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雜誌:勿低估中國領導層改革熱情

2020-11-29 網易財經

最新一期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同樣大篇幅關注即將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雜誌評議將左右中國未來的兩大關鍵領域的改革,並深入解析中國經濟改革未來圖景,以及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議題。

根據前兩次三中全會在中國近年改革發展進程中起到的關鍵作用,《經濟學人》判斷,這一次會議將具有至少同等重大的歷史意義,並預計其重要性將在數月甚至數年以後才會完全展現。

文章斷言,如果這次三中全會能夠在國企改革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兩個領域有大膽突破,那就證明會議及其開啟的變革確實「意義重大」。

分析人士則認為,中國政府「清楚地了解一系列複雜問題在民眾中引發的巨大擔憂」,例如不斷加劇的環境汙染問題等。對於環境問題,習近平在今年3月就任國家主席後強調,他將採取一整套旨在保護環境的綜合舉措,包括保證食品安全,保護飲用水源,限制造成空氣汙染的行業以及提高城市的空氣潔淨水平。

還有分析指出,政策執行過程中將會面臨挑戰;但他同時強調:「我認為,低估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在經濟和金融改革領域的熱情和能力將是一個錯誤」。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如何報導中國?2012年全年報導217篇
    由此,關於中國的報導從「亞洲」欄目中抽身出來,成為與美國以及雜誌所在地英國並列的焦點國度。 2002年至2012年,《經濟學人》以中國為主題的分析報導高達1420篇,平均每期有兩篇。這還不包括每周新聞中少於500字的中國報導。 多年來,《經濟學人》每期文章數量都大致保持在同一水平。然而我們看到,關於中國的報導卻呈現總體遞增的態勢。
  •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刊文表示——
    本報倫敦電 記者蔣華棟報導: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日前刊發文章,積極評價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綠色創新發展方面的最新成就。文章表示,當前美國政府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退步,中國政府正在以更為負責任的態度和舉措,擔負起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領導之責。 文章指出,在美國川普政府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逐步退步的情況下,曾經有很多人擔憂中國政府也會出現類似的讓步。
  • 《經濟學人》如何報導中國?2012年全年報導217篇【3】
    6 《經濟學人》的「中國環遊地圖」 《經濟學人》通過其報導與評論來問診中國問題,所謂旁觀者清,「西醫」療法或許不如「中醫」號脈溫和對症,但對於中國讀者來說,閱讀它的文章同樣有助於了解當下問題癥結。 特約撰稿 陳白 ■ 《經濟學人》簡介 1843年9月2日,《經濟學人》正式創立。直到今天《經濟學人》始終堅稱自己是一份報紙,但由於其每周六發行、裝訂成冊的形式,一般還是被外界稱為雜誌。到了2010年,《經濟學人》的全球發行量超過140萬份。 比爾·蓋茨說,他每周要花費大量時間閱讀《經濟學人》。
  • 英國老牌雜誌《經濟學人》集團卻偏偏出了一本新雜誌
    文|葉永青  《獨立報》雖然停刊,但雜誌界的寵兒,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母公司經濟學人集團偏偏出版了一本新雜誌《1843》。雜誌由《經濟學人》前副主編艾瑪·鄧肯(Emma Duncan)出任主編。
  • 《經濟學人》閱讀全攻略:四六級必考的雜誌,你看懂了嗎?
    《經濟學人》是一份由倫敦經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出版的雜誌,大多數文章寫得都帶有鮮明的立場,同時又處處用事實說話。並且注重如何用最短的篇幅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最讓社長欽佩的是,經濟學人雜誌中的所有文章都不署名。因為主編們認為:寫出了什麼東西,比出自誰的手筆更重要。
  • 經濟學人雜誌:阿里巴巴現象
    經濟學人雜誌封面圖《經濟學人》全球版昨天發表文章,分析了阿里巴巴在中國掀起的電子商務浪潮,並稱如果各項政策放手支持阿里巴巴發展,這個中國電子商務巨頭將會創造巨大財富。
  • 「一帶一路」不是古代中國的朝貢制度: 回應《經濟學人》雜誌
    作者按:今年二月份讀了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一帶一路」專題報導,我去信給雜誌總編,主要內容就是這篇小文章的初稿。總編把這封信轉給一位長期在亞洲工作的資深編輯DZ。根據網絡信息,DZ先生早在1994年創設了《經濟學人》北京分社,應該是位中國通。
  •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中國湖南「乘風破浪」打造流行文化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中國湖南「乘風破浪」打造流行文化 2020-08-10 0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經濟學人雜誌新年開端關注阿里雲:超過亞馬遜成定局
    》雜誌,在財經媒體界有著神一樣的地位。即使在網絡媒體的強烈衝擊下,這個近兩百年老字號的政治經濟類雜誌仍然有140萬份的全球發行量,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是全球精英熱捧的刊物,不愧為「影響最有影響力的人的雜誌」。在2018伊始,經濟學人雜誌就為中國的雲計算行業,以及阿里雲和點讚,延續了該雜誌對阿里巴巴持續關注並看好的態勢。
  • 《經濟學人》雜誌稱合肥人均GDP增速排全球第一
    世界著名雜誌《經濟學人》官網12月4日發布「世界增長最快/慢都市經濟體」文章認為,人均GDP合肥增速排全球第一。儘管數據並不是出自官方,但省內多數專家認為「基本符合事實」。合肥成了「世界第一」?記者通過經濟學人中文網總編施軼了解到,該報告出自ECO(經濟學人)官網《每日圖表》欄目,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不過,這組數據並未得到中國統計部門的認可。而來自官方消息顯示,至2011年,合肥GDP連續7年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GDP2807.3億元,總量位居省會城市第13位,同比增長13.4%,分別高於全國、全省5.7和1.4個百分點。
  • 偷偷告訴你免費訂閱《經濟學人》雜誌的小竅門
    《經濟學家》是一份真正的全球性雜誌,讀者遍布200多個國家。自1993年以來,銷量大增,每期發行量已超過100萬份,銷量最多的是在美國。這種供高級知識分子閱讀的雜誌能在英國十大重要而暢銷的雜誌中排名第八,實屬罕見。所以,作為一本高端雜誌,啃起來的難度自然不低。
  • 《經濟學人》雜誌將易主 培生集團4億英鎊售出50%股權
    央廣網北京8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繼《金融時報》之後,母公司英國培生集團又將以大約4億英鎊(約合40億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所持有的《經濟學人》雜誌出版商的50%股權。但雙方預計不會成為絕對控股者,以此保持雜誌的獨立編輯性,儘管受廣告收入減少的影響,《經濟學人》雜誌的的整體收入連續第三年下滑,但2014年依然實現六千萬英鎊的盈利。培生集團在一個月內相繼出售《金融時報》和《經濟學人》雜誌,被認為是專注教育領域並有意剝離媒體資產的舉動,目前培生集團剩下的媒體資產是企鵝蘭登書屋47%的股權。
  • 印刷廠拒登先知畫像 《經濟學人》等雜誌開天窗
    據香港《南華早報》16日報導,由於英國《經濟學人》周刊在最新一期內頁印有《查理周刊》「倖存者專刊」封面上的先知畫像,新加坡的印刷公司拒絕印製這張圖,新加坡的讀者也將不會在本地發行的《經濟學人》看到這幅畫像。這並非印刷廠個人行為,據新加坡媒體發展管理局此前表態,由於這本周刊封面漫畫違反了不良刊物法令和媒發局的內容準則,該局不會允許《查理周刊》在新加坡發行。
  • 《經濟學人》大讚阿里巴巴雲計算:偉大的中國雲
    《經濟學人》大讚阿里巴巴雲計算:偉大的中國雲2018-01-19 20:03出處/作者:驅動之家整合編輯:冒冒責任編輯:jiangli 1843年創立至今已經175歲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財經媒體界有著神一樣的地位。
  • 成人高校領導層推動混合教改的實施策略研究
    藉助網際網路實施混合教學改革正是轉型的策略選擇之一,而學校領導層的認識與行動對於學校的轉型發展至關重要。文章以一所通過混合教改為轉型發展契機的成人高校為例,對學校領導層推動混合教改的實施舉措進行了2年四個學期的田野跟蹤研究,構建了成人高校學校領導層推動混合教改的策略模型,其內涵包括:立足成人高校師資欠佳與學校發展困境的現狀;確立打造學歷與非學歷融通的混合課程、促進學生學習的混合教改目標;通過多舉措著力引導教師為關鍵來推動混合教改;以教師三大能力區分混合教改不同階段,按照分階段、分重點的思路持續推進以顯現改革成效
  • 經濟觀察報經濟學人問卷調查:2019年中國經濟三大考題是什麼?
    經濟觀察報經濟學人問卷調查顯示,40%的經濟學家認為2018年四季度GDP增速為6.4%,30%的經濟學家認為2019年GDP增速為6.3%;在中國經濟當前遇到的最主要問題中,佔比最高的是外部風險和民企融資受限,各佔比30%;在推進最快的改革中,對外開放佔比54%,行政審批佔比29%,金融體制佔比13%,財稅體制佔比4%。
  • 經濟學人集團發布中文網站 深耕中國市場
    搜狐財經訊  英國經濟學人集團(The Economist Group)中文網站於近日正式發布。該中文網站主要內容為英國經濟學人集團業務、歷史、旗下品牌以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和其它著名出版物的介紹。
  • 《經濟學人》雜誌關注亞洲企業:亞洲跨國公司將改變我們所有人的...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2014年5月31日出版)的封面文章關注亞洲商業與企業,在封面上,騰訊、華為、阿里巴巴、聯想、海爾等中國企業的logo作為戰旗出現在顯著的位置,手握戰旗的是一些東方形象的騎兵,在黃昏時分陣容齊整地出現在豐沃的土地上。
  • 經濟學人:一張圖告訴你 為什麼中國GDP第一
    如果按照其中的某個口徑衡量,中國馬上要成為世界第一了。世界銀行最近發布的「國際比較項目」稱,按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最快可望在今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這一結論引發國際輿論強烈關注與爭議。5月13日,英國《經濟學人》網站用一張圖告訴你,為什麼中國GDP將問鼎世界第一。
  • 快來瞅瞅《經濟學人》裡的「中國成語」
    而每當看到《經濟學人》中那地地道道的「中國成語」,更是又驚喜又驚訝。於是一來二去倒也積累了一些。今天整理了一部分分享出來,和大家一起感受「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自豪感。tit-for-tat用來表示「以牙還牙」經常出現在外刊中。例如20190831期的Leaders版塊中一篇描寫日本與南韓關係的小短文就運用了這個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