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炸組合石墨烯+鈣鈦礦,這篇「盤古開天地」的重磅論文撤稿了

2020-11-08 生物世界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安德烈·海姆(AndreGeim)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通過撕膠帶的方法,成功製備了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薄片——石墨烯(Graphene)。這一發現轟動了科學界,僅僅6年之後,二人於2010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也將石墨烯研究推向高潮。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 同樣,鈣鈦礦構型材料因被應用到超導,光電轉化,電催化,LED等各種領域,也成為研究熱點。

通過WOS檢索,僅在2019年,石墨烯相關論文就多達4萬篇,而鈣鈦礦相關論文,也達到近萬篇。

之前有研究發現,在石墨烯中摻雜多種成分可以提高其電催化性能,很快該方法成了學術界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究的思維範式,進一步催生了大量相關研究論文。

以至於有人針對這種現象編了一首打油詩:

實驗是王道,理論靠創造;

思路不清晰,加點石墨烯

投稿不順暢,塗點鈣鈦礦

青年英才路,實驗換元素;

若問啥意義,盤古開天地!

除了編打油詩調侃幾句,還有人發表論文抨擊這種現象。2020年1月14日,國際納米領域權威學術期刊 ACS Nano 上就發表了一篇「炸裂」的論文【1】

論文題為:Will Any Crap We Put into Graphene Increase Its Electrocatalytic Effect?(隨便往石墨烯裡加點廢料會增加其電催化性嗎?)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使用天然材料——鳥糞摻雜到石墨烯中。不出所料,摻雜鳥糞後的石墨烯比未摻雜的石墨烯具有更強的電催化作用

論文作者印證了標題中的靈魂拷問——隨便往石墨烯裡加點廢料會增加其電催化性嗎?

這項研究極大地諷刺了石墨烯研究領域為了發論文而發論文的現象,也說明了該領域之前的許多研究並沒有很大的意義。

但是我們今天的重點是另外一篇「重磅論文」。

2017年11月7日,頂尖材料科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Alex Zettl 教授團隊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Materials 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Graded bandgap perovskite solar cells 的重磅論文。

該研究將鈣鈦礦和石墨烯材料結合,開發出的帶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能夠進一步提高太陽光譜利用率對太陽能的轉化效率最高可達21.7%,平均可達18.4%

然而,這樣一篇集合石墨烯鈣鈦礦王炸組合的重磅論文,在發表一年多以後,卻因為關鍵實驗數據無法重複,而被作者主動撤稿

正如 ACS Nano 論文中諷刺的那樣,隨便往石墨烯裡加點廢料會增加其電催化性,加鳥糞都可以。用這種套路,每年發表數萬篇論文,又有多少有價值和意義呢?

或許,每個學科都有這樣的熱點研究,甚至形成了固定的研究套路,論文數量嘆為觀止,生物醫學領域近幾年的人們研究領域——非編碼RNA,因為相對簡單的研究思路,近幾年論文數量爆發式增長,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大量學術不端問題,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非編碼RNA論文佔據了半壁江山。

所以,還是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吧。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9b0018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mat4795

相關焦點

  • 影響因子38.663,這篇「盤古開天地」的重磅論文撤稿了……
    同樣,鈣鈦礦構型材料因被應用到超導,光電轉化,電催化,LED等各種領域,也成為研究熱點。 通過WOS檢索,僅在2019年,石墨烯相關論文就多達4萬篇,而鈣鈦礦相關論文,也達到近萬篇。
  • 這一坨鳥屎秒殺超過2000篇SCI論文:加點鳥糞就能提高石墨烯性能
    中摻雜多種成分可以提高其電催化性能,這成為了學術界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究的思維範式,曾經看似奇妙的電催化石墨烯也逐漸變得稀鬆平常,如何讓這一領域再次大放異彩,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唾液中含有84種穩定的元素(不包括惰性氣體和碳),這樣就會有84篇關於石墨烯單元素摻雜的文章;使用兩種摻雜劑,我們有3486種可能的組合,使用三種摻雜劑,就有95284種組合,而使用四種元素,有近200萬個組合。
  • 學術圈「造假之王」,200餘篇論文有183篇論文被撤稿
    其中騙子之王更是達到前無古人的地步,發表論文數212篇,因涉嫌造假而遭到撤稿的就達到了183篇之多。然而打假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也因此誕生了有名的「學術警察」。學術界可能是這世界上僅以「自我審查」作為主要行為監督方法的群體之一。
  • 重磅!199 篇中國學者論文被批量撤稿,幾乎都涉嫌學術不端......
    199 篇中國學者的論文。撤稿理由五花八門具體到本次事件,199 篇論文因何原因撤稿,無疑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儘管被撤稿論文都帶著一個「withdrawn」的標籤,但是其實大部分被撤稿論文應該被打上「retraction」的標籤。
  • 117篇SCI論文被撤稿追蹤:論文審核存灰色地帶
    「論文造假」的輿論風暴又起。  12月1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召開的2016年「捍衛科學道德反對科研不端」通報會上,曝出2015年國際著名學術刊物撤銷論文的重磅消息。
  • 講給你孩子聽的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
    盤古開天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吳國徐整所著的《三五曆紀》「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
  • 兩年117篇SCI論文被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
    原標題:117篇SCI論文被撤稿的背後  「論文造假」的輿論風暴又起。  12月1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召開的2016年「捍衛科學道德反對科研不端」通報會上,曝出2015年國際著名學術刊物撤銷論文的重磅消息。
  • 117篇SCI論文被撤稿,23篇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據通報,自2015年3月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有117篇。其中,23篇標註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另有5篇被列入已獲得資助的項目申請書。
  • 兩年117篇SCI論文被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SCI論文 論文造假 學術不...
    原標題:117篇SCI論文被撤稿的背後  「論文造假」的輿論風暴又起。  12月1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召開的2016年「捍衛科學道德反對科研不端」通報會上,曝出2015年國際著名學術刊物撤銷論文的重磅消息。
  • 用現代人思想來理解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傳說
    盤古開天地的傳說從古至今代代流傳,那麼怎樣以現代人的思想來理解呢?古人無法用科學認識這一切,因而會用神,神話傳說來解釋人與萬物是神創造的,談到盤古開天地的傳說,首先會想到混沌,盤古,神斧,開天闢地。那麼可以想像一下在最初人類進化史上也是從這一狀態經歷而來的,有客觀世界存在也有人類存在但當時思想是混沌的不能對其分辨。
  • 編輯部發函關切中國學者,或成我國首篇被撤稿Science論文
    而一旦撤稿,就是中國首次被撤稿的Science文章。根據「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的信息,質疑者正是Elizabeth Bik——學術圈有名的「質疑專業戶」,此前還質疑了南開大學曹雪濤多篇論文存在實驗圖片「不當複製」的問題。Elizabeth Bik過去3年一共對中國400多篇科研論文提出過質疑。
  • 117篇SCI論文被撤稿的背後:中介機構扮演重要角色
    原標題:117篇SCI論文被撤稿的背後:中介機構扮演重要角色 「論文造假」的輿論風暴又起。 12月1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召開的2016年「捍衛科學道德反對科研不端」通報會上,曝出2015年國際著名學術刊物撤銷論文的重磅消息。 據通報,自2015年3月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有117篇。
  • 首篇中國被撤稿的Science論文後續:另一通訊作者拒絕撤稿
    作者稱這是一個「意外錯誤」,因為出稿時間正值新冠流行期間,作者們被隔離導致交接不暢,使用了錯誤圖片。據悉,這是第一篇中國被撤稿的Science論文。一個多月前,《科學》雜誌發表了對這篇論文的「編輯部關切」,表示論文可能存在數據真實性問題,文章中的兩張圖片與此前朱斌擔任共同作者發表的另一篇論文中的數據圖非常相似。
  • 易智編譯:近些年來學術圈的論文撤稿事件
    易智編譯EaseEdting是一家專門為非英語國家科研工作者提供最優質SCI論文服務的專業公司。最近,RSC旗下的材料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MCA)一次性撤下了四川大學和成都理工大學合作發表的7篇論文。按照JMCA的影響因子來算,這7篇文章的影響因子超70。
  • 已有30多篇COVID-19論文被撤,來看各論文撤稿原因
    表1 COVID-19臨床試驗總結已有30多篇COVID-19論文被撤稿截至2020年7月31日,已有19篇關於COVID-19的期刊發表文章和14篇預印本文章被撤稿或被標記為「 expression of concern」(表2、表3)。
  • 真要成為中國首篇被Science撤稿論文?NS要集齊了!
    而一旦撤稿,就是中國首次被撤稿的Science文章。根據「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的信息,質疑者正是Elizabeth Bik——學術圈有名的「質疑專業戶」,此前還質疑了南開大學曹雪濤多篇論文存在實驗圖片「不當複製」的問題。Elizabeth Bik過去3年一共對中國400多篇科研論文提出過質疑。
  • 我國學者Science論文或被首次撤稿
    而一旦撤稿,就是中國首次被撤稿的Science文章。根據「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的信息,質疑者正是Elizabeth Bik——學術圈有名的「質疑專業戶」,此前還質疑了南開大學曹雪濤多篇論文存在實驗圖片「不當複製」的問題。Elizabeth Bik過去3年一共對中國400多篇科研論文提出過質疑。
  • 重磅!199 篇中國學者論文被批量撤稿,涉及多家知名醫院,幾乎都涉嫌學術不端……
    >近日,據公眾號「艾普蕾 iplagiarism」爆料,期刊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在其 24 卷批量撤稿了 199 篇中國學者的論文。
  • 石墨烯、鈣鈦礦和矽——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理想串聯體
    這張圖顯示了用於薄膜製作的石墨烯層。這篇發表在《焦耳》雜誌(Joule)上的新論文,標題為《機械堆疊的雙端石墨烯基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具有25.9%的穩定效率》(「Mechanically stacked, two-terminal graphene-based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 with 25.9% stabilized efficiency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這是由於在金屬基電極和鈣鈦礦薄膜之間插入了一層保護層,可以防止金屬誘發的衰減。這一層由石墨烯製成,可以有效地抑制金屬和滷素離子的擴散。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導電性,這使得電子很容易地通過它。然而,石墨烯優異的抗滲性甚至可以阻止最小分子的滲透。研究團隊表示:「如果與具有下列特性的金屬納米結構相結合,石墨烯可以成為一個有效的擴散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