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熱點,再說倍長中線模型,進階新觀點收穫不一般

2021-01-14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三角形是初中數學裡最基本的幾何圖形,而其邊上中點,又是很常見的條件。當涉及三角形中點或中線問題時,常採用延長中線一倍的辦法,即倍長中線法,來作輔助線解題。好處是通過此法構造全等三角形繼而得到平行,可將分散的條件集中在一個三角形內解題,常常出奇制勝,化腐朽為神奇。且看模型的探究,和模型產生的基本結論及應用。

[問題提出]

如圖1,在△ABC中,若AB=6,AC=4,求BC邊上的中線AD的取值範圍.

[問題解決]

解決此問題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長AD到點E使DE=AD,再連結BE(或將△ACD繞著點D逆時針裝轉180°得到△EBD),把AB、AC、2AD集中在△ABE中,可得△DAC≌△DEB得AC=EB,再根據三角形三邊關係求得AE的取值範圍,由此得出中線AD的取值範圍是 1<AD<5. 

【模型歸納】

【簡單應用】如圖2,如圖,在△ABC中,D為邊BC的中點,已知AB=5,AC=3,AD=2.求BC的長

【解析】延長AD到E,使得AD=DE,連接BE,可證明△DAC≌△DEB得AC=EB,再證明∠AEB=90°,由勾股定理求得BD=√13,進而得BC=2BD=2√13;

[拓展應用]

如圖3,在△ABC中,∠A=90°,點D是邊BC的中點,點E在邊AB上,過點D作DF⊥DE交邊AC於點F,連結EF,已知BE=4,CF=5,則EF的長為______  

【解析】延長FD到G,使得DG=FD,連接BG,EG,可證明△CDF≌△BDG,得BG=CF,∠DCF=∠DBG,再證明∠EBG=90°,由勾股定理求得EG=√41,由線段垂直平分線性質得EF=EG=√41,.

【點評】本題考查幾何變換綜合題、三角形的中線、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和性質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學會添加常用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解決問題,體會出現中點的輔助線的添加方法,屬於中考壓軸題.由此可歸納如下模型

[變式拓展]

1.(2019春崇川區校級月考)如圖1,Rt△ABC中,∠A=90°,AB=AC,點D是BC邊的中點連接AD,則易證AD=BD=CD,即AD=1/2BC;如圖2,若將題中AB=AC這個條件刪去,此時AD仍然等於1/2BC.

理由如下:延長AD到H,使得AH=2AD,連接CH,先證得△ABD≌△CHD,此時若能證得△ABC≌△CHA,

即可證得AH=BC,此時AD=1/2BC,由此可見倍長過中點的線段是我們三角形證明中常用的方法.

(1)請你先證明△ABC≌△CHA,並用一句話總結題中的結論;

(2)現將圖1中△ABC摺疊(如圖3),點A與點D重合,摺痕為EF,此時不難看出△BDE和△CD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DE,CF=DF.由勾股定理可知DE2+DF2=EF2,因此BE2+CF2=EF2,若圖2中△ABC也進行這樣的摺疊(如圖4),此時線段BE、CF、EF還有這樣的關係式嗎?若有,請證明;若沒有,請舉反例.

(3)在(2)的條件下,將圖3中的△DEF繞著點D旋轉(如圖5),射線DE、DF分別交AB、AC於點E、F,此時(2)中結論還成立嗎?請說明理由.圖4中的△DEF也這樣旋轉(如圖6),直接寫出上面的關係式是否成立.

【解析】(1)想辦法證明AB∥CH,推出∠BAC=∠ACH,再利用SAS證明△ABC≌△CHA即可,可得結論: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

(2)有這樣分關係式.如圖4中,延長ED到H山頂DH=DE.證明△EDB≌△HDC(SAS),推出∠B=∠HCD,BE=CH,∠FCH=90°,利用勾股定理,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即可解決問題.

(3)圖5,圖6中,上面的關係式仍然成立.結論:EF2=BE2+CF2.

證明方法類似(2).

【點評】本題屬於幾何變換綜合題,考查了旋轉變換,翻折變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勾股定理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學會添加常用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解決問題,屬於中考壓軸題.

2.(2018秋吳興區期末)我們定義:如圖1,在△ABC中,把AB繞點A順時針旋轉α(0°<α<180°)並縮短一半得到AB',把AC繞點A逆時針旋轉β並縮短一半得到AC',連接B'C'.當α+β=180°時,我們稱△AB'C'是△ABC的「旋半三角形」,△AB'C'邊B'C'上的中線AD叫做△ABC的「旋半中線」,點A叫做「旋半中心」.

特例感知:

(1)在圖2,圖3中,△AB'C'是△ABC的「旋半三角形」,AD是△ABC的「旋半中線」.

①如圖2,當△ABC為等邊三角形時,AD與BC的數量關係為AD=______ BC;

②如圖3,當∠BAC=90°,BC=4時,則AD長為 _______ .

猜想論證:

(2)在圖1中,當△ABC為任意三角形時,猜想AD與BC的數量關係,並給予證明.

拓展應用:

(3)如圖4,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BC的坐標分別是A(4,3),B(1,0),C(5,0),△AB′C′是△ABC的「旋半三角形」,AD是△ABC的「旋半中線」,連結OD,求OD的最大值是多少?並請直接寫出當OD最大時點D的坐標.

【解析】(1)①首先證明△ADB′是含有30°是直角三角形,可得AD=1/2AB′即可得AD=1/4BC,;

②首先證明△BAC∽△B′AC′,根據直角三角形斜邊中線定理即可解決問題AD=1;

(2)結論:AD=1/4BC.如圖1中,延長AD到M,使得AD=DM,連接B′M,C′M,首先證明四邊形AC′MB′是平行四邊形,再證明△BAC∽△AB′M,即可解決問題;

(3)如圖4中,先確定OD最大值時,D的位置,D在以A為圓心,以1為半徑的圓上,則當D運動到直線OA與半圓相交時OD最大,求此時OD的長並確定其坐標.

∵A(4,3),∴OA=5,

∵AD=1,∴OD的最大值是6.

過A作AE⊥x軸於E,過D作DF⊥x軸於F,

∴AE∥DF,∴△AOE∽△DOF,

∴OA/OD=OE/OF=5/6=AE/DF=,

∵OE=4,AE=3,∴OF=24/5,DF=18/5,∴D(24/5,18/5).

常規的倍長中線可以出全等,但需要證明「三點共線」,遇到「中點+平行」,我們「延長出全等」,而非「倍長出全等」. 用「倍長中線法」作輔助線解幾何題,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套路。它可以有效地生發出全等、平行等基本條件,關聯好多基本圖形,幫助解題,大家務必好好掌握。也給我們解題的啟示:抓住核心,找到關鍵,才能快速解題。

在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伴隨著一系列的心智活動,無論進行過程是否順利,都將給人以啟迪和力量。「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像這樣在挑戰數學典型問題的徵途中,經歷深入思考、體驗,我們的知識、方法、能力、智慧、意志力一定悄然得以提升。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倍長中線」解題思路,永遠的套路,屢試不爽
    【倍長中線基本思想】當題目中遇到有中線時,要第一時間想到是否可以利用「倍長中線」的思路。「倍長中線」就是將中線延長一倍出去,然後構造全等三角形,通常能將題目中分散的條件集中到一個三角形裡來處理。【基本應用】思路分析:題目有2個條件,一是AD是中線,二是BE=AC。很顯然,BE和AC不在一個三角形裡,無法直接利用這個條件。題目要證明AF=EF,即要證明∠EAF=∠AEF。而由2個已知條件都無法和這2個角建立起直接聯繫,因此此題的突破口在AD中線上是毫無疑問的了。既然是中線,那麼先潛意識地嘗試一下「倍長中線」思路。
  • 中考幾何滿分之路:5道例題讓你徹底掌握倍長中線法證三角形全等
    《知識梳理》利用倍長中線法證明三角形全等(1)「倍長中線」是指加倍延長中線,使所延長部分與中線相等,然後往往需要連接相應的頂點,則對應角對應邊都對應相等.常用於構造全等三角形.倍長中線法多用於構造全等三角形和證明邊之間的關係(通常用「S.A.S.」證明).
  • 初中數學:用「倍長中線法」作輔助線解幾何題
    當涉及三角形中點或中線問題時,常採用延長中線一倍的辦法,即倍長中線法,來作輔助線解題。好處是通過此法構造全等三角形繼而得到平行,可將分散的條件集中在一個三角形內解題,常常出奇制勝,化腐朽為神奇。且看模型,和模型產生的基本結論,如圖:上述結論可以證明很簡單,比如說可以用「邊角邊」證明全等即可。
  • 中考高效複習策略,說說學霸秘籍之婆羅摩笈多模型模型的魅力
    中考數學試題中,平面幾何考點沒有特別複雜,無非就那麼幾種套路,我們從中可以總結一些常見的結論和模型。在中考數學最後階段,對於那些經典幾何模型及結論,應做到,第一要理解模型本身的結論,第二找到它的應用場景,第三訓練找模型的能力。你首先得知道初中數學中幾何部分涉及到哪些基礎模型模型,進階提高模型,人家做題能知道用a用b,你啥都不知道,那就說明手裡的兵器不夠。
  • 中考數學備戰034-中考提分小絕招之中線長定理的巧妙運用
    無論是應對中考還是平時考試,知識面廣對我們解題都有很大的好處。掌握一些課本之外的平面幾何基本定理或公式可以大大提高我們做題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而且這些定理或者公式本身也可以給提供解題思路。對於一些課本裡沒有詳細講解的定理或者公式,非必要情況下,不建議在解答題裡使用,即使需要使用也需要經過加工,儘量少扣分。
  • 經典魅力的阿波羅尼奧斯定理,美妙的應用收穫滿滿
    2倍.定理最一般情形:斯圖爾特定理:如圖,在△ABC中,P是BC上一點,記AB=c,BC=a,CA=b,AP=d,BP=m,PC=n,則有:mb+nc=a(d+mn)。證明如下:這個定理由蘇格蘭數學家Matthew Stewart在1746年發表,它有很多一般形式。
  • 周十五精煉數學:重錘模型巧解三角形邊長問題
    它,就是令同學們聞風喪膽的三角形邊長問題,而今天,周十五精煉數學將教會大家用一個方法——重錘模型,把這道「送命題」,成功變成「送分題」。這裡先用兩道中考真題帶領大家具體感受一下這類題型:(17江蘇 選擇壓軸)如圖,△ABC的兩條中線BF,AE相交於M,AM⊥BM,若AM=3,CM=5,則△ABC面積為()。
  • 平面幾何輔助線專題之三角形全等之倍長中線法
    倍長中線法:遇中線,要倍長,倍長之後有全等.當然倍長之後,連接的方法不唯一,得到的結論是相似的,這會在題目中需要同學們恰當選擇,選擇不同證明的難易程序不一樣.與中點有關,不一定是中線,也常常可以用類似的方法進行解答,倍長中線是一類方法,而不是一種方法.
  • 初中數學知識點:三角形的中線定理
    中線定理又稱阿波羅尼奧斯定理,是歐氏幾何的定理,表述三角形三邊和中線長度關係。     定理內容:三角形一條中線兩側所對邊平方和等於底邊的一半平方與該邊中線平方和的2倍。     中線的定義     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條中線,而且這三條中線都在三角形的內部,並交於一點     由定義可知,三角形的中線是一條線段。     由於三角形有三條邊,所以一個三角形有三條中線。     且三條中線交於一點。這點稱為三角形的重心。
  • 「中考數學」與全等三角形有關的證明與計算
    與全等三角形有關的證明與計算是中考命題的熱點,也是解答諸多幾何綜合題的關鍵知識,想要在中考取得好成績,全等三角形不容小覷。「七嘴八舌」說考情陝西、雲南說:在解答題中考查,以三角形或四邊形為背景,直接證明三角形全等或通過三角形全等證明角相等、線段相等或平行。
  • 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動點路徑長問題,直彎路徑的求解難度大
    動點路徑長問題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也是難點,一般涉及到動點的題目,很多學生還沒做題目,心理上就矮了一截,感覺題目會很難做。其實,大部分動點題的解題思路是「化靜為動」,動點路徑長問題也不例外。一、解決動點路徑長問題必備知識點1.圓的基本概念所謂圓,就是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所有點的集合,這是我們解決動點路徑長問題最基本的一個概念。
  • 李澍獨創的《初中數學120解題模型》簡介(本尊駕到,盜版者迴避)
    在初中數學教學一線從事教育工作30餘年的李澍老師,通過對歷年中考數學題解題方法、規律的歸類和深入研究,提煉出了120多個解題套路和模型,猶如中考數學通關的120幅藏寶圖。用朗朗上口的口訣和圖文的形式,覆蓋和囊括了中考所有的解題思路、技巧、方法,和二級結論。科學的創新、獨樹一幟的發明,會讓你的數學解題能力和成績有一個質的飛躍。鄭重聲明:網上流傳的類似資料,都是侵權盜版李澍老師的作品。
  • 三角形全等提高篇——倍長中線的應用,這六種題型你都會做嗎?
    1、等腰三角形中遇到底邊上的中點,常聯想「三線合一」的性質2、直角三角形中遇到斜邊上的中點,常聯想「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3、三角形中遇到兩邊的中點,常聯想「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4、兩條線段相等,為全等提供條件(遇到兩平行線所截得的線段的中點時,常聯想「八字型」全等三角形)5、有中點時常構造垂直平分線6、有中點時,常會出現面積的一半
  • 初中數學幾何九大模型,看見的不能錯過,收藏後考試必備
    中考中考是中國學生的第一個轉折點,雖然其不能與高考相比,但是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中考的知識還是非常基礎的,初中絕對不是考察學生智力的高低,只要認真努力,就能拿下高分。所以我們會發現在初中當中,女生的成績通常會比男生好些,這是因為女生懂事的比男生早,在學習方面更加明白是為自己讀書,不是為老師更不是為父母。數學在中考當時是很重要的一個學科,因為它很拉分!
  • 史上最全:初中平面幾何模型,中考
    幾何是初中數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一般會在壓軸題中進行考察,而掌握幾何模型能夠為考試節省不少時間,小編整理了常用的各大模型,一定要認真掌握哦~ 全等變換 平移:平行等線段(平行四邊形) 對稱
  • 特殊平四(矩形,菱形,正方形)相關模型
    003再證斜邊中線    之前用倍長中線法證明過,再學習矩形知識後更加容易的證明:(點擊查看)直角三角形相關性質,勾股證明之前是利用倍長中線可以證004矩形勾股性質    北京中考考過,輔助線是截等長得全等!(ASA)
  • 中考數學:有關三角形的中線的應用的幾種類型
    類型一:求與中線相關線段的問題例1:如圖,AE是△ABC的中線,已知EC=4,DE=2,則BD的長為(  )A.2例3:如圖,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線BD將這個等腰三角形周長分成15和6兩部分,求這個三角形的腰長及底邊長.
  • 南水北調中線乾渠藻類殘體顆粒與模型材料沉降特性研究
    原標題:藻類殘體顆粒的沉降特性與模型材料選擇摘要:南水北調中線乾渠中藻類殘體隨流運動,容易在退水閘、分水口等突擴斷面位置沉積,需要經常進行清淤工作。研究成果可為南水北調中線乾渠的藻類防控與高效清淤提供技術支持。關鍵詞:藻類殘體; 靜水沉速; 模型顆粒; 比重;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作者簡介:吳奪(1991—),男,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水文及水資源研究。
  • 全等經典的經典模型,八大金剛
    百度網盤連結:https://pan.baidu.com,可以點擊閱讀原文下載請看圖001平行線+中點模型       這個模型其實就是12小模型中的一個(點擊:初學全等的12個全等小模型),但是在各種以後的大題中經常用到,要注意的是,有時候不以平行線和中點為條件
  • 中考數學複習:關於三角形中線的知識梳理你必須知道!快來看看
    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三角形中線有關的知識梳理,三角形的中線問題屬於較為簡單的知識點,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知識點容易被大多數的學生忽略,今天索性就寫一寫這部分知識點……我們知道三角形的中線是三角形一個頂點和該點對邊中點的連線,因而三角形的中線和中點有關,針對於中點的知識我們就可以衍生出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