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動點路徑長問題,直彎路徑的求解難度大

2020-12-04 勤十二談數學

動點路徑長問題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也是難點,一般涉及到動點的題目,很多學生還沒做題目,心理上就矮了一截,感覺題目會很難做。其實,大部分動點題的解題思路是「化靜為動」,動點路徑長問題也不例外。

一、解決動點路徑長問題必備知識點

1.圓的基本概念

所謂圓,就是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所有點的集合,這是我們解決動點路徑長問題最基本的一個概念。

2.中位線的概念與性質

三角形的中位線: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三角形有三條中位線。

三角形中位線與中線的區別:中線指的是連接三角形的其中一個頂點和其對邊中點所得的線段,而中位線是三角形兩條邊中點的連線所得的線段。

梯形的中位線:連接梯形兩腰中點的線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線。梯形只有一條中位線。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並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

在△ABC中,點D、點E分別為線段AB、線段AC的中點,則線段DE為△ABC的中位線。

梯形中位線定理:梯形的中位線平行於兩底,並且等於兩底和的一半。

在梯形ABCD中,點E、點F分別為兩腰AB、CD的中點,則線段EF為梯形ABCD的中位線。

3.弧長公式

4.平行四邊形的宗旨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

5.直角三角形的性質

△ABC為直角三角形,點M是斜邊AB的中點,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般。

二、動點路徑長問題處理思路

1.分析定點、動點,尋找不變特徵; 不變的數量關係或位置關係,如果動點的軌跡是一條線段,常見的形式有中位線或平行四邊形,當然大部分直接是一條線段;如果動點的軌跡是一個圓(或弧),那麼會出現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保持不變。因此,常見的動點路徑長有兩種情況:(1)「直」路徑;(2)「彎」路徑,有些題目比較難,會出現來迴路徑長。

2.猜測、驗證,確定運動路徑;猜測常通過「起點、終點、特殊點」,結合不變特徵驗證.到某點的距離是一個定值。

3.設計方案,求出路徑長。當遇到是線段長時,看具體利用什麼知識點,可能是中位線、平行四邊形、勾股定理、距離公式,具體題目具體分析。而遇到圓弧時,首先要找準圓心,然後找到對應的圓心角和半徑長,再利用弧長公式求出路徑長。

相關焦點

  • 九年級數學,動點路徑長之彎曲路徑,定線定角模型的應用
    動點路徑長問題一般有直路徑、彎曲路徑和來迴路徑,直路徑常用知識點有中位線、平行四邊形等,彎曲路徑一般能與隱形圓模型相結合,比如定點+定長、定線+定角,來迴路徑的顯著特點為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是同一個點。本篇主要介紹定線定角模型在動點路徑長問題中的應用。
  • 2019中考數學之路徑長問題,你掌握了嗎?
    路徑長問題是我們中考另一類幾何問題,你需要掌握做一般路徑長問題的基本套路。這樣的話,90%的路徑長問題基本上可以解決。路徑長問題主要包括:直線類、曲線類和往返類。我們主要來看一下如何解決直線類和曲線類路徑長問題。
  • 與動點運動軌跡有關的路徑長問題的解題剖析
    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初中幾何壓軸題型當中,點的運動路徑問題估計是最後一個專題,初三下學完《圓》章節之後,數學題中就會出現這些題型。點的運動軌跡問題,顧名思義,指的是求動點在自身運動或隨著圖形運動的路程,由於點的運動位置不確定,要刻畫並求出它的運動路徑,是解決這類題型的一大難點,今天,我們就如何確定動點的運動路線特點及求解方法做出交流與探討,與大家一起分享。
  • 初三數學:求動點的運動路徑長有點難?學會這樣利用條件快速求解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判斷動點的運動路徑是數學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解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數學複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AB為⊙O的直徑,AB=4,C為半圓AB的中點,P為弧AC上的一動點,延長BP至點Q,使BP*BQ=AB^2,若點P由點A運動到點C,求點Q的運動路徑長。
  • 初中數學中考難點:九年級數學上冊圓及幾何動點最值問題考點解讀
    第29課弧長扇形面積、圓錐展開圖之間的關係,注意它們之間的關係,貴州內蒙古中考數學試題講解.第30課壓軸題:應用弧長面積公式研究運動軌跡或掃過的面積問題,關鍵是藉助等面積轉移進行割補法處理將不規則圖形化成規則圖形.第31課壓軸題:利用弧長公式解決中考數學平面幾何動點軌跡路徑長問題,確定圓心和半徑是關鍵.
  • 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二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鉛錘法
    中考是人生中一次比較重要的重大考試,中考不僅僅決定著去哪所高中學校上學,可能也決定著將來進入哪所大學深造。隨著高中入學比率的下降,進入高中的難度也相應變大。因此,中考值得同學們全力以赴,而不是盡力而為。
  • 中考數學專題之線段最值及路徑長問題
    解題思路與策略最值問題處理思路1.分析定點、動點,尋找不變特徵;2.若屬於常見模型、結構,調用模型、結構解決問題;若不屬於常見模型,要結合所求目標,根據不變徵轉化為基本定理或表達為函數解決問題。路徑長問題的思路1.分析定點、動點,尋找不變特徵;2.確定運動路徑:通過起點、終點、特殊點猜測運動路徑,並結合不變特徵進行驗證3.設計方案,求出路徑長.
  • 中考數學壓軸題:該省連續三年考動點與三角形,網友:2020年呢?
    中考數學壓軸題考什麼?二次函數!不少省份的考生也許會回答。但是具體到二次函數的哪一方面,考生們猶豫了!就算是常年研究中考命題方向的老師,也不敢肯定!因為二次函數壓軸題的類型那麼多,動點與線段,動點與角,動點與取值範圍,動點與四邊形等。
  • 2021年中考專題複習,二次函數線段、周長最值問題,四種處理思路
    前節提要: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幾何最值之將軍飲馬、胡不歸、隱形圓2020年中考專題複習,旋轉之半角模型、手拉手模型、一線三角模型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二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鉛錘法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平行四邊形存在性問題
  • 中考難點:說愛動點幾何最值問題不容易,細說之解題思維模型
    最值問題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類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它貫穿初中數學的始終,是中考的熱點問題。它主要考察學生對平時所學的內容的綜合運用,尤其動點幾何最值問題是中考熱點壓軸問題。幾何動點最值類題型之所以能成為中考數學壓軸題的常考題型,除了題型複雜、知識點多外,更主要是能很好考查一個人運用數學思想方法的能力,如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有方程思想、數學建模思想、函數思想、轉化思想、分類討論法、數形結合法等等。幾何動點問題主要是以幾何知識為載體,突出了對幾何基本圖形掌握情況的考查、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表達能力的考查。
  • 一道題幫你分析中考數學——幾何動點中的最值問題
    最值問題,一直都是中考數學的熱點題型。無論是幾何最值還是函數最值,全國各地的考題均有涉獵。而部分省市區更是頻繁到年年考,年年讓一批考生痛哭流淚!正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最值問題也是變著花樣出題,今年與二次函數結合,明年又與一次函數結合。
  • 中考數學動點問題
    動點問題常常被列為各地中考數學的壓軸題之一,這類問題就是在三角形、矩形、梯形等一些幾何圖形上設計一個或兩個動點,並對這些點在運動變化過程中伴隨的等量關係、變量關係、圖形的特殊狀態、圖形間的特殊關係等進行研究考查.動點問題常集幾何與代數知識於一體,常用到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思想,有較強的綜合性
  • 九年級數學,二次函數中三角形周長的最值問題,解題思路很重要
    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二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鉛錘法但是,冷不丁的遇到二次函數中三角形周長的最值問題中考不知道數學專題怎麼複習?關注以下文章吧。2020年中考專題複習,旋轉之半角模型、手拉手模型、一線三角模型
  • 九年級數學培優系列|一定二猜三證四算化解動點路徑難題
    路徑長考題是有些地區中考卷的常客,難點,不少同學由於畏懼分析動點變化引起圖形位置不斷變化或者在一個圖形中生成大量線條,抓不抓主要矛盾,困難重重,暈頭轉向。【解答】如圖所示,當點H與點E重合時,中點P的位置為P1,當點H與點F重合時,中點P的位置為P2,點P運動的路徑即為P1P2的長度,在Rt△AEF中,AE=AB=,AF=AD=6,練習1(2018荊門中考)如圖,等腰Rt△ABC中,斜邊AB的長為2,O為AB的中點,P為AC邊上的動點
  • 中考數學專題複習:第24講 圓的有關計算
    思想方法1、基本思想轉化思想:處理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時,注意利用割補法與等積變換轉化為規則圖形,再利用規則圖形的公式求解.類型四 平面圖形的運動問題【解後感悟】本題運用了弧長的計算、矩形的性質以及旋轉的性質;根據題意畫出點A運動軌跡,是突破解題難點的關鍵.
  • 矩形摺疊:從動點往返路徑長問題(2020嘉興)
    題目:2020嘉興中考數學填空壓軸(第16題)(4分)如圖,有一張矩形紙條ABCD,AB=5cm,BC=2cm,點M,N分別在邊AB,CD上,CN=1cm.現將四邊形BCNM沿MN摺疊,使點B,C分別落在點B',C'上.當點B'恰好落在邊CD
  • 解析歷年中考數學壓軸題,尋找2019年中考動點軌跡問題的解題良方
    拿初中數學中動點的軌跡問題來說,它不能是拋物線型,也不可能是雙曲線型,更不可能是奇形怪狀;因為若是這些情形,我們初中生是無法求出其路徑長的。所以我們就可以明確初中數學中的軌跡問題只有兩種情況:線段和圓弧。下面就以原文中的兩道例題來闡明動點的軌跡問題的解題策略。
  • 中考難點高效突破:幾何圖形運動形成路徑問題,動圖伴隨演繹
    幾何圖形運動形成軌跡路徑問題是初中數學中的熱門問題,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的一類問題.其中的數學模型隱藏在變化的運動背後,很多同學容易被這類問題的已知條件迷惑,雖練習很多仍然「聞動色變」,實在愛不起來.但如果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運動過程中不變的規律,這一類問題又會讓人感覺精彩絕倫,回味無窮。
  • 九年級數學,二次函數中矩形周長、面積最值問題,解題方法不同
    -1左側拋物線上的一動點,過點M作x軸的垂線MG,垂足為G,過點M作直線x=-1的垂線MN,垂足為N,直線x=-1與x軸的交於H點,若M點的橫坐標為x,矩形MNHG的周長為l.分析:(1)根據矩形面積公式即可寫出函數關係式;(2)根據(1)所得關係式,將S=96代入即可求解;(3)再開一個寬為a的門,即矩形的另一邊長為(32-2x+a)m,根據矩形的面積公式即可求解.中考數學專題複習,關注以下文章吧。
  • 八年級數學,一次函數與全等三角形綜合,動點存在性問題難度大
    八年級數學,正比例函數的概念,掌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初二數學培優,一次函數中三角形面積問題,要掌握五類題型>一次函數除了考查本身的圖像與性質外,還可以與幾何圖形相結合,在前幾篇文章中,已經介紹了一次函數與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積結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