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樣本眼科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積極數據公布

2020-11-26 中國創新網

  日前,在第23屆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ASGCT)線上年會及視覺與眼科研究協會(ARVO)線上年會上,來自中國武漢的紐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兩項利用重組人腺相關病毒注射液(NFS-01 ,rAAV2-ND4)治療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HON)的臨床研究數據。

  LHON是一種母系遺傳的線粒體疾病,患者表現為雙目視力受損至失明。這一疾病由德國眼科醫生 Theodor Leber於1871年首先發現,目前全球患者約67.5萬人,其中中國12.6萬人。通過基因測序檢測發現,這一疾病通常由細胞內的線粒體DNA 11778G>A位點突變所導致,突變基因為NADH脫氫酶亞基-4(ND4)。由於該突變使線粒體生物呼吸鏈受損,造成ATP缺乏,使患者視神經節細胞產生氧化應激,導致細胞凋亡。目前臨床上尚無針對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的有效療法或治癒手段。

  2011年,在紐福斯創始人、時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眼科主任醫師、教授李斌的領銜下,全球首例針對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的試驗性NFS-01 (rAAV2-ND4)基因治療臨床試驗(NCT01267422)在中國啟動。

  科學家們以重組腺相關病毒作為載體,將正確的人ND4基因通過玻璃體腔注射遞送至患者受損的視神經節細胞,修複線粒體生物呼吸鏈,使視神經節細胞恢復活力與視功能。

  在參與試驗的9例G11778A (ND4) 位點突變LHON患者中,7位患者的視力得到明顯改善,最佳視力恢復到0.8,9名患者平均最佳矯正視力提高0.39logMAR (即接近字母表四行的提高)。8名患者完成了近8年的長期隨訪,無嚴重不良反應事件,且6名患者的視力改善一直被保持至今。這一臨床研究成果發表於2020年2月的《眼科學》(Ophthalmology)雜誌上。

  李斌解釋,基因治療之所以在眼疾治療領域「大展身手」,原因正在於眼睛的特殊性:眼睛是密閉的球體,藥物僅注射局部眼球,對全身影響小,適合基因治療。此外,與眼科相關的基因多達220餘種,任何一個基因突變都可能引起視力喪失和致盲。

  基於臨床前研究的結果,李斌團隊於2017年至2018年間在中國和阿根廷完成了包括159名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患者的國際性基因治療臨床試驗(NCT03153293)。

  在此次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2020線上年會(ASGCT 2020)中,紐福斯執行長陸英明博士以口頭報告形式,公布了這一國際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的最新進展,包括對159名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患者12個月的跟蹤隨訪結果。紐福斯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運營官肖溯博士以壁報形式對2011年首個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的八年隨訪結果進行了報告。

  陸英明表示:「目前的臨床試驗展現了基因治療在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領域的潛力,尤其在長期安全性和療效持久性方面的前景,來自中國的企業—紐福斯基因治療平臺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他透露,目前公司正積極籌備重組人腺相關病毒注射液(NFS-01,rAAV2-ND4)國內外臨床試驗註冊申報。

(責任編輯:韓夢晨)

相關焦點

  • 基因治療全色盲患者的首次人體試驗數據公布
    醫谷微信號:yigoonet近日,來自德國圖賓根大學眼科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眼科雜誌《JAMA Ophthalmology》上報導了該團隊使用基因療法治療全色盲2型患者的臨床試驗結果,數據顯示,基於腺相關病毒(AAV)的實驗性基因療法在全色盲2型患者中擁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一定的視力改善功能,這為未來更大規模的人體試驗打開了大門
  • CRISPR 治療晚期肺癌安全可行!全球首例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數據...
    如今,這一先創性臨床試驗的結果(ClinicalTrials.gov NCT02793856)終於公布。2016 年 8 月 26 日,這一划時代的全球首個 CRISPR 人體試驗便正式開始。2016 年 10 月 28 日,盧鈾教授完成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細胞人體注射。全球首個人類 CRISPR 基因編輯臨床試驗即將開始之際,Carl H. June 曾這樣評價:這是令人興奮的一步。
  • 聚焦眼科,基因療法強勢破局
    除了IRDs,眼科難治性領域還包括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據相關數據統計,該市場規模可達百億美元。目前,採取基因療法作為治療難治性眼科疾病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已經在眾多藥企的布局下加緊展開。而在基因療法中,以AAV病毒載體為主要應用模式,其中重組AAV遞送的基因療法的一個重要方向是CNS,包括眼睛和大腦。
  • 溶酶體貯積症基因治療ABO-202獲批臨床試驗
    (IND)申請,即將進行臨床試驗以評估用於治療CLN1疾病。Miller博士表示ABO-202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並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出顯著的療效,在臨床前研究中,ABO-202能夠有效地將PPT1基因的功能性拷貝遞送至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器官,ABO-202能夠使CLN1動物模型的存活正常化並介導神經功能的改善。同時,靜脈內和鞘內組合給藥比單獨的給藥途徑增加有效性,因此可以增強該基因療法的治療潛力」。
  • 治療經典遺傳病 bluebird基因療法再獲積極數據
    近日,知名生物技術公司bluebird bio公布了一項基因療法的最新數據。在一項治療嚴重鐮狀紅細胞病的臨床試驗中,其在研基因療法取得了積極的療效。在一項名為HGB-206的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們進一步評估了該基因療法的療效與安全性。這項研究分為3組,細胞的生產工藝在每組中略有不同。其中,C組的患者使用的是經過改良的生產工藝。在6名接受了治療的患者中,有4名的隨訪日期已經超過了3個月。在3個月時,他們的抗疾病蛋白HbA T87Q的水平均高於3-6 g/dL。
  • 百濟神州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全球關鍵性臨床試驗取得積極結果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1月18日,百濟神州宣布,經獨立數據監查委員會(DMC)判斷,在其用於評估抗PD-1抗體百澤安對比多西他賽針對接受鉑類化療後出現疾病進展的二線或三線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RATIONALE 303臨床試驗的事先計劃的中期分析中,意向治療患者人群達到總生存期(OS)這一主要終點。同時,百澤安的安全性數據與已知風險相符,未出現新的安全警示。
  • 聚焦「眼科罕見病」研發基因治療藥物,「紐福斯」想讓千萬眼遺傳病...
    迄今為止,人們就已發現了700多個導致眼病的突變基因,其中任何一個基因突變都可能引起視神經萎縮、漸進性視力喪失,甚至失明。有數據顯示,全球僅因此類遺傳病致盲的人數就有1500萬,佔總人口0.02%左右。
  • 全球7項臨床試驗尚未公布結果
    全球疫情形勢發展令人憂慮,但新冠肺炎的真正「解藥」卻仍然「下落不明」。曾被寄予厚望,甚至被人們調侃音譯為「人民的希望」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其全球範圍內的多項臨床試驗仍未正式對外公布任何結果。
  • Summit公司公布SMT C1100臨床試驗的新數據
    Summit公司公布SMT C1100臨床試驗的新數據http://www.musculardystrophyuk.org/news
  • 全球首款基於合成生物學技術的基因治療創新藥獲得美國FDA臨床試驗...
    2020 年 11 月 27 日,合生基因宣布其基於國內原創的合成生物技術開發的首款基因治療產品 SynOV1.1 獲得美國 FDA 臨床試驗許可,用於治療包括中晚期肝癌在內的甲胎蛋白(AFP)陽性實體瘤,並計劃近期在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開展 I/IIa 期臨床研究。
  • ...首創局部基因療法KB103治療大皰性表皮鬆解症(DEB) II期臨床...
    2019年06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Krystal Biotech是一家專注於開發基因療法治療罕見皮膚病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公布了候選基因療法KB103(bercolagene telserpavec)治療營養不良型大皰性表皮鬆解症(DEB)安慰劑對照II期研究(GEM-2)的積極結果,以及來自I期研究(GEM-1)的最新數據
  • 全球7項臨床試驗尚未公布結果,中國臨床研究入組...
    全球疫情形勢發展令人憂慮,但新冠肺炎的真正「解藥」卻仍然「下落不明」。曾被寄予厚望,甚至被人們調侃音譯為「人民的希望」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其全球範圍內的多項臨床試驗仍未正式對外公布任何結果。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5期:美國首次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
    據悉,基因測序儀GENETRON S5是國內首款獲批可應用於臨床的全新一代半導體高通量測序平臺,具有檢測快速、通量靈活、起始樣本量低、應用範圍廣等特點,極具針對性地解決了臨床應用中檢測周期長、通量難調整、起始樣本量不足、儀器應用範圍有限等難題。
  • 全球首例人體內基因編輯臨床試驗啟動
    Sangamo於11月15號公布啟動全球第一例人體基因編輯臨床試驗,其藥物SB-913是基於第一代編輯技術ZFN的AAV基因治療藥物。
  • 視網膜色素變性基因治療再添力證:RPGR視網膜色素變性的臨床試驗...
    RPGR基因是X連鎖視網膜色素變性(RP)最常見的致病基因。臨床特徵表現為兒童時期出現視杆和視錐細胞退化,導致嚴重的視力下降和視野縮小。目前沒有針對RPGR相關RP的治療方式,儘管基因治療在一些動物模型中體現出一定的有效性,但還沒有患者臨床試驗的結果報導。
  • 前瞻性臨床試驗顯示:高通量基因組測序可指導AML患者精準治療
    但迄今為止,除FLT3抑制劑的使用外,AML的基因突變數據主要用於評估誘導治療後的預後和治療,而不是用於最初治療方案的確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礙了AML的精準治療。此前,一項回顧性分析表明,治療延遲達8天並不影響AML患者的總體生存率,但目前尚沒有前瞻性研究檢驗過延遲治療的可行性以及基因測序數據對前期方案確定時的優勢。
  • ...2020)上公布KN046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Ⅱ期臨床數據及治療罕見...
    世界肺癌大會(WCLC)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致力於肺癌和其他胸部惡性腫瘤的多學科腫瘤學會議。2020年世界肺癌大會(WCLC 2020 虛擬會議)將於2021年1月28日至31日舉行。此次公司公布的兩項研究數據將分別以壁報和迷你口頭報告的形式展示。
  • 布地格福III期臨床試驗數據積極,倍擇瑞®令暢®用於高風險慢...
    首頁 » 非編碼RNA » 布地格福III期臨床試驗數據積極,倍擇瑞®令暢®用於高風險慢阻肺患者療效顯著 布地格福III期臨床試驗數據積極,倍擇瑞®令暢
  • 全球首例逆轉衰老基因療法臨床試驗獲批
    Libella Gene Therapeutics, LLC (Libella)近日宣布該公司的抗衰老基因療法已通過哥倫比亞IRB的臨床試驗審批,公司宣稱此基因療法可以逆轉衰老
  • 眼科基因療法!強生AAV-RPGR治療X連鎖視網膜色素變性(XLRP):可顯著...
    2020年07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 --強生(JNJ)旗下楊森製藥近日在美國視網膜專家學會(ASRS)2020年虛擬年會上公布了正在進行的I/II期試驗MGT009(NCT03252847)的6個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