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篇中國被撤稿的Science論文後續:另一通訊作者拒絕撤稿
據悉,這是第一篇中國被撤稿的Science論文。一個多月前,《科學》雜誌發表了對這篇論文的「編輯部關切」,表示論文可能存在數據真實性問題,文章中的兩張圖片與此前朱斌擔任共同作者發表的另一篇論文中的數據圖非常相似。
-
編輯部發函關切中國學者,或成我國首篇被撤稿Science論文
而一旦撤稿,就是中國首次被撤稿的Science文章。根據「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的信息,質疑者正是Elizabeth Bik——學術圈有名的「質疑專業戶」,此前還質疑了南開大學曹雪濤多篇論文存在實驗圖片「不當複製」的問題。Elizabeth Bik過去3年一共對中國400多篇科研論文提出過質疑。
-
真要成為中國首篇被Science撤稿論文?NS要集齊了!
而一旦撤稿,就是中國首次被撤稿的Science文章。根據「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的信息,質疑者正是Elizabeth Bik——學術圈有名的「質疑專業戶」,此前還質疑了南開大學曹雪濤多篇論文存在實驗圖片「不當複製」的問題。Elizabeth Bik過去3年一共對中國400多篇科研論文提出過質疑。
-
追蹤Science論文被撤:為何另一通訊作者拒絕撤稿?
朱斌連續5年(2014-至今)進入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Elsevier能源類),在材料和能源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300多篇、引用7500多次,H-因子46。對於此次Science論文被撤,朱斌通過郵件向《中國科學報》表示,他本人與另一位共同第一作者,以及另外兩位參與作者(分別來自東南大學、湖北大學和英國拉夫堡大學),都不同意撤稿。
-
我國學者Science論文或被首次撤稿
而一旦撤稿,就是中國首次被撤稿的Science文章。根據「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的信息,質疑者正是Elizabeth Bik——學術圈有名的「質疑專業戶」,此前還質疑了南開大學曹雪濤多篇論文存在實驗圖片「不當複製」的問題。Elizabeth Bik過去3年一共對中國400多篇科研論文提出過質疑。
-
舉報者等了5年,終於等到這篇Science頂級論文被撤稿
Plasterk – Science (2007) Vol. 315, Issue 5809, pp. 244-247 – DOI: 10.1126/science.1136699存在圖片重複使用問題,網友eliesbik發現這些問題之後於2015年4月份向Science編輯部進行舉報,但是編輯部遲遲沒有採取行動,直到2020年11月份這篇文章終於被撤稿了,一共歷時五年。
-
神操作丨這篇Science撤稿後被狂引1000多次,撤稿原因至今是個謎
然而,有這麼一篇神論文,在被Science撤稿後,卻發生了神反轉。撤稿後,依然被超高引用據Web of Science數據顯示,2007年10月撤稿前,論文被引用228次,撤稿之後竟然被引用高達1096次。如果按照谷歌學術的數據,截止2020年2月8日,該論文被引用次數達到2887次,堪稱被引用最多的撤稿論文之一。
-
追蹤Science論文被撤:為何另一通訊作者拒絕撤稿?—新聞—科學網
10月9日,科學網公號推送了《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
-
中國學者《科學》論文首被撤稿 舉報者:可以重做研究再提交
10月9日,因兩處「圖片意外錯誤」,由中國學者撰寫的一篇題為「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電場誘導異質界面金屬態構建超質子傳輸》)的論文被Science《科學》期刊撤稿。
-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撤稿,歷史首次
兩個月前(7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研究員宋懷兵及東南大學朱斌教授以通訊作者的身份,在Science在線發表了題為 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 (1)的論文。
-
Nature「餘波未盡」,中國地質大學又遭Science撤稿!新冠竟成「罪魁...
在撤稿聲明中,作者稱:當時武漢被「封城」,該論文的作者與準備補充材料(包括圖片)的人員被迫分開在不同的城市與地區,無法接觸到實驗室的計算機或資料庫資源,從而導致通信錯誤。 也就是說,新冠被歸為「數據混亂」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是由中國學者發表的首篇被撤稿的Science文章。
-
中國發布了全球最多的論文,也貢獻了最多的撤稿
中國學術界的撤稿情況到底如何?撤稿的原因又是因為什麼呢?發文大國,也是撤稿大國 2018年新年之際,中國又多了一個「世界第一」的頭銜: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統計的數據,中國首次超過美國的科學出版物總數,躍居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中國科技論文發文量還在印度之下,不足美國的三分之一。
-
Science昨日首次撤稿中國學界論文
該論文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東南大學的研究團隊。這是中國學術界首次被《Science》撤稿,距離2020年7月22日中國學界第一次被《Nature》撤稿(文章出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時間不到三個月。
-
撤稿107篇!中國被曝最大醫學論文造假案
據悉,這批造假撤稿論文的作者全都來自中國(包括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知名院校)。自2015年斯普林格撤稿64篇論文以來,累計撤稿造假論文數目已有450篇之多,但這並不意味著結束,發言人表示,他們還會繼續追查和這些評審專家相關的其他文章。
-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撤稿!因疫情隔離導致數據混亂
10 月 9 日,《科學》(Science)撤回了7月發表的一篇題為 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 的論文。該論文來自一組中國學者,通訊作者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副研究員宋懷兵及教授朱斌。
-
107篇中國醫學論文被國際期刊撤稿 評審造假系主因
央廣網北京4月23日消息(記者周益帆)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當地時間4月20日,世界最大學術出版機構之一的施普林格出版社發表撤稿聲明,旗下期刊《腫瘤生物學》宣布撤回107篇發表於2012年至2015年的論文,107篇論文全部和中國研究機構有關,裡面包括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知名高校和醫療機構。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創歷史最高
-2011 年出現可怕的撤稿風暴。3、2020 年中國 SCI 撤稿仍然遙遙領先2020 年,中國已有 388 篇 SCI 論文撤稿,而美國有 255 篇 SCI 論文撤稿,英國有 124 篇撤稿。日世界各國撤稿論文總計 1143 篇,而最新的中國論文撤稿量已經高達 34%,且數據還在增加中!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量創歷史最高
SCI論文撤稿佔到所有撤稿的44.0%截止到2020年7月,世界範圍內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國有 10,303篇,遠遠高於第二位的美國4,125篇,中國論文撤稿已佔了世界44%,「位居榜首」。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量創歷史新高
>SCI 收錄中國論文數量佔世界論文總數的變化趨勢1、中國SCI論文撤稿佔到所有撤稿的44.0%截止到2020年7月,世界範圍內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國有 10,303篇,遠遠高於第二位的美國4,125篇,中國論文撤稿已佔了世界44%,「位居榜首」。
-
聚焦 | 中國學術界出醜聞,107篇醫學論文被國際期刊集中撤稿!
篇發表於2012年至2015年的論文,107篇論文全部和中國研究機構有關,裡面包括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知名高校和醫療機構。 107篇論文被集體撤回,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撤回的主要原因是評審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