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發表於最新一期《細胞》雜誌上的論文中,一篇關於CRISPR-Cas9小分子抑制劑的研究吸引了業內的廣泛關注。一些專家指出,基因編輯只是工具。在不同的人手中,它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給人類帶來危害。在它引起危機之前,我們最好還是先找到「解藥」。
本研究由Broad研究所的Amit Choudhary教授所主導。研究人員們將注意力放在了SpCas9蛋白上,這是一種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中常用到的蛋白。在針對HIV感染、視覺疾病、肌營養不良症、以及其他罕見遺傳性疾病的基因療法中,這種蛋白扮演了關鍵作用。
研究人員們指出,只有對基因療法進行精確的調控,這些療法才能減少潛在風險,給患者帶來最好的療效。作為一種核酸內切酶,SpCas9蛋白就像一把剪刀,能夠切開DNA。如果它在人體內失控,就會瘋狂破壞人類的基因組,帶來不可想像的嚴重後果。因此,我們必須有一道保險,在它失控前及時控制它的活性。
目前,我們已經找到了一些能夠靶向SpCas9的蛋白質。但它們體積太大,無法順利進入細胞。此外,它們在體內也容易被蛋白酶所降解,還有可能帶來額外的免疫反應。為了尋找到更有效,更安全的SpCas9抑制劑,研究人員們決定篩選出一款小分子藥物,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白。
研究中,科學家們對CRISPR-Cas9的活性進行了高通量的評估,以測試哪些小分子藥物能夠有效抑制其活性。為此,他們搭建了兩套體系。第一套體系能夠監測SpCas9蛋白能否與螢光標記的DNA結合,第二套體系則能自動評估螢光發生的變化(表明SpCas9完成了對DNA的剪切)。
換句話說,如果在某種小分子的作用下,SpCas9無法順利結合DNA,或者是無法對DNA完成剪切,就說明這種小分子對CRISPR-Cas9系統產生了有效的抑制。
順著這一思路,研究人員們成功篩選出了兩種化合物。它們能在哺乳動物的細胞系中,劑量相關地抑制SpCas9的活性。也就是說,這兩種化合物的含量越高,SpCas9被抑制得就越厲害。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化合物對另一款應用廣泛的Cas蛋白——Cas12a沒有抑制性,這表明了其特異性。
「這些發現為快速篩選SpCas9和其他CRISPR相關核酸酶的小分子抑制劑奠定了基礎,」 Choudhary教授說道:「抑制這些核酸酶的小分子抑制劑有潛力在基礎研究、生物醫學、以及生物技術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但研究人員們也指出,這些具有潛力的化合物,目前並不能直接用於人體。將來,研究人員們計劃首先確認這些分子如何結合SpCas9:gRNA複合體,理解作用機制。然後,我們才會對其效果進行優化。此外,研究人員們還需要確認這些分子不會帶來其他副作用。(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