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和動物蛋白質攝入量與總體死亡率和死因特異性死亡率的關係

2021-02-12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誌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與肉類蛋白質相比,食用更多植物蛋白的老年人往往壽命更長。研究小組描述了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飲食與健康研究小組彙編的資料庫的分析。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食品和健康專家一直致力於更好地了解哪些食物對人體有害,哪些對人體有益。這個過程有時會導致相互衝突的消息。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專門研究了蛋白質的消耗。

蛋白質存在於紅肉、豬肉、雞肉、海鮮和雞蛋中。但它也可以在植物性食物中發現,如花生、芝麻籽、豆腐、花椰菜和燕麥。研究人員想知道食用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是否對長壽有影響。為了找出答案,他們查閱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AARP)飲食與健康研究的數據,該研究在過去16年裡一直在收集50至71歲人群的飲食和健康信息。在資料庫中,有來自幾個州和兩個主要城市底特律和亞特蘭大的179068名婦女和237036名男子的資料。這些人進入資料庫時的平均年齡是62歲。這個資料庫包含了它列出的每個人的飲食信息,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測量他們吃了多少蛋白質,是植物還是動物。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攝入的植物性蛋白質超過平均水平,其死亡率比平均水平低5%。如果一個人吃的植物蛋白越多,壽命就越長。那些只將飲食中3%的動物性蛋白質換成植物性蛋白質的人,死亡率降低了10%。

研究人員還發現,用動物性蛋白質替代植物性蛋白質食品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僅轉換3%的這種蛋白質,男性和女性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人數分別減少了11%和12%。

來源:

Jiaqi Huang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lant and Animal Protein Intake and Overal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20).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誌》

2020.07.16

相關焦點

  • 攝入更多脂肪更少主食 能使死亡率降低?請冷靜看完
    6.較高的水果、蔬菜以及豆類攝入,與較低的非心血管疾病及總死亡風險相關;7.對於降低非心血管疾病和總死亡率來說,每天吃水果、蔬菜和豆類375-500克,獲益最大。對這幾句話對應的原文的不同翻譯和解讀,讓網絡上充斥了鋪天蓋地的追捧脂肪、打壓主食,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下簡稱《膳食指南》)質疑的聲音。事實上,很多發聲者都存在斷章取義的問題。
  • 癌症成廣東人第一死因 肝癌死亡率比全國高50%
    惡性腫瘤成為廣東人第一位死因  廣東省疾控中心慢病專家利用廣東省3次死因調查的數據(1970年至1972年、1990年至1992年、2004年至2005年)進行研究發現,惡性腫瘤在廣東省全人群中的死因順位逐漸前移至第1位,構成也在逐漸提高,死亡率上升幅度較全國上升幅度大,目前死亡率水平雖低於河南、
  • ...心血管疾病|含糖飲料|死亡率|白開水|攝入量|糖尿病|糖分|-健康界
    2019年3月,《循環》雜誌(Circulation)發表的一項對超過10萬人所進行的近三十年的觀察研究再次確認了含糖飲料的危害,喝的越多,死亡率越高。相比每月喝的量少於1標準杯的人,每天喝超過2標準杯的人,死亡風險提高了21%。
  • 體重和死亡率是什麼關係?已經證實:這樣的體重最長壽,達標的少
    那和什麼對比呢?在這裡主要採取的方式是看身體質量指數,即BMI。 根據歐洲的調查以及在美國醫學雜誌刊登的體重與死亡之間的關係,最終發現BMI體重在正常範圍內,死亡率最低。而體重每超出健康標準的10斤,男女性的死亡率風險也會隨之升高。
  • 喬木品種多 死亡率差距大
    苗木的成活不僅關係到綠化工程質量,也關係到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對苗木死亡率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其死亡原因,可為平原造林工程提供重要的借鑑。灌木地被植物成活率較高本次數據統計主要是北京市大興區2014年平原造林工程中主要5個景觀生態林建設項目中所栽植的喬木、灌木和地被作物。
  • 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降至全國平均水平
    本報訊(記者 陳鑫龍) 我省首部《雲南省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白皮書顯示,70年來,全省不斷完善婦幼健康政策,不斷健全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實施婦幼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廣普及婦幼健康適宜技術,提高婦幼健康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2018年,全省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降至全國平均水平,實現歷史性突破。
  • 每天要攝入多少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能保持身體需要
    果蔬當知道每天需要攝入的熱量之後,相對應的也要知道食物所對應的熱量,1克碳水化合物產生4千卡熱量,1克蛋白質產生55%-65%,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克數=總熱量×(55%~65%)÷4(每克碳水化合物的熱量);2、蛋白質
  • SAA與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嚴重程度和死亡率密切相關
    A與缺血缺氧性腦病)文章,首次提到了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HIE)的SAA進行的研究,發現新生兒缺血缺氧後SAA表達增加,而且SAA升高的濃度與腦病的嚴重程度和死亡率相關。在多元回歸分析中控制了上述孕產婦和新生兒因素後,死亡率與第1天的SAA相關(P=0.02),而與第7天的SAA沒有相關性(P=0.14)。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到,患兒血清SAA濃度(μg /ml)在發病第1天和第7天均明顯高於對照組(P<0.001)。
  • 有機會讓心臟病的死亡率直線下降!|死亡率|心臟病|辣椒...
    辣椒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和調料,對於無辣不歡的人來說,辣椒絕對是美食的靈魂。辣椒攝入量對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的影響:一項系統性綜述和薈萃分析 這是來自全球頂級醫療機構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學者領銜的團隊,在分析了來自美國、義大利、中國和伊朗的4個國際大型研究、超過57萬人的飲食和死亡率數據後,發現的結果。
  • 蛋白質攝入過多有哪些危害?
    這是一個爭議很大的問題,所以你去查中國或美國關於蛋白質攝入的最高可耐受量,都還沒有明確的量。科學是講科學證據的,不是一兩個人或者三五個人覺得吃多了不舒服,就說吃多了會危害健康。我們國家蛋白質的建議攝入量是1克/公斤體重,營養學界只是簡單籠統的建議,不要長期超過這個量的一倍。
  • 體重和死亡率的關係被證實,60歲後,怎樣的體重,更易長壽?
    體重和死亡率確實有關係,簡單的說,越胖的人越不長壽,相對來講,瘦一些的人就會長壽。最長壽的體重就是我們看上去剛剛好,不胖也不瘦,才是非常合理的體重。肥胖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健康隱患,比如說很多慢性疾病的發生就是由於肥胖所引起的,這些慢性疾病一般在中老年發病以後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生命,所以說控制體重是非常重要的。
  • 英國研究稱不要在醫生生日做手術:死亡率更高
    此前的研究發現,噪音、設備問題和個人談話都會影響外科醫生的工作表現。但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最新研究首次證明,外科醫生在生日當天會更加分心。他說,但是這項研究還不能確定這些死亡與生日有關,因為死因沒有算在研究因素中。他還指出,缺乏「有關潛在分心事件的詳細信息」。
  • COVID-19 癌症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原發性腫瘤亞型和患者人口統計學的影響:前瞻性隊列研究
    研究的主要結果是原發性腫瘤亞型、年齡和性別以及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流行率和入院期間的病病死亡率的影響。我們使用單變量和多變量模型分析了腫瘤亞型和患者人口統計學(年齡和性別)對COVID-19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
  • 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
    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9 22:58:51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相關性,這一成果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Carlos Celis-Morales
  • 中國癌症死亡曲線30年走高 肺癌死亡率上升最快
    衛生部的調查數據顯示,最近30年來,中國的癌症發病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城市癌症死亡率(每10萬人當中每年死於惡性腫瘤的人數)從20世紀70年代的91.8/10萬,上升到2003年的124.6/10萬,同時期的農村癌症死亡率也由80.8/10萬,上升到127.0/10萬。  「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城鄉居民的首要死因。」衛生部在今年5月公布的最新統計報告中說。
  • 腫瘤高發 惡性腫瘤死亡率排行
    根據最新的惡性腫瘤死亡率排行醫學統計資料數據來看,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有所提升並持續引發當今社會各方的關注和重視。各種調查人類非正常死亡原因的數據顯示,以中國為例,每年都有惡性腫瘤新發病例將近300萬人次,其中因為惡性腫瘤死亡的人數高達200萬人次,調查研究還顯示,近十幾年來,在中國每4-5個死亡者中就有一個是死於惡性腫瘤的,惡性腫瘤死因高居死亡榜首。
  • 如何降低癌症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早篩是關鍵
    如何降低癌症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按發病病例數排位,肺癌位居全國發病首位,每年發病約78.1萬,其後依次為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乳腺癌。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40%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關鍵。  如何通過提高癌症的早期發現率,降低癌症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CKD進展與死亡率的性別差異
    CKD進展與死亡率的性別差異 2021-01-12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CA Cancer J Clin:在抗擊肺癌研究進展的推動下 人類癌症死亡率...
    儘管近來的趨勢好壞參半,但四種癌症的長期死亡率表現出了長期的下降趨勢,而且這使得癌症死亡率連續26年穩步下降;近年來,肺癌導致的人群死亡率下降速度加快(從每年的2%下降到4%),肺癌是引發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這使得癌症的總體死亡率下降創下了一年的新低,相比較而言,結直腸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進展也相應地減緩了,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了國際雜誌CA: A Cancer Journal for
  • 腦部瘧疾是瘧疾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種
    腦部瘧疾是瘧疾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種 時間: 2015-03-20 17:10  來源: 科技日報   編輯: 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