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神論」在美國是一個被嚴重汙名化和妖魔化的身份,相關民意調查表明,即使在今天,許多美國人的眼裡,「無神論者」(Atheist)依然是邪惡、道德敗壞的代名詞,甚至比強姦犯更不值得信任。
通常情況下,生活越富裕、教育水平越高的國家,其國民的信教程度就越低,但美國是個出了名的特例。華盛頓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的報告指出,就宗教虔誠度而言,「美國迥異於其它西方國家,而更接近於印度、巴西以及黎巴嫩等欠發達國家。」
不僅如此,「無神論」在美國是一個被嚴重汙名化和妖魔化的身份,相關民意調查表明,即使在今天,許多美國人的眼裡,「無神論者」(Atheist)依然是邪惡、道德敗壞的代名詞,甚至比強姦犯更不值得信任。
但是,在美國無神論者協會(AmericanAtheists)主席戴維·西爾弗曼(DavidSilverman)看來,情況正在發生明顯的好轉;自2006年以來,無神論者在全美的聲浪一陣高過一陣,「我們正在取得勝利,而這一切都是主動出擊的結果。」
戴維·西爾弗曼出生於一個宗教氛圍濃鬱的猶太家庭,在6歲時向父母表明自己的無神論信仰,在44歲那年成為美國無神論協會的主席。他是一個體魄強健、言辭激進、鬥志旺盛的社會活動家;在他看來,全世界無神論者心目中的第一偶像、有「達爾文的鬥牛犬」之稱的英國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在有些時候都「不夠強硬」。
來上海出席由民間主辦的中國第四屆無神論論壇期間,戴維·西爾弗曼接受了澎湃新聞的專訪。
戴維·西爾弗曼
澎湃新聞:首先,請介紹一下您擔任主席的這個「美國無神論者協會」。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規模如何?主旨是什麼?
西爾弗曼:這個協會在1963年由曼德琳·奧哈拉女士(MadalynMurrayO'Hair)創辦,是一個非盈利性的組織,其主旨是保護無神論者在美國社會的權利和自由。也許你很難相信,在美國,無神論者不僅僅是一個少數人群、而且是一個非常弱勢的群體。比如說,美國的電視媒體現如今絕不敢嘲笑猶太人或是黑人,但他們會肆無忌憚地攻擊、誹謗一個無神論者。
澎湃新聞:從你們的協會創立到現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美國無神論者的處境有沒有改善呢?
西爾弗曼:我很希望能給出肯定的答覆,但可惜不能。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還有約翰·列儂的《想像》(Imagine)那樣的歌,當中有「不用殺戮和犧牲,也沒有宗教」(Nothingtokillordiefor,andnoreligiontoo)這樣的歌詞。但後來呢,美國人在唱這首歌的時候,常常故意不唱這句歌詞,或者用一種愚蠢的方式去修改它。2011年,歌手CeeLoGreen在新年前夜演唱這首歌時,竟然把「也沒有宗教」改唱成「所有宗教都是正確的」。你說這有多荒唐!
但另一方面,大約從2006年起,美國社會無神論者的聲浪越來越高;那一年的前後,幾本無神論書籍集中出版,比如理察·道金斯的《上帝的騙局》、克里斯多福·希欽斯的《上帝並不偉大:宗教如何毒化一切》、薩姆·哈裡斯的《給一個基督教國家的信》、丹尼爾·C·丹尼特的《破除魔咒:作為自然現象的宗教》。(編者註:以上四位為「新無神論運動四騎士」)。
新無神論運動「四騎士」(從左至右依次為理察·道金斯、薩姆·哈裡斯、丹尼爾·C·丹尼特和克里斯多福·希欽斯)
澎湃新聞:那根據你們的統計,今天的美國到底有多少無神論者呢?
西爾弗曼:大概佔全美人口的25%。這個數字聽上去還不錯,是不是?但問題在於,大約只有4%的人會公開承認自己是一個「無神論者」(Atheist),而大部分人會選擇其他一些五花八門的稱謂,比如「人本主義者」(Humanist)、「不可知論者」(Agnostic)、「懷疑主義者」(Skeptic)、「世俗主義者」(Secularist)等等。這些詞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我不相信有上帝」,但在社會的巨大壓力和歧視下,很多人都不敢自稱為「無神論者」。
澎湃新聞: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在美國,事實上有很多無神論者,但他們都在有意識地隱瞞自己的信仰。
西爾弗曼:可以這樣說,雖然我並不喜歡用「信仰」這個詞。許多美國的無神論者好像是不敢「出櫃」的同性戀者;你好像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今天的美國社會,對待同性戀要比對待無神論寬容得多。前些年皮尤做的一項民意調查就表明,美國人寧願讓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或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人、或從來沒有擔任過任何公職的人出任美國總統,也不願意讓一位無神論者擔任這個職務。
澎湃新聞: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美國的新教傳統麼?
西爾弗曼:新教傳統當然是一個原因,但問題是,歐洲有比我們深厚得多的宗教傳統,但他們這些年的無神論狀況要比我們好得多。因此一定還有其他的原因!在我看來,美國這些年強調的所謂「政治正確」,要對美國無神論者遭遇的不公負很大的責任。正是出於對「政治正確」的顧忌,許多人不敢勇敢地表達自己。
「政治正確」的要求之一,是你必須尊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但尊重是一回事,遵守是另一回事,可惜這兩者經常被混為一談。要知道,如果你今天出於所謂「政治正確」的考慮而放棄某項權利,您還將在未來喪失更多的權利。
我剛才說到,正因為「四騎士」無神論著作的集中出版,美國社會出現了無神論的聲浪;這給了我們一個提示,那就是必須勇敢地、大聲地發出自己的聲音;我們必須主動出擊,創造話題。
而根據數據顯示,當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報導有關「無神論」的事件,在網絡上搜索「無神論」的人就越來越多,與之相應的是,公開承認自己是「無神論者」的人也越來越多。
2010年,也就是我當選美國無神論者協會主席的那一年,我們在聖誕節前發起了一場「戰役」。在紐約林肯隧道前,我們豎起了一副巨大的海報,「你知道那是神話」(YouKnowit’saMyth)。這一海報收到了奇效,全美各大新聞網爭相報導,該短語也成為社交網絡上的熱門詞。
海報「你看到了什麼神話?」
澎湃新聞:我有一個困惑,你們特意選擇在聖誕期間發布這個海報,是希望無神論者不要慶祝聖誕節麼?
西爾弗曼: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慶祝聖誕節、復活節、或者其他什麼宗教節日。我本人就很喜歡聖誕節,特別愛喝蛋酒!我們的意思只是,人們沒有必要非得以教徒的身份慶祝聖誕節;你可以盡情享受派對,但不必信奉耶穌!
澎湃新聞:您提到的這些海報,這些戰役,會在美國公眾中引發反感麼?
西爾弗曼:那當然!你知道我收到過多少死亡威脅麼?你知道我在美國公開演講時必須穿防彈衣麼?但話說回來,有的時候,我會發現情況比我預想得要好。
舉個例子。去年3月,我前往一年一度的全美「保守派政治行動會」(CPAC);按照美國人的一般理解,保守派和基督徒之間幾乎可以劃等號;而我到那裡是想告訴他們,你可以選擇成為一名持政治保守立場的無神論者。當時的我穿著防彈背心,站在集會的出口處,舉著無神論的牌子,看著成千上百人向我走過來,有那麼一剎那,心裡真的有些緊張,要知道這些傢伙多半是支持百姓持槍的!但你知道發生了什麼?這些保守派人士中,居然有很多人一眼就把我認了出來,並且告訴我他們是無神論者!
為了和民主黨爭奪選票,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人表示,他們應該爭取儘可能多的無神論者進入自己的陣營。我的感覺是,美國日益白熱化的兩黨之爭對無神論運動有好處;別忘了我剛才提到的一個數據,今天25%的美國人是事實上的無神論者,這是一個多大的票倉!
另外,調查數據顯示,美國社會無神論者的人數正在顯著增長;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表示,他們不介意選一個無神論者當總統。我相信,不久的將來,美國總統就不必說「上帝保佑美國」這種話;至少,他們在說之前得三思而後行。
自2006年以後,表示願意為無神論者投票的美國人越來越多。戴維·西爾弗曼供圖
澎湃新聞:你好像很喜歡強調「數據」。
西爾弗曼:那當然,數據、事實、理性,這是無神論者最有力的武器。宗教人士愛用道義和教條對人們進行洗腦,而我們只用數據和事實說話:
無神論觀點被神學觀點打敗的次數?——零
「上帝傑作」被證實的次數?——零
那些通靈、妖魔、鬼魂、超自然現象被證實的次數?——零
那些所謂的奇蹟被證明確實發生過的次數?——零
如果一個人能運用批判思維,那麼他只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所有的宗教都是謊言;所有的神都是假的;所有的奇蹟都是偽造的。
今年年底,戴維·西爾弗曼的第一本書《與神交戰》將出版面世。
澎湃新聞:看上去,您對美國未來的無神論運動很有信心。但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是,宗教確實有著強大的、頑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比如,中國作為「世界第一無神論大國」,這些年卻有越來越多的人重回宗教的懷抱、甚至去相信一些怪力亂神。您對這樣的現象怎麼看?
西爾弗曼:我的感覺是,中國雖然是「世界第一無神論大國」,但許多人的無神論主張,並非是他個人批判思維的產物,因此他們很容易就受到其它宗教的影響或蠱惑。而真正的無神論主張,必須通過批判思維和事實數據——而非記憶和重複——才能獲得。(文/ 吳海雲)