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鍾鑑:尊重宗教是無神論的新高度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尊重宗教是無神論的新高度(圖片來源:資料圖)

有神還是無神?人類在這個問題上自古以來就沒有統一的認識。有神論把世界二重化,認為在自然與社會之上或背後有神靈世界存在,而神靈不受現實法則約束,可以創造奇蹟,能夠支配人們的命運。無神論是對有神論的否定,不相信有超乎人間和自然的神秘力量存在,馬克思、恩格斯稱之為「純粹否定性的術語」。在有神論和無神論之間還有泛神論,它把神性普世化,往往成為有神論走向無神論的過渡形態。

在宗教有神論中間,有一元神論、二元神論和多神論,不同宗教、不同教派、不同時期人們對其崇拜的神靈各有不同的理解和說法,差距可以很大。泛神論也有多種形態,如有閔釆爾的「人人都有神性」的基督教泛神論,有斯賓諾莎的「神即自然」的哲學泛神論,還有中國禪宗「人人皆有佛性」的佛教泛神論。

無神論者都一樣嗎?也不是,可以說其中千差萬別,只是在不承認神靈實在這一點上有共同性而已。在各式各樣的無神論者中,有3種比較典型。

一種是無信仰的無神論者,他們不信宗教,也沒有其他信仰和理想。這裡面還可分成兩種:一種人只顧眼前的生活,得過且過,按照中國現代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境界說」,他們生活在「自然境界」裡;另一種人有追求,但只追求個人的物質利益,不顧及他人和社會,他們生活在「功利境界」裡。沒有任何崇高信仰的人,便往往會只信錢,成為金錢拜物教徒。無神論者如果同時又是無信仰者是可悲和可憂的,他們缺少人生的精神方向,心靈沒有安頓處;這樣的無神論者多了,對社會沒有好處,因為沒有信仰便難以有道德自律,會毫無顧忌地去損人利己,這種無神論者決不會是社會主義的擁護者。

另一種是「戰鬥的無神論者」,其代表便是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如梅葉、拉美特利、狄德羅、霍爾巴赫、愛爾維修,他們的信仰是人本主義,其立場是反宗教的。他們對於基督教的神學和當時歐洲基督教會的黑暗腐敗進行了尖銳生動的批判,起到了解放思想、促進人文的作用。但是他們對於宗教只有無情的揭露,沒有深刻的說明,認為宗教是一些人精心捏造出來的,欺騙了愚昧糊塗的群眾,而而受到恩格斯尖銳的批評。戰鬥的無神論者簡單化地否定宗教的觀點和對宗教毫不寬容、堅決鬥爭的態度,在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中容易造成「左傾」、盲動的錯誤,使社會主義事業遭遇困難。所以馬克思、恩格斯批評布朗基主義者和巴枯寧主義者是企圖「用法令來取消神」,「在我們時代能給神的唯一效勞,就是把無神論宣布為強制性的信仰象徵,並以禁止一切宗教來勝過俾斯麥的關於文化鬥爭的反教會法令。」戰鬥的無神論以「與宗教作鬥爭」為己任,在蘇聯實踐了70餘年,它給社會主義蘇聯造成的損害及其最後的失敗是有目共睹的,歷史教訓應當記取。

還有一種無神論者,即相信唯物史觀的無神論者,也可以稱為溫和的無神論者。這種無神論者不信仰宗教又能以理性的態度說明宗教和對待宗教,其理論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宗教觀。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包含無神論,又超出以往的無神論,它不滿足於證明神靈的不存在,還要說明為什麼神靈雖然並不存在但古往今來相信神靈的人卻很多,為什麼單靠教育手段不能促使人們走出宗教。它比以往的無神論要深刻,看到了宗教有神論產生和存在的現實根源,說明了宗教在人類歷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它反對向宗教宣戰,而主張通過社會改革和發展來逐步消除自然與社會異已力量對人的壓迫,以促進人的解放、人的幸福和人性的回歸。

它從來不加劇和宣染有神論與無神論的爭論,主張彼此尊重,真心實意地維護信仰自由,強調無神論者與有神論者的團結,引導人們集中力量去創造人間的天堂。這樣的無神論是真正科學的無神論,它避免了武斷、粗暴,能把宗教納入人文學科的視野,客觀地去研究和評價宗教,從而推動了宗教學的發展,使無神論上升為科學。溫和的無神論也符合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中國歷史上,宗教極端主義和激烈反宗教的思潮都難成為主流意識。儒家的人本信仰與佛教、道教有爭論有融合,而以融合為主。不熱心神道的孔子卻主張「敬鬼神」,荀子和王充都是無神論者,卻重視祭祀的正面作用,認為可以崇德繼孝,可以報功修先。歷代的大多數社會管理者都懂得「神道設教」,善於把各種宗教納入社會控制系統和文化教育系統,使宗教成為社會穩定的因素。這種歷史智慧值得我們借鑑。

時下部分「科學無神論」者,誇大無神論與有神論作鬥爭的重要性,把思想信仰上的差別上綱為「誰戰勝誰」的大是大非之爭,似乎這一鬥爭決定著黨和國家的命運。他們認為目前「宗教的發展,可說已經形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我們「面臨有神論的步步進逼」,如果「掉以輕心,將會帶來難以挽回的後果」。他們還歷數有神論的罪狀,其一是有神論促進了邪教,「『法輪功』的坐大成勢,與有神論的長期鋪墊有著直接的關係」;其二是有神論助長了腐敗,「虔信佛教以致成為腐敗分子」;其三是有神論妨礙了教育,「修校無錢,修廟有錢」,等等。在他們眼裡,宗教有神論純粹是消極、負面的事物,是與社會主義相對立的異己力量,是威脅社會主義事業前途的力量,是不能與之妥協的。

這種看法是聳人聽聞的,當然也很荒謬,它不符合宗教的歷史與現實,特別不符合中國宗教界的主流愛國守法、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它看不到宗教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及其社會功能的多樣性,又強加給宗教有神論許多不實的罪名,具有強烈反宗教的情緒,思想深處仍然是「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貴鬥哲學在作怪。他們雖然自稱為「科學無神論」,但對於宗教的複雜性和功能的兩重性卻無真正全面的科學分析,是一種很極端又很膚淺的觀點,接近歷史上戰鬥的無神論的水平,基本上屬於舊唯物論範疇,與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與中央提出的「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背道而馳的。宣傳這樣的無神論只會打擊宗教界的積極性,加劇宗教界與社會的緊張,妨礙民族團結與宗教和睦,給政府幫倒忙,使社會主義者自我孤立,所以是不可取的。

溫和的無神論者一方面要有堅定的社會主義信仰,另一方面又能對其他健康信仰(包括宗教信仰)心存敬意,表示應有的尊重,頭腦裡有著現代社會文化多元化、信仰寬容和保護信仰人權的觀念。

溫和的無神論者既不是信仰主義者,又超出了反宗教的立場,能夠對宗教作同情的理解、客觀的評價,把宗教文化視為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對宗教的根源與本質、結構與功能作全面深入的分析,對於宗教在歷史與現實中的正負兩面性有實事求是的說明,不斷探尋宗教發展的規律和趨勢,不頌揚也不攻擊,使宗教研究成為一門學問。

溫和的無神論者不把無神與有神的矛盾提到首位,不製造兩者之間的對立,相反,還要推動兩者之間的平等對話、互相理解,進一步去推動所有文明之間的對話。無神論者與有神論者在信仰上是不同的,但彼此的關係可以是和諧的,可以「存信仰之異、求文明之同」。現實生活已經證明,無神論者與宗教信仰者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與合作夥伴。

溫和的無神論者心靈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和器量狹小的。他們知道社會主義文化要不斷吸收人類文明各種成果,包括宗教文化的積極成果。他們懂得在宗教有神論形態之下積藏著豐富的社會人生智慧和真善美的內涵,應當有選擇地加以吸收,用以淨化心靈、提升人生、改良社會。他們還清醒地意識到,社會主義事業的最終成功不能建立在宗教有神論普遍被無神論所取代的預設上,這項事業不能單靠無神論者來推動,還要團結廣大宗教信眾共同奮鬥;愛國愛教的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同樣可以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擁護者和可靠社會基礎。

中央提出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進一步壯大和發展統一戰線,處理好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在這樣的精神指導下,中國的社會主義者應當衝破「宗教鴉片基石論」的教條主義舊框架,調整自己的理念,重新認識宗教的本質和它與社會主義的關係,化緊張為寬鬆,建設新型、和諧的宗教關係。

我們還要看到,在中國,民族問題與宗教問題交織在一起,建立和諧的民族關係與建立和諧的宗教關係密不可分。作為無神論的社會主義者是社會的主導力量,他們必須是溫和的無神論者,才能夠用貴和的哲學作指導,協調好民族關係和宗教關係,努力去推動和諧文化的建設。決不能用與宗教為敵的舊唯物論和貴鬥哲學來指導工作,否則只能加劇內部矛盾、引發社會衝突,危害社會穩定。

中國的社會主義者要走出國門、推動和諧世界的建設,同樣要在信仰上採取溫和寬容的態度,善於同佔世界人口多數的宗教信徒交往、溝通、合作,淡化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展示社會主義者平等、謙虛的風度和博大能容的胸懷,用「和而不同」的東方精神去化解民族對抗、宗教衝突,推動宗教對話、文明對話。只有溫和的無神論者才能團結宗教界的健康力量,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而共同奮鬥。

原標題:尊重宗教是無神論的新高度——溫和無神論述要

相關焦點

  • 環球時報:中國無神論研究被「邊緣化」
    原標題:華夏:中國無神論研究被「邊緣化」   近日,有學者發文稱,在宗教信仰集中的民族地區召開全國性的「無神論研討會」違反了憲法第36條「宗教信仰自由」的條款。這一論斷並不準確。   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教與不信教兩方面。我們比較注意在多數群眾不信教的地區尊重和保護少數信教群眾的權利,同樣在多數群眾信教的地方也要注意尊重和保護少數不信教群眾的權利。從全國情況看,東部地區信教群體屬於少數,而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則相反。應該說,尊重和保護少數不信教群眾的權利理應包括科學無神論的宣傳、教育與研究;對於世界觀尚未形成的青少年而言,這一點尤其重要。
  • 有些人說無神論也是一種「宗教」,對此你怎麼看?
    有些人說無神論也是一種「宗教」,對此你怎麼看?首先說答案:無神論絕對不是「宗教」。為什麼呢?其實我們只要認真剖析這個問題,就會發現答案。因為「有些人說無神論也是一種『宗教』」這種說法,本身就犯了不少錯誤。首先,他將無神論混同了信仰。其次,他將信仰混同了宗教。
  • 田心銘:馬克思主義與無神論關係的兩個問題
    這種觀點否定了無神論作為馬克思主義重要基礎的地位,曲解了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必須宣傳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宣傳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與尊重信教群眾信仰宗教的自由、堅持愛國統一戰線是統一的,不能將它們對立起來。無神論宣傳教育應該有一定的範圍。不能到宗教活動場所宣傳無神論。但是無神論宣傳教育不能僅僅限於中國共產黨內,必須面向廣大群眾展開。
  • 激進無神論的起源
    其實並非所有的無神論者都對宗教信仰採取這種態度,但這是一個常見的姿態,尤其是那些最直言不諱的無神論擁護者,包括道金斯(Dawkins)、PZ邁爾斯(PZ Myers)和比爾·馬赫(Bill Maher)。「這肯定是他們的一種策略,」西米諾說,「著實有些無禮。」他表示,這是「新無神論」(new atheism)的主要特點。
  • 無神論為何在美國不流行?
    戴維·西爾弗曼出生於一個宗教氛圍濃鬱的猶太家庭,在6歲時向父母表明自己的無神論信仰,在44歲那年成為美國無神論協會的主席。他是一個體魄強健、言辭激進、鬥志旺盛的社會活動家;在他看來,全世界無神論者心目中的第一偶像、有「達爾文的鬥牛犬」之稱的英國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在有些時候都「不夠強硬」。
  • 宗教形式-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
    無論是有神論還是無神論,想迅速地深入人心,都需要宗教的手段加以輔助。宗教的教徒很容易為了他們的神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在說一些偉光正或者和無神論者辯論的時候,他們是真的信仰這個神,然後他們自發地為它說話。
  • 美國有哪些宣傳無神論的書籍出版?
    星條旗新無神論著作在美國市場大量出現 美國是一個宗教盛行的國度,無神論在美國似乎一直沒有什麼市場。因此,在美國,通常很難找到有誰公開宣稱自己是無神論者,人們只是說自己沒有宗教背景,同時表明自己對宗教的尊重和寬容,表明自己的溫和主義立場。 然而,進入21世紀,一部分充滿激情的無神論者不再沉默,不再消極抵抗,而是轉守為攻,採取他們的對手傳教士們的積極策略,著書立說,在媒體上公開抨擊宗教,宣揚無神論思想,他們被冠以「新無神論者」的稱號。
  • 朱維群:不堅持無神論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
    搞清這些問題,對於我們深入學習、正確理解2016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在新形勢下更好地堅持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有積極的意義。無神論好比這座大廈最底層的基石,也許平常並不總在人們視野之內,但是如果抽掉它,結果必然是整座大廈的倒塌。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是徑直從無神論開始的」。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第一句話就是「就德國來說,對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經結束;而對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 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在人民群眾思想中的主導地位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無神論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本質上是一致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是科學的無神論。它具有三個鮮明的特點:一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始終堅持用歷史說明宗教,而不是用宗教說明歷史,闡明了宗教產生的社會基礎,同時與將宗教泛文化化的文化主義劃清了界限。
  • 如果無神論也是一個宗教,也是一種信仰……
    有人把神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們選擇無神論作為信仰!再次分享我們和@暴走漫畫合作的這段視頻,為無神論者喝彩! 光之大祭司愛迪生給我們帶來光明,空調老祖威利斯·開利使世人面下火獄,救世主袁隆平讓上億人免於餓死。
  • 在無神論的時代,宗教在人類生活中起什麼作用?
    但是一直很難確定,像伏爾泰這樣強烈反對宗教的人在否認真正的無神論時,多大程度上是出於明哲保身的策略,還是防範政教合一之下的國家勢力的權宜之計。幾乎每個法國的知識分子都曾受到審查,被迫在國外發行作品,不得不用筆名寫作或是目睹自己的著作被無恥的劊子手焚毀。很多人因為自己的觀點而入獄,或者像伏爾泰和盧梭那樣逃離祖國以自保。
  • 中國人無神論,無信仰?網友:不好意思,我們相信人定勝天
    真正的智者之神總是聽取群眾的意見,因為人是上帝的根源,國王必須首先滿足人民,其次才是宗教。這是無神論在中國興起的開始。荀子曾說過:「你祈禱的一切,老天是聽不見你的聲音的。冬天不會停止,它不會因為你的想法而改變,因為你不想走得太遠。如果你祈求下雨或不下雨,就會下雨。如果你想過上更好的生活,你應該教育自己,仔細考慮你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 有神論與無神論的統一性
    有神論與無神論的爭辯自古有之,造成這一對立認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原因還是人類對宇宙認識不足形成的矛盾。當人類對宇宙和生命現象認識提高到一定程度,就會明白有神論和無神論具有一致性、統一性。有神論與無神論的出發點不同,實際是對神的定義問題。
  •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科學無神論
    論壇的主題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科學無神論」。此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理論研究工作領導小組主辦,中國社科院科學與無神論研究中心、中國無神論學會聯合承辦。來自中國社科院、教育部、國家宗教事務局、中國反邪教協會、中國科普研究所、上海師範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等5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
  • 朱維群:旗幟鮮明地堅持和宣傳無神論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屬主流意識形態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作為主流意識形態在人民群眾思想中佔據主導地位,是我們黨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對我國社會宗教現象進行科學分析的結果,也是由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得出的必然結論。
  • 新時代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需「執兩用中」
    樸素唯物論、機械唯物論是舊無神論的基礎,而馬克思主義新型無神論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上的。這是我們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關鍵與核心。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對有神論的宗教的認識是從社會現實出發,立足於社會批判、政治批判,而不是宗教批判本身。
  • 中國共產黨關於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
    (1)宗教有其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在社會主義社會將長期存在,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滅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發展宗教。(2)宗教信仰自由受國家憲法保護,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3)要宣傳無神論,但不能把有神論和無神論的區別等同於政治上的對立。要堅持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 霍金新書"無神論"惹火宗教界 被批觀點"可笑"
    9月4日出版的《參考消息》文章《霍金認為宇宙誕生沒上帝啥事》,原文如下:  霍金新書「無神論」觀點惹火宗教界  美聯社倫敦9月2日電 萬物需要造物主嗎?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史蒂芬·霍金認為不需要,他在自己的新書中說,宇宙的誕生不需要上帝。
  • 民宗委主任朱維群:旗幟鮮明地堅持和宣傳無神論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屬主流意識形態  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作為主流意識形態在人民群眾思想中佔據主導地位,是我們黨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對我國社會宗教現象進行科學分析的結果,也是由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得出的必然結論。
  • 新時代堅持無神論的理論依據與思想導向
    [2]從毛澤東到習近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創者和推進者,繼承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堅持無神論的立場,一貫強調中國共產黨人是無神論者,不信仰任何宗教。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再次旗幟鮮明地宣示了這一立場,他說:「共產黨員要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絕不能在宗教中尋找自己的價值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