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 報導】繼進口大眾B8蔚攬在國內上市之後,我們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裡迎來了大眾MQB-B平臺生產線下的全新換代邁騰。雖然沒有能與國外同時用上B8,但僅僅在兩年半之後大眾的全新換代平臺能以國產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我不想說大眾是否誠意,還是拿某網友的話來說 「2014年,海外人民已經開上B8,兩年後你才開上,難道還值得稱頌?」,不與苟同,我只能表示這很大眾。
與自家的帕薩特相比全新邁騰並沒有做出B7.5這樣的小改款,而是直接將Passat B8原版引進,繼續加長軸距優化車內空間,從車型陣列上看,換代邁騰比新帕薩特有平臺優勢,但回過頭看,貌似邁騰有的新裝備,帕薩特也沒落下多少,那麼話說回來,平臺到底是什麼一個東西,又有著怎樣的一個優勢呢?
平臺讓產能最大化
在汽車剛誕生的初期,汽車的主流生產方式是全手工製造,而這顯然在產能和成本上難以滿足普通大眾的需求,因此,當時的汽車註定只能是貴族的玩物。
在80年代初出現了汽車平臺的概念,廠商為了使汽車的產能最大化,會在不同的車型來共用一部分的零件,以降低生產周期和研發成本;在設計一輛汽車時,就可以把有著相似的底盤、車身結構以及生產工藝的車型研發模板歸類為一個「平臺」。
大眾的平臺套路
大眾是第一個玩好平臺的,一個A級平臺之下,可以修改軸距,製造出兩廂、三廂、旅行等各種車型,典型的例子就是A級車平臺下誕生的高爾夫、速騰、高爾夫Plus、西雅圖Leon、斯柯達明銳等車型。諸多車型的構架基本一致,通過更改車身就派生出更多產品,方便了公司的設計和生產線的布局。
但是!如果要在一個平臺上延展出A0、A、B、C級別轎車、旅行車、兩廂掀背車、SUV甚至是跑車呢?瘋了嗎?它不過是一個平臺而已!
寄人籬下的B1-B2
第一代的大眾中高級車誕生於1973年。1973-1974年間是對大眾公司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老甲殼蟲的市場競爭力正在逐漸減退,大眾公司及時推出了幾個新的車型系列,這幾個車型系列在後來都成為了經典。這其中有大家很熟悉的Golf,另外還有中高級車Passat。大眾把自己這個中高級車的級別稱為B級,因此第一代的Passat代號為B1。這個代號也一直延續了下去。B1的水冷前驅發動機也開創了發動機的前置時代。
1980年,帕薩特B2誕生,它的三廂設計使得車身空間加大,大眾Passta B2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樹立矩形大燈的概念,也是從這一代起一直沿用到現在,成為Passta的標誌性特徵。
但這兩代帕薩特均採用的是奧迪的平臺。
B3:我是passat 我為我自己代言
第三代的B級車(B3)是向現代化大跨步前進的一代。它脫離了奧迪的平臺,開始在完全屬於自己的平臺上開發製造。B3的推出加長了車身軸距橫置發動機的擺放進一步優化了空間的格局讓車身舒適度得到了提升,同時空間的衡量成為了B級車好壞的重要標準。
隨著人們對汽車要求不斷的增加B4代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空間的調整,開始著手對於汽車安全悉數的研發,ABS、雙安全氣囊、預警式安全帶在B4代身上成為了焦點。進化、提升、不斷的進步使得大眾汽車到了B5代已經將車身設計為成優美的流線型,同時風阻係數創紀錄的達到了0.28,無論對噪音控制、油耗降低和動力提升,都有著劃時代的影響。帕薩特B5車型曾被多國車界評為"最優秀中高級轎車"銷量自然不言而喻。
國內製霸的B5時代
帕薩特B5是最古老的國內"帕薩特",也就是國內上鏡率最高的"帕薩特"產品,讓國人深入了解了這個品牌的深厚底蘊,這款車型也是我最先了解到的帕薩特。
大眾Passta B5重新採用了奧迪的平臺技術,底盤及發動機與奧迪A6如出一轍。此時,大眾112千瓦的2.3L VR5引擎開始在帕薩特B5上使用。除此之外,還有1.8L、1.8T、2.8LV6和幾款柴油引擎。後懸掛則使用扭力梁,有效減少扭力轉向。大眾Passta B5標準配置包括駕駛員及前排乘客安全氣囊,側氣囊,ABS,電子差速鎖,電動車窗,電加熱後視鏡,FM/AM卡帶機, 8揚聲器和CFC空調。除此之外,大眾Passta B5還提供電動天窗,電加熱座椅,5速tiptronic變速器等選裝配置。
2000年6月,大眾Passta B5在上海大眾投產。不過與歐洲原版車型的最大不同是,中國版的帕薩特車身加長了72mm,這在當時也引發了中國版車型在操控性與安全性上與歐洲原版是否一致的大爭論。不過,依仗著車型的硬實力,包括加長後帶來的後座大空間,帕薩特與廣州本田雅閣、上海通用別克一起成為三巨頭,共同稱霸中國中高級車市場數年之久。
B6:大眾技術革命的起點
2005年3月,Passat B6在歐洲上市。全新的B6又再次放棄了與奧迪共用平臺,轉向大眾自己的PQ46平臺開發。所以,發動機也再一次的變回了橫置布局。2007年,大眾火速實現了第六代Passat的國產,不過這次生產Passat的合資工廠變成了一汽大眾。Passat B6的中國版名為「Magotan」。由於有傲視同儕的安全、科技裝備,先進的動力系統,出色的造車工藝,邁騰在上市後即使受到了諸多對手的圍追堵截,仍然取得了優秀的銷售成績。2010年,一汽大眾的國產CC上市,滿足了很多追求個性的消費者的需求。
這樣翻來覆去的改似乎讓消費者都有些迷惑,但是大眾自有其道理。在他們看來,橫置發動機能縮減車頭發動機艙的尺寸,從而能優化車內的空間拓展;其次是能效,前驅車採用發動機橫向布置,對降低能耗還是作用明顯的,即便是四驅,在Haldex的幫助下,四驅分動箱也完全能夠配合發動機的橫向布置,上一代的成就依然得以延續;再之是懸掛結構,雖然前懸退化成了麥弗遜式,可與此同時後懸卻升級為多連杆式,這讓B6的操控性絲毫不亞於B5。
2010年推出的Passat B7其實也算是B6的一次大改款,而不能算是真正的換代。其實B7在中國國產的步伐比大家預想的還要快,2011年7月28日,國產的B7在中國正式上市,它仍由一汽大眾生產,並沿用了「邁騰」的名字,以追求品牌和車型的延續性。與歐洲版的B7相比,國產的邁騰加長了100mm,而這部分加長的尺寸也幾乎都用於加大後座空間了。於是,超大的車廂乘坐空間再一次成為了國產大眾中高級車的一大賣點,當然,在中 國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