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Nature造假,把74分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論文拖下水

2020-09-05 木木西裡Janthy

論文造假的新聞並不少見,但是因為學術造假,同時導致來自不同課題組的1篇Nature(影響因子42.778),1篇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影響因子74.699)同時被撤稿,可以說是非常兇殘了。

畢竟這可是合計117分的影響因子啊!(多少人這輩子也攢不到這個分數啊)

這篇Nature是2018年9月發表的,通訊作者來自美國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和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病理與免疫學系(貝勒醫學院是全美最傑出的醫學院之一,在全球生物醫藥研究領域均位於超前位置),其他作者均來自美國或加拿大的醫學院校或醫院。

只有第一作者比較特殊,同時有4個單位歸屬,其中包括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和貝勒醫學院,但是論文的第一署名單位是埃及兒童癌症醫院。

根據Nature官網的撤稿聲明,作者因為圖片真實性存疑,因此決定撤稿。

非常有意思的是,其他作者均同意撤稿,但是只有第一作者不同意。

雖然Nature官網上是作者自行撤稿,但在pubpeer上關於這篇Nature的質疑多達51條。

幾乎這篇文章的每一張圖都被質疑存在複製,可以說相當的喪心病狂了。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D569C47E7BE09AD9D238BA526E06CA#52)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於一種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在腦部癌症治療上的應用,CAR T細胞在治療血癌上療效顯著,但其在實體瘤上的療效尚未得到驗證,這篇文章就是通過讓CAR T細胞表達歸巢分子這種黏附分子,然後歸巢分子可以幫助T細胞來進入腫瘤細胞,從而治療膠質母細胞瘤這種實體瘤。

當時發表後業內反響很好,畢竟是膠質母細胞瘤研究上的一個重大突破,說不定還可以把應用延伸到其他多種癌症治療上。

來自牛津大學的威廉·鄧恩爵士病理學院和甘迺迪風溼病學研究所的學者也對這篇文章很感興趣,然後在2019年1月就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發表了評論文章。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ibr1811991)

在評論文章中,作者高度肯定了Nature的發現,認為這個研究找出了一種新的「裝配」CAR T細胞的方法,也為日後免疫療法的設計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正因為這篇評論都是對Nature文章的肯定,所以當Nature文章在2019年2月撤稿後,這篇76分的評論自然也就只能撤稿。

想像一下,也就是1月份,哎,我發了一篇76分的評論文章,然後僅僅一個月之後,我吹彩虹P的文章涉嫌大量造假被撤稿了。。。。。

當然,這個還不算最慘的,畢竟只是寫了一篇評論文章,並沒有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跟在後面做實驗。

論文造假規模最大,最超乎想像的,造成業內損失最慘痛的,應該還要算2018年10月15日,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要求該院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前主任皮耶羅·安韋薩(Piero Anversa)撤回31篇頂級期刊的論文,理由是這些論文涉嫌大肆偽造、篡改數據。

Piero Anversa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別在Nature和Cells上發表文章稱,一種骨髓造血幹細胞cKit+細胞可以分化成心肌細胞,由此建立起一整個心肌幹細胞研究領域,光Piero Anversa自己就從美國政府拿了有高達5000多萬美元的研究經費(3個億人民幣啊同志們)。更不要說全球多少個研究者、研究機構真的全是大量砸錢鋪在上面做了大量投入。

所以後來曝出造假,光哈佛大學就賠了美國政府1000多萬美元,心肌幹細胞整個紅火了10來年的研究領域直接沒了,史稱「心肌上面動心機」事件或「一覺醒來我的研究領域沒了」事件。

論文造假,低分的文章就已經可以破壞學術圈的風氣,帶來不正確的價值引領。

而高分文章真的更可以說是學術炸彈,害己害人!

一篇CNS頂刊出來,可能都會有無數的研究者跟在後面探索,造成的損失更加難以估量。

所以真的奉勸各位,為人為己,誠信第一。

分享最新科技資訊,發布前沿學術動態!一切盡在木木西裡~ 服務科研,助力科技!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木木西裡(mumuxilinj),更多精彩內容、新聞資訊、乾貨資源等你來看!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邢泉生教授團隊研究文章
    針對局部疫情和局域全民規模核酸檢測如何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邢泉生教授團隊再次用數據說話,與Gary Wong教授團隊密切協作研究,第一時間把青島在局部疫情防控中開展的「全民」核酸檢測做法和取得的積極成效,以翔實的數據成文介紹給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 中國團隊 Nature 新冠論文被指圖片造假,又是科研「P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學術頭條5 月 7 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團隊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雜誌發表題為:The pathogenicity of SARS-CoV-2 in hACE2transgenic
  • 被國際期刊瘋狂撤稿,我國醫學論文還有救嗎?
    近幾年發生多起我國醫學領域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被集體撤稿的事件,給中國醫學界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最近,《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經歷了歷史上首次撤稿後重發事件,撤回的文章截至今年6月初已被引用超過3300次。
  • 又見一群中國醫生被「圍獵」,「零號」抄襲造假論文被發現
    近5年來,SCI論文抄襲屢見不鮮、造假花樣層出不窮,中國科學似乎已然成為了國外學術打假人士的「重點照顧對象」。近日,又一群中國醫生「甘願」被圍獵,8篇相互抄襲造假論文被國外學者發現,且經艾普蕾系統檢測和人工核實。
  • 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氯喹撤稿風波:論文作者被大學解聘
    猶他大學發言人對statnews.com表示,帕特爾「被終止的職位是生物醫學工程系的一個無薪兼職職位」。此前,阿米特·帕特爾等四人在《柳葉刀》合作發表論文,稱使用含有羥氯喹或氯喹(同時使用或未使用大環內酯)的治療方案,對於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療無益處。相反,反而會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和院內死亡的危險。
  • 中國大陸醫學專家研究成果位列《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8年最受...
    中國大陸醫學專家研究位列《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2篇2018年最受矚目文章榜單首位。 醫院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1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世界最權威的醫學期刊之一,其發表的研究大多是能夠改變臨床實踐、引領醫學發展方向的重要文章。1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官網公布了12篇2018年最受矚目文章(NEJM Notable Articles of 2018)。
  • Nature非編碼RNA重要論文被撤,涉多名華人科學家
    ,讓非編碼RNA研究蒙上了陰影,而這篇重磅論文的作者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西南醫學中心不僅是美國最頂尖的醫學院和生物醫學研究中心之一,培養了6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且也是世界top10級別的醫學院,西南醫學中心在2016年的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世界大學排名)中被排在全球醫學院第9位。
  • 中國107篇醫學論文被撤調查:作者或未參與造假
    漫畫圖原標題: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事件調查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傑文津、董瑞豐近日,曾隸屬著名國際出版商施普林格公司旗下的《腫瘤生物學》發聲,撤銷雜誌收錄的中國學者的107篇論文。為此,「新華視點」記者就公眾關心的焦點問題進行了調查。焦點一:為何107篇撤稿都集中在醫學界?
  • ...長海醫院DIRECT-MT研究論文今天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
    新民晚報訊(記者 孫雲)今天上午,由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劉建民教授團隊牽頭組織的大型臨床研究項目「中國急性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直接動脈治療的療效評估(DIRECT-MT)」結果正式發布,並被全世界臨床醫學領域最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以原創著作形式在線發表。
  • 5分SCI,被多家醫院拉黑,又被曝36篇論文造假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2344天 5分SCI造假,上黑,沒有之最 前段時間,浙大一附院科研部通告:對Oncotarget、Tumor Biology
  • 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
    2016年11月15日,由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教授擔任副主編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前沿》正式發布,肖瑞平擔任該平臺執行主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總編輯傑弗裡·德拉岑博士在上海科學會堂宣布了這一消息,並稱這一周刊「將通過交流可靠的醫學信息來解決中國亟待滿足的慢病防治需求」。
  • 國際觀察|涉嫌數據造假!兩大頂級醫學期刊撤回新冠病毒研究論文
    封面新聞記者 湯晨據紐約時報等多家媒體報導,周四,有兩項關於新冠病毒的重大醫學研究的作者撤回了他們的研究成果。這兩項研究分別發表在了《柳葉刀》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柳葉刀》上的撤回聲明《柳葉刀》撤回了5月份發表的關於羥氯喹和新冠病毒之間頗有影響力的一篇論文,該論文聲稱分析了來自6大洲近9.6萬名新冠患者的數據。研究發現,服用羥氯喹的人心率問題增加,死亡率高於不服用的人。
  • 論文造假生意依舊 中國亟需打造自己的SCI
    這並非第一次出現論文造假被曝光的情形,2015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物集團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為中國大陸作者);同年8月,斯普林格撤回旗下10個學術期刊64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大陸作者;同年10月,荷蘭愛思唯爾出版社集團撤銷旗下5本雜誌9篇論文,作者亦全部來自中國大陸。雖然,輿論高度關注,然而造假仍在繼續。
  • 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文總結新...
    中國山東網11月19日訊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9日凌晨4時,世界頂級醫學期刊Th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IF=74.699)網站首頁上線了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與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的聯合署名專刊論文
  • 天大教授學術造假,舉報信居然是一篇123頁的論文,不愧為科研人才
    近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化工系副教授張裕卿被學生實名舉報學術造假。該學生還是這位教授自己帶的研究生。 這位同學的舉報信和其他人不同,分了整整7個章節,從簡介到最後的結論,一共123頁的內容,還附上了參考文獻。
  • 審稿記錄13頁|鄭州大學的一篇抄襲造假高分論文把雜誌折騰地夠嗆
    通訊作者單位為鄭州大學的學者領銜發表了一篇高分論文經過艾普蕾英文論文相似性系統檢測發現該文與他人論文相似性高達79%,呈現幾乎逐字逐句的相似性特徵。令人驚訝的是該雜誌認真地對該文進行了審稿,審稿記錄長達13頁(比論文還長),評審專家還誠懇地指出了很多問題,作者也「認真地」作了詳細回復,最終該文得以發表。
  • 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推出中文電子周刊
    >● ● ● 2016年11月15日,全球醫學界享有盛譽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總編輯傑弗裡·德拉岑博士在上海科學會堂宣布《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平臺《NEJM醫學前沿》正式發布,並稱這一平臺「將通過交流可靠的醫學信息來解決中國亟待滿足的慢病防治需求
  • 十幾本SCI雜誌的審稿人,19篇文章被質疑造假?怎麼回事
    論文出問題,就是學生的鍋?印度佩裡亞爾大學(Periyar University)科研中心的Soundarapandian Kannan教授,其署名的上百篇文章中,一個月內有19篇被質疑造假。Kannan 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有腫瘤生物學、納米醫學、腫瘤納米醫學、
  • 400多篇論文被曝造假,集中在中國山東,數十家醫院涉事,「論文作坊」真面初現?
    大數據文摘出品400篇醫學論文,實驗圖片高度相似,這是醫學界近年來被爆出的最大規模學術造假事件,而這些論文集中在中國山東地區。早在2013年,Science就有一篇文章,揭露了中國蓬勃發展的學術黑市,其中包括見不得人的機構、腐敗的科學家和編輯,將提交或已經被接受的論文高額出售給在讀的醫學博士生。Bik認為這次發現的「論文作坊」應該就是這種形式。
  • 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被曝涉嫌論文造假!
    2019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聯合授予William G. Kaelin Jr、Sir 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以表彰他們「對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的發現」。近日卻有消息稱,Gregg L.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