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法考民法新增內容--債與合同的概述

2020-12-05 北京中公教育

第三編  合同

第十二章  債與合同概述

第一節  債的概述

一、債的概念和特徵(增加)

債是特定民事主體之間請求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財產法律關係。

債的概念是民法對同質性(法律效果相似)財產法律關係的高度抽象。不同的法律事實,無論是行為還是事件,合法行為還是不法行為,只要依民法規範在特定民事主體之間獨立地(並非依附於其他民事權利)發生請求為一定行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財產法律關係,此種法律關係即屬於債的關係。

例如,非營運汽車讓他人免費搭乘是一種施惠行為,將乘車人送至特定地點僅是駕車者的道義責任,而不是法律義務;而計程車載客則在駕駛人與乘客之間形成債的關係(運輸合同關係),雙方均負有一定的法律義務。然而,情誼關係在某些情形下(如好意搭載)可能產生安全保障義務,並因違反該義務而產生民事責任(侵權責任)。

債是民法調整財產關係的結果。

另外,並非發生於特定民事主體之間的法律關係均為債的關係,婚姻、收養、監護關係受親屬法調整,由此產生的請求權不屬於債權範疇;物權請求權、智慧財產權請求權也不是債權。

二、債的要素(增加)

(二)債的內容

1.債權。

但在特定情形下,債權的相對性可以被突破,即對第三人具有效力,如利他合同中第三人對債務人享有直接請求權,經預告登記的不動產買賣合同之債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債權保全(債權人代位權、債權人撤銷權)制度也體現了債的對外效力。

但在債權平等原則之外,基於特定的立法政策可以使某類債權的效力處千優先位階,如受擔保物權擔保的債權、破產程序中的職工工資等債權、承包人的建設工程價款債權、海商法上具有優先受償效力的債權等。

此外,《民法典》合同編中規定的抵銷權、解除權均屬債權人自主保護債權的法律手段。

一項債權若具備上述各項權能,即意味著其具有可實現性,稱為完全債權,否則稱為不完全債權。例如,經過訴訟時效的債權、破產程序中債務人的債權等,均屬不完全債權。

2.債務。

給付義務與附隨義務除在產生時間、功能作用、違反後果方面存在差異之外,在獨立可訴性方面也有差別,前者可獨立訴請履行,後者則不可。但是,因違反附隨義務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則具有可訴性;當事人約定將本屬於附隨義務之事項作為從給付義務的,該義務也具有獨立可訴性。

給付義務還可分為原給付義務與次給付義務。原給付義務又稱第一次給付義務,是指作為債的本體內容的給付義務;次給付義務又稱第二次給付義務,是指在原給付義務履行過程中因特定事由而產生的與原給付義務並存或替代原給付義務而獨立存在的義務。例如,在買賣合同中,賣方負有交付標的物並移轉標的物所有權的原給付義務,若原給付履行不能或履行遲延,即可能產生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次給付義務。原給付義務與次給付義務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存在履行期限問題而無訴訟時效問題,後者則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保險合同中的保險金給付義務適用訴訟時效)。

在債的關係中,還有一種存在於債務範疇之外的不真正義務。所謂不真正義務,是指相對人不得訴請履行,違反該義務並不發生賠償責任,而僅使義務人承擔不利益後果的行為要求。例如,《民法典》第591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因此受到損失的另一方應當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無權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保險法》規定,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加的情事負有通知義務。

三、債的發生(增加)

(二)單方允諾

較為常見的單方允諾有:(1)遺贈。遺贈是指被繼承人通過訂立遺囑將其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於其死亡後生效的單方法律行為。繼承開始後,受遺贈人有權要求遺囑執行人按照遺囑內容向其交付遺產,從而形成債的關係。(2)票據行為。票據行為是指以發生票據上的債務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為,通說認為屬於單方法律行為。基於票據行為使行為人對持票人負有按票據文義支付金錢的義務,即為票據債務。(3)其他。如代理權的授予、設立幸運獎等。

四、債的分類(增加)

(二)特定物之債與種類物之債

種類物之債的標的物雖然在債的關係成立時是種類物,但在債的履行時必須特定化,特定化的方法包括債務人就交付標的物完成自己一方的必要行為(如送達債權人所在地)、債務人經債權人同意而指定用於履行的標的物等。

區分特定物之債與種類物之債的意義在於:其三,特定物之債的標的物因不可抗力滅失的,債務人可以免除交付標的物的義務,並可因不可抗力減免債的不履行責任,而種類物之債則不然。

(四)按份之債與連帶之債

按份債權人或者按份債務人的份額難以確定的,視為份額相同。

在按份之債中,就某一債權人或債務人發生效力的事項(如清償、免除、抵銷等)對其他債權人或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在連帶之債中,部分或者全部債權人均有權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的,為連帶債權;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全部債務人都清償全部債務的,為連帶債務。連帶之債中,部分連帶債務人履行、抵銷債務或者提存標的物的,其他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在相應範圍內消滅;部分連帶債務人的債務被債權人免除的,在該連帶債務人所應承擔的份額範圍內,其他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消滅;部分連帶債務人的債務與債權人的債權同歸於一人的,在扣除該債務人所應承擔的份額後,債權人對其他連帶債務人的債權繼續存在;債權人對部分連帶債務人的給付受領遲延的,對其他連帶債務人發生效力。

實際受領超過自己份額的連帶債權人應當按比例向其他連帶債權人返還,實際承擔債務超過自己份額的連帶債務人有權就超過部分在其他連帶債務人未履行的份額範圍內向其追償。連帶債權人、連帶債務人之間的份額難以確定的,視為份額相同。

(五)簡單之債與選擇之債

關於選擇之債中選擇權的行使,我國民法確立了以下規則:(1)除法律另有規定、當事人另有約定或另有交易習慣外,債務人享有選擇權;享有選擇權的當事人在約定期限內或者履行期限屆滿前未作選擇,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選擇的,選擇權轉移至對方。(2)當事人行使選擇權應當及時通知對方,通知到達對方時,債務標的確定;確定的債務標的不得變更,但是經對方同意的除外。(3)可選擇債務標的中發生不能履行情形的,享有選擇權的當事人不得選擇不能履行的標的,但是該不能履行的情形是由對方造成的除外;若僅剩一種標的能夠履行,即轉化為簡單之債。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合同編之看點:在完善中發揮債法功能
    作者:王利明 《民法學者眼中的民法典》系列報導之四我國從民法典編纂開始,就確立了從中國實際出發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體系科學合理的民法典的目標,即「編纂一部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範合理、內容協調一致的法典」。
  • 什麼是留置權和單方允諾之債?民法中的財產權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云飛趙李每天學點法律知識民法作為私法的基本法、同時民法以權利思維為主導,重在宣誓各種權利。民事權利按照權利的內容和性質來劃分,可以分為財產權、人身權和綜合性權利三項。財產權由兩大支柱構成,即靜態財產物權和動態財產權債權。
  • 龍俊| 民法典中的債之保全體系 | 比較法研究202004
    內容提要:我國《民法典》合同編第五章的「合同的保全」制度適用於整個債之保全領域,民法典對債權人代位權和撤銷權客體範圍的擴張符合實踐需求。在這一模式下,當然很難再設置一個獨立的債法總則與合同編和侵權編並列,否則邏輯上會不統一。如果在我國既有的規範體量不變的前提下,把合同編和侵權編合併成一個債編,確實結構上會顯得非常不合理:畢竟目前合同編已經佔據了民法典的接近半壁江山,如果再把侵權編合進去,固然在結構上維持了潘德克頓體系,但是顯得極其不對稱。並且客觀地說,債的概念比較晦澀,老百姓不容易看懂,不如合同、侵權等概念通俗。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內容的六大變化
    >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間借貸是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因此,編纂民法典必然會影響到民間借貸活動,也必然會影響到民間借貸案件的審理。基於此,人民法院有必要認真梳理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內容的重大變化,以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施行後,在民間借貸案件的審理過程中能夠做到正確適用法律。
  • 民法典學習筆記(合同編——第一分編:通則·上)
    《合同編》共三個分編(通則、典型合同、準合同)、29章、526條(第463條—第988條),條文內容佔《民法典》四成以上。按照王晨副委員長對《民法典》(草案)所做的說明,《合同編》對現行合同立法的修訂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則分編,規定了非合同之債的法律適用規則、多數人之債的履行規則,完善了電子合同訂立規則,增加了預約合同的具體規定,完善了格式條款制度,明確了當事人違反報批義務的法律後果,增加規定了情勢變更制度等等。
  • 新增與變化|2020《民法典》出臺之後,民法應該怎麼學?
    哈嘍,大家好,我是是萬國君,今天我們結合兩會熱點《民法典》的相關內容來談談學習方法。先說;民法作為法考部門法中的重中之重,與刑法在一起,素來是法考屆中的兩座大山!從年前坊間傳聞就開始說民法有大的改動,不少同學遲遲不敢複習民法,隨後因為疫情原因,兩會又進行了推遲,20年對我們來說真是坎坎坷坷的一年,不過幸好在5.21日兩會正式召開,公布中國首部《民法典》即將問世。
  • 王雷:論身份關係協議對民法典合同編的參照適用 | 法學家202001
    【作者】王雷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來源】北大法寶法學期刊庫《法學家》2020年第1期(文末附本期期刊要目)。因篇幅較長,已略去原文注釋。  內容提要: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係的協議存在「參照適用」民法典合同編的空間。
  • 在歷史厚重與時代氣息間尋覓債法
    對此,陳華彬教授所著《債法通論》體例嚴明,內容創新,反映了當今國際和民法學界對於債法的最新研究水平,具體而言,其前衛性及前瞻性表現如下:第一,從比較及歷史研究的視角釐清了民法上債的概念與民間所謂的債、固有法上的債的區分及界定了債的涵義。在我國民間,債的涵義甚為狹窄,專指金錢債務;於固有法上,債的涵義則源遠流長。
  • 《民法典(草案)》合同編的創新與發展(上)
    編者按:《民法典合同編(草案)》在總結合同法實施情況的基礎上,針對合同領域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借鑑國際立法經驗,結合民法典編纂體系化要求,進一步補充完善了合同制度。本文就《民法典合同編(草案)》進行了精要解析,分享了自己對這些焦點問題深刻的學術見解,為討論交流引導方向。
  • 2021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民法典》中合同訂立的「其它方式」
    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眾所周知,《民法典》即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憲法宣傳周】《民法典》婚姻家事十大亮點
    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2021年1月1日開始施行。《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小編將圍繞《民法典》中婚姻家事的十大亮點進行整理和解析,供大家學習參考。
  • 債的相對性主要體現在哪裡,債的相對性是怎麼體現的?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了解到合同關係只能發生在特定的合同當事人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合同的另一方基於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那麼債的相對性主要體現在哪裡,債的相對性是怎麼體現的?
  • 民法典合同編新增條文重點解讀
    判斷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合同是預約還是本約的根本標準應當是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說,當事人是否有意在將來訂立一個新的合同,以最終明確在雙方之間形成某種法律關係的具體內容。如果當事人存在明確的將來訂立本約的意思,那麼,即使預約的內容與本約已經十分接近,即便通過合同解釋,從預約中可以推導出本約的全部內容,也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排除這種客觀解釋的可能性。」
  • 2020軍隊文職考試經濟學專業知識:合同之債
    2020軍隊文職考試公告還未發布,廣大考生還需保持樂觀積極地心態進行備考,如果備考累了不妨就休息一下,小編建議別硬逼迫自己學,那樣效率並不高,還不如放鬆一下,然後再投入到學習中,可能就會事半功倍。備考路還漫長,寧夏華圖與大家同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經濟學專業知識:合同之債,希望能幫助大家複習。
  • 《民法典》典型合同重點法條解讀
    根據《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條規定,租賃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佔有期限內發生所有權(如買賣、贈與等)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承租人還可繼續使用租賃物。 4.租賃期滿後,承租人還想繼續租賃,應該如何處理?
  • 2020廣東司法考試主觀題成績查詢時間定了 2020法考成績查詢入口
    2020廣東司法考試主觀題成績查詢時間定了 2020法考成績查詢入口 2021-01-07 14:00:44|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聊民法典47:合同示範文本怎麼修改、訂立合同的其他方式是什麼
    >第四百七十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般」,即以下條款僅為示範和參考,沒有強制性,缺了其中任何一項並不會因此而導致合同的不成立或者無效。》;2017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工商總局推出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範文本)》;2020年,教育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就推出過《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農業農村部推出過《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合同示範文本》,等等。
  • 康婷集團黨支部開展《民法典》普法講座活動
    為加強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提升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康婷集團黨支部於2020年12月4日組織開展了《民法典》普法活動,由法務部部長陳立軍律師主講,特邀集團總裁楊琪女士及主管級以上管理人員參加。
  • 《民法典》生效後,處理合同糾紛案件司法理念的轉變(一)
    《民法典》生效後,處理合同糾紛案件司法理念的轉變(一) 2020-11-02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警法苑】《民法典》系列解讀(四十四)合同編(一)(總第44期)
    【高警法苑】《民法典》系列解讀(四十四)合同編(一)(總第44期) 2020-11-09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