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是這樣嗎?老祖宗教你生存門道

2020-12-05 葉三說

驢、馬,易讓人想到遠行。窮人騎驢,富人騎馬,各有各的前程。陸遊騎驢遠遊遇雨,感慨道:「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蘇軾寒冬登城,拍遍欄杆揮手寫下:「人生到處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可見,驢、馬很多時候成了遊子的寄託。不過,更多時候,驢、馬卻是平民百姓的生產工具,既然是工具,就要知道該怎麼操作,該怎麼餵養。

俗語說:「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是這樣嗎?都是四個蹄子一個頭,外形相似,為什麼二者卻不能和諧共存呢?關乎習性,更關乎「道理」。

關於「養驢」

養驢,成本極低。低到什麼程度呢?驢基本上可以不吃糧食,不吃飼料,只要定期餵些青草和水,就可以長得身強體壯、肌肉發達。

驢,長得極快。幼年的驢(又稱驢苗),只要餵上一年青草就可以「出欄」,進入市場,進行販賣。有句老話說:「一年不成驢,到老是個」。可見,驢生長周期很短。

相比較於其他家畜,驢不會得病。一般來說,驢是不需要進行疫苗防護的,驢的體內具有極高的抗體,很難被一般病毒侵襲。也正因此,驢很髒,味道很重。

驢很頑強,也很固執、很我們常形容一個人脾氣不好、為人死板,就說得像頭驢」,因為其火爆的脾氣,驢是會咬人的。對於陌生人來說,千萬不要去招惹驢。

關於「養馬」

人常說:「馬行千裡吃草」,實際上馬吃草是很講究的。馬的嗅覺非常出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會超過狗的嗅覺。比如,馬可以通過嗅覺,來攝取自身體內短缺的物質。

人類要想知道自己體內,缺了哪些微量元素,缺了哪種營養因素,都要通過短缺後身體發生的症狀來判斷。

馬不需要,它僅僅通過味道,就可以補全自己身體的所有元素。所以,野馬群中很少會出現「食物中毒」的情況。帶有甜味的飼料是馬的最愛,若是草料中有酸性的味道,馬便會拒絕進食。

與驢相比,馬的性情更加溫順,甚至願意為了主人改變自己的習性。因為馬的兩眼間的視線重疊部分只有三十度,故而馬對背後毫無判斷力,基本不會後退。

也正是因為對背後缺乏安全感,所以站在馬的後面是非常危險的,馬會後踢,力道極大。

但若是主人,則不會做出防衛舉動,因為馬的嗅覺,甚至可以分辨出人的性別,對於主人的味道,更會記憶猶新。

人類之所以會將馬馴服,不僅僅是因為馴服後馬的溫順,更是因為馬會護主。馬在感到危險時,會不停的發出「響鼻」,提醒主人遠離危險,甚至會強行帶著主人逃離。

馬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很多人以為賽馬,若是沒有騎手便不會奔跑。事實上,馬在同類面前不肯服輸勁頭非常強烈。

古代戰爭中,很多馬匹並不是因為中箭、中刀身亡,而是活活累死的,沉默不語,用生命前行。

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

如果說馬是一個貴族,帶有先天的潔癖、志士的不屈;那麼,驢則更像底層的貧民,無所謂吃的好與壞,一驢吃飽,全家不餓,甚至必要的時候吃肉都是可以的。

從習性上來說,驢更加暴躁,「驢馬共槽」時,驢可能會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再加上驢的體味很重,馬會將進入自己鼻子中的味道,放大無數倍,面對驢身上的味道,馬會很痛苦。

此外,驢對於食物基本不會挑剔。在進食的過程中,會將口水流在草料上,只要草料發生細小的味道變化,馬就會拒絕進食。

與此同時,驢可不會管那麼多。驢只要消化很少的草料,就能獲得充足的養分。「驢馬共槽」時間一長,驢因為競爭的原因吃得更多,比之過去更加肥壯。

馬,則如同一位貴婦,寧可餓死,也絕不去將就,自然便會是「瘦馬不瘦驢」的下場。

結語

自然界的競爭是殘酷的。人同樣是動物,總有「驢馬共槽」的時候,不管自己喜不喜歡,想要挺過去,就要學會妥協。

老祖宗教人的生存門道,如果非要撞個頭破血流,與生活叫板到底,實為不智。

當然,「驢馬共槽」,也得看「驢」是誰,涉及大是大非、國家安危,作為馬,我們寧可「瘦馬不瘦驢」,寧可「餓死」,也要與之抗爭到底。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這是怎麼回事?馬還挺倔強的
    農村俗語: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這是怎麼回事?馬還挺倔強的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個人在交朋友的時候總是存在著一定的偏好,不同性格的人交到的朋友也不一樣。而動物和人也是一樣的,如果你有飼養過動物的經歷的話,那麼你就知道什麼動物能放在一起養,什麼動物不能放在一起養。以前在農村,馬和驢是比較常見的動物,由於它們具有一定的共性,比如都可作為交通工具、可運輸重物等,所以很多人喜歡將他們養在一起,不過通過一段時間後,人們發現了馬和驢有著不一樣的改變,就如這句俗語中所說的: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
  • 農村飼養技巧:「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農村飼養技巧:「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有道理嗎?農村有著不同的文化,也有著不同的文化底蘊,對於經常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來講,對於農村的一些習俗和文化根本就不陌生,而且已經見慣不慣了,但是對於外來人口而言,他們根本就不懂農村的一些文化,反而對農村只有一個主觀的認識,做出的評判也不能站在客觀的角度去理解。
  • 俗語說:「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是何意?老祖宗深諳處世之道
    俗語說:「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是何意?老祖宗深諳處世之道在農村,我們可以經常聽到老人說一些老話,但是這些老話我們都不怎麼聽過,書本上也不曾看見過,所以很多年輕人便說這些老話都是人們隨口瞎編的。就如先輩們曾經說過一句話:「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飼養一些家禽。尤其是在以前,農民的家中不僅有雞鴨豬狗這類的普通家禽,還會養馬養驢這些大型動物,因為古時候耕田、搬運東西都只能靠人力,沒有機器幫忙,如果家中有馬有驢,就可以讓它們來幫忙搬東西和耕作了。
  • 農村老話,瘦馬不瘦牛,這句話背後有什麼含義嗎?
    有句話說「雪打頭,瘦馬不瘦牛」,意思很簡單:如果在小雪節氣前後下雪,那麼馬就會變瘦,牛就不會瘦了。相信大家對這一點都很困惑,同樣的,牛和馬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今天是農曆臘月初一,離2021年還有一個月。步入臘月,意味著冬天即將結束,春天即將來臨。時值三九小寒,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暖,避免氣溫變化,引起身體不適。
  • 臘月到,農諺: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啥意思?為啥馬瘦?
    農諺:「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意思很簡單:臘月初下雪,家裡馬會瘦,而牛不瘦。牛馬是古代重要生活工具,牛用於農業生產,是生產力代表,馬用於日常出行,是交通工具代表。二者定位不同,雪打臘月頭,得到待遇就不同。寒冬時節,牲畜飼料缺乏,牛馬飼料供應緊張。面對飼料供應緊張,主家人會保證牛飼料,而馬飼料供應量會減小。
  • 古人講:「腿長腳瘦,家財必漏」,啥意思?應該怎麼理解?
    今天筆者也要和大家說一句關於外在形象的俗語——「腿長腳瘦,家財必露。」可能有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今天筆者來講一下,希望對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如果你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你可能有疑問:難道這樣的形象是異人相?一個人比較強壯能夠幹很多農活,能夠撐起家庭重擔,如果比較瘦弱,這個人可能就不行,家庭重擔就有可能會撐不起來。因此,古人覺得一個人腿細長腳沒有肉撐不起家庭,久而久之,這樣的家庭不可能攢下錢財,甚至有可能因為瘦弱破財。
  • 老祖宗教你學做人
    老祖宗教你學做人生而為人,有太多需要一生去追尋的東西,而老祖宗從古至今積累了各種經驗教訓,他們將經驗教訓濃縮成一句句俗語,流傳千年,想要告訴後世的我們如何為人處世,做一個更好的人。其實,人說複雜的時候,怎麼都不透,說簡單的時候帶來的全都是真誠和天真,所以作為一個人也要學會守住自己的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 這些落葉景觀裡的「門道」,你都了解嗎?
    這些落葉景觀裡的「門道」,你都了解嗎?你知道為何有的落葉變黃,而有的變紅嗎?這些秋天的落葉,你都能認出來嗎?秋葉是城市的「寵兒」「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古人若想知秋意,一般從木葉和雲天中感知。落葉,是秋天最美的詩。落葉景觀道,成了城市裡「秋天的童話」。
  •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古代富人的愛好,心理扭曲到極點
    「揚州瘦馬」,與馬無關。從明朝開始,在揚州一帶,出現了大量經過專門培訓、預備嫁予富商做小妾的年輕女子,而這些女子以瘦為美,個個苗條消瘦,因此被稱為「揚州瘦馬」。揚州出美女,世人皆知,而「揚州瘦馬」在明清時期更是名噪天下。所謂「瘦馬」。其實就是被買賣的二奶預備隊。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有何深意?老祖宗教你識人
    可若是你深入了解俗語,你就會發現,俗語雖然聽起來簡單,卻也包含著勞動人民深厚的人生智慧。比如,俗語:「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就是民間包含著「嫁娶、識人」智慧的經典俗語之一。一、「娶妻不娶顴骨高」,有何深意?
  • 太上老君為什麼不害怕鴻鈞老祖?他能殺死鴻鈞老祖嗎?
    然而在《封神演義》中並沒有這一種說法,在書中鴻鈞老祖用三個徒弟,每一個都是混元大羅金仙,他們分別就是通天教主、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按道理鴻鈞老祖應該比太上老君還要厲害,然而在書中太上老君並不害怕鴻鈞老祖,並且太上老君也有能力殺死鴻鈞老祖。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故事就是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之間的封神大戰,最後封神榜上的有名之人幾乎都是通天教主的弟子。
  • 《凡人修仙仙界篇》彌羅老祖之死是個局,是借死逃生,妙招!
    而彌羅老祖能隻身入魔界抵押交換至寶,這本身就是一種實力的體現,沒那個實力即便有交情也也不可能換寶貝,而交情也是建立在強者和強者間的基礎。可見彌羅老祖,即便不如魔主也相差不遠,幾乎可以肯定比一般道祖強大,比本源法則道祖3:7或4:6開。筆者為什麼要強調老祖的強大?這和老祖的死有關係嗎?
  • 為何驢馬不能同槽餵養?老話說:驢馬不同槽,貓鼠不同道,啥意思
    雖然驢和馬都是同類,但是驢比馬好養的多。有句俗語叫做:「驢馬不同槽,貓鼠不同道」,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驢馬不同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驢和馬不能同槽飼養,雖然驢馬和騾子長得都差不多,但是這兩種動物的血統不一樣,相比之下,馬要高貴的多。在古代的戰場上,一匹馬甚至比士兵的性命還重要,就算快要餓死了,也不捨得殺馬充飢。
  • 小瘦同學是什麼?減肥有效嗎?你不瘦誰瘦
    小瘦同學是什麼?減肥有效嗎?你不瘦誰瘦 來源:財訊網 • 2020-12-04 16:32:49 減肥,早已成為國民級的社交話題。
  • 宗教-曾經的科學
    如果你能體會兔子在山崩海嘯、電閃雷鳴、洪水狂風面前的恐懼,你就能理解古人面對變幻莫測的大自然的無助。明天有食物吃嗎?
  • 《魔道祖師》中的兩隻動物,黑驢和靈犬,誰更厲害?
    老祖重生,相中的第一隻動物,回眸一眼便心動,在《魔道祖師》漫畫中,電光火石之間,兩者猶如放電,隔空姻緣,居然能相遇。《魔道祖師》中,老祖素來害怕狗類,是因為小時候一個人流落街頭的時候,與狗爭食,苦不堪言,後來到了江家的時候,江橙也為他趕了大半輩子的狗。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狗,後來重生以後遇上了金凌的靈犬也一樣,避之不及。
  • 一隻羊愛上一頭驢的故事:你是羊還是驢?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一隻羊愛上了一頭驢,驢說:「你能允許我吼你,踢你,就證明你愛我」於是羊就遷就,忍耐,接受驢子連踢帶吼,一年,二年……十年,終於羊離開了驢。有人問羊10年都堅守了,為什麼不堅持一輩子呢?羊的答案很感人,我用10年證明我的真誠,但我用餘生捍衛我的尊嚴,我再稀罕你,對你再好,你若不珍惜我,我也會放手的,無論是生意,是朋友,是愛情,還是婚姻,所有的所有,只有懂得珍惜,才配擁有!這個故事講的是羊愛上一頭驢,驢對羊說:「你能允許我吼你踢你,就證明你愛我。」
  • 抖音撐傘接落花看那西風騎瘦馬是什麼歌 這首歌的歌名叫什麼?
    花僮是一位來自雲南的女歌手,曾經參加《星光大道》的節目獲得了周冠軍,在比賽當中表演歌曲《說你愛我》《對你愛不完》等等受到了媒體和聽眾的一致好評,其代表歌曲有《再也回不去的冬天》、《優美旅程》等等.
  • 驢香馬臭,打死不吃騾子肉,三種同類型的肉,為何被農村區別對待
    你要從南走到北,你就會明白,吃驢肉的地方那可是越來越多。小毛驢渾身都是寶,傳統的阿膠就是驢皮熬製,尤其是山東的阿膠和驢肉火燒,那可是名滿天下。每100克驢肉含蛋白質18.6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
  • 古人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看著一頭霧水,實則有大智慧
    有些俗語乍一看是字面意思,但若是仔細深究,你會發現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傳統文化的精髓。就比如說俗語中有「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為兇相」的說法,這句話雖然說是人們識人的小技巧,但卻是老祖宗在他們那個時代的審美;還有一句便是「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雖然說的是古人對家裡種樹的要求,但背後卻是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忌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