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人工智慧相關臨床研究數量全球第一 今年新增48個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截至今年9月,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開展人工智慧相關臨床試驗數量最多的國家。今年新增48個人工智慧相關臨床試驗,佔全球27.3%。全球醫療人工智慧市場的價值將從2018年的20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36億美元,年增長率將達50%。
-
我國人工智慧相關臨床研究數量全球第一,今年新增48個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截至今年9月,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開展人工智慧相關臨床試驗數量最多的國家。今年新增48個人工智慧相關臨床試驗,佔全球27.3%。全球醫療人工智慧市場的價值將從2018年的20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36億美元,年增長率將達50%。
-
中國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研究主要貢獻者之一
本報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陳海波)隨著醫療信息化和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醫療數據的類型和規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醫療行業進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時代。日前,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愛思唯爾等機構聯合發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科學研究與臨床試驗的主要貢獻者之一。
-
報告稱中國已成為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科研與臨床主要貢獻者之一
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已成為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科學研究與臨床試驗的最主要貢獻者之一,但在學術影響力和技術轉化方面仍有待提升。」29日在北京發布的《健康醫療人工智慧指數報告》如是寫道。這份報告由愛思唯爾與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發布。
-
...次感染病例,英國專家警告新冠疫苗,中國人工智慧臨床試驗全球最多
他們發現臨床藥物bicaNorm(成分中含有碳酸氫鈉)能幫助10例幹細胞移植治療的白血病患者,有效避免疾病的復發。經常吸菸的人 過早死亡概率為不吸菸者的3倍據一項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雜誌》的研究顯示,在40歲之前停止吸菸會使相關的過早死亡的風險降低90%。
-
報告顯示:中國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研究主要貢獻者之一
光明日報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陳海波)隨著醫療信息化和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醫療數據的類型和規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醫療行業進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時代。日前,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愛思唯爾等機構聯合發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科學研究與臨床試驗的主要貢獻者之一。
-
我國已成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科研最主要貢獻者之一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付麗麗)29日,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與愛思唯爾等機構在「中國醫院協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管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專題學術會」上聯合發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科學研究與臨床試驗的最主要貢獻者之一,但在學術影響力和技術轉化方面仍有待提升。
-
全球新冠臨床試驗統計:「雙盲」僅13% 大多數研究信息缺失
自新冠病毒被發現以來,已經感染了全球超過37萬人口,死亡人數逼近2萬人。在疾病流行的背景下,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獲得世界各地不同團隊快速和高質量的藥物臨床試驗信息至關重要。巴黎大學、法國國家衛生研究院(Inserm)團隊3月20日在科學論文預印版medRxiv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通過對全球新冠疾病治療研究進行統計後發現,大多數臨床試驗缺乏詳細數據。被視為臨床試驗「金標準」的「雙盲」率僅13%。
-
全球7項臨床試驗尚未公布結果,中國臨床研究入組...
4月16日,吉利德方面向紅星新聞確認,由於入組人數低,由中國研究機構牽頭的瑞德西韋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和輕中症患者的兩項臨床研究已提前終止。吉利德公司同時向紅星新聞透露,目前全球範圍內共啟動了7項臨床試驗以確定瑞德西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全球醫療AI界首個雙盲RCT試驗成功,AI醫學臨床價值突破顯現
在醫療AI領域,全球發布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目前有且僅有5個,這其中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個,是來自四川省人民醫院和哈佛醫學院於2019年2月發表在國際前沿期刊《GUT》【IF=17.06】上的一篇關於中國內窺鏡影像輔助診斷企業Wision A.I.的計算機輔助結腸鏡檢出息肉和腺瘤的隨機對照研究論文
-
中國大陸2型糖尿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回顧與啟示
超過半數已發表的2型糖尿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沒有報告臨床試驗註冊號。最近一項研究對2018年在PubMed收錄期刊上發表的全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進行匯總分析,結果顯示,在10500篇發表的臨床試驗中有71.2%的臨床試驗報告了註冊號[3]。而我們的研究發現,2018年發表的中國2型糖尿病臨床試驗中僅有48.1%報告了臨床試驗註冊號。
-
B肝新藥臨床試驗登記和3期臨床試驗難度
新藥人體臨床試驗第1期通過會在最小範圍做試驗,包括在健康人、相關疾病的患者中進行,因為這個階段主要關注是一種新藥對人體的安全性,但對治療效果還並沒有擺在第一位進行觀察,畢竟藥品安全問題遠高於潛在治療意義。假如一種新藥具有潛力治癒某種疾病,但卻會引發人體其他器官惡性病變或嚴重併發症,這種理由往往都是新藥停止研發的內因。
-
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註冊全流程
上期老黑屋蔣醫生帶大家一同入門了臨床研究註冊,詳情請點擊:臨床研究都需要註冊嗎?一文解決你的所有疑問本期蔣老師將繼續延伸他的講解~WHO給出了17個一級註冊機構,大家平時聽說得最多的應該是clinical trials,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平臺界面為中文的,如果是新手,上手會更方便一些。
-
中國成為全球最重要臨床試驗基地 或面臨受試者不足等挑戰
——趨勢與挑戰》在京舉行,針對臨床試驗的機遇和挑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I期臨床試驗研究室主任方翼表示,臨床試驗正迎來新的機遇,中國正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臨床試驗基地。 他表示,國家不斷鼓勵藥物創新,優化臨床試驗審批制度。全球近百種藥品專利到期,國內仿製藥越發興起。但同時,臨床試驗也面臨著數據造假、受試者不足等挑戰。方翼指出,臨床研究階段耗時久、花費高是臨床試驗的一大掣肘,但是藥物臨床試驗能夠保障患者用藥安全、促進合理用藥,是社會、醫療機構、患者的三贏。
-
中國 CAR-T 臨床試驗發展穩步提升
近年來,快速發展的 CAR-T 臨床試驗已經積極探索了其潛在的應用場景。根據 Clinicaltrials.gov 網站上的數據,中國成為 2017 年 9 月註冊 CAR-T 試驗最多的國家。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中國註冊 CAR-T 試驗的數量已達到 357 個。ChiCTR 已註冊了多達 150 個其他 CAR-T 試驗。本文旨在系統總結中國 CAR-T 細胞療法的臨床實踐。
-
口服胰島素即將展開中國區臨床試驗
3月27日,合肥天麥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麥生物)與以色列Oramed醫藥公司在北京舉辦了「口服胰島素膠囊中國臨床試驗暨天麥生物和國藥控股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主題活動。在活動上宣布:胰島素領域的劃時代新藥——口服胰島素膠囊(ORMD-0801)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即將展開中國地區臨床試驗。長久以來,胰島素一直是治療糖尿病的最有效方法,但世界各國臨床上胰島素的給藥方式均為注射液形式。由於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中大部分需要長期甚至終生用藥,長期頻繁的皮下注射給患者帶來身心雙重的痛苦。
-
中國開展全球首個人類受精胚胎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臨床試驗
這一場景起源4月11日,適逢第二十一個世界帕金森日,中國宣布國內正式備案的首批兩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在河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啟動。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的研究團隊參與兩個項目。
-
全球最大樣本眼科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積極數據公布
日前,在第23屆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ASGCT)線上年會及視覺與眼科研究協會(ARVO)線上年會上,來自中國武漢的紐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兩項利用重組人腺相關病毒注射液(NFS-01 ,rAAV2-ND4)治療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HON)的臨床研究數據。
-
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中國立項近600個?鍾南山:多做一些研究是對的
4月14日傍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開會前夕接受了《中國科學報》專訪。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訪談的核心是關於我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立項。截至當日,我國有594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項目獲準立項,最多的一天有32項。與此同時,有40多個項目被撤銷。從全球來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4月7日,新冠肺炎臨床試驗共立項927個。
-
世界首次申請腎臟再生臨床試驗!
九月份將與製藥企業正式籤訂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針對腎功能衰竭病人的再生醫療臨床試驗及後續產業化。 由於臨床試驗中用到了豬細胞,涉及到異種移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