係,而是通過合同、侵權行為等法律事實所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

在債的關係中,享有權利的人稱為債權人,承擔義務的人稱為債務人;在雙務契約中,則互為債權債務人。債權人的權利和債務人的債務所指向的對象稱為債的標的。債權人所享受的權利稱為債權,債務人所承擔的義務稱為債務。債權和債務是債的關係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相對應而存在的,不能相互脫離而單獨存在。債即債權和債務的總和。因此,債的關係從債權人方面說,也可稱為債權關係;從債務人方面說,也可稱為債務關係;有時也可以合稱債權債務關係。

相關焦點

  • 淺議合同相對性原則
    三、合同相對性與大陸法系的債的相對性的異同以及合同相對性原則在英國判例中的體現   「債的相對性」最早起源於羅馬法。羅馬法中的債被稱為「法鎖」,意指「當事人之間的羈束狀態而言。」[6] 換言之,是指債能夠且也只能對債權人和債務人產生拘束力。由於債本質上是當事人之間一方請求他方為一定給付的法律關係,所以債權不能像物權一樣有追及性,而只能對特定人產生效力。
  • 如何理解合同的相對性
    所謂合同的相對性,大陸法系中稱為「債的相對性」,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當事人之間發生,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基於合同向與其有合同關係的另一方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而不能向與其無合同關係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也不能擅自為第三人設定合同上的義務。  合同的相對笥與物權的相對性是相對應的,兩者不僅確定了債權與物權的一項區分標準,而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債權法與物權法的一些重要規則。
  • 淺談合同相對性原則及突破
    為了適應現實的需要,提高社會經濟運行的效率,各國都在一定程度上擴張了合同的效力範圍,合同相對性原則受到了衝擊,出現了許多例外情況,我將此稱為「合同相對性的突破」。  一、合同相對性原則的確立及含義  法律的制定與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合同相對性原則是合同自由原則延伸的必然,是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當事人自由意志在合同效力方面的體現。
  • 合同相對性原則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的突破
    本文從合同相對性原則及例外的基本理論出發,重點闡述合同相對性原則的例外情形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的應用。  一、合同相對性原則及例外的含義  所謂合同相對性,就是指合同只對締約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對合同關係以外的第三人不產生法律約束力。
  • 淺析法律突破合同相對性規則的樣態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8條之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可見合同具有約束特定當事人的法律效力,其主體、內容和責任均具有相對性,合同相對性規則作為合同法一般規定成為行為規範和裁判規範。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了更好地保護債權人和第三人的合同權益,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現代大多數國家或地方的立法對合同關係相對性規則進一步有所突破,我國立法機關本著面向本土、注重實踐和放眼國際進行法律引進、吸收、同化和整合,我國《合同法》、《物權法》和《侵權責任法》中規定合同相對性規則突破的樣態,下文筆者將結合法律規範對合同相對性突破的樣態進行類型化敘述和規範性分析,以期尋求知識和思維的體系化認識
  • 【相對論介紹三】相對性原理講的是什麼?
    儘管,在筆者與廣大的網友們接觸的過程中,發現對「相對性原理」提出異議的情況不多,但是在交談接觸中筆者還是明顯感受到絕大部分人對這個「相對性原理」根本就不理解。那麼,筆者擠了點時間來對這兩大基礎原理進一步做出解釋和科普。本文主要介紹相對性原理是怎麼回事,是如何發展的,又經歷了哪些變動。
  • 愛因斯坦是如何將狹義相對性原理,拓展到廣義相對性原理的!
    愛因斯坦是如何將狹義相對性原理,拓展到廣義相對性原理的!此文說的明白。狹義相對論建立在狹義相對性原理【即在所有慣性系中,物理定律有相同的表達形式。這是力學相對性原理的推廣,它適用於一切物理定律,其本質是所有慣性系平權。】和光速不變原理【任何光線在「靜止的」坐標系中都是以確定的速度c運動著,與光源和觀測者運動無關。】之上。
  • 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什麼特點?
    相對性原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各有什麼特點?我們說相對性原理是力學的基本原理。比如,運動的相對性,首先要有一個參考物,如果沒有參考物,那麼你對其運動就無法判斷。下面分別說一下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各有什麼特點?一.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什麼是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呢?
  • 2020法考民法新增內容--債與合同的概述
    第三編  合同第十二章  債與合同概述第一節  債的概述一、債的概念和特徵(增加)債是特定民事主體之間請求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財產法律關係。但在特定情形下,債權的相對性可以被突破,即對第三人具有效力,如利他合同中第三人對債務人享有直接請求權,經預告登記的不動產買賣合同之債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債權保全(債權人代位權、債權人撤銷權)制度也體現了債的對外效力。
  • 合同相對性理論與意思自治、契約自由的精神的關係
  • 父母去世留下一屁股債 這筆債該不該由女兒還
    父母去世後欠下一屁股債  兩個女兒被32位債主告上法院  早在2011年,潘父因經營資金缺口及治療疾病等開始四處借貸,因其支付的利息特別高,而企業營利又有限,只得借新債還利息,這樣最終累計了數百萬元的債務。  到了2013年底,潘父病重,一些債主怕潘父死後無處追討。
  • 在歷史厚重與時代氣息間尋覓債法
    易小雯債法為財產交易、流轉的規範體系,系財產法系統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債法通論乃係對債法領域各項規範的綱領性總結,系對債法中各項制度「提取公因式」的產物。儘管我國目前欠缺形式意義的債法總則,但存在實質意義的債法規則及其制度系統。
  • 相對性評價與絕對性評價的區分
    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一直以來都是同學們比較頭疼的地方。什麼時候該用相對性評價?什麼時候應該用決定性評價往往會產生一定的混淆。如果兩者區分不清楚的話,可能會陷入出題人的圈套之中。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這裡的知識理解。動機衝突類型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這部分知識點通常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主要以例子反選的形式考察大家。
  • 保證之債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分歧】  圍繞丙某所負擔保之債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本案形成了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可以追加戊為被執行人,理由是本案債務形成於夫妻關係存續期間,應當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種種意見認為,不能追加戊為被執行人,理由是丙某的擔保行為是個人行為,該擔保行為既非出於夫妻合意,又沒有使家庭獲益,應該認定為個人債務。
  • 淺談相對性原理的對立統一,某種程度上與我國傳統哲學的「道」不謀而合!
    不存在脫離觀察者或參照系而言的事物之本來面目我們當然不能誤以為相對性原理是一種否認絕對的相對主義。相對性原理其實是認識到人類任何一種感官觀察與測量的現象描述全部只具有相對性,並無絕對的本體意義。絕對的、普適的其實不是任何感官可直觀到的現象,乃是現象背後的原理。
  • 從滷蛋到小球:梳理相對性原理與協變性的關係
    這就是力學相對性原理。怎麼理解這句話呢?相對性原理表達了兩個深刻的內涵。「為表述的直觀和簡潔,下文所提相對性原理皆指伽利略的力學相對性原理,不涉及愛因斯坦的狹義或廣義相對性原理及洛倫茲變換。由於力學規律主要研究力與運動的關係,那麼,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得先思考另一個問題:我們是怎麼掌握物體的運動狀態的呢?
  • 相對性原理:相對論之前必須了解的東西
    而且,從日常的生活體驗裡我們也很難說服自己,在一個如此高速的地球上運動我竟然一點都感覺不到,這怎麼可能?另外,我也請大家先搞清楚一個時間,不要把牛頓的運動定律套在上面去,因為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的時間是1543年,距離牛頓出生的1643年,不多不少還有一個世紀,咱不能讓牛頓穿越一個世紀回去拯救那個時代「愚蠢」的人類。
  • 教育學——相對性、絕對性、個體內差異評價的區分
    教育學——相對性、絕對性、個體內差異評價的區分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評價,大家就都會稍微帶些緊張的感覺,因為評價一詞包含了對你個人在工作以及學習、生活中的判斷與分析。但是自從我們走進校門的那天開始,就經歷了無數次的教學評價,評價早已在我們生活中如影隨行了。
  • 鄭曉劍:權利能力相對性理論之質疑 | 專論
    因此,傳統民法上的權利能力制度主要發揮著抽象的主體資格賦予功能。  傳統民法對於權利能力的界定,意味著人們要麼有權利能力,要麼沒有權利能力,而不會有介於兩者之間(Dazwischen)的可能。德國民法典最初只規定自然人和法人享有權利能力,並在第1條明確規定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始於出生之完成。
  • 易得大學第二課 —— 《理解世界:結構性思維與相對性原理》
    相對性原理看問題 第二個思維我們講相對性原理。要講相對性原理,我們就要弄懂什麼是相對性。 相對性更深入一點其實就是這麼三種關係:空間相對性,時間相對性,時空相對性。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1905年發表)和廣義相對論(1915年發表),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套相對性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