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曼驚鴻

2020-11-23 中國科學技術館

認識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與這個世界交談,這大概是人類永恆的追逐,不朽的浪漫。如果上面的所謂「世界」指的是物質和現實空間,那麼我們的追求方式就是物理的;如果「世界」指的是邏輯和抽象空間,那麼我們追求的方式就是數學的。這兩種視角都無窮盡地迷人;而如果能將這二者統一,或許這個世界最本質的面紗才會第一次被稍稍揭開。

大約一百六十年前,用驚鴻一劍稍稍吹動這面紗的人,是黎曼(Riemann)。

彼時,人們認識數字的方式,已經超越單純的數字計算,開始將數字本身作為研究對象。「數」的存在不依託於現實世界,是純抽象的,對它的研究特別有利於人們推進對數學本質的認識。而研究一個東西,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到構成它的基本單元。就像物理學為了找到最小的最不可分的那種物質,從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德謨克裡特提出「原子」,到現在的高能物理實驗用「深度非彈性散射」考察原子內部的夸克膠子結構,付出了無數心血。那麼「數」這個東西,構成它的不可再分割的基本單元是什麼呢?

人們發現,最好用的「數」的單元也許是質數,因為質數不能再被(1以外的)其他數字整除,且所有整數都可以寫成質數的加減乘除——質數儼然是數字王國的磚塊。但問題在於,這磚太飄忽跳脫,你看,從「2,3,5」,到「29,31,37」,再到「401,409,419」,規律何在——這哪裡是磚塊,簡直是四處冒頭的地鼠。數學家們頭大如鬥,這可不是小麻煩。數學江湖一時間風波大動,為了捕捉質數的規律而驚動了各路高手,歐拉(Euler)、高斯(Gauss)、勒讓德(Legendre)等大佬依次上陣,最終祭出大陣「質數定理」,將質數的出現規律堪堪約束在一個範圍。而此後又該如何,陣腳牢不牢靠,大佬們仍一籌莫展。正在此時,黎曼遙遙一指,一把飛劍將質數牢牢鎖住,質數定理這個大陣就此活了,以質數為基石的數論王國迅速走向繁榮。黎曼一生只對質數出手一次,便定了乾坤。

故事詳細講來是這樣的。

在距今大約兩百六十年前,歐拉為了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巴塞爾問題和證明歐幾裡得定理)而考察了一種實數函數,此後人們對這個函數的計算也局限在實數範圍。事情就此塵封,轉眼間數學江湖開始了對質數的圍剿,一眾高手用各自的方法,將質數的出現規律約束在一個差不多相同大小的範圍。由於人們的思路往往是在實數戰場解決實數問題,用函數思想抓住函數規律(用一個函數來描述質數出現的規律),因而最終都走到了相似的終點,遇到同樣巨大的困難。而黎曼則站在截然不同的高度看待這個問題。他首先超脫實數概念的束縛,嘗試使用更寬闊的視角,同時又超越函數的束縛,以「函數的函數」,也就是泛函的思想找尋規律。當他想到塵封中的那個被歐拉考察過的實數函數,黎曼知道自己可以落子了。

那年黎曼32歲,剛剛榮選為德國柏林科學院院士,任職於哥廷根大學作教授,意氣風發。這位英俊靦腆的數學天才「春風得意,看盡長安」的方式,是發表了一篇論文《論小於已知數的質數的個數》("On the Number of Primes Less Than a Given Magnitude")。這篇論文只有八頁,堪稱小巧,然而裡面宏大的思想卻震動了那個時代,轟鳴至今。

在論文中,黎曼將歐拉考察過的那個實數函數擴展為複數函數,著名的複數Zeta函數就此出現了

其中s是複數自變量。複數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的平方大於等於零,叫做實部,一部分的平方小於零,叫做虛部。把一個實數函數用「解析延拓」(也就是保持函數的解析性質不變的同時,擴大函數的定義域)的方式擴展為一個複數函數,在當今看來是常規技術,但在一兩百年前用這招解決實數問題確有些驚世駭俗。在圖象上表示複數,需要一個實數軸表示實部,和一個虛數軸表示虛部,因而可以說複數構成一個平面(也就是複平面),這相比實數構成一條線(實軸)有很大區別和便利,允許人們使用複分析中豐富的武器,對問題進行「降維打擊」。黎曼在論文中進一步把Zeta函數寫成「其他函數的函數」(也就是泛函),從而釐清了Zeta函數的零點(也就是讓函數取值為0時的自變量的值)的分類。零點有兩類,一類是與三角函數有關的零點,規則地分布在實軸上,叫做「平凡」零點(平凡的意思就是說,這些零點比較容易全部找到,完全掌握,且對質數分布這個問題的影響沒那麼深刻);另一類零點就是規律較複雜的,分布在複平面上的零點。至此,黎曼對質數下手了:他(和後人不斷地)論證了,人類預言的質數出現規律和真實情況之間的誤差,完全掌控在他的Zeta函數零點的手中。尤其讓人感興趣的就是非平凡零點對上面的誤差的影響,對於這類零點,人們很容易證明它們分布在複數平面的一個帶狀區域內。而黎曼就此給出了更精確的預言,也就是著名的黎曼猜想:

「很可能所有非平凡零點都位於實部為1/2的一條線上」。

像他以往的很多論斷,黎曼沒有給出證明,因而讓人遺憾和沉醉。在很多現代數學家看來,黎曼猜想是最難以攻克也最值得人沉迷的數學難題之一。黎曼猜想的巨大價值體現在很多方面,例如在密碼學領域,該猜想的準確證明可以顛覆當今的一大類加密方式。而從認識世界的角度去看,黎曼猜想可以作為一個橋梁,神妙地讓人們可以用「譜」的視角同時看待物質世界和抽象數學。

我們看一束光,既可以把它看作一大堆連續的電磁波動,也可以提取出這個波動包含哪些頻率,從而用光譜去分析它。這樣的思想可以推廣開來,人們考察很多「連續」的問題,都能將其分解為一系列分立單元。這個思想在數學和物理學中都有著重要地位,例如數學上的傅立葉變換,以及物理上的譜分析。

當人們的研究視角轉向更加本質的問題,也就是當數學開始研究數字本身,而物理學開始研究場和空間本身的時候,需要把規律連續的整數分解為跳脫的質數,以及把場和連續的四維時空分解為分立的、量子化的時空的「譜」。黎曼猜想和Zeta函數可以很好地解決質數出現頻率的問題,換言之可以很好地將數字分解為一系列「質數的譜」;而人們驚奇地發現,在分解場和連續時空時,黎曼的那把飛劍依然隱隱在我們身邊。

在量子場理論,或者說將微觀物質的場和能級「分解」為分立的態的時候,算符和希爾伯特空間是必備的工具,精細結構常數是用量子理論分析原子能級的必然產物,而這一切都被人們發現與Zeta函數有著聯繫。希爾伯特(Hilbert)和波利亞(Polya)曾建議一種證明黎曼猜想的方法,那就是認為Zeta函數的非平凡零點聯繫著一類算符的本徵值,這既是數學證明的常用方法,也這恰好是量子力學尋找本徵態和本徵值的基本方法。換言之,等價地將Zeta函數與量子態聯繫起來的思想由來已久。這一思想被後人不斷發展,最終發展出引入特定的量子化條件,將Zeta函數的零點的虛部(也就是和實數無關的那部分)量子化的方案,這與量子力學的框架幾乎完全重合。

在時空或者說引力量子化方面,Zeta函數同樣大顯身手。數學家柯納(Connes)為了證明黎曼猜想,將時空及其上的場用Zeta函數表示出來,之後一發不可收拾,發明了一整套使用Zeta函數將整個物理空間(包括四維時空和物質場的內部自由度空間)用「譜」表示出來的方案。這是一套全新的量子化方案,提供了深刻的理解世界的視角,也讓菲爾茲獎獲得者柯納順手成為了一名理論物理學家。

回顧開頭,我們說黎曼提出Zeta函數和黎曼猜想的目的只是為了「抓住」數字的不可再分割的單元,但如今他的工作卻兜兜轉轉,抓到了客觀物理量子化的門徑。由於黎曼Zeta函數的零點是完全脫離物質世界的抽象概念,因而黎曼Zeta函數與前沿理論物理的結合,哪怕只是美麗的偶然,已經足以讓數學邏輯照亮客觀物理的深處。而如果黎曼猜想被最終證明,那麼眾多學者構造的純數學邏輯和物理規律的聯繫將被徹底夯實,最終很可能出現一條暢通的路徑,讓人類可以在尋找這世界的基本單元的問題上,從純粹的數學邏輯迷宮豁然走入物質的大千世界。因而只要稍稍碰觸黎曼猜想的證明,便足以讓數學界鼎沸,讓物理學工作者或驚或喜或恐惑地顫慄。

就在最近,阿蒂亞(Atiyah)爵士公布了自己成功證明黎曼猜想的消息,他論證的切入點是量子物理的重要成果,精細結構常數。阿蒂亞爵士和柯納同為菲爾茨獎得主,乃當今數學江湖兩大巨擘。整個數理學界都在翹首等待著這項證明細節的公布,仿佛等待遠處的狂風吹來,盼能再次御動那大約一百六十年前的飛劍。

黎曼那驚鴻的一劍卻仍仿佛無知無覺,靜靜佇立在數理的莽原上,如一座界碑。而莽原上的拓荒者則攀過它,跋向遠方。

相關焦點

  • 黎曼驚鴻-學姐來了-中國數字科技館
    大約一百六十年前,用驚鴻一劍稍稍吹動這面紗的人,是黎曼(Riemann)。彼時,人們認識數字的方式,已經超越單純的數字計算,開始將數字本身作為研究對象。「數」的存在不依託於現實世界,是純抽象的,對它的研究特別有利於人們推進對數學本質的認識。而研究一個東西,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到構成它的基本單元。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黎曼猜想是什麼 黎曼猜想揭開後是史詩級災難?
    159年前,德國數學家黎曼在題為《論小於給定數值的素數個數》的論文中提出的「黎曼猜想」 ,一直以來被視作「純數學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一千多條數學命題成立的前提條件。他表示,自己基於馮⋅諾依曼、希策布魯赫和狄拉克等人的成果,使用一種「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了黎曼猜想。這場被安排在德國當地時間9月24號上午9:45-10:30的演講也因此引起全世界數學家們的關注。「黎曼猜想」的證明到底有何重要性?為什麼最接近證明黎曼猜想的人是阿蒂亞爵士?
  • 黎曼成就一覽
    2.對多值函數定義黎曼曲面.3.黎曼曲面的拓撲(黎曼是第一個研究曲面拓撲的人,他引進橫剖線的方法來研究曲面的連通性質).4.黎曼曲面上的函數論(黎曼研究的基本問題是黎曼曲面上函數的存在性及唯一性問題.他比以前數學家的先進之處在於,函數的存在不必通過構造出解析表達式來證明,黎曼可以通過其奇點來定義,這對後世數學有重要影響.).
  • 黎曼:數學家、物理學家
    由於從小酷愛數學,黎曼在學習哲學和神學的同時也聽些數學課。黎曼被這裡的數學教學和數學研究的氣氛所感染,決定放棄神學,專攻數學。    1847年,黎曼轉到柏林大學學習,成為雅可比、狄利克萊、施泰納、艾森斯坦的學生。1849年重回哥廷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成為高斯晚年的學生。
  • 黎曼ζ函數
    OS:本周最大新聞莫過於有人證明了黎曼猜想,作為一名理論物理工作者,有必要做一些基礎的黎曼函數展示工作。
  • 德國天才數學家——黎曼
    德國天才數學家——黎曼2、主要貢獻:現代解析數論的奠基者,組合拓撲學的開創者,黎曼幾何的創立者。創造了如黎曼函數、黎曼積分、黎曼引理、黎曼流形、黎曼映照定理、黎曼-希爾伯特問題、黎曼思路迴環矩陣、黎曼曲面等。3、1840年黎曼進入中學學習,自學了瑞士數學家歐拉、法國數學家勒讓德等人的數學著作,用6天時間系統研究了勒讓德的名著《數論》。
  • 黎曼猜想的重要意義
    黎曼猜想是由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黎曼提出的。1859年黎曼發表一篇關於素數分布的論文,這篇論文中他研究了黎曼ζ函數,提出了著名的黎曼猜想。我們無法完全用初等的數學來描述黎曼猜想的內容,概略地講,它是關於對一個名叫黎曼ζ函數的復變量函數(也就是變量和函數值均在複數域中取值的函數)的猜想。與其他很多函數一樣,黎曼ζ函數在某些點上的取值為0,這些點被稱之為黎曼ζ函數的0點。在這些0點當中,特別重要的一部分稱為黎曼 ζ函數的非平凡0點。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黎曼猜想真的被證明了嗎?這些日子,關於一個重大數學猜想的疑惑成了縈繞在很多人心頭的猜想。令人心跳加快的9月24日終於到來。宣稱已用「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黎曼猜想的英國著名數學家麥可·阿蒂亞,在2018年度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宣講了他的相關證明。但據此下結論,黎曼猜想已被證明,恐怕為時尚早。「證明太短,直覺告訴我可能不嚴謹。」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歐拉乘積公式,其中 p 為質數,n 為自然數黎曼猜想(Riemann Hypothesis)由大數學家黎曼在 1859 年首次提出,討論黎曼 Zeta 函數的非平凡解問題而黎曼猜想本身的確非常難,所以在 Michael Atiyah 證明黎曼猜想的消息公開之後,社交媒體上多數人仍在觀望,畢竟太多人都曾聲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但之後卻被推翻,連大數學家哈代也犯過這種錯誤。回到黎曼猜想上。黎曼猜想是關於黎曼 Zeta 函數的零點分布的猜想。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又一個見證歷史的時刻?黎曼猜想是什麼?
    他表示,自己基於馮⋅諾依曼、希策布魯赫和狄拉克等人的成果,使用一種「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了黎曼猜想。這場被安排在德國當地時間9月24號上午9:45-10:30的演講也因此引起全世界數學家們的關注。「黎曼猜想」的證明到底有何重要性?為什麼最接近證明黎曼猜想的人是阿蒂亞爵士?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
    黎曼猜想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在現代數學中,有很多深入和重要的數學、物理結果都能在它成立的前提下得到證明。如今,大部分的數學家都傾向於相信黎曼猜想是正確的。因此,如果黎曼猜想被證明,大家都鬆了一口氣,我們得到了一項很好的數學工具;但是,如果黎曼猜想被證偽,那很多數學、物理結果都得推翻重來。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很可能只是逗大家玩-數學,黎曼猜想 ——快科技...
    黎曼函數和黎曼猜想簡介大家這幾天應該被動惡補了不少黎曼函數和黎曼猜想的介紹了,這裡還是不厭其煩地再簡單說下。首先有無窮級數 ζ(s) :黎曼函數在整個複平面上的圖像。圖源3blue1brown黎曼在提出黎曼函數時輕鬆地發現,當s取負偶數整數時,函數值為零,那麼s=-2n(n為自然數)就被稱為黎曼函數的平凡零點(平凡表示沒什麼難度的、很容易理解的)。
  • 一文讀懂「黎曼猜想」
    黎曼Zeta函數 黎曼在文章裡定義了一個函數,它被後世稱為黎曼Zeta函數,Zeta函數是關於s的函數,其具體的定義就是自然數n的負s次方,對n從1到無窮求和。因此,黎曼Zeta函數就是一個無窮級數的求和。
  • 黎曼假設的寬泛性
    黎曼截塔函數涉及到二個哥猜、費瑪大定律、高斯同餘、高斯對數函數、斐波納契數列及該數列的反向延拓。核心是黃金定律,即二次互反律。也是初等數論的二次同餘。還涉及物理的&34;關係。黎曼假設的函數波動性很大,不穩定,而高斯函數穩定但有規律性虛增。黎曼函數也是倒割函數,或倒剔函數。
  • 「黎曼猜想」|攸關數字未來
    何為「黎曼猜想」事實上,即使是在深奧晦澀的數學領域,「黎曼猜想」也是一座難以逾越的珠峰。簡單來說,「黎曼猜想」是關於質數的問題,是為了研究質數的分布規律。所謂質數,在小學五年級的數學課本就有其概念,「一個大於1的自然數,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它自然數整除的數叫做質數。」
  • 黎曼猜想有多難 - CSDN
    黎曼Zeta函數黎曼在文章裡定義了一個函數,它被後世稱為黎曼Zeta函數,Zeta函數是關於s的函數,其具體的定義就是自然數n的負s次方,對n從1到無窮求和。因此,黎曼Zeta函數就是一個無窮級數的求和。
  • 9.24,黎曼月餅味正乎?從黎曼到阿蒂亞:數學家們都經歷了什麼
    上面的概念翻譯過來就是:黎曼發明了一個數學公式,根據這個公式,能畫出無數個點。黎曼是這樣猜想的:這無數個點都會落在兩條線上,一部分點排成一條橫線,另一部分點排成一條豎線。絕對沒有第三個點在這兩條線之外。於是,數學家們便開始忙活了,廢寢忘食,只為了這些個點。 誰要是能找到一個點不在這兩條線上,就可以解開黎曼猜想之謎了。 但據說道1936年為止,數學家手動證明了1041個點,但個個都在線上。
  • 證明「黎曼猜想」?再等等
    「用我的方法,『黎曼猜想』已經被證明了。」9月24日,89歲的英國皇家學會前主席麥可·阿蒂亞在2018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展示了他對「黎曼猜想」難題的證明結果。  結果有待商榷  阿蒂亞用「簡單」的5頁紙敘述了他的研究內容。
  • 黎曼,他對素數有著迷人的依戀
    然而,有一個關鍵性人物被忽視了,那便是十九世紀的天才數學家伯恩哈德·黎曼,他建立的黎曼幾何學是廣義相對論的基石,同時他還提出了迄今為止數學領域最負盛名的黎曼猜想。黎曼的同代人裡,只有他的師弟戴德金,在黎曼去世十年以後編撰他的文集時為他寫下一篇十七頁的小傳。戴德金是黎曼與他共同的導師高斯的同鄉,出生在不倫瑞克,他是高斯的關門弟子。  依照戴德金的描述,黎曼是個極為羞怯的人,每當出現在人群中,他都會覺得不自在。
  • 最具獨創精神的數學家——黎曼
    黎曼十分珍惜這種讀書機會,他如饑似渴地自學起來,6天之後,黎曼便學完並歸還了這本書。校長問他:「你讀了多少?」黎曼說:「這是一本了不起的書,我已經掌握了它。」幾個月之後,校長就這本書的內容考他。黎曼對答如流,並且回答得很全面。利用校長的藏書,黎曼還抓緊時間很快地自學了大數學家歐拉的著作,由此掌握了微積分及其分支。黎曼不僅從歐拉的著作中學到了數學知識,還學到了歐拉研究數學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