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在場景匯·「釋放數據價值 賦能智慧治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城市智慧治理專場活動上,吳志強以線上視頻形式發表主旨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人工智慧讓我們的環境成為自我學習、自我感知、自我迭代的物體和環境,人類從未創作過這樣的自我進化環境。」吳志強說。
在12月29日舉行的場景匯·「釋放數據價值 賦能智慧治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城市智慧治理專場活動上,同濟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吳志強發表主旨演講表示,城市作為一個「生命體」正在不斷智化,同時,城市管理、規劃等主體與城市治理也在走向智化。
未來,城市智慧治理體系如何架構?需完成哪些技術突破?
當天的活動上,吳志強以線上視頻形式,分享了即將出版的新書《智能治理》中的核心觀點。在他看來,城市智慧治理與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直接相關,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非常廣闊,且成都在這方面具備優勢。
捕捉人的需求 智慧治理時代到來
「城市治理從城市管理迭代而來。」吳志強分析,從管理走向治理,需要城市各方面的主體共同參與。而智慧治理,是基於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來支撐和迭代,完成歷史性跨越。
在吳志強看來,國家層面反覆強調,要運用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這也意味著,「智慧治理的時代到了」。
在這一背景下,城市如何付諸實踐,推動「生命體」迭代更新?對此,吳志強基於多年的專業研究,給出一套系統性解決方案。
他將城市智慧治理最關鍵的架構,總結為「5大關鍵突破」和「1個底板基礎」,即點、網、流的「新基建」支撐體系,城市智能治理(IGOVERNCE)平臺,以人的需求為根本的人工智慧推演技術,以家園為原型的腰部平衡治理單元,協同創新智能化組織網絡,以及基於「三感」的智能感知大資料庫CBDB+。
其中,「5大關鍵突破」根據城市「生命體」的不同體態,分為常態型、底線型和動力型。
「首先,這一架構針對城市常規體態的把握和把控,包含城市認知能力、戰略制定和政策執行能力,以及滿足市民福祉的能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稱「三感」)。」吳志強介紹,在常態型部分,需完成3項大的技術突破。
第一項突破,是點、網、流的「新基建」支撐體系。它能夠幫助城市實現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體徵感知,涉及系統、布局、建設、運維、更新、治理等多個維度。
今年以來,從中央密集部署到地方積極響應,「新基建」成為引領新一輪投資熱點,同時也為城市智慧治理帶來新的解決方案。而根據國家發改委今年4月首次明確的「新基建」範圍,其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3個方面。
基於這一範圍劃定,吳志強分析指出,城市智慧治理的點、網、流「新基建」支撐體系,就是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基礎上,對現有和未來的新基建進行大規模融合,創造出一個讓城市生命力蓬勃發展的創新基礎設施。
第二項突破,是通過城市智能治理(IGOVERNCE)平臺提升城市戰略制定和政策執行能力,並不斷修正反饋,也就是城市的「中樞」,它既包括「大腦」,也具有執行和感知能力,是一套完整的系統架構。
第三項突破是以人的需求為根本的人工智慧推演技術。吳志強表示,要緊緊圍繞城市百姓,尤其是青年人、老年人和兒童的特別需求,來不斷捕捉城市不同空間地點的需求。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守住安全底線 激發城市創新活力
由於災害具有動態性、複雜性、緊迫性和不確定性等特徵,城市在災難治理中往往很難作出科學決策。
吳志強分析認為,城市智慧治理,需要具備防災、預警、應急以及快速恢復的能力,這是城市「生命體」的安全底線。因此,以家園為原型的腰部平衡治理單元,是智慧治理架構體系中的第四項突破。
「比如,成都建設公園城市,把『家』建在公園中,也就是以公園為『家』的組織系統,通過這種家園組織來監察和配置不同的技術功能。」吳志強舉例說,可以打造滿足住、行、商、醫、教、產、基、創、綠、治等10大功能的15分鐘步行圈,讓市民在家園中生活得更快樂。
最後一項突破,是構建協同創新智能化組織網絡,完成社會和民眾創新活力的激發和要素整合。
「城市與城市的競爭每天都在發生,競爭的核心要素就是創新力。」吳志強直言,當一座城市能夠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時,才有可能站上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他認為,通過創新模式的智化,也就是工作中、人和人之間協同創新模式的智化,各個專業點上的最精端創新主體實現全球搜索、全球匹配、全球協同,這是城市至關重要的活力需求。
談及創新型城市成都,吳志強表露期待:「成都未來一定會有更大的內生創新力,來帶動四川乃至西部地區成為全球創新的一極」。
他還強調,基於「三感」的智能感知大資料庫CBDB+,是完成上述五大突破的底板基礎。據了解,該資料庫聚集了全球13865個城市的動態數據,從中可以學習總結大量城市治理規律。
「展望未來,城市智慧治理就是三件事:一是城市作為『生命體』,其本身在不斷地智化;二是城市管理、規劃、建設、預測的主體也在快速智化;最後,城市治理走向智化,也就是人人被智化、人人的生活被智化。」吳志強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