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趣味探索訊 一直以來,人們對天空充滿了好奇和嚮往,但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在20世紀之前,人們無法來到地球之外,只能站在地面上欣賞地球美景。不過現在人類借用大推力火箭和高科技飛船能擺脫地心引力,進入外太空,到訪其它星球,以不同角度欣賞地球之外世界的美景,例如38公裡外的月球世界,1.5億公裡外的火星世界。
雖然人類從未去過火星,但可以通過火星探測器傳回的真實照片來欣賞火星世界上的另類美景,數萬張照片顯示火星世界沒有波濤洶湧的大海,沒有涓涓細流的小溪,也沒有欣欣向榮的自然界,有的只是一望無際的黃沙,還有光禿禿的山峰,一切都顯得是那麼死氣沉沉,實在是沒有什麼自然風光好欣賞的,不過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稱,火星充滿了謎團。
2019年12月18日,美國宇航局火星任務團隊在推特上簡單公布:近日,火星洞察號上的對內部結構抗震試驗(SEIS)檢測到一個奇怪的、連續的地震信號,頻率為2.4 Hz。在經過一番研究後,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得出一個令人費解結論:此次地震活動與火星上的天氣活動無關,也與著陸器活動無關,意味它可能來自於火星內部。
如果它真的被確定來自於火星內部,這又給行星學家帶來了新的疑問,難道火星內部結構跟地球相似,也存在著劇烈的板塊運動,或者存在著熾熱的鐵水河。在2019年,美國宇航局曾經公布過洞察號在火星上的新發現,在今年的5月22日和7月25日,分別檢測到兩次「顯著」地震活動,但存在時間極短。所以,現在此次地震是什麼機製造成的尚不清楚。
雖然洞察號無法移動,看起來悠閒自得,但最近有點小忙,因為一個名為「鼴鼠」掘地儀器出現了非常棘手的問題,雖然它前端內置了一個每分鐘敲擊數百次的金屬錘,但是卻一直無法深入鬆軟火星土壤,這讓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鼴鼠」曾在地球上進行過多次測試,能輕易進入地下,但為什麼到了火星就不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