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23屆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ASGCT)線上年會及視覺與眼科研究協會(ARVO)線上年會上,來自中國武漢的紐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兩項利用重組人腺相關病毒注射液(NFS-01 ,rAAV2-ND4)治療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HON)的臨床研究數據。
LHON是一種母系遺傳的線粒體疾病,患者表現為雙目視力受損至失明。這一疾病由德國眼科醫生 Theodor Leber於1871年首先發現,目前全球患者約67.5萬人,其中中國12.6萬人。通過基因測序檢測發現,這一疾病通常由細胞內的線粒體DNA 11778G>A位點突變所導致,突變基因為NADH脫氫酶亞基-4(ND4)。由於該突變使線粒體生物呼吸鏈受損,造成ATP缺乏,使患者視神經節細胞產生氧化應激,導致細胞凋亡。目前臨床上尚無針對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的有效療法或治癒手段。
2011年,在紐福斯創始人、時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眼科主任醫師、教授李斌的領銜下,全球首例針對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的試驗性NFS-01 (rAAV2-ND4)基因治療臨床試驗(NCT01267422)在中國啟動。
科學家們以重組腺相關病毒作為載體,將正確的人ND4基因通過玻璃體腔注射遞送至患者受損的視神經節細胞,修複線粒體生物呼吸鏈,使視神經節細胞恢復活力與視功能。
在參與試驗的9例G11778A (ND4) 位點突變LHON患者中,7位患者的視力得到明顯改善,最佳視力恢復到0.8,9名患者平均最佳矯正視力提高0.39logMAR (即接近字母表四行的提高)。8名患者完成了近8年的長期隨訪,無嚴重不良反應事件,且6名患者的視力改善一直被保持至今。這一臨床研究成果發表於2020年2月的《眼科學》(Ophthalmology)雜誌上。
李斌解釋,基因治療之所以在眼疾治療領域「大展身手」,原因正在於眼睛的特殊性:眼睛是密閉的球體,藥物僅注射局部眼球,對全身影響小,適合基因治療。此外,與眼科相關的基因多達220餘種,任何一個基因突變都可能引起視力喪失和致盲。
基於臨床前研究的結果,李斌團隊於2017年至2018年間在中國和阿根廷完成了包括159名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患者的國際性基因治療臨床試驗(NCT03153293)。
在此次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2020線上年會(ASGCT 2020)中,紐福斯執行長陸英明博士以口頭報告形式,公布了這一國際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的最新進展,包括對159名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患者12個月的跟蹤隨訪結果。紐福斯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運營官肖溯博士以壁報形式對2011年首個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的八年隨訪結果進行了報告。
陸英明表示:「目前的臨床試驗展現了基因治療在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領域的潛力,尤其在長期安全性和療效持久性方面的前景,來自中國的企業—紐福斯基因治療平臺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他透露,目前公司正積極籌備重組人腺相關病毒注射液(NFS-01,rAAV2-ND4)國內外臨床試驗註冊申報。
(責任編輯:韓夢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