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讀懂中國旅遊新引力

2020-12-04 人民網

近日,一份「2020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榜單引發了社會的關注。據該榜單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旅遊百強縣平均實現旅遊總收入214.14億元,平均增長23.4%;平均接待遊客1919萬人次,平均增長17.6%。

近年來,關於旅遊的各類榜單不斷湧現,這背後正是大家對旅遊關注熱度的攀升。在旅遊已不再是奢侈品的今天,怎樣才能吸引遊客?

可接近

如今,中國遊客更加成熟,除了嚮往名山大川,原本那些不知名的地方也都成為了休閒度假之選。在這種情況下,旅遊目的地可接近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這種可接近,主要包括交通和住宿。

這一判斷也在中國旅遊百強縣的榜單中得到了印證。在這100個縣中,有30個到最近機場的距離在50公裡以內,77個在100公裡以內;有72個建有客運火車站,其中開通高鐵的有44個、開通動車或城際列車的有13個。

越來越多可以便捷到達的交通方式讓這些縣能夠更加容易地走進遊客的生活中。

方便遊客進入,又能讓遊客住得舒適,這也是100個縣能獲得遊客青睞的重要原因。中國旅遊百強縣中擁有五星級酒店57家,客房1.56萬間;四星級酒店167家,客房3.03萬間。

受疫情影響,自駕遊因其安全、私密而被越來越多的遊客青睞。攜程租車的數據顯示,國內已有2000多家租車企業在攜程平臺上提供了超過2000種的車型,國慶長假單日用車突破了7萬,遠超2019年國慶假期的水平。

在自駕遊過程中,服務區不僅是遊客短暫停留的地方,更是遊客休整的驛站。曾經,簡陋的服務區為很多人所詬病,難以滿足遊客的需求,而如今,服務區也已經變了模樣。

前不久,在山東無棣高速服務區,記者遇到了從北京去山東自駕遊的李博文一家。「以前我們主要是跟著旅行團出遊,腦海裡中的服務區還是老破舊、不能久留的樣子,但沒有想到的是,這裡的服務區已經變得如此人性化。」

記者在該服務區中看到,有許多人正在餐飲區用餐,正餐、小吃應有盡有,此外,還有購物休閒區,就連洗手間也變得明亮且乾淨。而且,整個服務區的設計別具一格,盡顯當地特色。

可品鑑

一個地方,吸引遊客到來後,還要有東西能讓遊客品鑑。

能讓遊客品鑑的,可以是秀美的風光。

中國旅遊百強縣中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57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289家、世界遺產21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9處;這100個縣中有15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42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能讓遊客品鑑的,可以是回歸自然的寧靜。

近年來,鄉村旅遊因遠離城市喧囂而成為許多遊客出遊、尋找鄉愁的熱門選擇。在成都工作的唐虞是一個鄉村旅遊迷,「平時生活在城市裡,雖然各種生活設施很便捷,但節奏很快,總有一種被趕著的感覺,所以,我經常趁著周末就到周圍的鄉村住上一兩天,讓身心慢下來,給自己充充電。」

為了讓更多的人尋得到鄉愁,許多城市也在努力。為了讓美景多停留一會兒,讓市民感受深秋的韻味,湖北武昌的7座公園延遲清掃落葉。在武昌首義廣場,綠地上滿眼橙黃,細如羽毛的無患子葉,形如蒲扇的銀杏葉,讓人流連忘返。

能讓遊客品鑑的,也可以是一首動人的音樂。

前幾天,從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開往赤峰市的火車因為大雪封路而晚點,來自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3位小夥子無法準時參加在赤峰的比賽。

火車窗外已是冰天雪地,火車廂內,他們將參賽曲目《輕騎兵》的首演獻給了火車上的旅客,收穫了無數人的點讚。許多旅客因此記住了這3位素不相識的小夥子,在心中也勾畫出一幅達拉特旗的美麗模樣。

可回味

是什麼讓遊客一次又一次來到自己的民宿?曉雯是浙江麗水一家民宿的管家,在她看來,最讓遊客難忘的是一家民宿的味道。

「我們的民宿在一個古村,風光古樸,許多人第一次來是衝著這裡的環境;但後來我們發現,再次來到這裡的遊客,大多是因為這裡飯菜的味道。許多遊客離開後還會久久回味這樣的場景:身在古村,微風拂面,空氣中飄來的菜香,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樣。」

對此,身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阿依古麗·吐尼亞孜也深有體會,她經常一大早便要在廚房裡忙活。「這些年,從四面八方來的客人不少,許多人想嘗一嘗胡楊林旁的抓飯是什麼味道。」

阿依古麗的民宿位於沙雅縣海樓鎮。奔騰的塔裡木河、廣袤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壯闊的胡楊林,讓許多遊客紛至沓來,收穫美景和感動。也正因此,阿依古麗的民宿走進了遊客心中。

除了讓人留戀的味道,不少地方也都不斷推出各種旅遊優惠政策,吸引新朋友,召喚老朋友。

冬季旅遊,自然少不了冰雪的助興。

吉林省啟動了冰雪季,對新雪季項目和產品整體推介;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在北京向人們展示優美的環境和獨特的冰雪資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納斯景區則籌備多項活動,駕乘穿越林海雪原、體驗馬拉爬犁,助力冬季旅遊升溫……

如此,原本抽象的一個個地名,化身一個個具體的形象,讓遠方的遊客可咂摸,可回味……

(責編:劉佳、林露)

相關焦點

  • 中國旅遊新引力
    原標題:中國旅遊新引力 近日,一份「2020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榜單引發了社會的關注。據該榜單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旅遊百強縣平均實現旅遊總收入214.14億元,平均增長23.4%﹔平均接待遊客1919萬人次,平均增長17.6%。 近年來,關於旅遊的各類榜單不斷湧現,這背後正是大家對旅遊關注熱度的攀升。
  • 面對全球的「大變局」「大考驗」 「讀懂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
    面對全球的「大變局」「大考驗」 「讀懂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金羊網  作者:侯夢菲  2020-11-23 2020「讀懂中國」國際會議落下帷幕
  • 國內旅遊復興大數據報告:傳統旅遊模式消減,主題旅遊時代來臨!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聯合發布「重新體驗中國之美:2020國內旅遊復興大數據報告」。報告顯示,依託國內超級大市場,我國旅遊經濟已經進入疫情防控常態情境下全面復工復產復業階段。
  • 讀懂中國 | 在廣州,觸摸大變局中的中國脈搏
    明天,「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將再次在廣州召開。 當下,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國際社會正在經歷多邊和單邊、開放和封閉、合作和對抗的重大考驗。而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的中國,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世界汲取發展動力的同時,也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11月20日至22日,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將在廣州舉行。
  •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今天,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下稱「讀懂中國」)將在廣州拉開帷幕。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等將齊聚花城,透過廣州這扇「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分享中國智慧。廣州,再度匯聚全球智慧,吸引全球目光。  審時、度勢,此次「讀懂中國」非同尋常。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劇烈變化,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疊加。
  • ​呼籲大合作應對大考驗,外媒聚焦讓世界讀懂開放中國和活力廣州
    近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成功舉辦。這一場中國與世界的對話,凝聚了和平發展大合作的「廣州共識」,也擦亮了廣州的城市精神和價值。 當讀懂中國的「廣州時間」再次開啟,這裡匯聚世界期待的目光。
  • 讀懂中國 | 愛瑪胡宇鵬:用中國式創新為全球提供綠色出行新方案
    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本屆會議不僅邀請了我黨政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專家學者、媒體人士和企業家出席,也邀請了世界多國的政治家、戰略家、企業家代表以線上形式參會,通過圍繞「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這一大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向世界傳遞中國方案,也讓中國人更了解世界。
  • 讀懂中國|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科技大國
    相聚廣州,讀懂中國。11月20日,2020 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在開幕式後的主旨演講環節中,來自不同國家的重量級知名政治家,通過「雲參會」的方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聚焦「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分享觀點、展開交流。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在即將過去的十三五時期,中國科技創新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 今日數據精選:約60%新傳染病已從動物轉移到人;文旅部新規禁旅遊網站大數據殺熟
    (每日經濟新聞)規模破百億新基金達26隻,新基金髮行首破2萬億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今年新成立的基金總數為973隻,公募基金自誕生以來,今年首次出現新基金髮行突破2萬億的情況,總規模達到了2.02萬億元,單只平均規模20.79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整體發行1.28萬億元,佔比63.26%。
  • 中國旅遊研究院:2019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
    圖 1-22014-2019 年中國入境旅遊收入數據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註:*為預測數據(二)入境旅遊市場結構的穩定與優化(二)文旅融合正在凝聚入境旅遊市場的新動力2018 年,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組建完成,隨後省市縣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機構改革任務也已基本完成。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根據「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總思路,秉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的新道路。文旅融合發展在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也正為入境旅遊發展凝聚新動力。
  • 旅遊統計是「想當然」嗎?帶你讀懂《旅遊統計調查制度》
    以旅遊吸引物作為基礎數據來源,推算數據與實際情況差距明顯變小,有助於地方旅遊接待應統盡統,不少不漏,真實反映當地的旅遊發展情況。建立源頭數據質量控制機制,各級旅遊統計機構應制定控制源頭數據質量的措施和辦法,保證數據客觀真實;建立統計數據核查機制,各級旅遊統計機構要認真執行《旅遊統計調查制度》,做好統計基礎工作,建立資料庫和統計工作檯帳。上級主管部門要採取「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對下級部門的統計數據和統計工作進行核查。
  • 3大旅遊平臺企業相繼公布財報 多項核心數據超去年同期
    記者梳理後發現,旅遊OTA多項核心數據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例如同程藝龍月活躍用戶提升至2.46億,已超去年同期水平,實現5.0%的同比正增長,環比增長40%,創歷史新高,前三季度保持盈利;攜程今年三季度短途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約20%,國內機票業務實現同比正增長,同時,攜程還實現了疫情爆發以來的首季度盈利,且經營性利潤率達到24%,位居全球上市旅企第一。
  • 新技術新應用賦能 「智慧旅遊」加速發展
    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全國共接待遊客3.86億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旅遊收入4750億元,同比增長12.6%。而在火熱的旅遊市場中,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紛紛應用於各類旅遊場景,不僅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為旅途增添了美好體驗,而且大大加速了中國「智慧旅遊」的發展進程。
  • 讀懂中國 | 專家熱議疫情防控與健康中國,「廣州智慧」在大考驗中...
    大洋網訊 在「網際網路與美麗中國健康中國」研討會與「疫情下生命與健康教育創新實踐」研討會上,嘉賓分別從大數據對中國醫療、健康中國,疫情防控、生命宣傳教育等角度進行了討論。他們發現,從另一個角度看,疫情的出現促進了健康醫療數位化、生命與健康教育等領域的發展,而廣州在疫情防控中展現出獨有的智慧,並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 2020-2025,中國酒店和旅遊的「大消費時代」
    今年的酒店和旅遊,在疫情的影響下,成了一個高頻話題。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已經提前進入「大消費時代」,當然,所有的發生的一切,並不是媒體刻意炒作起來的,而是國家意志和戰略宏大背景下以及市場發展的一種必然。做酒店和旅遊的從業者,要有預設3-5年後的變化,提前做些功課,並真正了解發生這些變化的背後邏輯,才能提前布局,未來才有可能站在風口上。
  • 孫夢陽:我國高鐵旅遊消費者大數據年度報告(2019年)
    研究院將聚焦旅遊消費者行為、旅遊消費者心理、旅遊市場需求等研究領域,進一步以數據為基礎精準描繪市場現狀和遊客畫像,全面提升旅遊消費者大數據應用的整體水平和產業競爭力  會上,旅遊消費者研究院聯席院長、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孫夢陽發布了《我國高鐵旅遊消費者大數據年度報告(2019年)》。  高鐵是現代交通運輸方式的又一次革命性創新,變革了人們的出遊方式,已成為大多數人出遊首選方式,高鐵與旅遊融合成為新趨勢。
  • 讀懂中國|鄭必堅:世界上最不怕被孤立的是中國!
    相聚廣州,讀懂中國。11月20日,2020 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在開幕式後的主旨演講環節中,來自不同國家的重量級知名政治家,通過「雲參會」的方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聚焦「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分享觀點、展開交流。
  • 讀懂中國:「松果健康」為你破解「後疫情時代」的生命密碼
    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行,與往屆不同的是,受全球疫情影響,本屆會議採用線下為主、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進行。在廣州設線下主會場,中方發言嘉賓和參會嘉賓到現場參會,境外國際嘉賓均採取視頻方式參會。
  • 10個「大」數據盤點2016猴年春節
    新華社北京2月14日電 題:10個「大」數據盤點2016猴年春節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2016猴年春節7天假期結束。「新華視點」記者通過10個大數據勾勒這個春節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數據2)近600萬人出境旅遊:旅遊過年成更多人選擇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以前,春節唯一的選項就是回家過年。如今,旅遊度假越來越成為新的過年時尚。今年交通運輸部首次利用大數據分析旅客出行規律發現,約80%的出行為探親訪友,10%左右的出行為旅遊度假,度假人群中有17.7%選擇了出境遊。
  • 2019中國旅遊出行大會:旅遊與交通跨界碰撞
    還有一個背景是科技革命,我們看到人工智慧技術在各個垂直領域的應用,無論是智能製造、醫療,還是教育和城市治理,人工智慧為代表的5G和物聯網代表的技術浪潮應該是席捲全球的,特別是在大數據研究和價值挖掘上可能性和前景都埋下非常好的伏筆。所以經濟轉型、消費升級和科技革命成為中國新一代文旅發展的大背景。  陽光新瑞,新一代文體旅遊服務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