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了全球最多的論文,也貢獻了最多的撤稿

2021-01-08 網易新聞

2016年5月2日,40歲出頭的韓春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論文轟動國內學界。

二本院校、講師身份為他蒙上一層「勵志色彩」。但一鳴驚人的他很快陷入「學術造假」的爭議——對於講求實證精神的現代科學,實驗數據無法重複必將面對質疑。次年8月,韓春雨等作者主動刊發撤稿聲明,但科研項目並未就此停止,而是在同行專家支持下繼續開展。

兩年時間過去,沸騰一時的「韓春雨事件」隨著撤稿暫告一段落,而中國學術界的撤稿風波依然沒有停息。就在6月12日,《自然》雜誌發文讚賞中國關於科研誠信的新文件時,植物學領域頂級雜誌《植物生理學》(Plant Physiology)上又有一篇中國論文因為圖片重複使用,作者主動申請撤稿。

中國學術界的撤稿情況到底如何?撤稿的原因又是因為什麼呢?

發文大國,也是撤稿大國

2018年新年之際,中國又多了一個「世界第一」的頭銜: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統計的數據,中國首次超過美國的科學出版物總數,躍居世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中國科技論文發文量還在印度之下,不足美國的三分之一。15年間,在高強度的科研經費投入催化下,中國論文產出發榮滋長,如今已經能與科研超級大國美國競逐發文量的「王座」。

但衡量一國科研實力的強弱不能僅看「數量」。國際權威機構「自然指數」(Nature Index)稱,「中國雖然生產最多的科技論文,但在其他措施上滯後。」

中國文獻質量難以一言以蔽之。文獻他引率是衡量文獻重要程度、影響力大小的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國學術質量。受發文量的影響,單看中國論文被引頻次總量不低,甚至略高於英法德。但當前者除以總量計算出篇均被引率時,中國的排名則從發文量第1名,跌至被引率第15名。

除此之外,中國論文還是國際期刊撤稿的重災區。

數讀菌利用爬蟲在艾普蕾全球撤稿資料庫中提取了30002條撤稿記錄(數據截取日期:2018年6月16日,下文同),並分別計算了2007年至2017年間,論文發文量在20萬篇以上的20個國家的撤稿總量和前者與同一時期內發文量的比率,即撤稿發文比。

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7年間,中國撤稿總量為2319篇,位居第一。如果考慮到發文數量,中國每千篇論文撤稿率依然高達1.13,意味著每1000篇刊發的中國論文,就有超過一篇被撤稿。

學術不端是撤稿主因

撤稿本是正常現象。作者無法按照審稿意見修改、期刊出版時滯長、論文不在作者預期的時間內發表等都是撤稿的正當理由。

但在中國,國際期刊撤稿總能在學界掀起打假的風暴,因為學術不端是中國學者「被撤稿」的主要原因。

根據艾普蕾全球撤稿資料庫中的30002條撤稿記錄,中國學者由於抄襲和操控審稿原因被撤掉的稿件最多。但在中國學者與外國學者共同合作的科研項目中,抄襲與操控審稿的行為有所減少,最大撤稿原因變為文章有誤。

稿件審核是論文發布的重要環節之一。一般來說,國際期刊沿用同行評議制度篩選投稿論文,它類似於推薦制度,投稿人在向期刊投送自己的稿件時,可以同時推薦同行審稿人來審核自己的稿件,並附帶他們的郵箱。

這一制度設計十分考驗投稿者的自律和誠信水平。2017年,著名出版商施普林格(Springer)史無前例地決定撤稿《腫瘤生物學》雜誌的107篇來自中國的造假論文,而這些造假者就是利用雜誌評審制度的漏洞,向《腫瘤生物學》的編輯推薦了腫瘤領域的著名專家作為自己論文的審核人,即同行評審;同時偽造了評審者的郵件地址,最後假冒專家表揚並通過了自己的論文。


網易新聞曾在2017年統計過524名被撤稿論文作者的名單。

學術不端與研究者缺乏責任感、誠信水平有關。但並不能止於泛道德化的批評中國學者學術素養不高、自律性不強,著眼於整個科研機制更有利於了解中國學者的處境。

以科研資源分配和管理為中心的科研體製造就了一條交匯著學術權力與利益的鏈條,其頂端是掌握資源分配和管理權的行政權力部門,底端是仰仗資源而從事學術研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作為學術研究重要組成部分的學術評價機制與實際的學術研究脫軌,單一的量化的評價體系將科研人員與科研機構置於被動的處境。一方面,科研人員的晉升、職稱評定、績效與論文發文量掛鈎,甚至成為硬性指標;另一方面,學科、高校博碩士點申請、科研機構的排名也將其納入考核中。醫務人員也不能例外。

流失掉的科研經費

中國的科研體制是「舉國體制」,科研活動經費幾乎都來自於納稅人繳稅而來的公共財政。「社科重大研究成果」歸功於這一體制,但這也不例外地會造成「學術行政化」。政府既管經費,又管項目;既是出資人,又是「經營者」,容易造成資源浪費乃至滋生腐敗,使「科研經費過度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公共財政傾斜,科研經費的投入逐年遞增,論文總量上升同時,因學術不端而遭遇撤稿的論文數量也在增多。

在艾普蕾撤稿資料庫中,受到基金扶持的中國科研項目超過一半。在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扶持的撤稿論文中,近90%是由於學術不端。

學術不端造成科研經費浪費僅僅是倒下的多米諾骨牌中的一環。學術泡沫泛濫、學術垃圾成堆,使少數優秀成果都被淹沒在了平庸「成果」的汪洋之中。在國際上,更多誠信的中國學者因為那些學術不端者而被汙名化、受到質疑。

2018年5月30日,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打擊學術不端,擬建立全國性失信行為資料庫、「低質量」期刊黑名單以及負責規範學術不端的政府機構。這一舉措被譽為「史上最嚴措施」、「無禁區零容忍」。


2014年4月9日,日本大阪,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女研究員小保方晴子對自己在論文中引用數張不正確圖片和修改報告中的一副圖片進行道歉。 / 視覺中國

但中國的學術造假遠不是「黑名單」就可以解決的。國際期刊之下,每年的畢業季還有無數大學生在臨時拼湊著自己的畢業論文。由於缺乏必要的學術誠信教育和訓練,本科論文很有可能是學術崩壞的第一環——高校培育的未來「學者」,還沒踏出校門開始就已經學會造假了。

2010年一項針對浙江省十五所高校大學生的調查顯示,高達69.4%的學生認為大學生在平時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而且較為普遍。僅有22.8%的學生對其他同學的學術不端行為表現堅決抵制,有36.1%的大學生表示可以容忍和接受,32.8%的大學生表示無所謂,甚至有8.3%的大學生表示支持。

在中國的許多高校,尤其是對本科生而言,學術寫作的教育只是走個過場而已,畢業論文的各個環節也都划水而過。學院仿佛列印店的老闆,更重視的是文字的行間距字間距和論文的裝訂,而不是論文的質量。


參考資料

[1] 張墨寧. (2016). 「韓春雨事件」 後續進展調查. 南風窗, 24, 033.

[2] Tollefson, J. (2018). China declared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of scientific articles. Nature, 553(7689), 390.

[3] Mallapaty, S. (2018). Not so fast. Who really leads the world in science?. [online] Natureindex.com. Available at: https://www.natureindex.com/news-blog/not-so-fast-who-really-leads-the-world-in-science [Accessed 21 Jun. 2018].

[4] 佘小寧. (2017). 學術論文作者撤稿法律問題研究.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9), 77-78.

[5] 胡金富, & 史玉民. (2016). 國外學術期刊同行評審造假的分析及啟示——基於2015年三次大撤稿事件的分析. 中國科學基金, 30(6), 568-571.

[6] 朱劍. (2015). 科研體制與學術評價之關係——從 「學術亂象」 根源問題說起. 清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1), 5-15.

[7] 肖堅, & 鍾曉紅. (2017). 學術期刊評價量化與學術期刊發展之殤. 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4, 014.

[8] 新華社. (2018).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5/30/content_5294886.htm [Accessed 21 Jun. 2018].

[9] 黃核成, 樂雙燕, & 胡曉杆. (2011). 大學生利用網絡學術資源不端行為現狀研究. 當代青年研究, 2011(7), 75-77+.

相關焦點

  • 全球英文論文撤稿突破2萬大關 中國撤稿佔據半壁江山
    今日,全球撤稿資料庫中的英文論文撤稿數量突破2萬大關,其中中國學者論文撤稿數佔了50%以上。篇,已超過全球英文論文撤稿總數的一半,幾乎是全球每2篇撤稿中就有一篇涉及中國學者。雖然中國和美國英文論文發文總量差不多,但近五年來中國年度撤稿數幾乎都是全球排名第一
  • 199篇中國學者論文被批量撤稿,幾乎都涉嫌學術不端……
    2017-2019 年間,國人一共貢獻了 2717 篇論文,佔總數的 82.7%,其中青島大學,山東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單位發文量較大。撤稿理由五花八門具體到本次事件,199 篇論文因何原因撤稿,無疑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儘管被撤稿論文都帶著一個「withdrawn」的標籤,但是其實大部分被撤稿論文應該被打上「retraction」的標籤。
  • 大數據揭秘:生物醫學領域,中國論文撤稿到底有多嚴重?
    從撤稿國別看,其中美國的撤稿數量最多,其次是中國,日本、印度、德國和義大利。總撤稿論文的時間和國家分布撤稿最多的機構排名撤稿最多的是機構中,前4名都是日本的大學或者醫療機構。中國學者撤稿最多的機構這些機構撤稿多,是否是由於其發表的論文多?
  • 199 篇中國學者論文被批量撤稿,幾乎都涉嫌學術不端......
    199 篇中國學者的論文。撤稿理由五花八門具體到本次事件,199 篇論文因何原因撤稿,無疑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儘管被撤稿論文都帶著一個「withdrawn」的標籤,但是其實大部分被撤稿論文應該被打上「retraction」的標籤。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創歷史最高
    1、中國 SCI 論文撤稿佔到所有撤稿的 44.0%截止到 2020 年 7 月,世界範圍內共有 23,425 篇 SCI 撤稿,其中中國有 10,303 篇,遠遠高於第二位的美國 4,125 篇,中國論文撤稿已佔了世界 44%,「位居榜首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量創歷史最高
    SCI論文撤稿佔到所有撤稿的44.0%截止到2020年7月,世界範圍內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國有 10,303篇,遠遠高於第二位的美國4,125篇,中國論文撤稿已佔了世界44%,「位居榜首」。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量創歷史新高
    >SCI 收錄中國論文數量佔世界論文總數的變化趨勢1、中國SCI論文撤稿佔到所有撤稿的44.0%截止到2020年7月,世界範圍內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國有 10,303篇,遠遠高於第二位的美國4,125篇,中國論文撤稿已佔了世界44%,「位居榜首」。
  • 中國SCI論文撤稿數量為世界榜首
    世界範圍內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國有 10,303篇,遠遠高於第二位的美國4,125篇,中國論文撤稿已佔了世界44%,「位居榜首」。中國SCI論文曾在2009-2011年出現可怕的撤稿風暴。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量創歷史最高!需引發關注
    ,世界範圍內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國有 10,303篇,遠遠高於第二位的美國4,125篇,中國論文撤稿已佔了世界44%,「位居榜首」。2020 年,中國已有388篇SCI論文撤稿,而美國有255篇SCI論文撤稿,英國有124篇撤稿。
  • 199 篇中國學者論文被批量撤稿,涉及多家知名醫院,幾乎都涉嫌學術不端……
    >近日,據公眾號「艾普蕾 iplagiarism」爆料,期刊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在其 24 卷批量撤稿了 199 篇中國學者的論文。
  • 107篇中國論文被撤稿,是國際期刊把關不嚴的錯?
    [摘要]107篇中國學者論文因同行評審造假被國際學術出版巨頭斯普林格一次性撤稿,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被撤作者還不乏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名校的。而這次事件距離去年12月底的同類事件才僅僅過去4個月。
  • 我國發表的人工智慧論文全球最多,但影響力僅為美國的一半?
    史丹福大學最近出版了一份《2019年人工智慧指數年度報告》,對全球的人工智慧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史丹福大學(Standford University)最新發布的《2019年人工智慧指數報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ex Report 2019)顯示,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中國以微弱優勢超過歐洲,在全球出版物中所佔比例為28%,而歐洲為27%。
  • 首篇中國被撤稿的Science論文後續:另一通訊作者拒絕撤稿
    據悉,這是第一篇中國被撤稿的Science論文。對於此次Science論文被撤,朱斌通過郵件向《中國科學報》表示,他本人與另一位共同第一作者,以及另外兩位參與作者(分別來自東南大學、湖北大學和英國拉夫堡大學),都不同意撤稿。
  • 撤稿107篇!中國被曝最大醫學論文造假案
    作者 | Alice來源 | "醫學界"微信號4月20日,著名出版商斯普林格(Springer)發布消息稱:經調查掌握確鑿證據,Springer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將旗下的《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雜誌(影響因子2.9)2012-2016年發表的107篇造假論文撤稿。
  • 被國際期刊瘋狂撤稿,我國醫學論文還有救嗎?
    中國醫學論文:發表並死亡先說撤稿,所謂的「撤稿」,有兩種,一種叫做retraction,是期刊主動發起的撤稿;一種叫withdraw,是作者主動發起的撤稿。一般引發負面討論的更多是retraction。至於為什麼要撤稿?已發表的文章,如果不是存在很重大的錯誤,期刊發布個勘誤聲明就好,但如果錯誤嚴重到會讓人質疑研究的有效性,那麼就需要撤稿。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 被質疑是文章灌水重災區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該雜誌給出的撤稿原因是「論文作者涉嫌學術不端並且沒有回覆編輯部的質詢」。然而,《歐洲醫學藥理學評論》也是被質疑文章灌水的重災區之一。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
    近日,199篇中國學者論文遭遇一國際期刊「撤稿」,將學術界一直存在的論文造假問題再度推至風口浪尖。這一醫藥領域的SCI期刊為《歐洲醫學與藥理學評論》(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 中國人工智慧相關臨床試驗全球最多
    「中國已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科學研究與臨床試驗的最主要貢獻者之一。」10 月 29 日,愛思唯爾與北京大學等機構合作撰寫的《健康醫療人工智慧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愛思唯爾本地期刊遴選委員會委員董爾丹說。人口老齡化、社會環境因素變化、慢性病負擔加重、新發突發傳染病等對人民健康帶構成了巨大挑戰。
  • 中國學者評審造假被國際期刊集體撤稿,出版社稱不會對中國科學家...
    此次撤稿因其規模之大,創下了多個記錄:學術期刊單次撤稿量最大、單期刊撤稿總量最大、以及中國學者遭集體撤稿最多——雖然聲明中沒有明確指出造假作者的國籍,但從它公布的名單來看,遭撤稿的107篇論文全部來源於中國作者,牽涉119家國內高校、醫院,另有4家海外大學、醫院。
  • 中國「獨角獸」數量全球最多 離科技強國仍任重道遠
    來源:通信信息報本報訊 (記者 吳曉芳)日前,胡潤研究院發布首份《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根據榜單,目前全球共有494家獨角獸企業,其中,中國以206家上榜企業總數成為全球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國家。螞蟻金服、字節跳動、滴滴出行居全球估值前三大獨角獸。無論是獨角獸企業數量,還是估值,中國都走在前世界前列,然而,與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距離科技強國還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