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清華大學重磅:夾層石墨烯,開闢膜特異性藥物傳遞!

2021-01-11 博科園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IPE)和清華大學(THU)研究人員,報告了氧化石墨烯(GO)夾層膜超結構,它可以通過膜運輸。這一發現發表在《科學進展》上,開闢了一種膜特異性藥物遞送模式,與傳統藥物載體相比,該模式可以顯著改善細胞毒性效應。納米顆粒在生物納米界面的轉運對細胞反應和生物醫學應用至關重要。二維納米材料如何在細胞膜內相互作用或擴散尚不清楚,從而阻礙了它們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

夾層石墨烯薄膜是一個長期模擬的膜超結構,但在體外還沒有得到證實。研究人員很高興能提供大量的實驗證據,並為新型膜特異性藥物的傳遞開闢道路。在完全水合/自然狀態下,觀察了夾層氧化石墨烯的形成過程,並揭示了夾心氧化石墨烯對細胞粗糙度、細胞流動性和膜剛度的顯著影響。此外,夾層氧化石墨烯誘導更大藥物進入和更快擴散時間內的膜脂層,從而超過一個典型脂質體載體的抗癌效果。

(博科園-圖示)(左):圖解說明;(中)低溫tem實驗證據;(右)夾層石墨烯-膜超結構具有較好的藥物傳遞效率(GO-VTB),圖片:YUE Hua and CHEN Pengyu這一特性在提供疫苗佐劑(如膜受體配體)以增強免疫效果時也非常有益。清華大學燕立唐教授,對夾層氧化石墨烯的細胞相互作用、擴散動力學和膜特異性藥物傳遞效率的提高進行了模擬。這是對石墨烯膜超結構一個非常好的研究,它揭示了不同的傳輸機制。孔隙的存在以及與這些系統相關的許多其他潛在有趣特性。此外,它們證明了GOs在藥物遞送方面的適用性。總的來說,這篇研究論文非常及時,講述了一個很好的故事。

基於石墨烯夾層膜超結構提供了巨大的設計能力,這可能使這些新興納米材料在生物和醫學前沿領域的大量應用成為可能。納米顆粒在生物納米界面的轉運對許多細胞反應和生物醫學應用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石墨烯和過渡金屬雙滷代烷等二維納米材料在細胞膜上的擴散機理尚不清楚,如何促進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是一個緊迫而重要的問題。研究人員展示了夾在細胞膜內氧化石墨烯(GOs)的傳輸從布朗態到列維態,甚至方向動力學都各不相同。

具體來說,實驗證據夾石墨烯-細胞膜上層結構在不同的細胞。結合模擬和分析,在細胞膜小葉中發現了一個夾層氧化石墨烯誘導的孔,它跨越了不穩定、亞穩態和穩定狀態。將這些膜孔狀態合理化的分析模型與定量模擬相吻合,從而對Levy和方向動力學的出現做出了力學解釋。最終,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IPE)和清華大學(THU)研究人員證明了夾層石墨烯膜超結構在提高膜特異性藥物遞送效率方面的適用性。研究結果為設計二維納米材料膜內輸運的方法提供了依據。

博科園|研究/來自:中國科學院參考期刊《科學進展》DOI: 10.1126/sciadv.aaw3192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票價達5800萬美元!美國宇航局2020年起,向公眾開放國際空間站

羅馬2062年前就造出來了?這種夢想的「隱形」應力波鬥篷!

新型核殼催化劑誕生,能釋放液體燃料儲存的全部能量?

相關焦點

  • 化工系燕立唐課題組發文報導石墨烯納米片在細胞雙層磷脂膜間的...
    化工系燕立唐課題組發文報導石墨烯納米片在細胞雙層磷脂膜間的輸運機理清華新聞網6月12日電 6月7日,清華大學化工系燕立唐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過程所魏煒課題組合作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發表文章《石墨烯納米片在細胞膜夾層間的輸運》(Transport of a graphene
  • 基於石墨烯的透析膜比現有材料過濾快10倍
    石墨烯是一種導電導熱性能超強的新型納米材料,強度比低碳鋼強10倍。
  • 顏寧再發Cell 重磅:提出「餓死瘧原蟲」新思路
    在此發現的基礎上,團隊成員開發出了一系列具有更高親和力的選擇性抑制劑,在原蟲抑制實驗中確認可以有效殺死瘧原蟲,卻對人源細胞無害,從而為開發新一代抗瘧藥物開闢了道路。在這裡,描述一種方法用於製備石墨烯cryo-EM網格(高達99%單層石墨烯覆蓋率),超過70%網格面積用於有效的數據採集以提高圖像質量和蛋白質密度。使用該石墨烯網格,實現了2.6-Å解析度(用於抗生蛋白鏈菌素),11,000個粒子質量為52 kDa。石墨烯網格增加了可溶性,膜和脂蛋白的密度(至少5倍),實現了最小蛋白質的最高解析度結構。
  • 石墨烯發熱膜在科技生活中的應用
    早在多年前,記者就從烯旺科技了解到,作為石墨烯領域的龍頭企業,烯旺科技擁有全球首創石墨烯發熱膜專利技術,率先將石墨烯應用到發熱和智能穿戴領域,開闢了石墨烯應用化的領先探索。我們知道,石墨烯被世界譽為「新材料之王」是一種新型納米材料。它的直徑是頭髮絲的20萬分之一,硬度是鋼鐵的1000倍。具有超高硬度柔韌度、超高導電熱性等特徵。
  • 這種石墨烯膜能將海水過濾成淡水
    讓石墨烯材料用於水處理近10多年來,作為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石墨烯一直是材料界的當紅「炸子雞」,而石墨烯膜用於離子篩分和海水淡化一直面臨巨大挑戰:對像紙一樣的石墨烯納米片,要精確「裝訂」成石墨烯膜,保證其層間距固定並精確到十分之一納米,非常困難。「更具挑戰的是,石墨烯膜在水溶液中還會發生溶脹,導致分離性能嚴重衰減。」
  • 王炸組合石墨烯+鈣鈦礦,這篇「盤古開天地」的重磅論文撤稿了
    這一發現轟動了科學界,僅僅6年之後,二人於2010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也將石墨烯研究推向高潮。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
  • 烯旺科技——石墨烯發熱膜專利持有人,技術從未被超越
    石墨烯因具備力學、光學和電學等眾多優異特性,在半導體、航天、大健康、能源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引領著新材料領域的顛覆性革命。作為石墨烯領域的龍頭企業,烯旺科技擁有全球首創石墨烯發熱膜專利技術,率先將石墨烯應用到發熱和智能穿戴領域,開闢了石墨烯應用化的先河。
  • 科學家用超快雷射研究石墨烯片中的光致發聲現象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表面物理實驗室SF05組趙繼民副研究員和陸興華研究員等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施志剛教授、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清華信息科技國家實驗室任天令教授、中科院物理所魏志義研究員(L07組)等合作在多層石墨烯片中發現了光致發聲現象。這是國際上第一次在石墨烯材料中觀察到這一現象。
  • 清華大學Jinjin Li課題組--通過在自組裝的還原氧化石墨烯膜上滑動離子溶液液滴來發電
    最近,在與水相互作用可發電的單層石墨烯中觀察到了牽引電位。然而,在低成本和更穩定的層狀材料方面產生吸引潛力仍然是一個挑戰。
  • 2017年度巨獻:國內科學家不容錯過的重磅級研究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2017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分享給大家。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閆湞、醫學院副研究員周強、生命學院博士生王琳、生命學院博士畢業生吳建平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顏寧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以下簡稱「鈉通道」)位於細胞膜上,能夠引發和傳導動作電位,參與神經信號傳遞、肌肉收縮等重要生理過程。顧名思義,鈉通道感受膜電勢的變化而激活或失活。
  • 膜蛋白靶向藥有望成真
    近日,香港大學、重慶大學及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合作,就靶向活細胞表面膜蛋白提出新的藥物策略。
  • ADV MATER:研究發現基於新型材料的化學生物學探針特異性標記肝細胞
    利用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及蛋白標誌物,識別並捕捉特定組織及特定生理病理狀態下的細胞,對於疾病診斷、靶向治療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糖蛋白及糖結合蛋白作為細胞-細胞、細胞-微環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隨著糖組學的發展,其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視。
  • 石墨烯發熱膜的安全性解析
    經過這麼多介紹,大家對石墨烯發熱膜肯定都有了自己的了解和認知,也在慢慢的改變對石墨烯發熱膜的印象。但是之前收到留言說石墨烯發熱膜會不會又不安全的地方或者有沒有其他的一些問題,今天小烯就統一給大家來聊聊,石墨烯發熱膜的安全性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究與產業化進展
    新型ITO 替代材料主要有金屬網格、銀納米線、導電高分子、碳納米管、石墨烯等。其中,金屬網格、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膜技術已逐漸成熟,開始被部分市場採用。在基礎研究獲得突破的同時,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的大面積和規模化製備在近年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0 年三星聯合成均館大學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出了30 英寸的單層石墨烯薄膜,重複轉移得到4 層石墨烯薄膜,其透光率為90%,方塊電阻為30 Ω/□。
  • LYTAC技術,為靶向降解細胞外以及膜結合蛋白開闢新的可能
    PROTAC的問世為靶向傳統小分子藥物所不可成藥的靶點帶來了解決方案。2017年以後,PROTAC技術飛速發展,從實驗室走向工業界,從Harvard大學,Yale大學開始, Arvinas公司, C4公司, Kymera Therapeutics公司相繼成立專門從事PROTAC技術藥物研究,得到約20億美元的資金,藥物研發巨頭均紛紛加入該行列,包括輝瑞,羅氏,GSK,默克,諾華,默沙東、艾伯維、吉利德、百時美施貴寶等。
  • 40歲女子突發劇烈胸痛,別只考慮急性心梗,主動脈夾層同樣危險!
    到了醫院急診後,醫生立即做了心電圖,並未發現特異性改變,但也不能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化驗心肌梗死指標心肌酶譜及超敏肌鈣蛋白均在正常範圍,這難道是發病時間短,心梗指標還沒有反應上來?當然這是不能除外的。一問病史,得知她患高血壓病多年,平時未系統服用藥物,血壓一般在170-190/100-110mmHg左右,在診室測血壓為220/110mmHg,而且兩側血壓差別很大,有一種疾病馬上映入腦海,胸痛+血壓驟升,主動脈夾層?這種病雖然少見,但很容易與急性心肌梗死混淆,但卻更加兇險,如不及時治療,48小時死亡率高達50%,你是不是也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 再談石墨烯發熱膜安全性
    經過這麼多介紹,大家對石墨烯發熱膜肯定都有了自己的了解和認知,也在慢慢的改變對石墨烯發熱膜的印象。但是之前收到留言說石墨烯發熱膜會不會有不安全的地方或者有沒有其他的一些問題,今天小編就集中給大家來聊聊,石墨烯發熱膜的安全性!
  • 上海科學家揭示手足口病毒抗體原理,或將研發出特異性藥物
    來自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以下簡稱「蛋白質中心」)、上海同步輻射光源(以下簡稱「上海光源」)、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上海)(以下簡稱「量子卓越中心」)的三位負責人向在場觀眾和媒體娓娓道來這些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和各自在科技研發、自主創新中的成果。
  • 科普丨石墨烯材料運用於蒸汽熱敷眼罩的優異性
    石墨烯是材料界重磅新秀,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石墨烯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石墨烯被稱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有科學家預言石墨烯極有可能掀起一場席捲全球的顛覆性新技術新產業革命,將「徹底改變21世紀」。二、石墨烯面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