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組織開展海洋垃圾汙染防治(海上環衛)和海灘清潔月活動

2020-12-03 瀟湘晨報

為深入推進中央關於環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要求,落實好遼寧省委、省政府和葫蘆島市委、市政府關於海洋垃圾汙染防治(海上環衛)的工作部署,全面提升興城市近岸海域海上環境品質,在興城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11月23日開始,興城市住建局組織環衛處、沿海鄉鎮開展海洋垃圾汙染防治(海上環衛)和海灘清潔月活動。

住建局召開會議對我市海洋(海岸線)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制定了以「少一片垃圾,多一片海藍」為主題的《海灘清潔月》活動;按照「海上垃圾打撈—近岸灘涂垃圾清理—上岸海洋垃圾收集分類、轉運及處置」的方式;確立以漁港碼頭、海濱旅遊區、近海海域、島嶼周邊、入海河流垃圾收集處理為主攻方向,實現近海海域垃圾常態化防治的工作目標。組織環衛處建立一支10人的海上垃圾機動打撈隊伍,協調地方漁船對海上的垃圾進行打撈清理,確保海面無固態大型漂浮物,並配備安全員,確保海上打撈作業安全。每天組織200餘人分片區對海岸線500米範圍內的雜草、生活、漁業垃圾和建築垃圾進行清理,並對海洋垃圾進行分類處置,可回收的就地收集處置,不可回收的垃圾裝上壓縮車運輸到轉運站處理。同時,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督促沿海鄉鎮積極開展海洋(海岸線)垃圾清理工作,常態化管護,做好海洋垃圾分類處理,確保效果,防止反彈。

通過陸海統籌、海河同治、常態管控的工作模式,我市海洋環境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將為環渤海經濟區域發展建設和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此外,通過活動的開展喚起全社會關心海洋、愛護海洋、保護海洋、守護藍色家園的良好意識。(楊明 李雪峰)

【來源:葫蘆島市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建立海上環衛制度堅決完成海洋垃圾汙染防治任務
    做好頂層設計,構建治理體系,根據《遼寧省渤海海洋垃圾汙染防治(海上環衛)行動計劃》(遼住建〔2019〕110號)和《大連市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大政辦發〔2019〕32號)的要求,與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下發了《大連市海上環衛工作方案》《大連市黑臭水體整治長效管理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根據工作方案搭建海洋垃圾汙染防治體系,建立市城市管理局負責城市建成區海上環衛和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總體指導
  • 大連建立海上環衛制度堅決完成海洋垃圾汙染防治任務
    做好頂層設計,構建治理體系,根據《遼寧省渤海海洋垃圾汙染防治(海上環衛)行動計劃》(遼住建〔2019〕110號)和《大連市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大政辦發〔2019〕32號)的要求,與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下發了《大連市海上環衛工作方案》《大連市黑臭水體整治長效管理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根據工作方案搭建海洋垃圾汙染防治體系,建立市城市管理局負責城市建成區海上環衛和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總體指導
  • 我市印發《日照市海洋垃圾汙染防治(海上環衛)工作實施方案》
    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渤海海洋垃圾汙染防治(海上環衛)實施計劃》要求,提高我市海上環衛工作質量,做好海洋垃圾汙染防治工作,實現海上環衛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常態化管理,打造「水清、岸綠、灘淨、灣美、物豐」的美麗海灣,1月7日,市城管委辦公室制定印發《日照市海洋垃圾汙染防治(海上環衛)工作實施方案
  • 建立海上環衛制度,有效治理岸灘和近海海洋垃圾
    堅持屬地「管理責任制」,要求各級政府及相關單位嚴格落實屬地責任海南四面環海,各級政府及環衛等相關部門要明確自身責任,加強所轄海域近海及岸灘的管理及整治工作。組建專業的海上環衛隊伍,定期開展海上垃圾打撈、海灘垃圾清掃、垃圾回收處理的工作。建立惡劣天氣海上垃圾應急處理預案,成立應急協調小組。
  • 海洋垃圾清理需求牽出新機制 海上環衛靜待常態化
    2020年10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透露,「沿海城市已全部建立垃圾分類和『海上環衛』機制」。   海上環衛,這個名詞說起來也算不上新鮮,尤其是對於沿海城市來說。簡單意義上的理解,就是環衛清潔領域從陸地轉換到了海洋上,工作難度有所增加。
  • 守護「地球之心」—海洋:塑料垃圾汙染防治迫在眉睫
    不過不知道海灘美景有沒有蒙上海洋垃圾汙染的陰影?對渤海、東海15個點開展的監測結果顯示錶層水體微塑料的平均密度為0.82個/立方米和0.25個/立方米,與近年來國際同類調查結果相比,進一步表明了我國近海表層水體微塑料含量處於中低水平。這也印證了中國雖然是塑料生產大國,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汙染大國。
  • 市規劃資源局持續加強「海上環衛」 全面推進海洋垃圾治理
    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補齊近海汙染治理短板,市規劃資源局持續加強「海上環衛」,全面推進海洋垃圾治理。8月份,共派出執法力量122人次,完成轄區海域岸線巡查21次,行程1518公裡,海上巡航4航次,航程271海裡,未發現海洋傾廢違法行為及近岸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棄物堆放點。
  • ...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根據國際公約和中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只有疏浚物、城市陰溝淤泥、漁業加工廢料、惰性無機地質材料、天然有機物、島上建築物料、船舶平臺等7類廢棄物。這些廢棄物中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海洋,可以說是「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 我國將持續加大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的防治力度
    中國高度重視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治理,已積極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推動無害化處理。相關部門積極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推動環境無害化處置,努力從源頭減少塑料垃圾進入海洋。二是加強專項治理。將海洋垃圾汙染防治納入「灣長制」試點工作,禁止生產生活垃圾傾倒入海。加大海洋垃圾清理力度,開展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汙染綜合防控示範。
  • 《大連市海洋環境保護條例》正式施行
    海洋環境保護規劃是指導海洋環境保護的總綱,具有指引作用。《條例》第八條規定,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劃和重點海域環境保護規劃,制定本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劃。  明確「三線一單」管控制度,進而明確開發建設活動的限制性要求,是從源頭強化海洋環境保護,促進涉海行業產業結構升級和布局優化的重要舉措。
  • 謀殺海洋動物、汙染岸邊土壤 海岸帶垃圾問題堪憂
    以人類生產生活為源頭的海岸帶垃圾,也包括了海上的各種作業活動。「丟棄在海上的廢棄漁網和塑料瓶等垃圾,都有可能被海洋動物誤食,甚至誤傷它們。」每次參與面向青少年群體的海洋科普活動時,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的秘書長蒲冰梅都會和孩子們強調:「不要在海岸帶隨意丟棄垃圾。」  只因垃圾帶來的傷害十分巨大。「水中的塑料、漁網等物品與水母十分相似,容易被海龜誤食。」
  • 生態環境部:中國海洋垃圾汙染整體處中低水平
    中新網11月29日電 29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中國自2007年起在沿海近岸代表性區域開展海洋垃圾監測工作。監測結果顯示,近年來漂浮垃圾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對比全球其他區域,中國海洋垃圾汙染整體處於中低水平。
  • 生態環境部:中國海洋垃圾汙染處於中低水平
    而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環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經加工的垃圾廢物,主要成分有塑膠袋、漂浮木塊、塑料瓶、玻璃瓶、飲料罐和漁網等,主要是來自於陸源,大部分屬於「產生於陸地、輸送到海洋」。二是計量單位的混淆。廢棄物海洋傾倒的計量單位是立方米,而海洋垃圾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都是按照「個/立方米」的密度單位進行計量。
  • 揭秘廈門海上環衛機制 守護碧海銀灘工作有四大亮點
    今天,讓我們走近廈門海上環衛機制,走近海漂垃圾治理工作,看看我市是如何在守護碧海銀灘中,打造「廈門樣本」的。   亮點1 制度化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制度化責任落實機制   對海漂垃圾治理的重視程度,決定了這場「治理戰」是否能打得漂亮。
  • ...大鵬先行——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
    《規劃計劃》中還制定了探索建立多維監測信息系統、探索完善陸海統籌生態環境信息共享機制、實施海洋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推進陸海統籌汙染綜合治理、完善考核評價為基礎的監管方案等210項重點任務,涉及到加強大鵬半島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嚴格海洋生態環境監管與汙染防治,開展重點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推進大鵬半島生態優先產業發展,強化海洋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響應,強化宣傳教育與公眾參與等方面。
  • 你被海洋垃圾包圍了!
    劉永龍:近海養殖業使用大量塑料浮標等漁具會遺失,遠洋捕撈業丟棄大量破漁網,航運業可能會把船上的生活垃圾直接丟棄到海裡;海底電纜可能破損被遺棄;鑽井平臺的建設和運行會產生生活垃圾和生產垃圾;海嘯和颱風等破壞海邊社區產生大量各類垃圾……Q:海洋垃圾是除了海上作業的外,是否也有美國的傾倒?
  • ...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
    《規劃計劃》中還制定了探索建立多維監測信息系統、探索完善陸海統籌生態環境信息共享機制、實施海洋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推進陸海統籌汙染綜合治理、完善考核評價為基礎的監管方案等210項重點任務,涉及到加強大鵬半島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嚴格海洋生態環境監管與汙染防治,開展重點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推進大鵬半島生態優先產業發展,強化海洋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響應,強化宣傳教育與公眾參與等方面。
  • 環保科普|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海洋垃圾的來源  海洋垃圾約80%來自人類活動集中的陸地,20%來自海上(UNEP,2009)。  濱海娛樂活動隨意棄置。  不當或非法傾倒垃圾。  垃圾堆放場管理不善。城鎮垃圾填埋場位於沿海海岸,一旦出現大風、暴雨天氣,垃圾堆放場堆積的垃圾極易進入海洋環境。  塑料加工生產和運輸。由於管理不善,樹脂原料可在加工生產和運輸過程中釋放到海洋環境。  汙水處理廠和雨水排放管道汙水溢出。
  • 中國海洋漁業塑料垃圾排放現狀及防控淺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漁業快速發展,隨著海洋捕撈和海上設施養殖的現代化發展,海洋漁業垃圾汙染問題也應引起高度重視。一、海洋漁業垃圾類型及危害海洋漁業包括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等活動,是海洋產業的重要內容之一。當前,全球環境保護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海洋垃圾汙染,成為人類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全球環境問題。世界各個國家與相關組織紛紛採取措施,防止海洋垃圾問題不斷惡化,努力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二、我國海洋漁業塑料垃圾排放現狀
  • 構建有效的海洋垃圾治理體系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般性定義,海洋垃圾是指在海洋和沿海岸環境內具有持久性的、人造的或是經過加工的固體廢棄物,具有長期性、複雜性、流動性等特點,主要可分為海面漂浮垃圾、海灘垃圾、海底垃圾三大類。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被選取的57個區域的海洋垃圾監測情況不容樂觀,大塊和特大塊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每平方公裡21個,中塊和小塊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每平方公裡2358個,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裡24千克;海灘垃圾平均個數為每平方公裡60761個,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裡1284千克;海底垃圾平均個數為每平方公裡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